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美丽曲靖”

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美丽曲靖”

时间:2022-10-2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包括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必须把生态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美丽曲靖”,促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生态立市”是实现曲靖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整体建成造绿色发展、生态秀美的“美丽曲靖”。
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美丽曲靖”_曲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研究

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之后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阶段,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持续发展为基本宗旨的社会形态。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包括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十一五”以来,曲靖提出和实施“生态立市”战略,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但目前,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仍然面临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加快经济发展与保护生态资源环境的矛盾较为突出。必须把生态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美丽曲靖”,促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

一、围绕“生态立市”战略,发展生态型经济

“生态立市”是实现曲靖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围绕这一战略,全市要力争到2020年全面达到国家生态市建设考核指标要求,实现经济发展方式实现明显转变,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取得重大突破,以循环经济为核心的生态型经济全面发展,构建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环境基础设施基本完善,自然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城乡环境质量显著改善。整体建成造绿色发展、生态秀美的“美丽曲靖”。

(一)大力发展生态工业

优化生态工业的空间布局,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用循环经济理念指导区域发展、产业转型。坚持企业集中、产业集群、发展集约的原则,以工业循环经济为主攻方向,发展一批工业循环经济企业和生态工业产业,推动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全面推进工业循环经济示范试点工程建设,在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工业园区、综合性区域深入开展工业循环经济示范试点工作,培育扩大示范试点范围,以产业为依托,实行“三废”集中治理和资源循环使用。积极推进循环经济工业园区、生态工业园区建设,以“工业园区化、产业集聚化、产品延伸化、资源综合化”为主要途径,着力打造一批以重点园区、大型企业为支撑、资源循环利用特征明显的产业集群,构建生态工业产业链。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制定和调整淘汰落后产能、工艺、设备等目录,严格限制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行业的扩张,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

(二)全面推行清洁生产

(三)大力发展生态农业

以高原特色农业为引领,按照生态、高效、集约的要求,加快改造传统农业的步伐,着力建设生态型、高效型、特色精品型农业。积极培育特色优势农产品产业,扶持新型农业发展。加强畜禽养殖粪便、秸秆及农产品加工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建设一批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等农业产业化、标准化生产基地。普及农业节水技术,推广病虫害综合防治,应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和生物农药,保证农产品质量和安全。

(四)积极发展生态现代服务业

建立保障食品安全的质量控制体系和市场准入制度,加强流通领域的安全卫生管理。按照绿色市场标准,建立高效率、无污染、低成本的产品物流网络,培育和发展一批具有市场竞争能力、经营规模合理、技术装备水平较高、生态效益明显的生态物流企业。积极推进以节能环保技术研发、设计、融资、改造、运行等“一条龙”服务的节能环保服务产业发展。

二、持续加强环境治理,提升城乡环境质量

(一)加强重点流域水环境治理

全面推进南盘江、北盘江、牛栏江等主要江河流域污染防治工作。切实加强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控,建立饮用水源安全预警体系,确保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根据环境容量和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统筹规划产业布局结构,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的发展,集中控制和处理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全面提高排放标准和要求。

(二)加快实施大气环境综合整治

以控制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为重点,制定和实施燃煤电厂氮氧化物治理规划,现有的燃煤电厂全面完成脱硫设施建设,严格限制新建燃煤电厂,全部关停能耗高、污染严重的小火电机组,到“十三五”末,全市二氧化硫排放量比“十二五”末削减15%左右。全面推进清洁能源区建设,以中缅天然气管道全面供气利用为重点,加快城市清洁能源工程建设,努力改善能源结构。大力实施公交优先战略,逐步提高机动车辆尾气排放标准。强化对建筑、拆迁、市政等施工现场和道路运输扬尘的管理,加强餐饮娱乐行业的大气污染防治,防止废气扰民。力“十三五”期间,全市城市空气质量好于或等于二级标准的天数平均达350天以上。

(三)全面提升城镇人居环境质量

以曲靖中心城市“四城联创”,县、乡(镇)园林城镇创建为主要抓手,力争争在“十三五”中期把曲靖中心城市创建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平安城市,把全市重点城镇都打造生态城(镇)、园林城(镇),全面提高城镇人居环境质量。重点突出三个方面:一是加快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城镇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截污能力和集中处理能力,提高污水处理厂的排放标准,到“十三五”末,市区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100%。二是进一步完善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工程、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工程,实现固体废物资源化、无害化。建立和完善城镇生活垃圾收集、堆存、处置管理网络,全面推进实施乡镇生活垃圾压缩中转站新建改建,到“十三五”末,全市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达到90%以上。三是切实改善声环境质量,优化声功能区划的空间布局,推广使用低噪声的先进设备和工艺;扩大建成区机动车禁鸣范围,完善城市交通网络,降低各类噪声对居住区、文教区的影响;开展创建“文明工地”活动,有效防治建筑施工噪声;强化社会生活噪声污染的控制和管理,减少城市噪声污染;到“十三五”末,全市城镇建成区噪声达标区覆盖率达100%。

(四)大力推进农村生态建设保护

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深入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以乡镇和村庄规划为龙头,以污染治理为重点,以“清洁水源、清洁田园、清洁家园”工程为抓手,实施乡镇、村(社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引导乡镇工业向工业园区集中、农民居住向中心乡镇、村(社区)集中,全面解决由工业、农业废弃物、农用化学品及人畜粪便等造成的农村水污染问题和环境脏、乱、差问题,实现农村废弃物资源化、农业生产清洁化、城乡环保一体化、村庄发展生态化,努力在全市各县(市、区)建成一大批生态乡(镇)、美丽乡村。

三、坚持保护为主,切实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

(一)加强水资源保护

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围绕水安全、水供给、水环境,加强水资源的优化配置。限制高耗水型工业项目发展,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开发推广节水器具和节水技术,建立“中水处理”价格机制,鼓励推广使用“中水”。

(二)加强土地资源保护

落实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切实加强建设用地预审,尽量不占或少占耕地,确保基本农田面积不少、用途不变、质量不降。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继续调整优化城乡建设用地结构,认真执行容积率、绿化率、建筑密度等集约用地新标准。加强建设用地批后管理,充分挖掘存量建设用地,严禁土地闲置。积极开发后备耕地资源,通过土地开发整理,努力扩大耕地面积

(三)加强矿产资源保护

加强矿山整治,规范开山采石,实施矿区生态修复与重建工程,加紧实施全市城郊、主要干道两侧、主要河道沿岸可视范围内露天矿山景观修复和生态环境治理工程,改善生态地质环境。推广使用先进工艺和设备,提高矿产资源的采选回收率,降低矿产资源消耗水平。加强汛期地质灾害防治,预防地裂缝、山体滑坡等险情发生。

(四)加强林业生态建设

全面推进植树造林,加快农村经济林、生态林和景观林建设,逐年提高森林覆盖率。科学划定自然保护区和湿地保护区,加强山地生态系统及生物多样性保护。力争到“十三五”末,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全省平均水平。

四、强化制度保障,完善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结合曲靖实际,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围绕实施“生态立市”战略,强化制度保障,努力构建完善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

(一)建立生态环境源头保护制度

(二)健全资源环境用途管制制度

在总结土地承包和林权改革等产权制度的同时,推进以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和减排等涉及大气和水体等为主的特殊自然资源产权制度,提高容纳净化污染物能力的特殊自然资源进行排污权交易,防止公共资源被过度利用。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管理体制,落实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完善自然资源资产监管体制,实行严格的林地定额管理、林地用途管制、控制城乡建设使用生态用地,限制工矿开发占用生态用地。深化资源产权制度改革,建立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确,保资源的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分权落到实处。强化环保部门管理职能,保障资源环境管理制度落到实处。

(三)建立生态环境保护补偿制度

生态补偿的领域包括重要生态功能区、森林、矿产资源开发等。近年来,曲靖已初步建立了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金、矿山生态恢复保证金、生态移民搬迁安置等制度。今后的发展中,一是要积极争取国家和云南省将曲靖列为生态补偿重点市,给予专项资金、政策、项目支持,加大对曲靖的生态补偿力度;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扩大转移支付力度和范围,提高转移支付的针对性,增加重点流域、区域生态环境保护、治理专项财政转移支付,按照公平公正、公开透明、循序渐进及激励约束的原则安排相应转移支付。二是要积极推动建立出境跨界河流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对惠及长江、珠江、牛栏江中下游地区生态安全的生态建设工程投资,建议由中央和省财政全额转移支付。三是要进一步完善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拓宽补偿资金筹集渠道,稳步提高补偿标准,建立补偿标准动态调整机制;提高占用征收林地补偿标准,完善植被恢复费征收管理制度;继续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适当提高补助标准;完善矿山生态恢复保证金制度,提高保证金缴纳标准,改革缴纳和退还方式,对重金属矿区、重要生态功能区周边矿区建立矿山生态风险补偿机制。四是要完善生态移民安置机制,综合运用政策、项目、资金等补偿手段,多渠道促进生态补偿制度落实。

(四)健全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和考核体制

(五)健全生态环境保护投入机制

逐步建立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投入机制。各级财政预算每年安排一定数额的资金专项用于环境保护,并逐步增加投入,重点支持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及水质改善、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重点生态功能区环境保护、重金属污染综合整治、历史遗留环境问题修复治理及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以奖促治、以奖代补”等。加强环境管理的标准化、信息化和规范化建设,打造“数字环保”监管体系,充分利用高科技手段对排污企业实施24小时实时监管,提高对企业环境监管的水平。增强科技对环保的支撑作用,充分整合和利用现有科技资源,建立和完善环境保护科技支撑体系,推动环境保护科技创新,大力研究、开发和推广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工业企业清洁生产、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等方面的环境保护实用技术。

五、普及生态文化,形成“美丽曲靖、共同缔造”的文化氛围

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是产业发展方式的变革、企业工艺技术及装备的改造问题,也不只意味着体制和机制的转变,同时需要生态文化的有力支撑和配合。要通过大力宣传普及生态文化,促进在全社会形成“美丽曲靖、共同缔造”的文化氛围。

(一)开展生态文化宣传教育

要在全市范围内大力开展人口、资源、环境形势宣传教育和生态环境警示教育活动,广泛开展以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全市干部群众的资源忧患意识、节约利用意识、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意识,不断提高公众对人与自然和谐规律的认识,在加快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创造形成“美丽曲靖、共同缔造”的浓厚文化氛围,充分发挥生态文化对曲靖生态文明建设的精神动力和支撑作用。

(二)推进公益性生态文化工程建设

在文化产业发展中,重视加强生态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以图书馆、文化中心、博物馆、生态公园等为基地,开展生态宣传,培育发展具有曲靖地方特色的生态文化产业。

(三)广泛开展绿色创建活动

继续实施“环境友好企业”“生态乡镇”“生态村”“绿色社区”“绿色学校”等生态市建设子细胞工程建设。把保护生态环境的各项任务和措施落实到基层,不断深化公众的生态文化意识,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生态城市建设的文化氛围,充分调动全社会共同推动生态市建设的积极性。力争到2020年,全市80%以上的县创建成为生态县,80%以上的乡镇创建成为“生态乡镇”,80%以上的行政村创建成为“生态村”。

(四)开展资源回收再利用行动

依靠“节约”文化的传播普及,大力开展资源回收在利用行动,推进废旧金属、塑料、家电及电子产品、废旧汽车、轮胎、玻璃、铅酸电池等可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鼓励企业、社区、个人参与投资资源回收企业,创新经营模式,加快形成废旧商品回收网络体系。形成废弃资源回收、加工、利用的产业链条,推进再生资源产业快速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