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语义角色重合差异的分析

语义角色重合差异的分析

时间:2022-03-0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语料调查显示,用法二的用例很常见,《现汉》对“埋怨”的释义仅涵盖了用法一,应该予以修正。对物且语感上较正常的大多是那些“埋怨”在句末的用例,此时的“埋怨”言语行为的意义几乎消失殆尽,仅剩下情绪心理动词的“不满”义。“抱怨”和“埋怨”受益者的差异“抱怨”和“埋怨”是用言语行为表达不满,“不满”的对象是受损者,说话人心中的不良情绪得到了发泄,可看作受益者。“抱怨”的不满情绪从说话者自身利
语义角色重合差异的分析_以“抱怨—埋怨”为例_语义角色视角下的谓词同义词辨析

1.“抱怨—埋怨”与语义角色无关的差异

(1)“埋怨”常有遭遇不如意事件的语用预设

(果园被抢)我们是谴责偷者、抢者的不劳而获、无法无天呢,还是埋怨苹果太红、太诱人呢? (不如意事件)

(没赶上火车)李国安仰天长叹,一个劲地<埋怨>不争气的腿。(不如意事件)

妻子埋怨他一点活儿也不干,儿子则说……(“懒”的属性)

有些轻生者决意离开人世,他们埋怨郭文香多管闲事(“多事”的属性)。

“埋怨”用法二与“抱怨”有换用的可能,用法一只能用“埋怨”。 《现汉》“抱怨”条所举的例子(做错事只能怪自己,不能~别人。)是典型的有不如意预设的用例,但是在我们的语料调查中,没有发现这样的用例,此例只能用“埋怨”。 不如意事件往往成为话题兼作主语,而主体却往往省略(如:考得不好埋怨老师等)。 在下文的分析中,将不再涉及用法一。

(2)“抱怨”和“埋怨”对物和对人的使用倾向

我们调查了《人民日报》1995—2000年语料中二者动词用法中对人、对物的用例情况,见表32。

表32 “抱怨”和“埋怨”的客体类型差异

“抱怨”倾向用于对物,“埋怨”倾向用于对人,这些数据正和同义词典和辨析手册里说的词义着重点相吻合——“责怪”对象是人,“不满”的对象可以是物。 我们对“埋怨”对物的62条用例逐一观察,发现这些用例都可以换成“抱怨”,有一些例子明显用“抱怨”会好一点,更符合语感,现举几例:

有人埋怨生活的这片土地贫穷落后,可自己却不愿为之吃苦流汗治穷致富。

过了十八天“秋老虎”,就没有人再去埋怨阳光的酷热了。

每次车行这里,在埋怨桥太小的同时,深感北京的变化之大……

对物且语感上较正常的大多是那些“埋怨”在句末的用例(不满对象在前文语境中出现),此时的“埋怨”言语行为的意义几乎消失殆尽,仅剩下情绪心理动词的“不满”义。 “埋怨”对物有较大的限制(有不如意预设的“埋怨”对人、对物均无限制)。 而“抱怨”用于对物没有任何限制,通过对客观存在的环境、条件、事物不足之处(工资低、物价高、好电视剧太少、公共汽车拥挤……)的诉说,使自己的“不满”情绪得以表达,仍然蕴含着听话者的语义角色,这种情况下不能换成“埋怨”。

一是小学生们并不像外界传说的那样,抱怨没有健康的书可读。

有些读者抱怨有的书店不开架售书。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情绪心理动词和言语行为动词两端,“埋怨”更偏向于前者,“抱怨”更偏向于后者。 在下文中我们将主要分析二者无不如意事件的语用预设且客体是对人的情况下二者的语义角色重叠情况。

2.“抱怨—埋怨”语义角色重叠差异

(1)“抱怨”与“埋怨”情绪活动对象和言语行为对象重合情况的差别

黄总收到一封旅客来信,抱怨一位空姐对病人索取药品不够热心。

妈妈向我抱怨:“他总是挑食,不喜欢的就一口不吃,宁愿饿着。”

“我丈夫已经好几天没有回家睡觉了”,麦卡锡的妻子抱怨道。

当我们抱怨现在的孩子不理解父母时……

(2)“抱怨”和“埋怨”不满意对象和因事主体重合情况的差别

“抱怨”和“埋怨”的因事是人、事物、社会某方面的属性、情况、行为动作,由降级述谓结构来充当,这个降级述谓结构的主体在用“埋怨”的句子中,由于和不满的对象相同而被强行删除,“埋怨”后面的体词性成分可能同时兼有情绪活动对象、情绪活动因事的主体、言语行为的对象三种不同的语义角色:

大娘埋怨小栓子(对象)<小栓子>没看住(因事)。

在用“抱怨”的句子中,不满的对象和因事主体可能相同而被强行删除,此时后面的体词性成分可能同时兼有情绪活动对象、情绪活动因事的主体两种角色,此时可以换用“埋怨”,但是换用后会带来第三方听话者角色的删除:

古巴队主教练抱怨自己的队员(对象)<自己的队员>进入角色太慢(因事)

也可能不同因而无法删除,此时必须用“抱怨”,如:

有些家长抱怨他们的孩子的家庭作业繁重。

还有一些因事主体和动词的主体相同而承前省略,此时“抱怨”用于对自己:

现在的社会,人人都抱怨劳累……

有的抱怨没时间学习,却又成天忙于不必要的应酬。

(3)“抱怨”和“埋怨”受益者的差异

“抱怨”和“埋怨”是用言语行为表达不满,“不满”的对象是受损者,说话人心中的不良情绪得到了发泄,可看作受益者。 一般认为与“批评”“责怪”“骂”“咒”一样,二者都是损害客体(对象)行为动词,实际分析起来却不尽然。

“抱怨”的不满情绪从说话者自身利益作为出发点产生的,其受益者一定是说话者,而“埋怨”不满情绪的产生可以说话者利益为出发点(例○43、例○4),也可以听话者利益为出发点(例○49、例○50、例○51),出发点的不同导致了“埋怨”的受益者既可能是说话人,也可能是听话人。 而听话人与不满情绪的对象重合,于是出现了接受不满反而受益的奇怪现象,“埋怨”不全是损害客体行为动词,当对象受益时,只能用“埋怨”。

于右任先生知此事后,埋怨邓:“你讲话不要人头了?”

人群中有几个人埋怨我不该放司机走,多少也要让他赔偿点损失。

医生埋怨说:“怎么到了肝硬化腹水才来看病?

关于这两个词的辨析有代表性的几家观点,主要从语义轻重、词义侧重点上来辨析。 语义轻重上,刘叔新认为“埋怨”重“抱怨”轻,与张志毅、高庆赐、佟慧君的观点完全相反,受到方文一的批评。[24]但是方文一另一篇文章所得出二者是等义词的结论也同样不足取。[123]语义角色的重合情况的差别,是二者语码选择的重要决定因素。[6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