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罗生门之惑

罗生门之惑

时间:2022-01-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罗生门》是芥川龙之介广为人知的历史小说,写于大正四年。在《罗生门》中可以看到,仆人徘徊于“饿死还是为盗”的灰色地带,老太婆在“活着还是道德”的夹缝反复权衡。因此可以说,“罗生门”源出人类对自己本性恐惧的挖掘,探究人类内心深处或多或少的“灰色”,包括质疑人类道德底线的存在。这正是芥川眼中,人性的脆弱之处。生活的内容是纷繁的,如何去寻找二者的平衡点正是《罗生门》对人性的追问。

罗生门之惑

一日,刘葵老师在课堂上为大家放映了纪录片《海豚湾》。这部片子让我们目睹了日本太地町的渔民怎样疯狂捕杀于人类无害的海豚的恶行。被海豚鲜血染红的海水使我们在座的每个人的心都掉进了深渊。我们震惊、悲伤,由此产生的对捕杀者的愤怒充斥着现场。而这种情感至今都不能从我的心底抹去。为了唤起更多的人对此共鸣,我还把这种感觉传递给我的家人。在大家一致表达了悲愤的同感之后,母亲似乎不经意地从书架上取下了我钟爱的那本芥川龙之介的《罗生门》,说是让我把《海豚湾》迁移至这个作品去考量,可能会对《海豚湾》给我们带来的愤怒情绪产生新的思考,并有助于真正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罗生门》是芥川龙之介广为人知的历史小说,写于大正四年(1915年)。1998年前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作家提出了一个至今困惑几代人的问题:怎样寻找人性、道德、生存的平衡点?

作者讲述了平安朝时期的一个故事:薄暮时分,一个仆人在罗生门下避雨,当时的京都惨淡潦倒,罗生门下堆满尸体。四五天前被主人打发走的这个仆人不得不开始筹措自己的生计,思考“饿死还是为盗”的问题。在门楼顶端,他看到一个老太婆在拔死人头发。义愤填膺的他在对老太婆一番盘问后,得知被拔头发的那个女人曾用蛇冒充鱼干拿到禁军营地去卖,对自己正在干的,老太婆也不认为不妥。理由是:要不然就得饿死。此时,得知上述情况的那个仆人“早已把饿死之念逐出意识之外”,并毫不犹豫地剥下了老太婆的上衣,理由也是:要不然我就得饿死!说罢便夹着衣服消失在夜幕中。文章就此戛然而止。

按芥川的观点,善恶间的转换轻而易举,而且往往只隔薄薄一层膜。在《罗生门》中可以看到,仆人徘徊于“饿死还是为盗”的灰色地带,老太婆在“活着还是道德”的夹缝反复权衡。在模糊的道德边界上,我们无法回避这种讨论,于是找来了各种充分的理由,或为“生存”的辩词,或为“道德”的说客。基于此,评家众口一词总结出“在道德抉择面前,人的本质都是自私的”“芥川的写作目的是指出人性‘恶’的无可回避”。而这样草草定论自觉武断,于是借札记的机会言一家之辞。

个体生存往往依赖于社会道德,道德的价值与人类的生存方式同在,但生存有时又会挑战道德。“罗生门”提出“对即是错,错即是对”的观点,对于从小就习惯于分辨“这个对,那个错”的我们,面对“罗生门”时,恐惧与疑惑自然会充斥心房,因为它背离了我们长久以来形成的“对就是对,错就是错”的思维模式。因此可以说,“罗生门”源出人类对自己本性恐惧的挖掘,探究人类内心深处或多或少的“灰色”,包括质疑人类道德底线的存在。这正是芥川眼中,人性的脆弱之处。

什么是对,什么是错,文中未给出确切的答复。没有勇气的仆人在“生存”的动力下“有了勇气”,有了勇气的老太婆迫于“生存”的压力“没了勇气”。在广阔的社会空间里,生存与道德的博弈事实上无处不在,在芥川看来又不是非此即彼,而它们最终多以相互妥协的形式存在。生活的内容是纷繁的,如何去寻找二者的平衡点正是《罗生门》对人性的追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