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社工”城镇化角色分析

“社工”城镇化角色分析

时间:2022-03-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研究的主要对象来自上海市闵行区九星村,包括村支部和村委会主要成员、村民代表、市场经营户和商企社工站社工。另外,社会工作者已经进入该村,并于2010年5月成立了上海第一家“商企司法社工”。作为我国城市化发展较快的一个典型,九星村是理解、研究“社工城镇化角色”的难得素材。社工城镇化角色需要明确。
社工”城镇化角色分析_基于上海市闵行区七宝镇九星村城镇化问题调查_城市化与小城镇社会管理研究

第二十二章 “社工”城镇化角色分析——基于上海市闵行区七宝镇九星村城镇化问题调查

第二十二章 “社工”城镇化角色分析[1]——基于上海市闵行区七宝镇九星村城镇化问题调查

一、引言

加速推进的城镇化与迅速增长的城镇人口,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必须经历的社会发展基本格局和主要社会现象,新的城镇人口,特别是以村为单位实现整体城镇化的新城镇人,面对社会经济环境的根本性变化和身份特征、职业状况的骤然转型,各种各样的不适应和适应过程中的痛苦与迷茫也纷至沓来。这是城镇化的必然,问题在于,产生这些必然的原因,很少是能够迅速消失和轻易解决的,它们往往具有持久性、复杂性和结构性等特点,成为影响城镇化建设和新城镇人转型的、具有较强负面影响的“城镇化问题”。我们在九星村做田野调查时,感受到了这种“城镇化问题”的复杂与纠结,并认识到,单纯依靠某种力量,难以很好地解决众多“城镇化问题”,只有各种力量的协调与共同努力,才能有彻底解决问题的可能,其中,作为“现代生活发展进步的产物,社会工作是应对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带来的社会问题的重要举措。”[2]

在我国,社会工作及社会工作者仍处于逐渐被认知的初级发展阶段,虽然有自己独特的理论视角和工作方式,以及颇见成效的实务操作技艺,但也只是囿于较为狭窄的工作领域和地域范围。实际上,处于剧烈转型期的我国社会,各种问题层出不穷,继之而起的各类社会矛盾面大、量广,不仅影响着身处其中的弱势群体与个体,对于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和谐发展也产生了较大影响。在快速城镇化的今天,各种问题、矛盾以新城镇人为主轴,以民生问题为代表,相互激荡,催生出持久、复杂和具有结构性特征的问题丛。实践证明,这是社会工作者发挥自己力量的舞台,也是拓展自己领地的沃土,本研究将以此为切入点,探讨社会工作者在城镇化进程中的角色问题,希望能为解决“城镇化问题”寻找到一些方法,也希望能寻找到社会工作开疆拓土的基本路径。

二、研究设计

在本研究中,社会工作者的城镇化角色是一个最基础的概念,它的主要内容包括社会工作者在城镇化过程中的角色定位和作为方式等相关问题,旨在探讨以助人活动为主体的社会工作者在专业知识的规范和指导下,在“城镇化问题”涌现的大背景下,如何解读自身、融于社会、承担功能、发挥积极作用,从而既实现助人自助的专业目的,促进城镇化的协调发展,也为社会工作自身的发展与壮大提供合法性和合理性依据。

本研究的主要对象来自上海市闵行区九星村,包括村支部和村委会(简称村两委)主要成员、村民代表、市场经营户和商企社工站社工。九星村是上海市的郊区村,从城镇化的进程来看,已处于城镇化尾声阶段:产业结构已经实现“退二进三”目标,第三产业成为该村的主打产业;村民就业集中在市场管理与服务领域,已经没有从事第一产业者;村民的生活方式开始向城市市民转型;整个村已经变成中国市场第一村;截止2009年底,村总收入6.41亿元,净利润2.48亿元,上缴税收2.23亿元,净资产达到12.88亿元。与九星村城镇化发展阶段相适应,也与该村产业结构相联系,外来人口比重不断提高,截止2009年底,外来经商户已有5 400多户,外来务工人员达20 000余人,每天客流量超过50 000人次。另外,社会工作者已经进入该村,并于2010年5月成立了上海第一家“商企司法社工”。作为我国城市化发展较快的一个典型,九星村是理解、研究“社工城镇化角色”的难得素材。

本研究通过系统抽样方式产生调研对象,然后,以深度访谈为获取资料的主要方式,与样本个体进行深层次交流,并在村领导和热心村民的帮助配合下,通过参与式观察,了解样本对象的工作、生活及人际交流状态,在此基础上,尝试探讨社会工作者研究解决“城镇化问题”、实现城镇化角色的路径和方法。

三、结果

自2009年底进入九星村以来,笔者对各类样本对象进行了多角度的观察与深度访谈,研究发现,下列问题与社工城镇化角色息息相关。

(1)城镇化为社工提供了广阔的活动舞台和角色实现场域。在九星村,外来人口与本村人口的比例高达5∶1,外来人员主要从事市场经营工作,九星村村民主要从事市场管理和服务工作,围绕着市场运作,两个群体之间形成了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在外来人口中,帮工与雇主之比为3∶1,帮工与雇主之间,存在着众多敏感问题,包括关系协调、利益分成、合同订立,等等;另外,九星村还存在着一部分闲散村民和来沪闲散人员。可以说,长期生活在九星村域的人口异质性很高,由此产生了许多社会问题。

从整体上看,社工在九星村的工作领域非常宽广,还由于九星村正处于城镇化的转折期,发展中的矛盾难以预料,新市民的适应性问题也非常突出,因此,在这里,社工可以围绕着促进社会和谐,提升村民、商企的文明水平,从事既富有挑战性又具有创新性的开拓性工作。

(2)社工进入受到真诚欢迎。2010年1月15日,九星村高调、高规格地成立了上海市首家“商企司法社工”[3],村党委书记任名誉会长,并为社工站提供了办公用房和办公设施,同时创造了优质的社工工作软环境

设立于九星村的社工站也得到了该村上级领导机关的高度重视和持续关注,在2010年1月的成立大会上,区和镇的相关领导或到场支持或做重要批示;在4月15日服务站的揭牌仪式上,区委政法委书记到场主持会议。这从一个侧面证明,进入九星村的社会工作者受到各方面的肯定和欢迎;同时也说明,处于城镇化转型期的九星村及所在区、镇,对社会工作者有迫切需求。

(3)社工城镇化角色需要明确。调查中我们发现,已经进入九星村的社工,秉持着学院式的工作理念和工作方式,并在其指导、规范下开展工作,但是,对城镇化特殊场域中的工作理念和工作方式缺乏探讨,与“进一步净化市场环境、维护经营者权益、构建平安和谐、探索‘商企社工’本土化工作经验”[4]的期望有重大差距,出现普遍性与特殊性对接的脱节现象。

(4)工作模式需要创新。城镇化催生出许多新问题和新工作对象,它们与社工的传统工作内容存在较大差异,社工的工作模式因之需要创新。一方面,需要社工创造性地运用传统工作方式,以适应现实需要;另一方面,需要社工善于发现问题,积极寻找工作机会,创造新的工作对象,扩大工作领域,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目前,活跃在九星村的社工,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内,已做了大量工作,包括走访300多家商户、推出第一批站点服务项目,接访商户、为商户提供免费的法律咨询和服务、协助商户解决法律诉求,等等,初步探索了适应九星村域各类人群需求的司法社工工作模式。但是,从整体上看,他们还局限于过去习惯的工作领域和工作方法,没能从九星复杂的社会实际出发,开拓工作领域、创新工作方法、实现由单一的专业服务向综合性社会服务延伸的创造性工作模式。

(5)社工生存空间需要大力开拓。主要包括两方面要求:其一,社会工作应不断超越传统工作领域,与时俱进,开拓新的、满足社会迫切需求的工作阵地;其二,社会工作者应在“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系统化的专业服务”[5]过程中,努力提升自身的社会知名度,在扩大社会工作受惠面的前提下,实现社会工作效率的最大化。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尽管九星村高调、高规格地成立了“商企司法社工”,司法社工也在该村做了一些工作,但是,知名度不高,除了在同一楼层办公的市场部工作人员知道他们外,无论是村中层以下领导,还是村民、市场经营户,在我们询问司法社工时,他们大多一脸茫然,偶尔有人知道他们的存在,也对其工作知之甚少。因此,让大家了解社工、相信社工、需要社工、依赖社工,实现社会工作助人自助的目的,进而既参与解决城镇化过程中产生的复杂社会问题,又扩大自身的生存空间,社会工作者还需要作进一步的不懈努力。

四、讨论与思考

城镇化与“城镇化问题”相伴而生,城镇化的不同发展阶段及同一阶段不同发展水平与质量的差异也会形成差异化的“城镇化问题”,因此,根据不同问题开展差异性社会工作,是提高工作效率,化解社会矛盾的基本前提。基于此,社工应该扮演的角色和角色实现方式也存在较大差异。作为典型案例之一,城镇化水平较高的九星村,为研究特殊场域中社工城镇化角色提供了条件。

(一)社工的城镇化角色定位

在助人活动中,社工扮演着多重角色,一般来说,它“可以是教育者、协调者、调解者、倡导者、管理者、增进能力者、资源获取者、影响政策者等等。”[6]立足于城镇化的发展阶段和历史使命,我们认为,社工在扮演其角色时,既要借鉴自己和他人在以往工作中取得的成功经验,将成功的角色定位嫁接到城镇化工作领域,也要因地制宜,根据城镇建设与发展的实际,结合工作地的人口特征,创造性地建构角色内容,扮演好符合当地需求的社工角色。

以九星村为例,我们认为,社工的城镇化角色应该包含着不同的要素和内容组合,应该根据该村实际,设定社工的角色定位。

首先,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很高,所以,无论是村民还是外来经营户,其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很厚实,几乎没有经济上的弱势者,这与社工通常面对的服务对象有较大差异,“问题为本”的传统扶贫模式和“缺乏视角”下的介入模式在这里很难行得通,这就要求“社会工作介入模式的范式转向”[7]

其次,尽管九星村域人口异质性比较强,但群体关系却较为清晰,主要包含两组关系类型,即: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和帮工与雇主的关系,虽然还存在着诸多交叉关系,却极易梳理。另外,村领导及其上级单位对社工非常接纳,社工的进入途径畅通、工作环境很好,只要把上述关系类型把握好,再增加村民的城镇化适应问题,社工就可以有针对性地扮演好相应角色。

再次,就九星村目前的实际看,迫切需要社工进入的领域相对较少,更多的是需要社工从发展的角度着力,提供九星村城镇化顺畅发展的助力。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认为,九星社工扮演的角色主要应包括教育者、倡导者、协调者、服务提供者、影响政策者等五种角色,这五种角色,既对应着相应的城镇化问题,也满足了九星村未来发展的需求,代表了城镇化水平较高的发达地区对社会工作者的角色要求。

(二)社工城镇化角色实现方式

在角色定位已经明确的前提下,如何扮演好自己的城镇化角色,是最为关键的问题。结合九星村实际,我们认为,社工可以通过如下途径实现自己的角色定位。

1.嵌入式综合服务模式是社工介入的最佳选择

基于九星村积极支持与配合的优越环境,社会工作者可以采用嵌入式方式,将自己嵌入在既有体制之内,这样做,既可以得到村级领导的支持与帮助,顺利进入工作现场,优化工作环境,为整合各种体制内资源、提升工作效率,奠定扎实的基础;又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及时发现问题、集思广益,寻找并制定解决问题的最佳方式,进而取得事半功倍的社会效果。

同时,针对九星村城镇化问题的特点,采用综合服务模式,既体现了社工角色的复合性特征,又实现了对不同对象和不同性质问题的针对性介入,在既定的场域内,融合各类社工专项服务项目,将各种问题综合考虑,一揽子解决。

另外,在运行嵌入式综合服务模式时,社会工作者一方面要不断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能够将不同的工作方法在不同服务对象间灵活切换;另一方面,又要处理好与村领导的关系,既要利用其资源,为自己的工作服务,又要避免其可能的干扰与约束,相对独立地实施工作计划。

2.注意挖掘当地的传统资源,实现问题解决方法本土化与移植的统一

“中国的社会工作实践不能脱离其特定的脉络,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纬度即是那些深藏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方式和行为模式之下的思想模式,它是中国社会工作的构成性因素。”[8]充分发掘、利用以“思想模式”为代表的当地传统资源,是社会工作者城镇化角色的重要实现方式,因为它可以提供当地舆论高度认可的、具有社会约束力的、丰富的问题解决思路和问题解决方法,这一点在九星村表现得尤为突出。

九星村域的人口异质性特征虽然比较突出,但是,因为两种因素的存在,使得该村具有熟人社会或准熟人社会的特征:其一,该村在城镇化过程中,始终坚持不撤村策略,村民中的主体,包括被征地工(被安置后又下岗回村),长期在村集体框架下生活与工作,保持着典型的熟人社会特征;其二,来自全国四面八方的外来经营户,因为九星村采用每户建立一个档案的户籍式管理模式,而使他们处于透明状态,再加上长期在面积仅为1 307亩的狭窄范围内经商与生活,相互之间可以经常碰面、不断熟悉,因此而具有了准熟人社会的特征。再加上经营户对九星村的认可度较高,归属感较强,能“为我是九星人感到自豪”[9],这就为运用具有地方特色的约束力量解决城镇化问题,提供了高度的可操作性。

当然,仅仅依靠当地的传统资源不能解决所有问题,社工必须利用自身所长,将外来经验移植、嫁接到九星村域,形成具有效率的工作方法体系,方能够运筹帷幄,很好地应对各种问题,实现工作成效的最大化。

3.熟悉、掌握各类问题,对症下药

与传统意义上的服务对象存在较大差异的九星村,不仅要求社工介入模式的范式转向,更要求社工首先认知这个特殊服务对象,摸清问题,然后对症下药,这是实现社工城市化角色的基本前提。从九星村的实际看,需要社工熟悉、掌握的问题有如下几类:

其一,基于村集体与经营户的利益分割而产生的社会问题。这在九星村是一个原命题,是其他问题产生和解决的风向标。

其二,村民、经营户参与决策、参与管理的问题。这是九星村政治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切入点,也是关系到村民与经营户合法权益实现程度,解决和预防各类社会问题产生的关键,是九星村未来发展潜力实现程度的关键所在。

其三,村民与经营户素质提高、关系融洽的问题。这是九星村产生社工传统服务对象的主要原因,它包括司法社工正在解决的一些问题,也包括他们尚未注意的问题,例如,赌博、盗窃等。

其四,经营户与雇工的权益纠纷问题,其中的关键是受雇者权益保护问题。由于九星村经营户与雇工的关系通常是直系血亲或旁系血亲,因此,又纠缠着各种家庭纠纷,属于清官难断的家务事。

上述四类问题,是需要社工解决的、具有九星村特色的城镇化问题,与社工传统的工作领域有一定的错位,对社工的工作方法和处理问题的技巧也有不同的要求。如何摸清问题、对症下药,考验着社会工作者的能力和智慧,同时,也是社工实现自己的城镇化角色,成功进入城镇化领域的重要平台。

(三)构建双赢格局

“由于社会工作在近二三十年才传入我国,无论是人们对它的认识程度,还是其自身的影响力,都还远远达不到应有的高度”[10],而且,“现代社会工作不仅难以主导既有的传统社会工作组织和领域,也没有开辟出新的工作领域,处于一种悬隔状态。”[11]因此,社会工作者不仅面临着如何在既有领域做好本职工作的问题,还肩负着开疆拓土、不断开辟出新的发展领域的使命。

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城镇化问题不断产生,它需要社工的强力介入,“实质上,实际社会工作曾经发挥并正在发挥着不可忽视的功用”[12],社工的介入将成为促进城镇化协调发展的重要推进器、调节器和润滑器。同时,及时介入城镇化发展领域,也为社会工作自身的发展赢得了良好契机,当然,机遇转化为现实成果需要社工和研究者的双重努力,需要跳出传统的工作领域,勇于并乐于在新领域挑战自我,为社会排忧解难。这将形成一个双赢格局——社工成为化解城镇化问题的重要抓手,城镇化为社工开辟了新的工作领域。因此,定位并运行好社工的城镇化角色,具有重要价值。

五、小结

社工的城镇化角色,是本文着力探讨的问题,从某种程度上说,社工城镇化角色的成熟与实现程度,跟“城镇化问题”的规模和程度相关,也跟社工的开拓意识、创新能力和努力程度相关。抓住城镇化机遇,扮演好城镇化角色,推进城镇化和谐发展,是社会工作者的使命。

【注释】

[1]张本效:载于《华东理工大学学报》2010年第6期。

[2]《回良玉副总理给“民族地区社会工作与社会建设论坛”发贺信》,中国社工协会,2010-06-26,http://sgxh.mca.gov.cn/article/xhgz/201007/20100700086500.shtml。

[3]《九星报》,2001年2月5日,第4版。

[4]《九星报》,2001年5月1日,第2版。

[5]李迎生:《中国社会工作模式的转型与发展》,载《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0年第3期。

[6]曾岗,刘志红:《民政与社会工作》,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7]张和清等:《优势视角下的农村社会工作——以能力建设和资产建立为核心的农村社会工作实践模式》,载《社会学研究》2008年第6期。

[8]何雪松:《重构社会工作的知识框架:本土思想资源的可能贡献》,载《社会科学》2009年第7期。

[9]资料来源访谈笔录:访谈对象:许某,经营窗帘业务。

[10]张本效:《社会工作者在生态小城镇环境管理领域的角色研究》,载《城市问题》2008第6期。

[11]时立荣:《现代社会工作的结构分层与扩展》,载《社会科学战线》2005年第3期。

[12]李迎生:《中国社会工作模式的转型与发展》,载《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0年第3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