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文化传统的创生性转化

文化传统的创生性转化

时间:2022-03-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们应当以现代化为主体和参照系,对我国民族文化传统进行创造性转化,弃其糟粕,取其精华,并赋予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以现代内涵,注入新的时代精神,使之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动力,这是我们当代人的神圣职责和崇高使命,也是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要旨。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最深厚的精神传统,也是近代以来中国时代精神的最强音。
文化传统的创生性转化_中国文化现代化史论

和任何事物都具有二重性一样,中国传统文化既有民主性精华,也有封建性糟粕。对现代社会来说,传统文化是一种可资开发利用的潜力巨大的社会资源。我们应当以现代化为主体和参照系,对我国民族文化传统进行创造性转化,弃其糟粕,取其精华,并赋予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以现代内涵,注入新的时代精神,使之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动力,这是我们当代人的神圣职责和崇高使命,也是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要旨。

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对中华民族精神作了概括。他指出:“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奋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实践中不断结合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丰富着这个民族精神。”[14]宏观角度看,我们应该继承与弘扬的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以天下国家为己任的爱国精神。

儒家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历来强调以治国平天下为人生最高目标,以大一统为社会理想状态,把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放在首位。这种爱国主义情愫深深积淀在中华民族文化心理结构之中,不知感染和熏陶了中国历代多少志士仁人!从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到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从顾宪成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到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从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到鲁迅的“我以我血荐轩辕”……这些格言至今仍闪烁着熠熠光华,无一不是这种爱国主义精神的典型写照。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最深厚的精神传统,也是近代以来中国时代精神的最强音。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具有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与这种爱国主义精神密不可分。

二是追求崇高的人格精神。

孔子讲“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15]孟子力主人在道德上要具有“至大至刚”的“浩然之气”,提倡“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人格。孔孟阐扬的“圣人”和“大丈夫”的理想人格以及“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崇高精神境界,在铸造中华民族精神品格方面有着极为重大、深远的影响,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独立的人格尊严和刚毅的精神品质。

三是刚健有为的进取精神。

《易经》中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论语》中也讲“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这是对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精神的高度概括。在近代中国,中华民族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则表现为不屈不挠的抗击外来侵略、争取国家民族独立的斗争精神以及不断改革创新、探求救国救民真理的精神。对于当今社会而言,大至国家、民族,小至单位、个人,都应该继承和发扬这种民族精神,这样,我们的事业才会兴旺发达。

四是厚德载物的兼容精神。

《易经》中说:“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意即要人们以大地般宽广的胸襟承载万事万物,顺承天道。《中庸》中也讲“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这些都反映了中华民族那种无比宽阔的襟怀。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正因为有了这种胸怀,汉唐时代汲取外来文化的气魄十分博大,显现出强劲的汉唐雄风。近代中国在中西文化交流中对外来文化兼收并蓄,将西学中的优秀成分加以吸纳、摄取、涵化,使之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特别是五四时期,经过对多种思潮的百家争鸣、推求比较,中国革命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从而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一个真正有自信力的民族,必须在现代化实践中,顺应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不但要从民族文化中汲取积极的营养,还应善于从外来文化中充分吸收可以滋养、丰富民族精神的一切优秀的文明成果。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民族的文化走向现代化,走向世界,走向未来。

【注释】

[1]覃光广等:《文化学辞典》,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8年版,第155—156页。

[2]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375、376页。

[3]《江泽民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59页。

[4]《论语·微子》。

[5]司马迁:《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6]《论语·宪问》。

[7]《论语·宪问》。

[8]《论语·公冶长》。

[9]《论语·泰伯》。

[10]《论语·公冶长》。

[11]《孟子·尽心章句上》。

[12][美]杜维明:《儒家思想新论——创造性转换的自我》,曹幼华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2页。

[13]唐君毅:《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318页。

[14]《江泽民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59页。

[15]《论语·子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