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凌河中下游东南之“汝罗道”

大凌河中下游东南之“汝罗道”

时间:2022-03-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两晋南北朝时期,由辽西“龙城”东南经大凌河中下游东南的“汝罗城”再东行辽东的陆路,实际是汉魏时期由“柳城”东南经“昌黎”、“无虑”通往辽东郡的故道。此道上的第一交通重镇,在晋唐时期是坐落于大凌河下游的古“汝罗城”和“营丘”。从由朝阳东南80余公里的大凌河下游发现的古迹看,古今义县王民屯、七里河镇开州城遗址等大凌河右岸的交通要地,应为晋唐之辽西“汝罗城”和“汝罗道”经由所在。
大凌河中下游东南之“汝罗道”_中国东北与东北亚古代交通史

两晋南北朝时期,由辽西“龙城”东南经大凌河中下游东南的“汝罗城”再东行辽东的陆路,实际是汉魏时期由“柳城”东南经“昌黎”、“无虑”通往辽东郡的故道。此道上的第一交通重镇,在晋唐时期是坐落于大凌河下游的古“汝罗城”和“营丘”。

关于晋以后辽西“汝罗城”的地理位置,首见于郦道元水经注》:“渝水(大凌河下游)又东南迳一故城东,俗曰女(汝)罗城。又南迳营丘城西。”[36]

其后,唐贾耽《郡国县道记》又记载:“炀帝八年,为置辽西郡,以突地稽为太守,理营州东二百里汝罗城。”[37]

又《元和郡县补志》记载:“营州东有镇安军,本燕郡守捉城。……又有汝罗、怀远、巫闾、襄平四守捉城。”[38]

从上述史籍看,“营州”(今朝阳)以东的“汝罗城”,因在《水经注》中已称“故城”,所以至少在北魏郦道元以前的晋代,与前燕设立的“燕郡”,已成为大凌河下游的交通和关防重镇。中经南北朝至隋唐,仍不失为辽西军事重镇的地位。在唐代,它与“营州”以东的“燕郡守捉”及“怀远、巫闾、襄平”三守捉城,共为由“营州”通往“安东都护府”(襄平)的军旅重镇。从隋、唐二朝史籍看,营州至襄平间的汝罗、燕郡、怀远、巫闾诸“守捉城”,均为历次东征的屯军集粮之所,兼有交通和军事的双重意义。晋唐间大凌河下游的交通重镇“汝罗城”的方位,应在“营州”东南、古“营丘”(今凌海境)以北。据郦道元《水经注》和唐贾耽《道里记》记载,在营州以东的“渝水”(今南流大凌河)西岸,“营州东(南)二百里”有“汝罗城”。以营州为坐标,其东南里距今折合为80公里左右。以此为对应坐标,今朝阳(营州)东南80多公里的大凌河下游西岸的“汝罗城”应置于今义县南、凌海市以北的大凌河右岸之王民屯和开州城一带。2008年至2009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期间,在义县南大凌河两岸开州城、王民屯等地均发现有汉魏至辽金时期的重要遗址。从由朝阳东南80余公里的大凌河下游发现的古迹看,古今义县王民屯、七里河镇开州城遗址等大凌河右岸的交通要地,应为晋唐之辽西“汝罗城”和“汝罗道”经由所在。“汝罗城”南临的“营丘”,应在今大凌河下游凌海市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