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当代视觉文化研究现状及基本路径

当代视觉文化研究现状及基本路径

时间:2022-03-2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直以来,西方学者对视觉文化进行了广泛而具体的研究。此后,美国理论家丹尼尔·贝尔更明确地指出当代文化正在变成一种视觉文化,而不是一种印刷文化。以下从四个方面审视西方学者视野中的当代视觉文化:第一,西方艺术评论家视野中的当代视觉文化。美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家、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家詹姆逊认为后现代社会的一个突出特征就是视觉转向。
当代视觉文化研究现状及基本路径_詹姆逊后现代空间理论视野下的当代视觉文化研究

一直以来,西方学者对视觉文化进行了广泛而具体的研究。早在1913年,匈牙利电影理论家巴拉兹就已预言,随着电影的出现,一种新的视觉文化将取代印刷文化。20世纪30年代,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提出了“世界图像时代”的著名论断,指出“世界被把握为图像”了。之后,本雅明在其著作《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考察了机械复制对视觉艺术的深刻影响。60年代,法国哲学家德波宣布了“景观社会”的到来。此后,美国理论家丹尼尔·贝尔更明确地指出当代文化正在变成一种视觉文化,而不是一种印刷文化。之后,利奥塔“为眼睛辩护”,批判了西方自柏拉图以来对感官的贬抑,反对那种认为理性与话语优于感官和图像的传统看法。鲍德里亚的观点更是惊世骇俗,他认为在“拟像先行”的消费时代,图像已经遮蔽了基本现实和现实的不在场而成为“其自身的纯粹拟像”。以下从四个方面审视西方学者视野中的当代视觉文化:

第一,西方艺术评论家视野中的当代视觉文化。匈牙利电影理论家巴拉兹在《电影美学》一书里指出印刷术的发明使人类文化由最初的视觉文化转变为概念的和理性的文化,而电影的出现将带来一种新的视觉文化。巴拉兹认为,语言文字并不只是表达思想情感的载体,而主要是约束思想情感的形式。在印刷术发明之前,人类的思想还未受制于概念和用以说明概念的文字,人能够通过手势或表情等来朴实地表现那些绝非言语所能传达的、隐藏在心灵最深处的体验和莫名的感情。但印刷术发明后,人的心灵便集中地表现为文字,身体器官这一更精巧的表现工具由于不被使用而逐渐退化,变得愈来愈没有表情,愈来愈空虚;而电影则能让人们纯粹通过视觉来体验事件,不受语言的限制去理解彼此的表情、手势和感情,于是人又重新变为“可见的人”。[38]美国艺术评论家苏珊·桑塔格在《论摄影》一书中从摄影的角度探讨了当代视觉文化的特征。她认为摄影具有客观纪实性,但在本质上是超现实的:它将过去转变为可消费品,任何摄影集都是对历史的一种超现实主义的综合剪辑和超现实主义的压缩尝试;摄影影像自成一个世界,这个影像世界企图取代真实世界,给观者造成拥有影像即是握住了现实的幻觉,照片既是虚拟的现实,也是真正的现实缺失的表征。照片还将人变成了可以象征性地拥有的物体,“正如照相机是枪支的升华物一样,给某人拍照也是一种升华了的谋杀”[39]

第二,西方社会学家视野中的当代视觉文化。当代美国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在《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一书中认为,视觉在大众社会里必然处于统治地位,“群众娱乐(马戏、奇观、戏剧)一直是视觉的。……当代生活中有两个突出的方面必须强调视觉成分。其一,现代世界是一个城市世界。大城市生活和限定刺激与社交能力的方式,为人们看见和想看见(不是读到和听见)事物提供了大量优越的机会。其二,就是当代倾向的性质,它包括渴望行动(与观照相反)、追求新奇、贪图轰动。而最能满足这些迫切欲望的莫过于艺术中的视觉成分的了”[40]。丹尼尔·贝尔还指出,空间建构是20世纪中期以来社会和文化的基本问题,正如时间在该世纪初受到主要关注一样。在对空间的关注中,视觉性受到重视,建筑、绘画和电影成为最重要的艺术门类。

第三,西方文化理论家视野中的当代视觉文化。美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家、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家詹姆逊认为后现代社会的一个突出特征就是视觉转向。这首先与现代技术相关,同时又是消费社会的必然结果,文化与经济重叠,形象与商品合一,在这种与过去完全不同的文化消费关系中,人们每天面临无数形象的轰炸,拟像遮蔽了真实的生活和时空体验。在詹姆逊的理论中,与视觉转向关系密切的是后现代的空间优位,后现代社会由深度时间模式转向平面空间模式,在这一扁平语境中,美感转向快感,追求视觉快感成为人们的基本需求。当代美国视觉文化研究的领军人物美国芝加哥大学的W·J·T·米歇尔教授指出,当下社会科学以及公共文化领域正在发生一种“图像转向”,我们的文化似乎越来越成为我们所观看而不是我们所阅读的产物。米歇尔认为“图像转向”不是向模仿论、表征的复制或对应理论的回归,应该是对图像的一种后语言学的、后符号学的再发现,主张超越传统的绘画和艺术研究,认为当代视觉文化的首要用途是作为“非学科”、汇合和颠覆的发生地。

第四,西方哲学家视野中的当代视觉文化。西方哲学家为视觉文化研究提供了异常丰富的理论资源,比如海德格尔的“世界图像时代”的论断,胡塞尔对图像意识中“图像事物”“图像客体”“图像主题”三种客体的分析[41],梅洛-庞蒂通过分析绘画对超越身心二分模式的探索,西美尔对时尚、身体和都市生活的研究,等等。德国哲学家本雅明虽然没有直接使用“视觉文化”这个概念,但他的理论中渗透了关于视觉文化的深刻理解。本雅明通过对以摄影、电影为代表的机械复制艺术的分析指出,传统的沉思者已经被急迫、烦躁、被动的观看者取代,艺术的韵味在机械复制的打击下消失无踪,艺术品在成千上万的复制品的挤压下从圣殿堕入凡间,主体失去了平静、专注的审美静观心态,而只能在欲望和变动中被动接受事物的影响,感受直接的、无距离的、触觉的“震惊”效果。不过,机械复制艺术又塑造了一种进步的艺术与大众的关系(如卓别林和大众),艺术的民主化为艺术的革命作用提供了可能性。法国哲学家居伊·德波在《景观社会》一书中指出社会已经过渡为视觉表象化篡位为社会本体基础的颠倒的景观世界,视觉在这其中具有优先性和至上性,景观这种由感性的可看性建构起来的幻象成了决定性的力量,物质生产虽然仍是客观的,但却是在由景观催生的欲望操控下进行的。景观的在场是对社会本真存在的遮蔽,“沉默的大多数”(鲍德里亚)在景观造成的虚幻假象和娱乐的迷惑下失去了自己的创造性和批判性。法国著名哲学家、后现代理论家让-弗朗索瓦·利奥塔在他的《话语,图像》一书中批判了西方哲学自柏拉图以来对感官的贬抑,反对那种认为理性与话语优于感官和图像的传统看法。他进一步把图像、感性和欲望联系起来考虑,指出话语遵循的是弗洛伊德所说的“自我”的现实原则,而图像则遵循“本我”的快乐原则,所以表达于话语中的欲望是受限制和压抑的,而图像是欲望直接表达的途径。此后,英国学者斯科特·拉什在利奥塔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了“话语的文化”和“形象的文化”之间的区别。

我国虽然还没有真正进入西方学者所说的“消费社会”,但商品消费、大众传媒对视觉形象传播的助推,已经使视觉文化成为当前中国社会文化面临的现实问题,而不是完全从西方进口的“舶来品”。在此背景下,近年来我国的视觉文化研究发展迅速。一批西方视觉文化研究专著被翻译引进,比如阿莱斯·艾尔雅维茨的《图像时代》,W·J·T·米歇尔的《图像理论》和尼古拉斯·米尔佐夫的《视觉文化导论》等;还涌现了很多翻译和介绍西方有关视觉和视觉文化研究成果的丛书和选本,比如罗岗、顾铮编写的《视觉文化读本》,吴琼主编的《视觉文化的奇观——视觉文化总论》,《文化研究》第三辑还专门推出了“视觉文化研究”专题。我国学者在视觉文化研究领域也取得了很多有价值的成果,比如南京大学中文系周宪教授的《视觉文化的转向》一书就是一部透视了视觉文化方方面面的视觉文化大观。我国学者在视觉文化研究领域取得了很多有价值的成果,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当代文化的视觉转向及其与语言文化的关系。南京大学中文系周宪教授将图像转向解释为:从浅层看,它的标志是图像霸权的确立;往深层看,它昭示了当代文化从语言主因型文化向图像主因型文化的转变。[42]在这一转变中作为语言文化之代表的文学受到了冲击,金惠敏教授指出:图像增殖及其对主体的解构对文学而言可能是致命一击,当大众满足于轻松的图像,文学就会因其接受难度而被冷落,更严重的是,图像或拟像解除了语言所造就的深度阅读、反思能力和批判精神。[43]也有学者认为,从理想的状态来说,视觉文化是以语言文化为历史起点对以往文化经验的一次扩容和提升,有效地弥补了语言文化的不足,它比语言文化的理性模式更人性化。[44]

第二,视觉文化自身的发展规律和历史演变。有学者从图像的发展角度将人类视觉文化的历史范型概括为三种:图腾、图像和仿像。[45]周宪先生则从“看的方式”之变化的角度将视觉文化从传统向当代形态的演变过程概括为:从不可见性到可见性、从相似性到自指性、从重内容到重形式、从“静观”到“震惊”、从趋近图像到为图像所困[46]

第三,视觉文化的社会基础和媒介基础。当代视觉文化的兴起和发展有着复杂的原因和背景,其中消费社会和电子媒介是被我国学者广泛认可的两个主要因素。当代视觉文化的兴起与消费社会关系密切,消费社会是当代视觉文化的温床,这可以说是国内视觉文化研究者的基本共识。有学者指出,中国当代“小康文化”已经呈现出明显的消费社会特征,因此,强调视觉快感、专注于感性愉悦的视觉文化已经成为当代中国文化的主流。[47]当代视觉文化还以电子媒介为依托,在视觉文化时代,媒介在传播理念、传播方式和传播内容上都表现出了与以往不同的时代特征。有研究者将电子媒介的发展阶段分期为机械复制时代和数码影像时代,认为它们分别对应着视觉文化的复制和虚拟两种形态。[48]我国还有一些学者把目光投向了影视艺术、动漫产业等领域,进行了具体深入的个案研究。

第四,当代视觉文化的审美特征及批判。我国的视觉文化研究者普遍认为当代视觉文化消解了传统的审美方式,限制了人的反思能力和想象力,并挤压了传统文化艺术的生存空间。有学者将当代视觉文化的审美特征概括为三个方面:审美客体的视觉化、复制性、驳杂性和大众化,审美主体的审美感知能力的弱化和钝化,审美关系表现为主体对视觉形象的消费和审美判断、审美趣味的趋同。[49]还有学者认为图像时代的审美呈现出两大特点:一是“虚对真的僭越”;二是“欲望混同为感性”。图像不以与真实存在的联系为最高的美学追求,而是将满足欲望的假象当作其优势,使人的主体性完全建立在虚幻的表面可视的形式上,令人在商业圈套中交出了自己的灵魂[50]

从以上对中外视觉文化研究的简略介绍中,可以梳理出当代视觉文化研究的四条基本的路径:一是图像对语言中心论的反叛与颠覆,以利奥塔、拉什等人的理论为代表,理性与感性、图像与文字是这一路径涉及的主要矛盾;二是消费逻辑与视觉文化的合谋,以居伊·德波、鲍德里亚、詹姆逊等人关于“消费社会”的研究为理论依据,商品、符号价值、时尚、娱乐、身体、权力等是这一研究路径的主题;三是大众传媒与视觉文化传播,以本雅明、麦克卢汉、鲍德里亚的理论为基础,复制、虚拟、超现实、全球化等关键词以及影视研究、影视个案分析常见于这一路径的研究之中;四是视觉行为本身的特点和规律,以阿恩海姆的视知觉理论、W·J·T·米歇尔的图像表征研究和发端于20世纪美国的视觉素养研究为代表。

以上四条研究路径共同反映出当代视觉文化研究的两个突出特征:首先,当代视觉文化无意也不可能取消语言文字(语言主因型文化),但它是对理性至上论和语言中心论的反拨,是对局限在象牙塔里的传统艺术研究的突破,是对消费社会中的文化境况的体认,是从大众立场反对精英话语的一种策略。其次,研究角度多样、研究方法灵活。当代视觉文化这一研究领域跨越了哲学、美学、文艺学、社会学、艺术史、语言学、传播学、大众文化研究、媒介研究等诸多学科,而且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等研究相交叉,活跃在当代理论界的各种流派和思潮都与之有或多或少、或直接或间接的联系。美国视觉文化理论家尼古拉斯·米尔佐夫认为:“目前,包括文化研究、同性恋研究、非洲裔美国人研究在内的种种学术努力形成了一股后学科浪潮,它们的兴趣点随意地穿越了传统的学科界限,而视觉文化研究也是这一浪潮的一部分。在此意义上,视觉文化是一种策略,而不是一门学科。它是一种流动的阐释结构,旨在理解个人以及群体对视觉媒介的反应。”[5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