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以“生态文明”托起“美丽中国”之梦

以“生态文明”托起“美丽中国”之梦

时间:2022-03-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以“生态文明”托起“美丽中国”之梦,建设美丽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就是走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新时代。所谓美丽中国生态梦,就是要以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正视我国目前严峻的生态矛盾。因此,建设美丽中国,必须重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必须把建设生态文明放在突出位置。生态破坏容易修复难,圆美丽中国生态梦任重而道远,需要举国上下长期的奋斗和努力。
以“生态文明”托起“美丽中国”之梦_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与美丽中国建设

美丽中国是一个集合和动态的概念,是绿色经济、和谐社会、幸福生活、健康生态的总称,是全球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和低碳发展的中国实践,是对保护地球生态健康和建设美丽地球的智慧贡献。[5]努力建设美丽中国是新时期中国发展的重大战略布局,是改善民生、创造幸福生活的时代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是中华民族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万丈高楼平地起,中国梦只有建立在环境优美的生态梦的基础上,才能达到富裕与美丽的完美结合。美丽中国生态梦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坚实基石、目标愿景和强大精神力量。以“生态文明”托起“美丽中国”之梦,建设美丽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就是走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新时代。中国古人所说的“智者乐水、仁者乐山”,与马克思所说的“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6],都表达了一个重要思想,即自然与人之间具有内在联系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也间接地道出了美丽中国生态梦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

一、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美丽中国的坚实基石

随着各种媒体对于中国梦的广泛宣传,中国梦的理念犹如强劲的旋风,刮遍中华神州大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是中国梦的核心内容。然而,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都需要优良的生态环境作为前提条件和坚实基础。否则,就如同在沙滩上造高楼,由于没有根基,造得越高越危险,潮水一来,顷刻瓦解。因此,美丽中国生态梦构成了中华民族复兴梦的坚实基石。所谓美丽中国生态梦,就是要以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正视我国目前严峻的生态矛盾。要从基本国策和战略任务的高度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要以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和循环发展的理念,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人口均衡型和生态安全保障型的社会,维护人民群众的生态权益,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建设美丽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生态文明以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作为行为准则,建立健康有序的生态机制,实现经济、社会、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着重强调人类在处理与自然关系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重点在于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核心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协调发展。建设美丽中国,首先要有良好的生态环境,要有自然之美,这是基础和前提。只有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使公民在一个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中和谐相处,人们才能增强对建设美丽中国的认同和信心,才能推动建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因此,建设美丽中国,必须重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必须把建设生态文明放在突出位置。

改革开放以来,在领导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人民群众的温饱需求、富裕需求、保障需求、文化需求正逐步得到满足。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就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绿色需求、生态需求,就是要还大地以绿水青山,还老百姓以绿色家园,使我们的全面小康社会更加美好。随着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人民群众对良好的生态环境有了越来越强烈的需求,对环境质量、生存健康的关注日益强烈。呈现出从“求温饱”到“盼环保”、从“谋生计”到“要生态”的转变趋势。当前,中国社会正步入一个特殊的环保敏感期,在一些地方,涉及环境问题的上访、信访量居高不下,由环境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也不断增多,这些问题处理不好,就会影响经济发展、社会和谐。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进程中,生态梦既是一个最基础和最实在的梦,也是一个最贴近实际、贴近老百姓日常生活的梦。这个梦直接关乎老百姓福祉,关乎未来发展愿景,关乎城市形象和国家形象,是一个恩泽当代、惠及子孙、功在千秋、造福人类的梦,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前提条件和坚实基础。如果没有美丽中国生态梦,建立在牺牲环境基础上的现代化,只能将人们带进一个无绿色的坟墓,所谓强国梦和人民幸福梦,永远只能是一个梦。任生态环境恶化下去,人们就不能呼吸清新的空气,不能喝上干净的水,不能吃上放心的食品,不能与大地亲近,不能倾听鸟儿和昆虫的鸣叫;就无法仰望到美丽的星空,无法欣赏到大自然的秀美,连外出散步的权利也会被剥夺:在这种情况下就无法谈论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无法谈论人的幸福生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就只能是一个毫无意义的梦和不可实现的梦。

二、美丽中国生态梦是中华民族复兴梦的目标愿景

梦,不是客观现实,而是思想对未来的展望;梦,不是快乐的畅想曲,而是对现实的忧虑和反思以及在此基础上的超越;梦,不是短暂的瞬间喜悦,而是充满紧张、焦虑和不安的漫长过程。提出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说明目前的客观现实是:中国还处于贫困落后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即使到202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也达不到人均1万美元,仍然位居世界后列;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必须破解一系列难题,克服前进道路上的众多艰难险阻;中国梦是不会轻轻松松、实现的,要把蓝图变成现实,还将走很长的路,必须为之付出长期而艰苦的努力。

同样,提出美丽中国生态梦,是基于人与自然关系紧张的生态矛盾越来越突出的客观现实,是基于维护人民群众的生态权益越来越迫切的客观现实,是基于构建生态安全保障型社会的任务越来越艰巨的客观现实。生态破坏容易修复难,圆美丽中国生态梦任重而道远,需要举国上下长期的奋斗和努力。

环境污染已成为影响人群健康的重要危险因素,成为引发群体性事件的主要原因,严重影响我党的执政形象和国际形象,并关乎我们这代人和下一代人能否存活和发展,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我们必须加强生态文明建设,逐步实现美丽中国生态梦这个宏伟的目标愿景。建设美丽中国,这不仅是我们党对人民群众迫切诉求的现实回应,而且将使我们执政的群众基础更加深厚坚实,实现永续发展、长治久安。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是改善民生、满足人民群众需求的时代要求。我们推动改革发展,根本目的是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人民的需求既包括各种物质、文化需求,也包括清新空气、清洁水源等生态环境需求。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只有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坚持科学发展,着力满足人民群众生态需求,维护人民群众生态利益,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才能回应并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强烈的环境诉求,才能全面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提升百姓幸福指数,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目标,才能实现中国人的美好生态梦。

【注释】

[1]刘登娟、黄勤、邓玲:《中国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构建与创新——从“制度陷阱”到“制度红利”》,《贵州社会科学》,2014年第2期。

[2]程湘清:《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选举与人大制度研究网,http://www.fepc.org.cn。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二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95页。

[4]李干杰:《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努力为生态文明建设做出积极贡献——在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第三届传统文化与生态文明国际研讨会上的讲话》,http://www.china-epc.cn/hjxw/3670.html。

[5]王金南、蒋洪强、张惠远、葛察忠:《迈向美丽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战略框架设计》,《环境保护》,2012年第23期。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87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