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詹姆逊后现代空间理论对当代视觉文化研究的意义

詹姆逊后现代空间理论对当代视觉文化研究的意义

时间:2022-03-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视觉文化这一跨学科的、复杂而涉及面广的研究领域内,詹姆逊的后现代空间理论对当代视觉文化研究具有独特的意义。詹姆逊的后现代空间理论作为文化向度的空间批评的主要代表,在这方面具有先天的优势。在詹姆逊的理论中,后现代空间与当代视觉文化有着共同的技术前提和经济基础,具有相互阐释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詹姆逊后现代空间理论对当代视觉文化研究的意义_詹姆逊后现代空间理论视野下的当代视觉文化研究

詹姆逊对空间的分析,不仅为政治经济和文化找到一个共同的关节点,而且构成了理解视觉文化的一个重要视角。在本书第一章里所提到的“图像对语言中心论的反叛与颠覆”“消费逻辑对视觉文化的操控”“大众传媒与视觉文化传播”“视觉行为本身的特点和规律”这四条研究当代视觉文化的基本路径之外,詹姆逊的后现代空间理论提供了理解当代视觉文化的又一条逻辑线索。在视觉文化这一跨学科的、复杂而涉及面广的研究领域内,詹姆逊的后现代空间理论对当代视觉文化研究具有独特的意义。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从詹姆逊的后现代空间理论出发切入当代视觉文化研究,能够使当代视觉文化研究与当代西方社会研究和文化批评的最新动向联系起来,将当代视觉文化置于“空间转向”的大背景下加以考察,丰富和充实了当代视觉文化研究的视角和方法;同时,把空间问题同当代视觉文化这一当代重要的文化现象联系起来,又丰富、充实了空间理论本身。作为文化向度的空间批评的代表,詹姆逊的后现代空间理论在解释视觉文化与空间问题的关系方面具有先天的优势。20世纪初以来,空间在社会和文化以及日常生活领域中所起的重大作用已经得到普遍的承认。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空间问题逐渐成为西方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一大热点,空间理论与空间批评也成为当代文化研究和文化批评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方学者尤其是后现代主义理论家们已经表现出将社会批判理论进行空间化的明确态度。从詹姆逊的后现代空间理论出发来切入当代视觉文化研究,一方面能将当代视觉文化研究同空间研究这一当代西方理论发展的最新动向联系起来,丰富和开拓当代视觉文化研究的方法和视野;另一方面又是作为当代文化研究重要组成部分的空间理论自身的需要,对文化的关注越来越成为空间理论自身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理论生长点。詹姆逊的后现代空间理论作为文化向度的空间批评的主要代表,在这方面具有先天的优势。相比于更注重从政治、经济、社会角度讨论空间的其他学者,比如重视社会空间的列斐伏尔和从权力意义上讨论空间的福柯,詹姆逊更强调空间的文化意义,他的后现代空间理论一开始就以开放的姿态面向当代文化,图像转向、消费文化、通俗文化、日常生活审美化等突出的文化现象都进入了他的理论视野,为空间批评提供了一条能够将文化视角与经济政治等视角融合起来的行之有效的研究路径,具体解答了在当前语境下“如何研究空间”这一问题。在詹姆逊的理论中,后现代空间与当代视觉文化有着共同的技术前提和经济基础,具有相互阐释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在“空间转向”中,人们的时空体验和时空观念发生转变,新的空间形态(全球化空间、超空间)得以产生,文化也发生了由时间模式向空间模式的转化,正是这一转化迎来了视觉转向。后现代空间对视觉性的凸显为视觉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当代视觉文化既是后现代空间的表征也是其结果。当代视觉文化中贯穿了从时间转向空间、从深度转向平面、从整体转向碎片的后现代空间逻辑,这一逻辑又经由当代视觉文化得到了强化。“平面化”“无深度”“碎片化”这些被詹姆逊用来描述后现代空间的词语,往往也被研究者用于描述当代视觉文化,这绝不是一种巧合;而也只有在“空间转向”的大背景下和后现代空间的语境中,我们才能真正理解视觉文化为何呈现出“平面化”“无深度”“碎片化”等特征。

第二,对马克思主义立场的坚持是詹姆逊的后现代空间理论相比于视觉文化研究的一些其他视角(尤其是其他的后现代主义视角)的根本不同和深刻之处,它避免了“为文化而文化”的画地为牢式的封闭研究;同时,对文化现象的广泛关注和与当代西方理论界各种理论成果的批判性的沟通,又令詹姆逊的理论避免了机械的经济决定论造成的对复杂、丰富的文化现象的粗暴简化。不同于大多数后现代主义者对经济基础的抛弃和对总体性的攻击,詹姆逊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研究社会文化的“不可逾越的视界”,始终将自己的空间理论和文化研究置于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关系的基础上和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分期方法之上,认为每一种文化现象出现的最终根源都在于在生产方式的变革,这使得詹姆逊对后现代社会“视象文化盛行”层面的分析有了坚实的基础和极强的说服力。当代视觉文化是一种背离了自律性美学观念、突出经济他律性的文化形态,对它的研究必须立足于经济秩序,立足于资本的跨国扩张和消费型社会的到来。在这一点上,以往的一些研究视角都存在明显的不足。利奥塔、拉什以肯定、抬高感性和本我欲望的方式为眼睛辩护,阿恩海姆认为感性的视觉行为本身也含有理智因素从而为视觉正名,梅洛-庞蒂通过“把身体借给世界”沟通眼与心、视觉与思想……这些视角从学理上颠覆形而上的理性主义和二元对立的哲学传统,有其深刻之处和理论价值,但仍囿于视觉文化的内部研究,没有将内部规律和外部规律结合起来考虑。从传播媒介的角度研究当代视觉文化虽然把文化现象同外部条件联系起来考虑,但技术之因不是视觉文化在当代崛起的唯一原因,技术变革并不是文化发展的最根本的动力,这也是詹姆逊要对曼德尔的分期方法进行修正的原因。詹姆逊又不同于大多数马克思主义者只注重研究经济和政治,而是从文化角度进行挖掘,以开放性的视野和跨学科的研究方法,沟通马克思主义、后现代主义、空间理论、媒介分析、解构主义、精神分析、文化研究等各种理论来认识和理解当代西方社会文化现状,为视觉文化研究的空间视角与其他研究视角的融合提供了可能性与可行性。

第三,詹姆逊对后现代空间的“共时性中的非共时性”“同质性中的异质性”特征的精辟论述为解释当代视觉文化发展的不平衡性和复杂性提供了依据,有助于我们对当代视觉文化的全面理解,避免了将视觉文化片面化、绝对化的风险。当代视觉文化的繁荣与后现代空间的强大同化能力关系密切,视觉文化时代的来临表明视觉化趋势在当代人的生活中更明显、更突出、更容易想象了,但这并不意味着当代视觉文化在所有国家、地区都以同样的方式、在同样的水平上呈现出来,也不意味着所有人的生活都以同样的方式、在同样的程度上受到当代视觉文化的影响。在全球化空间中,当代视觉文化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这突出体现为处于优势的西方文化通过其商业电影、肥皂剧、音乐电视等对处于劣势的非西方文化进行文化殖民以及非西方国家本土影视在国际市场上的举步维艰。非西方文化为了在国际上获得身份认同,往往要将自身的文化特色包装成能满足西方观众异域想象的商品向西方社会推销,比如张艺谋导演的《英雄》《十面埋伏》《长城》等一系列商业大片。当代视觉文化在我国社会内部也表现出明显的不平衡发展态势。改革开放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变化,然而这种变化并不是均等地影响着全国各地,当发达地区的城市居民享受着当代视觉文化带来的快乐并开始因为其负面影响而感到担忧时,一些偏远乡村的居民还在翘首盼望电视走进他们的生活。另外,视觉文化成为当代的主导文化并不意味着文化的单一性。相反,各种异质性因素的共存、对抗、转化、互渗、融合才是当代文化状况的真实写照。这突出体现在当代视觉文化和印刷文化、听觉文化之间的关系上。当代文化经历了印刷文化到视觉文化的变迁,但两者之间不是线性替代、你存我亡的关系,而是交织在一起的共存关系。视觉文化与听觉文化的关系也是如此,不管是韦尔施强调的听觉文化还是詹姆逊等人强调的视觉文化,在以感性和本能反抗理性的形而上压抑这点上是异曲同工的,而且最终都必定要走向W·J·T·米歇尔所言的“一切媒介都是混合媒介”,也就是阿莱斯·艾尔雅维茨所说的:“当今,还可以进一步地说,我们已经进入了下一个时期,即超越了视觉阶段而日益成为多种媒体和多种感觉的时期。”[24]不过,阿莱斯·艾尔雅维茨也清醒地意识到视觉图像的优势更为明显,所以他又补充道:“尽管如此,图像仍是主要的传播媒介。”[25]视觉产品引导着工业化生产的方向,并且得到听觉的补充,视觉与听觉结合的产品已经能够在全世界任何市场上成功地打开销路。[26]

【注释】

[1][美]詹明信.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M].陈清侨,等,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421.

[2][美]詹明信.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M].陈清侨,等,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427.

[3][美]詹姆逊.文化转向[M].胡亚敏,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17.

[4][法]亨利·列斐伏尔.空间:社会产物与使用价值[A]//包亚明.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C].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48.

[5][美]马泰·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M].顾爱彬,李瑞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11-12.

[6]吴晓东.从卡夫卡到昆德拉[M].北京:三联书店,2004:157.

[7][美]詹明信.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M].陈清侨,等,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297.

[8][美]詹姆逊.文化转向[M].胡亚敏,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71.

[9][美]詹姆逊.文化转向[M].胡亚敏,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56.

[10][法]弗朗索瓦·多斯.从结构到解构:法国20世纪思想主潮(上卷)[M].季广茂,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466.

[11][美]詹明信.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M].陈清侨,等,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290.

[12][美]詹明信.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M].陈清侨,等,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418.

[13][美]詹明信.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M].陈清侨,等,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293.

[14][美]詹明信.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M].陈清侨,等,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506-508.

[15][美]詹明信.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M].陈清侨,等,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495.

[16][美]詹明信.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M].陈清侨,等,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489.

[17][美]詹明信.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M].陈清侨,等,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497.

[18][美]詹明信.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M].陈清侨,等,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490.

[19][美]詹明信.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M].陈清侨,等,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492.

[20][美]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M].唐小兵,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200.

[21][美]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M].唐小兵,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189.

[22][美]詹姆逊.文化转向[M].胡亚敏,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67.

[23][美]詹姆逊.文化转向[M].胡亚敏,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15.

[24][斯]阿莱斯·艾尔雅维茨.图像时代[M].胡菊兰,张云鹏,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33.

[25][斯]阿莱斯·艾尔雅维茨.图像时代[M].胡菊兰,张云鹏,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33.

[26][斯]阿莱斯·艾尔雅维茨.图像时代[M].胡菊兰,张云鹏,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