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提高全社会的科学素养

提高全社会的科学素养

时间:2022-03-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提高公民科学素质的问题,不仅是中国政府关注的问题,也是世界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日益关注的问题。其中“科学与社会”计划,是一项促进科技进步、提高公民素质、推动科学与社会融洽的长远战略。两个“纲要”的发布,不仅描绘了未来15年加强科技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宏伟蓝图,而且也吹响了加强科学普及、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进军号角。
提高全社会科学素养_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导论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成为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力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社会文明水平的主要标志。加强自主创新、发展高科技、占领科技制高点、推进跨越式发展,是国家目标;加强科学普及、提高全民科学技术素质、实现科技富民,同样也是国家目标。

提高公民科学素质的问题,不仅是中国政府关注的问题,也是世界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日益关注的问题。

美国科学促进会从1985年起,组织了几百名专家和教育工作者,制定了一项面向未来70多年,致力于提高全体美国人科学素质的长远计划——“2061计划”;提出到2061年哈雷彗星再次回归时,美国公民人人具有科学素质的目标。该计划直接影响了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的制定,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广泛关注。美国科学促进会在《面向全体美国人的科学》一书中指出:“懂得科学、数学和技术基础知识的人是具有较强事业心和有自知之明的独立的人。”

英国皇家学会于1985年提出的《公众理解科学》报告中指出:“提高公众理解科学的水平是促进国家繁荣、提高公共决策和私人决策的质量、丰富个人生活的重要因素。”

欧盟在2003年分别实施了“欧洲研究区”和“科学与社会”两大计划。其中“科学与社会”计划,是一项促进科技进步、提高公民素质、推动科学与社会融洽的长远战略。内容包括科技、教育、公民参与欧洲科技政策的制定与实施、科技知识的应用等各个方面。

印度1999年发布了关于《提高科学文化素质》的报告,突出强调公民获得和理解科学知识的重要性;在《2003年科学技术政策》中又进一步明确科技政策的首要目标是:确保科学信息可以传达给每一个公民,以便把科学推向前进,并使得每一个公民都可以参与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在人类福利方面的应用。

联合国提出了“2000+计划”(即2000年以后计划)。这一计划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和国际科学教育协会联合会(ICASE)于1992年共同提出,并得到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和世界银行等国际机构的支持。它是以建设“一个有科技素质公民的世界共同体”为重要起点的,目的是唤起世界各国对全民科技脱盲的支持,推动有关国际合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缺乏技术知识,会使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越来越依赖他人,同时也限制了他的就业范围,增加了由于滥用技术而产生危害的可能性”,从而提出“为生存而学习”的口号。该计划拟定了三个阶段的重点工作目标,并提出:“到2001年,建议那时所有的国家在适当的地方都应该有适当的机构和活动来培育全民科技素质。”

2006年2月,中国国务院相继发布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两个“纲要”的发布,不仅描绘了未来15年加强科技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宏伟蓝图,而且也吹响了加强科学普及、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进军号角。2006年1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中,有这样的表述:“要在全社会广为传播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大力发展创新文化,努力培养创新精神。”

我国颁布《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标志着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正式纳入了全党全国工作大局,开始了政府推动、全民参与的历史新时期。“纲要”提出:“科学素质是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一般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有一定的应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这是在综合分析国内外多方面观点的基础上,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对科学素质内涵作出的界定和定性的描述。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认为,科学素质包括运用科学基本观点理解现实世界并能做出相应决定的能力,还包括能够确认科学问题、使用证据、做出科学结论并就结论与他人进行交流的能力。换句话说,如果一个人不具备一定的科学素养,就无法读懂媒体所报道的各种信息,无从了解科学技术的发展,无法识别政府科技政策的对错,无力进行意见的表达和参与。美国学者米勒提出了国民科学素养测量的三个维度:科学的准则和方法、科学的主要术语和观点、科学对社会的影响;正是这套起源于美国的测量方法,先后被全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引用,形成了米勒体系。

“纲要”指出:“我国公民科学素质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甚大。公民科学素质的城乡差距十分明显,劳动适龄人口科学素质不高;大多数公民对基本科学知识了解程度较低,在科学精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等方面更为欠缺,一些不科学的观念和行为普遍存在,愚昧迷信在某些地区较为盛行。公民科学素质水平低下,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瓶颈之一。”“纲要”进而提出,“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是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一项基础性社会工程,是政府引导实施、全民广泛参与的社会行动”,“旨在全面推动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通过发展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尽快使全民科学素质在整体上有大幅度的提高,实现到本世纪中叶我国成年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长远目标”。“今后15年,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的方针是‘政府推动,全民参与,提升素质,促进和谐’。”“纲要”从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和公民科学素质水平两个方面,分别提出了到2010年和2020年的奋斗目标。

中国实践科学发展观,推进科学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努力实现发展的知识化与人民化的统一。所谓发展的人民化,就是指人民既是发展的参与者又是发展的分享者。从深层学理看,追求发展的人民化理应是现代社会的终极关怀。走创新型发展道路,也就是依靠知识创造和知识的创造性应用,获取新的经济和社会收益,由此推进经济社会发展。这是一个充分使用知识求发展的进程,也是知识经济的发展进程。这个进程,不能只是精英在其间,广大的人民群众则站在其外;相反,它必须有利于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学习知识、运用知识、参与现代生产和交往,不断增强自身的创造能力和发展能力。这是一个长期的趋势,不是今天说了明天就能做到,但是应该看到这个趋势,据此进行战略上的安排与调整。

1998年,世界银行发表题为 《知识与发展》的年度报告,提出了以知识为基础的发展战略的基本框架。在这里,知识不仅是经济增长的要素,而且还成为社会转型中的重要因素——知识驱动财富创造,知识促进人类发展,亦即知识同完整意义上的发展从理论上联系起来。实施知识发展战略不仅仅是发展高技术或者信息与通信技术,而是要求政策、制度、技术、人员和政府之间有效互动,促进知识在整个经济和社会中有效应用。可以说,知识发展战略不是简单地帮助IT精英制造数字神话的战略,更重要的是使母亲、农民、工人、企业和政府获得知识,从而改善生活的战略。知识发展战略继承了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关注落后国家和弱势群体的传统,从一开始就特别关注日益扩大的知识差距问题,即不同国家之间或同一国家内部知识分布的不平衡性,指出穷国与富国、穷人与富人之间的差距不仅表现为收入差距、资本差距,还表现出创造、获取、交流和利用知识能力上的差距,而且这一能力的不平等甚至远大于收入上的不平等。因此,对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而言,知识发展战略正是着眼于缩小差距,以达到减少不平等和消除贫困的目的。这就使得知识发展战略对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知识与发展》报告指出:“知识就像光一样,它无重量、不可触摸,它可以轻易地畅游世界,并给各地人民的生活带来光明。但是目前仍有数以10亿计的人口生活于贫困的黑暗之中——这是不必要的。关于如何治疗腹泻病这种简单症状的知识已经形成了好几百年,但仍有成千上万的儿童继续因该病而死亡,原因是他们的父母不知道如何救治他们。穷国和富国以及穷人和富人之间的差距不仅在于穷国和穷人获得的资本较少,而且也在于他们获得的知识较少。创造知识往往成本较高,绝大多数知识都是工业国创造出来的,其原因就在于此。但发展中国家除了自身创造知识之外,也可获取国外知识。40年前,加纳和韩国的人均收入几乎相等。但到20世纪90年代初,韩国的人均收入比加纳高6倍。一些人士认为,造成这种差异,有一半因素是韩国在获得并利用知识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功。”[15]

从经济学角度来看:科学是一种“公共物品”,是人类共有的财富;对于一国而言,科学这种“公共物品”一般是由国家免费向公众提供的,每个公民都有享用这种公共物品的平等权利;谁都可以“消费”,谁的“消费”都不会使科学变少,都不会影响他人的“消费”。而科学知识在世界各地传播,从科学应用的角度,一个国家或一个区域只要具有大多数领域的教学和工程能力,有可以进入的产业和市场,并有鼓励参与竞争的制度环境条件,就可以利用从科学界获得的一切现有科学知识而不受缺乏基础科学成果的限制。当然,要成为科学的“消费者”,就要有应用科学的能力,这涉及教育体制和政府的干预。这就是说,政府有责任培育各个区域形成具备满足自己发展需要的吸收科学和应用科学的能力,而不论其现实的发展程度。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高度重视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归根到底比资本主义更能促进科学技术发展并且保证科学技术发展的社会成果为广大人民群众所享有的社会主义。以全民科学素质建设为主导的推进科学技术普及发展,就是追求发展的知识化与人民化相统一的科学抉择。

以全民科学素质建设为主导的推进科学技术普及发展,就是要推动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学习科学技术知识、运用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以此参与现代生产和交往,不断增强自身的创造能力和发展能力;就是要实行积极的公共科技政策,把社会领域的科技创新置于科学和技术发展的重要地位,大幅度提高我国公共科技产品的供给能力和覆盖范围,努力使所有社会成员都能公平地分享到科技进步的福祉,获得新的发展机会;最终使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建立在最广大的人民最广泛地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和依靠其发展的基础之上。[16]

思 考 题

1.简述20世纪的自然科学革命及其与近代科学革命的异同。

2.简述20世纪的两次新技术革命及其特点。

3.简述现代科学系统及其各要素的相互关系。

4.简述R&D活动。

5.简述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系统。

6.简述知识经济的时代性与主要特征。

7.简述创新是知识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8.简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与加强技术创新的必要性。

9.简述国家创新系统建设的意义和作用。

10.简述区域创新系统及其各要素的地位和作用。

11.简述提高全社会的科学素养。

12.试述我国贯彻科学发展观应该努力实现发展的知识化与人民化的统一。

【注释】

[1]1912年,德国物理学家劳厄找到了x射线具有波动本性的最有力的实验证据:发现并记录了x射线通过晶体时发生的衍射现象。由此,x射线被证实是一种频率很高(波长很短) 的电磁波。现代科学把原子内壳层电子跃迁产生的一种辐射和高速电子在靶上骤然减速时伴随的辐射,称为x射线,波长范围在0.001nm—10nm之间。

[2]参看文兴吾:《现代科学技术概论》,四川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75—104页。

[3]参看文兴吾:《现代科学技术概论》,四川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27—150页。

[4]钱时惕:《科技革命的历史、现状与未来》,广东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101—102页。

[5]钱时惕:《科技进步与世界经济发展》,河北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60—61页。

[6]钟义信:《社会动力学与信息化理论》,广东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10页。

[7]钱时惕:《科技革命的历史、现状与未来》,广东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211—212页。

[8]钱时惕:《科技革命的历史、现状与未来》,广东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248页。

[9]宋健主编:《现代科学技术基础知识》,科学出版社、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年,第8页。

[10]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 《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机械工业出版社,1997年,第4页。

[11]杨福家:《谈谈“知识经济”》, 1997年12月19日《人民日报》。

[12]路甬祥主编《创新与发展——面向知识经济时代的国家创新体系》,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23页。

[13][德]沃尔夫岗·查普夫《现代化与社会转型》,陈黎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第17页。

[14]文兴吾:《“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观念辨析与范式转变》,《中国科技论坛》2004年第2期。

[15]世界银行:《1998/99年世界发展报告——知识与发展》,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年,绪论。

[16]文兴吾、何翼扬:《论我国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基本方略》,  《中国科技论坛》2009年第4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