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宗室参与太庙祭祀程度的加深

宗室参与太庙祭祀程度的加深

时间:2022-03-1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唐代建立后,太庙祭祀分皇帝亲祭和有司摄事两种形式,皇帝不参加,则由有司摄行其事。这一建议得到了批准。五代时期,太庙祭祀的主事官员也是不受血缘的限制。宋朝建立后,没有宗室身份的朝官仍然可以主持太庙祭祀。最后神宗下诏,此后太庙常祀由使相以上的宗室摄太尉行事。
宗室参与太庙祭祀程度的加深_事邦国之神祗——唐至北宁吉礼变迁研究

二、宗室参与太庙祭祀程度的加深

在执行祭祀的人员中,以负责献酒的三献官最为重要。皇帝出席时,还要亲自担任初献。唐代建立后,太庙祭祀分皇帝亲祭和有司摄事两种形式,皇帝不参加,则由有司摄行其事。《唐六典》记载:“凡国有大祭祀之礼,皇帝亲祭,则太尉为亚献,光禄卿为终献;若有司摄事,则太尉为初献,太常卿为亚献,光禄卿为终献。”[170]作为大祀,太庙祭祀的三献也是如此安排的。太尉一般不授人,祭祀中的太尉由他官摄理,司徒和司空也是如此,《旧唐书·职官志》:“武德初,太宗为之,其后亲王拜三公,皆不视事,祭祀则摄者行也。”[171]

在唐代,参与太庙祭祀的高级官员与其他祭祀无异。太常卿和光禄卿自然不用说,摄三公者也不必是宗室。例如,“睿宗将祠太庙,刑部尚书裴谈摄太尉”。[172]开元十五年(727),玄宗下敕:“享宗庙,差左右丞相、尚书、嗣王、郡王摄三公行事。若人数不足,通取诸司三品以上长官。”开元二十五年,玄宗再次下敕:“太庙每至五飨之日,应摄三公,令中书门下及丞相、师傅、尚书、御史大夫、嗣王、郡王中拣择德望高者通摄,余司不在差限。”[173]这两份敕书旨在严格限定摄三公行事者的级别,符合规定级别的朝官和宗亲都在考虑的范围内。

玄宗曾经要求,有司摄行太庙祭祀时,三公必须具备宗亲的身份。在开元二十七年(739)的制书中,玄宗下令:“宗庙致敬,必先于如在;神人所依,无取于非族。其应太庙五享,宜于宗子及嗣王、郡王中拣择有德望者,令摄三公行事。其异姓官,更不须令摄。”[174]不过,这一政策似乎没有严格执行,至少在安史之乱后是如此。例如,颜真卿“摄祭太庙,以祭器不修言于朝,载坐以诽谤,贬硖州别驾、抚州湖州刺史”。[175]长庆元年(821),监察御史监祭史路群上奏:“今月九日孟秋,飨太庙。摄太尉国子祭酒韩愈,准式合起今月六日于太庙致斋,今于国子监宿,有违格令。”[176]这说明在唐后期,非宗亲的朝官依然可以主持太庙常祀。事实上,唐后期太庙祭祀运作的人事安排,反而是按照上引开元二十五年的敕书来进行的。元和四年(809),监察御史刘遵古上奏:“太庙五享摄祭三公等,伏准开元二十五年七月八日敕,每至五飨之日,应摄三公,令中书门下及丞相、师傅、尚书、御史兼嗣、郡王,择德望高者通摄,诸司不在差限者。伏以太庙摄祭公卿,准敕令先差仆射、尚书及师傅等,如无此色官,亦合次差诸司三品。比来吏部因循,不守敕文,用人稍轻。伏请起今年冬季已后,敕吏部准敕差定,如仆射、尚书等阙,即差京师三品职事官充。”这一建议得到了批准。[177]我们清楚地看到,刘遵古引用的是开元二十五年的敕书,而不是以开元二十七年的制书为依据。

五代时期,太庙祭祀的主事官员也是不受血缘的限制。例如开平三年(909)七月,后梁太祖“命宰臣杨涉赴西都,以孟秋享太庙”。[178]“西都”是指洛阳,开平元年四月,朱温在开封称帝,“升汴州为开封府,建名东都。其东都改为西都,仍废京兆府为雍州佑国军节度使”。[179]后唐同光二年(924),祠部提到:“本朝旧仪,太微宫每年五荐献,其南郊坛每年四祠祭。吏部申奏,请差中书门下摄太尉行事。其太庙及诸郊坛,并吏部差三品已上摄太尉行事。”意见通过后没多久,中书门下上奏:“据太常礼院状,每年太微宫五荐献,南郊坛四祠祭,并宰臣摄太尉行事。唯太庙时祭,独遣庶寮。虽为旧规,虑成阙礼。臣等商量,自此后太庙祠祭,亦望迭差宰臣行事。”奏请得到了认可。[180]宰臣摄行太庙祭祀提高了这一祭祀主事官员的级别,但是这一变化并不影响外臣主持太庙祭祀。

宋朝建立后,没有宗室身份的朝官仍然可以主持太庙祭祀。淳化三年(992),中书门下上奏:“昊天四祭、太庙五飨,望依旧以宰臣摄太尉行事。”太宗表示同意。[181]在实际运作中,太庙时享常由参知政事摄理太尉之职。例如淳化五年,没有皇室血统的参知政事赵昌言“摄祭太庙”,[182]参知政事寇准在至道年间摄事太庙。[183]因为宰臣和执政之外的官员开始主持太庙时享,大中祥符八年(1015),中书门下上奏:“每岁祀昊天上帝及飨太庙,旧例并宰相及参知政事摄事,近岁多遣他官,虑乖严重之旨,请复举旧例。”这一建议被采纳。[184]可以看到,朝廷对太庙祭祀的主事者始终只有职级上的考虑,没有血缘上的限制。此后,那些非宗亲的朝官依然能够主持太庙祭祀。例如,景祐四年(1037),礼部侍郎、参知政事盛度“奉敕孟夏荐飨太庙,已受戒誓”后,被任命为知枢密院事,以“枢密不差摄行祠事”的故事,要求改命摄祭官,得到了准许。[185]盛度因故没有摄祭太庙,但是他的事例从一个侧面说明,主事太庙祭祀的资格不受血缘限制。欧阳修有一首诗,题目为《夏享太庙摄事斋宫闻莺寄原甫》,[186]“原甫”即刘敞。欧阳修担任朝廷重臣,已经是仁宗庆历年间的事情了,他摄祭太庙之事也应发生在这一时期或其后。

从神宗时期开始,太庙祭祀中的太尉都由宗室代摄。熙宁五年(1072),

诏自今奉祠太庙,命宗室使相已上摄事。先是,侍御史知杂事邓绾言:“伏见著令,郊庙大祀,常以宰臣摄太尉受誓致斋,动经累日,中书政事多所废滞。祭祀之礼,于古则专以宗伯治神。于唐则宰相之外,兼用尚书、嗣王、郡王,下至三品以上职事官通摄。而本朝车驾行大礼,亚献、终献亦有以亲王及宗室近亲摄事者。方陛下讲修百度,政府大臣翊赞万机,而又使之奉郊庙四时献享之礼,实恐淹废事务。欲乞明诏有司,凡四时郊庙大祀专使宗室近亲兼使相者摄上公行事。”故有是诏。[187]

邓绾以祭祀影响政务为由,要求由使相以上的宗室取代宰臣,在郊庙常祀中充任太尉。最后神宗下诏,此后太庙常祀由使相以上的宗室摄太尉行事。我们看到,朝廷没有完全接受邓绾的建议,郊祀仍由宰臣摄太尉行事,看来政务繁忙不是导致这一变化的唯一原因。此举更重要的目的恐怕在于凝聚宗室。因为不断繁衍的宗室给国家造成了巨大的负担,宋神宗于熙宁二年开始推行宗室改革,改进宗室管理制度,裁减宗室恩泽[188]在减损宗室实际利益的同时,朝廷又需要抚慰他们。我们在前文已经对熙宁五年开始的太庙应该供奉哪些神主的争论、调整作了论述,并将之归结为君臣对宗室由来的强调。太庙常祀中摄太尉者身份的变化同样发生在熙宁五年,相信这应该也是出于同样的考虑。使相以上的宗室人数有限,所以后来朝廷放宽了对摄太尉的宗室的官阶要求。熙宁十年,侍御史周尹上言:“今后宗室使相已上赴太庙大祠行事者,不得临时托疾避免,如违请委大宗正司勘劾取旨。如使相已上员数不多,祠事差摄频数,即乞自节使已上相兼差摄。”这一建议得到了认可。[189]

到了元丰年间,宗室在皇家宗庙祭祀中的作用进一步扩大,最主要的表现是三献由宗室包办。元丰四年(1081),因为对各项祭祀礼仪的三献人选不满意,详定礼文所上奏:

古者神民不杂,礼刑易制,治礼之官常得以治礼,事神之官常得以事神。故《周官》王与后不亲祭事,则宗伯摄。自汉以来,官不得其职。太尉常郊祀亚献,光禄掌三献。太尉掌兵,今则为三公,光禄本掌宫殿门户,皆非祠官之任。伏请祠祭应摄太尉并以礼部尚书充,如正官阙,则南北郊以中书臣僚摄,太庙以宗室摄,其余及亚献太常卿并以太常礼院主判官摄,其光禄卿并罢终献,仍以太常卿行礼。[190]

长期以来,皇帝亲行重大祭祀时,皇帝初献,太尉亚献,光禄卿终献;有司摄行重要祭祀时,太尉初献,太常卿亚献,光禄卿终献。在详定礼文所的礼官看来,太尉和光禄卿历史上皆与祭祀无关,因此要求取消光禄卿的终献资格,同时又小心翼翼地保留太尉,只是限定了摄太尉者的身份。针对他们的请求,神宗下诏:

自今南、北郊,差执政官为初献,礼部尚书、侍郎为亚献,太常卿少为终献。诸祠祭,礼部尚书、侍郎、太常卿为初献,太常少卿、礼部、祠部郎中、员外郎为亚献,太常博士为终献。宗庙,亲王、宗室使相、节度使为初献,宗室正任已上为亚献、终献。已上如阙,即递差以次官充。[191]

比起礼官的建议,神宗更加激进,彻底废除了原先三献由太尉、太常卿和光禄卿行使的框架,代之以新的人选。与其他祭祀不同,太庙祭祀的三献全都由宗室执行,比起熙宁五年(1072)后使相以上的宗室摄太尉行事的情形,宗室与太庙祭祀的关系又进了一步。

在元丰年间,皇后别庙的常祀也由宗室承担。元丰五年(1082),神宗下诏:“自今太庙祠祭:前庙初献,差亲王、宗室使相、节度使、郡王;后庙初献,差宗室节度观察使。岁以序差,不赴,罚俸一月。”[192]前庙即太庙,后庙即皇后别庙。虽然这里没有提到皇后别庙的亚献和终献人选,根据引文中太庙与皇后别庙对举的情形和下文《政和五礼新仪》的记载,此时皇后别庙的三献官极可能都是宗室成员。

在政和三年(1113)颁布的《政和五礼新仪》中,太庙和皇后别庙依然由宗室负责三献:“太庙、别庙,亲王、宗室使相、节度使并郡王及观察使以上为初献,宗室正(仕)〔任〕以上为亚献、终献。每岁奏告配帝室,以宗室节度使至遥郡防御使为献官。”[193]在祭祀人选的安排上,太庙与其他祭祀有相当的不同,这显示了它们在性质上的微妙差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