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绿色教育提高全社会的自觉行动能力

绿色教育提高全社会的自觉行动能力

时间:2022-03-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生态文明教育同样也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一项长期发展战略。加强生态道德教育,应建立家庭、学校、社会全方位的生态道德教育体系,广泛宣传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科普知识和价值取向,引导人们自觉承担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和义务。引进和吸收西方先进的生态理念,对于开拓国民视野、启发国民思想、提高国民觉悟,树立生态文明观、促进生态文明建设,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绿色教育提高全社会的自觉行动能力_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与美丽中国建设

观念的转变需从“源头”开始,宣传和教育是两大主要法宝。普及生态意识,转变消费理念,提高生态责任意识,以促进全民生态意识的提高进而养成生态行为。建设生态文明离不开生态文明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同样也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一项长期发展战略。生态文明教育的开展对强化生态文明观念起到保障作用,规范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丰富生态文明教育的途径,开展因人而异的教育,树立生态文明建设典范等方法,都将有助于在全社会范围内实施生态文明教育,全方位提高公民生态素质。

一、牢固树立生态价值观

树立生态价值观是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理念基础。科学的生态价值观是一种尊重自然、爱护生态、保护环境、人与自然协调和谐的发展观,它继承现代人本主义价值观,既肯定人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强调主体能动性、创造性的发挥;它强调人—社会是自然生态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人的生存价值既包含物质生活层面的价值,同时还包含与自然生态系统优化相关的生存质量优化层面。[6]生态价值观确认生态是有价值的,自然资源是有价值的。这种价值反映的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一种关系,即客体具有满足主体需要的某种功能或效用,对主体来说,这种客体是有价值的。如森林,对人类来说,不仅提供木材盖房子、做家具,而且更重要的是,它能提供氧气、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栖息动物、生产蛋白质,这些都是人类必需的。生态价值的判断标准就是生态资源的有用性,生态价值的大小则取决于它的稀缺性和开发利用条件。[7]和谐统一的生态价值观是人类对传统生态价值观,特别是工业文明时代的生态价值观深刻反思的成果,是人类文明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的创新,更是人类生态价值观的伟大变革。

加快培养生态文明意识,公众的生态文明意识提高了,也就有了参与的动力和积极性,但意识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需要长期的教育引导。要建立制度化、系统化、大众化的生态文明教育体系,做好国情认知教育,普及环境科学和环境法律知识,大力宣传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危害性,让群众认识到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紧迫性、艰巨性和长期性,充分理解和支持生态文明建设,为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奠定广泛、坚实的社会基础。要努力使生态文明成为主流价值观并在全社会普及,通过让生态文明知识理念进课本、进课堂、进校园,提高青少年对节约资源、保护环境重要性的认识,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和道德观。

1.大力普及生态知识,提高国民的生态文明意识[8]

不断将生态文明教育渗透到国民的日常生产和生活之中,彻底改变那种视自然界为单纯的物质生产和消费对象的狭隘的功利观念,培育新的生态价值理念,树立新的生态行为规范。而且还要尽快把生态教育纳入各级教育系统,贯穿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以及生产劳动的全过程,融入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学、科研和管理之中。

2.继承和弘扬我国传统文化中优秀的生态伦理思想和智慧

我们的传统文化建立在农业文明的基础之上,其中包含着无比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蕴含着博大精深的生态智慧。中国传统生态伦理思想和智慧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信道法自然,遵循自然法则,追求天人合一,信奉众生平等,关注生命的安全和文明的延续,我国传统的生态保护方法、地方性的生态知识,以及大众文化中积淀起来的生态保护经验、生态道德戒律、生态礼仪习俗等,都是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经典诠释。因此,我们要通过各种途径、方式方法大力弘扬和传承优秀的传统生态文化,并根据我国实际和当今的时代特点赋予其新的内涵。

3.重视生态道德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效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人们生态道德水准的高低,而人们生态道德水准的高低,也反过来极大地影响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效果。生态道德直接影响着人们保护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自觉性、自律性与责任感。为此,要建立健全生态道德规范,增强人们的自我控制力和自我约束力,用生态道德来规范人与自然关系的一切活动。加强生态道德教育,应建立家庭、学校、社会全方位的生态道德教育体系,广泛宣传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科普知识和价值取向,引导人们自觉承担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和义务。还应加强生态道德实践,将生态文明的理念渗透到生产、生活各个层面,从人们最关心的事情做起,从人们身边的小事做起,让人们在生态实践活动中接受教育,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

4.引进、吸收、传播西方生态文明的先进理念

西方的生态文明建设理念是西方无数有识之士和民众对工业文明批判、反思的结果,其中蕴含着许多真知灼见。引进和吸收西方先进的生态理念,对于开拓国民视野、启发国民思想、提高国民觉悟,树立生态文明观、促进生态文明建设,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但必须指出的是,西方生态文明理念由于产生的文化土壤和时代背景迥异与中国,因而其言说的方式对于大多数的中国民众而言是陌生的,甚至是难以理解的,故其影响的范围也是比较有限的,大多仅限于我国少数的知识界精英和极少数的官员。因此,我们要在继承传统优秀生态文化的基础上,对西方生态文明的理论成果进行“中国化”、“大众化”的改造和再创造,用我国民众熟悉、习惯的方式方法来解释和宣传,让每一个国民都能理解、接受西方优秀的生态文明价值观。

二、完善生态文明教育体制

经过30多年的努力,我国环境教育经历了从无到有、从萌芽到发展壮大的历史过程,目前,已取得了一定的成就。首先,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大幅增加环保投入;其次,将环境教育纳入国家教育计划的轨迹,成为教育计划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初步形成了一个多层次、多形式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环境教育体系;第三,全民参与环境教育的热情普遍增强。[9]但是,由于我国环境教育起点低、重视程度不够等因素的影响,目前我国环境教育仍面临诸多挑战,如资金投入不够、地区发展不平衡、教育体系发展不均衡等。

1.规范生态文明教育内容

首先,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要从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开始。胡锦涛同志指出:“要牢固树立人与自然相和谐的观念。自然界是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生物的摇篮,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建设自然就是造福人类。要倍加爱护和保护自然,尊重自然规律。对自然界不能只讲索取不讲投入、只讲利用不讲建设。”人类只有充分认识自然,按自然规律办事,才能与自然和谐相处。其次,进行生态文明价值观的教育。树立崇尚自然、热爱生命、善待自然的道德情操,弘扬勤俭节约、戒奢节俭的传统美德。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价值观,养成良好的生态素质。对自然资源进行合理利用、适度开采,改进生产加工工艺,合理处理生产废弃物等等。再次,进行生态文明法治教育。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方针。通过学习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的法律、法规及规章条例,如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环境保护制度、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生态补偿制度及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等,提高公民生态文明素质,自觉接受法律法规的约束,减少违法违纪事件的发生。

2.丰富生态文明教育途径

在生态文明教育的所有方面中,最不能缺少的就是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应建立起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环境教育合力网络,使各种力量能够相互强化、互为补充。

(1)注重家庭环境教育,奠定绿色发展基础。

我国的教育传统和社会家庭结构特征,决定了家庭教育的重要位置,它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而且是伴随一生的终身教育。因此,环境教育必须注重家庭教育,只有得到家庭教育的响应,才能产生强大的合力;反之,如果受到来自家庭的负面怂恿,环境教育对个体道德的效力便会大大减弱。家庭环境教育的顺利实施,首先需要家长具备一定的环境意识,培养良好的环境素养,才能为孩子树立榜样,进而影响孩子的生活习惯;其次,父母还应该在孩子不同的年龄阶段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和引导方式,使孩子在适合的年龄阶段做自己的“绿化”使者;再次,家庭成员之间是互相模仿,互相影响的,这便需要在整个家庭中营造出一种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氛围。要深入开展“绿色家庭”创建活动,倡导绿色设计、绿色家装、绿色家具、绿色庭院、绿色照明等环境理念。

(2)完善学校环境教育内容,普及绿色发展常识。

生态文明教育第一途径是通过学校教学与实践把生态文明精神传递给学生,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生态接班人。生态文明教育可以通过政府和高校向企业和社会人群输送生态文明教育人才,组织实施生态文明教学和实践得以实施。生态文明教育要从小抓起,针对大中小学以及职业学校面对的教育对象的差别,必须分别采取不同的环境教育内容,灌输绿色发展理念,树立绿色发展目标,实践绿色发展行为。

首先,在中小学及学前教育阶段贯穿渗透式教学。要在中小学的教学大纲和课程设置中渗透环境保护意识,在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培养他们爱护环境、节约能源的观念。还要在校园内营造浓厚的环境教育氛围,以班级为单位订阅有关环境教育的报纸、杂志、宣传画等,时刻提醒他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其次,在职业学校采取以实用为目的的教学法。针对学生的专业和今后有可能从事职业的特点,将这一职业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及其对人的影响联系起来,让他们了解自己即将从事的职业对周围环境和他人健康的影响,并使其掌握减小这种影响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

再次,在高校实行“三结合”的环境教育。第一,将环境教育与德育教育结合起来。以德育教育促进环境教育的发展,使学生在掌握环境知识的基础上,培养自觉保护环境的品德,进而发展解决环境问题的各种能力,推动环境的改善。第二,将环境专业与非环境专业结合起来。组织环境专业与非环境专业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这既是环境专业学生一次运用知识的过程,也是非环境专业学生一次学习的机会,从而促进环境教育事业的发展。第三,将社会与课堂结合起来。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参加一些环境保护活动,真正以一个“绿领”的标准要求自己,既可以增加社会阅历,又可以检验、运用已经学过的环境知识,实现书本学习与绿色发展双赢。

(3)丰富社会环境教育形式,践行绿色发展行为。

社会教育是整个生态文明教育中的薄弱环节。我们需要紧密围绕绿色发展这一主题,加大社会宣传教育力度,通过各种媒体,传授环境科学知识,树立环境意识。可以通过我国广大公众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广播、电视、互联网、报纸、书刊等,广泛普及环境科学知识和伦理知识,使社会环境教育上一个新台阶。

首先,强化非政府组织的影响力。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涌现出了大量的社会团体、民办事业单位、基金会等环保非政府组织,它们动员各种社会资源,承担着许多社会公益服务。当前,我们需要积极采取措施鼓励其发展壮大,通过环保非政府组织来普及环保知识、提高公民环保意识,使其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其次,发挥媒体的导向、监督作用。要通过媒体及时公布政府有关绿色发展的工作报告、政策决议;宣传生态产业、绿色消费等生态文明知识;利用公益广告等多种形式倡导公众以身作则,创建并爱护我们的绿色家园;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使破坏环境的恶劣行为得到及时揭露和批评,无所遁形,有效监督和制约忽视环境、污染环境和破坏环境的行为。只有这样,才能使媒体在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中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最后,要致力于构建多种形式的教育平台,例如建设一定数量的自然博物馆、生态园区、循环经济示范区等,配合学校和家长进行环境教育。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不管体制多么完善、措施多么严密,最终的结果都体现为每个公民的实际行动。只有将爱护家园、绿色发展的理念内化为我们每个人的自觉行动,以上的教育措施才算是得到了真正的贯彻和落实。因此,加强全体公民的自我教育,提高其自觉保护环境的能力和意识,对于推进中国绿色发展进程更是值得强调的一个环节。

【注释】

[1]刘登娟、黄勤、邓玲:《中国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构建与创新——从“制度陷阱”到“制度红利”》,《贵州社会科学》,2014年第2期。

[2]王玉明:《跨域环境治理中的地方政府合作》,《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13)》(第三卷),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3年。

[3]王金南、蒋洪强、张惠远、葛察忠:《迈向美丽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战略框架设计》,《环境保护》,2012年第23期。

[4]房树人:《美丽中国开启生态文明新时代》,《理论学习》,2013年第8期。

[5]任绪保:《建设美丽中国推进生态文明法治化研究》,《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4年第2期。

[6]左守秋、张红丽:《以科学生态价值观引领生态文明建设》,《人民论坛》,2014年第7期(上)。

[7]张玉斌:《如何理解和确立生态价值观——访中共中央党校教授钱俊生》,《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14年第1期。

[8]唐掉:《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五维路径》,《大连干部学刊》,2013年第5期。

[9]卢艳玲,赵建军:《论以公民环境教育促进绿色发展》,《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