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从“绿色行动”到“家园自治”

从“绿色行动”到“家园自治”

时间:2023-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凌云街道党委政府经过广泛调研、听取居民意见,认为社区教育是个很好的平台。2011年,街道精心设计了“凌云生态家”社区教育实验项目,以此促进社区居民文化素养和生态文明程度的提高。2013年,“凌云生态家”二期工程硬件建设启动。2014年街道再投入15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三期建设,涉及“鱼菜共生”项目、“芽菜拓展”项目,以及辖区部分居委、单位、中小幼学校的户外种植分基地建设,进一步将“凌云生态家”在整个社区内深化、拓展。

凌云街道梅陇三村位于徐汇区西南角,始建于1990年,建筑面积约10.8万平方米,绿化面积约3.3万平方米,辖区内有2369户居民,常住人口有6500人左右,以动迁安置户为主。居民区有“五多”的特点:即楼幢多、房型多、老人多、困难人群多、房屋出租多。小区居住人员复杂,居民利益诉求多样,在居民区公共服务管理中存在着矛盾多、困难大的情况。近年来,街道政府根据凌云街道的地域环境、人口构成、经济基础等,提出了以建设“宜居凌云”为目标的社区发展规划。

如何让“宜居凌云”成为社区居民看得见,摸得着,能够去体验并得到提升的平台?如何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让居民共同参与、共同收获、共同提升?凌云街道党委政府经过广泛调研、听取居民意见,认为社区教育是个很好的平台。2011年,街道精心设计了“凌云生态家”社区教育实验项目,以此促进社区居民文化素养和生态文明程度的提高。

“凌云生态家”社区教育实验项目以“可持续发展”及“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理念为指导,通过营造安全文明,节能环保,便捷、有活力的社区生态环境,引导社区居民保护环境、民主自治、邻里互助、关爱弱势,实现生态文明价值观,形成社区学校、家庭、社会的多元互动,推动生态文明社区的创建。

一、“凌云生态家”社区教育项目的主要做法

(一)创设生态教学环境

如何让“凌云生态家”成为看得见、摸得着并能进行体验的平台?街道从硬件环境的创设做起,为居民营造一种身临其境、生动有趣的生态学习氛围,从感官层面对居民进行“生态”科普。

2011—2012年间,凌云街道投资50万元,市、区科协资助20多万元,用于凌云生态家硬件建设一期工程。其中“低碳创新屋”成为社区居民了解和体验低碳生活的场所,这里集中展示了十多种节能技术产品以及资源循环使用技术,包括屋顶绿化、雨水回收和绿化浇灌自动控制系统、太阳能光伏电池板及太阳能手机应急充电站、室内自然通风设计及顶棚自动控制遮阳帘等。

2013年,“凌云生态家”二期工程硬件建设启动。相对于一期工程,二期工程建设有了更充足的经费来源,这主要得益于2013年市教委开展了“扶持70所老年学校开展标准化建设”的市政府实事项目,凌云街道成功申报并参与实施,市教委给予了街道100万元的资金投入,加上街道自身配套投入的100万元,共计有200万用于二期工程硬件建设:建设了生态种植专业教室,引进了交互式电子学习平台,打造了校园低碳居家馆,开辟了“家庭一平米小菜园”种植基地。

2014年街道再投入15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三期建设,涉及“鱼菜共生”项目、“芽菜拓展”项目,以及辖区部分居委、单位、中小幼学校的户外种植分基地建设,进一步将“凌云生态家”在整个社区内深化、拓展。

(二)设计“家庭一平米小菜园”学习项目

1.“家庭一平米小菜园”生态种植体验课程的诞生

2012年初,市妇联联手环保公益组织筹划开展一项以“美好家园 绿色生活”为主题的“家庭一平米小菜园”种植活动。凌云街道梅陇三村党总支认为:要将居民的环保行动固化为一种习惯,不仅要借智,更要借力,开辟更多的活动项目,让更多的居民融入小区,“家庭一平米小菜园”无疑是一个良好的契机。这一想法立即获得了市妇联的支持,“家庭一平米小菜园”种植活动落户于梅陇三村。

2.“家庭一平米小菜园”生态种植体验课程的运作

在实践运作中,该课程表现出如下“四个一”的特点。

(1)一门开放、多元的种植体验课程

这是一个在阳台上开辟出小菜园的公益创意,居民只要对此感兴趣,就可以到居委会免费申领两盆蔬菜盆栽,在家做个快乐的农夫农妇。“适合居民在阳台栽种的蔬菜也很多。例如苦瓜、胡萝卜就很易于栽种,再如种植莴苣、香菜等很节省空间,还有韭菜、番薯叶等不易生虫子……”绿主妇环境保护联合会的会长姜玫瑰如是说。“家庭一平米小菜园”活动课程学习的课堂不仅在教室里,还拓展到社区学校的生态园区和居委学习点的科普种植基地,更延伸到居民家中,使社区教育的课堂在特定的环境中变得生动自然。

(2)一个由居民自己组成的学习共同体

在居委党支部书记尚艳华的带领下,凌云街道绿主妇在社区组织了300户居民建立第一批“家庭一平米小菜园”种植队,按照居民家庭住址分成30个小组,每组10户人家,由两位志愿者担任小组长,负责联系小组成员并承担本组成员家庭种植蔬菜的技术指导,由社区学校的老师担任辅导教师。

(3)一次别开生面的学习成果分享

在凌云社区学校常务副校长叶红的组织带领下,将学员的种植成果及种植日记在社区学校进行实物展示,评选“种植能手”,同时举办“我种植的蔬菜烹饪品尝会”,与更多的居民分享生态种植的乐趣,传递健康生态、快乐生活的理念。

(4)一份体验种植过程的日记

凡参与“绿主妇”垃圾减量环保行动的学员,均可在社区学校领取3—5株有机蔬菜秧苗,利用家庭阳台空间进行种植。叶红校长鼓励学员们用文字、摄影、绘画等方式,书写“种植日记”,记录植物生长过程,抒发对自然及生命的感悟。

3.“家庭一平米小菜园”生态种植体验课程的升级

“一平米小菜园”在启动之初,主要采用的是基于课堂与纸媒教材的传统学习模式。2013年下半年以来,随着项目的深入发展,凌云社区学校引进了基于多平台交互技术的“菜园坊”未来知识及课程系统,逐步建构一种既可随时随地互动交流、又可形成数据存储及交换的蔬菜种植知识库,吸引了更多年轻人和学生群体参与这一项目的学习。

4.“家庭一平米小菜园”生态种植体验课程的推广

在徐汇区科委、区环保局、区教育局、区绿化局等相关管理部门的支持下,凌云街道以社区学校为辐射点,以“梅陇三村”居委作为示范,以点带面,辐射街道辖区内28个居委,形成了5000户家庭参与“家庭一平米小菜园”种植体验的局面。2013年,徐汇区社区学院联合凌云社区学校打造“家庭一平米小菜园”课程孵化室,形成可供推广的经验,带动徐汇区其他12个街道开展“家庭一平米小菜园”活动的实践。

(三)组建“绿主妇”学习团队

2011年初,由10多名家庭主妇组成的“绿主妇、我当家”低碳环保学习团队成立了。党总支、居委及时增援,向“绿主妇”提供了固定的活动场地和有关设备,“绿主妇”学习团队也升级成为“绿主妇”工作室,并和公益性社会组织——北京地球村环境教育中心签订了合作协议,定期开展生态环保教育活动。

在“绿主妇”团队的带动下,居民逐步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喝完的牛奶盒,用水清洗一下,再晾干、压平;到餐馆吃饭,不忘将一次性塑料袋、塑料餐盒带回。低碳环保成了居民茶余饭后的共同话题,越来越多的老人感到退休生活不再空虚,越来越多的妇女感到家庭生活不再无趣,社区归属感和共同的生活价值理念逐步形成。

梅陇三村居委党组织因势利导,将“绿主妇”学习团队融入自治家园创建活动中,逐步形成了“绿主妇”议事会。在居委日常工作推进过程中,议事会利用女性居民在小区活动中占主导力量的优势,引导居民从“自我小家”融入“小区大家”,并参加居代会、小区事务联席会、听证会、妇女代表会等自治会议,让居民在社情民意交流平台、小区需求受理平台、小区矛盾调解平台、小区问题处理平台等自治载体上发挥重要作用。

二、“凌云生态家”社区教育项目的主要成效

(一)社区教育从传统的课堂型向体验型转变

无论是位于社区学校的“低碳创新屋”“家庭一平米小菜园”课程,还是“绿主妇”学习团队的社区环保教育活动,都注重营造身临其境的学习活动氛围,让学习者真正参与到学习体验过程中,大大激发了学习者的主体作用。把课堂从社区学校拓展到居委和家庭,注重贴近居民的生活,使社区居民的学习形式从“集中学”到“身边学”,营造“边做边学、互帮互学”的学习氛围,增强了社区教育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使社区教育活动模式更加综合立体、灵活多样。

(二)社区教育从共同学习向社区和谐转变

“家庭一平米小菜园”种植活动宛如一阵和煦的春风,不仅吹绿了三村的环境,也吹暖了居民的内心,一些“鸡毛蒜皮”邻里矛盾也在种植的互动交流中被不经意化解。如黄阿姨曾与邻居殷阿姨因为日常琐事而产生了误会,近年来一直不相往来。活动开展后,黄阿姨领受的任务是帮助、辅导殷阿姨,她心中不免有些犹豫和担心。核心团队中的周阿姨见状,主动相陪。随着周阿姨热情地介绍种植注意事项,一旁的黄阿姨也开始讲解种植体会,渐渐地,殷阿姨表情也越来越自然。黄阿姨不失时机地就几年前的误会向殷阿姨表示了歉意,几番你来我往,黄殷两家的关系也热络了起来。

(三)社区教育培育的学习团队向社区自治群体转变

“绿主妇”学习团队不仅是低碳生活理念的实践者和传播者,更重要的是营造了“社区事务大家议,社区事务大家管”的良好氛围,促进了社区群众团体参与社区民主自治的社会管理创新。小到邻里纠纷,大到建设工程,“绿主妇”们都能齐心协力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逐步形成了以居委会为支撑、“绿主妇议事会”为主导、居民自我教育和民主互助管理稳步前行的良好自治格局。“凌云社区的自治家园建设”成为社会各方关注的热点,2014年7月3日,市委书记韩正就市委一号课题的开展来到凌云街道进行工作调研。

三、“凌云生态家”社区教育项目的主要经验

(一)选对载体是基础

“凌云生态家”项目成功的关键是选对了“家庭一平米小菜园”等一批切实有效的实施载体。对普普通通的凌云街道居民来说,“家庭一平米小菜园”无需增加开支,种植需要的菜苗可以从社区学校免费获得,当然前提是小区居民必须配合街道对生活垃圾的分类和回收活动,这促进了居民环保意识的养成和环保行为的落实,可谓“一石二鸟”。小菜园也无需特别场地,家里有一平米阳台就足够了,充分发挥了“螺蛳壳里做道场”的精致海派风格。居民可以在家门口的社区学校课堂学习种植的技术,也可以方便地请教社区老师或周边邻里,通过种植体验和技术切磋,解决种植中的各种难题。

(二)有机融合是核心

凌云街道选中了社区教育发展的突破口,把人民的意愿和政府的意志紧密结合,开发了以“家庭一平米小菜园”为代表的居民生态学习项目,既贴近了普通市民的实际需求,又旨在形成社区居民的共同愿景与自觉行动,促进街道“宜居凌云”的发展战略。通过“凌云生态家”社区教育实验项目,有机整合了普通市民的学习意愿和社区政府的发展目标,最大限度地实现了民众意愿和政府行为的有机融合,从而获得了较为持续的发展契机,使众多百姓受益于其中。

(三)促进社区治理是关键

通过“凌云生态家”项目的实施,使社区教育真正为现代化社区管理服务,为推进民主自治的社会管理创新服务,使项目成为提升社区居民文明程度的引擎,最终实现在社会发展中每一个凌云人对社区生态文明的自觉、对社区自治文明的尊重、对社区发展观念的重塑。

(撰稿人:叶 红 杨 艳 审稿人:沈 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