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和外生性

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和外生性

时间:2022-11-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可见,在对货币本质的讨论过程中,货币的内生性与外生性问题已自然包括其中。因此,货币是国家的创造物,货币供给是由国家授权的货币当局控制的外生变量,货币供给的变化影响经济运行,但自身并不受经济因素的制约。

第四节 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和外生性

货币供给的内生性与外生性,或货币供给量是内生变量还是外生变量,即货币供给量是否可控,是货币金融理论发展史上争论已久的问题,它反映了货币供给量受哪些因素影响以及中央银行能否有效控制货币供给量,因而成为货币金融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

一、货币内生性与外生性的含义

货币的内生性是指货币供给的变动,主要取决于经济体系中的实际变量如收入、储蓄、投资、消费等因素以及公众、商业银行等微观主体的经济行为,而不取决于货币当局的政策意愿,因而货币当局并不能有效地控制货币供给量。

货币的外生性是指货币供给的变动,主要取决于货币当局的政策行为,而不是取决于经济体系中的实际变量和微观主体,因而货币当局对货币供给量是能够进行有效控制的。

在主流的凯恩斯主义和货币主义的理论模型中,货币供给都是被作为外生变量来处理的。因为在这些理论中,中央银行可以决定基础货币的水平,而货币供给又是基础货币的稳定函数,因此,货币供给就由中央银行所决定,中央银行对货币供给量有绝对控制权。但是,货币的外生性理论并没有被理论界所普遍接受,许多经济学家反对货币供给外生论,特别是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把货币供给内生性作为其基本命题,他们从货币乘数、货币供给与需求的关系、经济体系的行为、金融创新的发展等诸多方面分析和论证了中央银行并不拥有对货币供给进行有效控制的能力。

二、货币内生性与外生性理论的发展

(一)早期的货币内生性与外生性问题的争论

对货币供给是内生还是外生的争论,在货币金融理论发展史上早已存在,但早期的表述并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早期对这个问题的论述主要集中在对货币本质的讨论以及传统货币数量说的研究中。

1.货币本质观与货币的内生性和外生性

在金属货币时代,对货币本质的认识存在货币金属观和货币名目观两种对立的观点。在信用货币条件下,前者发展为“足额准备论”,认为信用货币的发行必须要有足额的黄金及其他实质货币资产做准备;后者发展为“管理通货论”,认为信用货币的数量应由国家根据经济的客观需要来决定。可见,在对货币本质的讨论过程中,货币的内生性与外生性问题已自然包括其中。

货币金属观和足额准备论认为,货币供给取决于具备实体价值的贵金属及其他实质货币资产,而后者是由经济体系中的生产与流通决定的,货币管理当局不能任意决定货币的数量,因此,货币供给具有内生性质。货币名目观和管理通货论认为,货币只是一种符号,它凭借国家的权力流通,因此,货币供给并不受制于经济体系中的内部力量,而是由国家的货币管理当局决定,即货币具有外生性。

2.传统货币数量论的分析

货币数量论认为物价的变动是由货币数量的变动引起的,或者说货币数量决定物价水平。因此,用货币数量解释物价变动,其前提之一是认为货币具有外生性。早期的货币数量论认为,无论在金属货币制度下,还是在信用货币制度下,货币数量的增加必然会导致物价的上涨。近代货币数量论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引入了数学模型,从现金交易数量论的费雪交易方程式到现金余额数量说的马歇尔理论和剑桥方程式,都着力于研究货币需求,把货币供给看成是外生的。

(二)凯恩斯的货币外生性理论

凯恩斯在货币数量与物价的关系上,认为增加货币数量既会影响物价,也会影响产量,但首先影响产量,在达到充分就业之后,物价随货币数量同比例改变,此时与货币数量说的结论是完全一致的。不过凯恩斯的外生货币理论是建立在其对货币本质观的认识上的。

在货币本质观上,凯恩斯是一个典型的名目主义者。他认为,货币是用于支付和交换的一种符号,是一种观念上的货币,它本身没有实质价值,货币之所以能被流通领域所接受,完全是凭借于国家权力强制其流通。因此,货币是国家的创造物,货币供给是由国家授权的货币当局控制的外生变量,货币供给的变化影响经济运行,但自身并不受经济因素的制约。任何经济中的微观经济主体和经济变量都只能接受货币供给变化带来的影响,而无力影响货币供给。

但我们应该看到,凯恩斯并不是一开始就坚持货币供给外生论,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出版之前,凯恩斯在其另一部重要著作《货币论》中的论述闪烁着内生货币供给的思想,认为准备金数量和银行存款的数量并不能由中央银行完全控制,也即货币供给具有内生性。后来,由于理论分析的需要和研究重点的转移,才完全采用了外生货币供给的假设。

(三)货币学派的外生货币论

自凯恩斯明确提出外生货币论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绝大多数经济学家都把货币供给量当做外生变量。但后来的研究发现,中央银行并不拥有对货币供给进行控制的绝对能力,中央银行能够加以控制的只是基础货币,而且这种控制还是相对的,因为基础货币对实际货币供给总量的影响程度有赖于银行体系、非银行体系、社会公众等的经济行为。货币学派通过对货币供给决定因素的分析,得出了货币供给基本可控的结论。

1.弗里德曼、施瓦茨的分析

如前所述,弗里德曼和施瓦茨通过对美国1867~1960年的货币史进行实证研究后提出货币供给基本方程式,认为基础货币(H)、存款—准备金比率(D/R)和存款—通货比率(D/C)三个因素共同决定货币供给量,而这一货币供给量实际上是由中央银行、商业银行系统与社会公众三个部门的共同行为决定的。在影响货币供给的三因素中,基础货币完全由中央银行所控制,并且中央银行通过直接决定基础货币,会对存款—准备比率和存款—通货比率产生决定性影响,这样一来,货币供应量主要取决于基础货币的变化,中央银行完全可以通过控制基础货币来控制货币供应量,因此,货币供应量是由货币当局控制的外生变量。

2.卡甘的分析

有些学者认为在弗里德曼和施瓦茨的方程式中,忽视了D/R与D/C两个因素对货币乘数的影响,货币乘数的变动难以辨认,从而难以判断货币供应的规模是扩张还是收缩。为了弥补这一缺陷,卡甘在对美国货币史进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也提出了一个货币供给方程式,卡甘的研究结论是:货币存量在长期中增长的主要原因来自于基础货币的增长;而货币存量的周期性波动则主要来自于通货比率的变动。其中,中央银行操纵基础货币的行为对货币供应量具有支配性的作用,而货币乘数中的各行为参数在短期内变化不大,是相对稳定的,因此,货币供应量是一个外生变量。

3.货币学派其他学者的观点

弗里德曼、施瓦茨和卡甘建立的货币供给方程式及其对货币供给的分析主要采用的是广义的货币定义M2,并未区分不同类型的银行和金融当局对不同类型存款的不同准备金要求。对此,货币学派的其他重要人物如乔顿、布伦纳、梅尔泽、安德森等人提出了批评意见,并在他们的基本分析基础上发展了货币供给的外生论。乔顿采用狭义的货币定义M1,并且采用差别法定准备金率;布伦纳和梅尔泽扩大了货币基数;安德森区分了货币性存款与非货币性存款。

虽然他们使用的模型和函数不同,但基本观点是一致的,即货币供给量受货币乘数和基础货币两个因素的制约,他们都强调中央银行操纵基础货币的行为对货币供给量的决定具有决定性的影响,都认为货币乘数是相对稳定的,因而得出的结论是:货币供给是外生的。

(四)新剑桥学派的货币内生观

在货币的内生性和外生性问题上,凯恩斯的追随者——新剑桥学派不赞成外生货币供应论。他们认为,虽然形式上现有的货币供应量都是从中央银行渠道出去的,但实质上并不完全由中央银行自主决定,在很大程度上是中央银行被动地适应公众货币需求的结果。在当代高度发达的货币信用经济中,各金融机构尤其是银行的经营活动对货币供应量有决定性影响。对现有货币供应量发生决定性影响的主要是货币需求,而货币需求的大小取决于经济的盛衰及人们的预期,从而使中央银行难以完全自主地决定货币供应量。因此,货币供应的外生性只是形式上的。

新剑桥学派的代表人物文特劳布从其工资定理中导出货币供应具有内生性的观点。他认为,货币工资增长超过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幅度将导致价格上涨,引起名义收入的增加,从而交易性货币需求增加,在货币流通速度不变时,要保持实际产出和就业水平不变,货币供应就必须增加。因而中央银行并不能人为地控制货币供给,货币供给量是由经济过程内生决定的。

卡尔多则从中央银行充当“最后贷款人”职能上说明货币的内生性特征。为确保清算银行不致因缺乏流动性而丧失偿付能力是极为重要的,因此,货币供应随公众对持有现金和银行存款的需求变化而变化,即货币供给是由货币需求决定的,货币当局对货币供给实际上并没有控制力。因此,中央银行人为地控制货币供给实际上是不可行的。

(五)新古典综合派的观点

新古典综合派是在西方国家金融创新、货币政策效果受到怀疑甚至否定的背景下出现的,提出了与传统货币供应理论不同的“新观点”。“新观点”最初在《拉德克利夫报告》中阐述,后经格利、肖和托宾等人进一步阐述而发展成为较为系统的理论,被称为“货币供给新理论”。

在《拉德克利夫报告》中,将货币定义为“流动性”,其最重要的来源是大量的非银行金融中介机构。认为中央银行只有控制住了全体金融机构的信用规模,才能最终控制住全部货币供给。这种理论实际上隐含了货币供给是一个内生变量的观点。

格利和肖认为,除商业银行外,非银行金融机构也在信用创造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货币的范围应该更广,货币当局只控制通货和银行存款而不同时控制其他流动性资产,货币政策的效果就具有极大的局限性。货币当局对非银行金融机构难以进行有效的控制,因此,货币当局对信用的控制能力自然就弱化。

托宾认为,在现存金融体系中,商业银行以外的其他金融机构的货币创造力正在增强,而中央银行对其他金融机构在货币创造方面的约束力却在削弱。金融机构的信用创造取决于公众的资产偏好和资产选择结构,随着金融体系及金融市场的发展,中央银行对货币供给的控制就越来越困难,因此货币供给具有内生性和不可控性。

20世纪80年代以后,新古典综合派更多地强调了货币供给的“内生性”,认为货币当局很难对信贷的供应实行完全的控制,货币供应量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内生变量。他们认为,货币供应量主要由银行和企业的行为所决定,而银行和企业的行为又取决于经济体系内的许多变量,中央银行不可能有效地限制银行和企业的支出,因此,中央银行对货币供应的控制不可能是绝对的,而只能是相对的。

总之,货币供应量究竟是内生变量还是外生变量,在西方货币金融理论界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止过,只是在不同时期研究的重点不同,在争论中,各学者在强调各自主要观点的同时,并没有完全否定另一方。外生论者强调中央银行可以有效控制货币供给,并不否认经济活动对货币供给会产生影响以及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给的艰巨性;内生论者强调中央银行难以控制货币供给,也并不否认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完全无效。两种观点的对立或差异,只是在于强调的重点以及强调的主次不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