首页 理论教育 翻译的性质

翻译的性质

时间:2022-04-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1 翻译的性质自从人类有了语言,实际上就有了翻译活动。如豪斯认为“翻译是用语义和语用对等的译语文本代替源语文本”。作为一种交际活动,它既要承担文本信息的转换,又要实现蕴含在文本中的源语作者思想的传递和源语文化的传播。

1.1 翻译的性质

自从人类有了语言,实际上就有了翻译活动。人类翻译实践活动的历史几乎同人类自身的历史一样悠久。翻译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需要,因为人类社会要发展进步就需要在不同文化的民族之间进行沟通,而这一全过程都离不开翻译。

翻译是什么?作为一项非常复杂的语言转换活动,三言两语似难将其定义。尽管如此,古今中外的学者们仍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思维对翻译进行描写,而且在不断吸收和总结的基础上,对翻译的描写呈现出愈加客观,愈加科学的趋势。下面我们来看看不同的学派对翻译的定义。

语言学派认为翻译是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其中传统的语言学翻译观以结构主义语言学和转换——生成语法对语言结构所作的严密分析为基础,研究源语和译语之间在词法与句法上的一系列对应和转换规则,重点放在语言的表现形式上。如英国的语言学家卡特福德认为:“翻译是一项对语言进行操作的工作,即用一种语言文本来替代另一种语言文本的过程。”国内著名的翻译家张培基认为:“翻译是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维内容准确而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当代语言学翻译观受功能语言学的影响,把研究的视点从语言本身扩展到交际语境、语域、语用等领域,认为翻译是一种交际活动,注重的是翻译信息而不是语言形式,从语言的功能和交际的角度来研究翻译。如豪斯认为“翻译是用语义和语用对等的译语文本代替源语文本”。奈达从翻译的等值论角度认为“翻译就是在译入语中再现与源语的信息最切近的自然对等物,首先是就语义而言,其次是就文体而言。”(E.A. Nida 1969)

文艺学派强调翻译是作品文体风格的转换。他们认为,翻译是艺术创作的一种形式,强调语言的创造功能,讲究译品的艺术效果。如傅雷认为“翻译应像临画一样,所求的不在形似,而在神似。”(神似说)钱钟书曾提出:“文学翻译的最高理想可以说是‘化’。把作品从一国文字转变成另一国文字,既不能因语言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完全保持原作的风味,那就算得入于‘化境’。”(化境说)许渊冲倡导“译诗要像原诗一样能感动读者的心,这是意美;像原诗一样有悦耳的韵律,这是音美;还要尽可能保持原诗的形式,这是形美。”(三美论)

文化学派则以文化为重点来研究翻译,认为翻译不仅是语言符号的转换,而且是文化思维的交流。随着翻译学科在20世纪尤其是70年代以来的蓬勃发展,翻译研究的范围得到了极大的扩展,不再被限制在语言内部的狭小空间,而是伸向了文化这一广阔的领域。1990年,勒菲弗尔与巴斯奈特合编的《翻译、历史与文化》一书出版,在书中他们正式提出将“文化转向”作为今后翻译研究发展的方向,由此,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正式形成。黄忠廉在《翻译本质论》书中指出:“翻译是译者将原语文化信息转换成译语文化信息并求得二者相似的思维活动和语言活动。”这一概念明确了:

(1)翻译是有译者参与的活动;

(2)翻译是一种语际转换活动;

(3)翻译转换的对象是文化信息;

(4)翻译是在译作与原作求似的过程;

(5)翻译是一种思维活动;

(6)翻译是一种语言活动。

从上述对翻译的定义看来,学者们对翻译的描写越来越全面和科学,不再是在语言层次方面把翻译看作是一种以文本形式出现的静态的终端产品,而是将翻译视为一种动态的跨文化交际过程。作为一种交际活动,它既要承担文本信息的转换,又要实现蕴含在文本中的源语作者思想的传递和源语文化的传播。因此,翻译是一种跨语言、跨社会、跨文化的交际活动。而且,翻译不是语言本身自主进行的一种语言转换活动,而是由人来进行的一种语言转换活动,突出了作为翻译活动主体的译者以原文信息接受者和译文信息发送者的双重身份主动、创造性地促成跨文化交际的决策过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