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从《天注定》和《白日焰火》看电影里的“中国故事”

从《天注定》和《白日焰火》看电影里的“中国故事”

时间:2022-07-3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也是在这个意义上,有媒体认为,《白日焰火》可能是柏林电影节上最令人哗然的中国电影,而该片所折射出的中国社会色调也过于暗黑。反思新世纪以来的中国电影,从最初的《英雄》《夜宴》等商业大片,到如今的《天注定》《白日焰火》等艺术电影,其叙事的基本价值和逻辑其实并没有发生太多变化。在此情形之下,如何以电影的方式讲述“中国故事”,也显得尤为重要。

在当代电影全球化拓展的历史背景之中,电影的市场往往超越了一国之境,在此之中,票房收益固然是最大的市场逻辑,但电影本身所携带的一国之文化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却是潜移默化的“附带销售品”。这种“附带”的“销售”,使得电影当仁不让地成为了解一国人民、一国文化的窗口,而在电影中塑造的国家形象也将直接影响到受众对该国的态度、看法和情感基调,从而对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产生重要影响。因此,电影总是被人称为“装在铁盒子里的文化使者”。从早期好莱坞电影席卷全球的“文化侵略”,到如今各国政府大力发展的文化产业,电影始终都在其赚钱逐利的生意和陶冶情操的艺术角色之外,承担着建构国家文化形象的重任。

电影所包含的这种文化建构的任务,对于中国来说尤为重要。如我们所见的,当代中国还存在着相当多的问题,但毫无疑问的是,一个快速崛起的“新新中国”正在迅速地超越原有的中国“现代性”的宏伟的历史框架, 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全球性的历史角色。但在这个过程中,GDP的逐年攀升,经济总量的大幅增加,却难以根本改变目前中国作为一个低端的“制造大国”的命运,相比于“中国制造”在全球空间中的席卷之势,中国人的文化、价值观,以及意识形态却在世界范围内屡遭误解。就中国而言,政治实力和经济总量等“硬实力”显著增强的同时,却并没有一个与此相匹配的“文化中国”的形象,这无疑是令无数中国人颇为尴尬的重要问题。

众所周知,自新时期以来,中国电影就一直艰难地行走在“走出去”的过程之中,然而它们却没有为中国形象的建构提供太多建设性的贡献。比如20世纪八九十年代“第五代”导演获得广泛国际声誉的《红高粱》《黄土地》《菊豆》《活着》《霸王别姬》等电影,所提供的只是一个“时间上滞后,空间上特异”的中国的形象,这是按照西方人“东方主义”的观点对中国的塑造,“他们无法表述自己,他们必须被别人表述”,这么多年,中国电影展现出可喜的变化,但也终究难以走出这种宿命的格局。

最近,一向疲软的国产电影,终于接连传来令人振奋的好消息:继2013年贾樟柯的《天注定》夺得戛纳电影节最佳剧本奖、美国国家影评人协会奖等多个国际奖项之后,2014年初,刁亦男的《白日焰火》也在柏林“爆冷”摘得银熊,而演员廖凡更是获得影帝殊荣。这些重要奖项的获得,无疑显示了中国电影殊为不凡的艺术成就与日益增长的国际影响力。然而,对于亟待走出国门的中国电影而言,这些奖项的背后,却也依然掩藏着那丝难言的隐忧与苦涩,这便集中体现在电影所传达的国家形象之中。

比如,“千呼万唤始出来”的《天注定》通过几个彼此独立的故事,讲述了几个不同的普通人因各种原因而走向杀戮或自戕的经历,这里便明显表现着当下现实的踪影。因而电影以别样的方式呈现了影像与现实建构的敏感互动,这样的“中国故事”虽因种种原因没能顺利上映,但电影鲜明的影像伦理,以及饱含道德义愤的社会批判,都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然而同样令人印象深刻的,还有电影中充斥的残忍、血腥和无端的暴力。因此尽管电影所显示的影像伦理和社会正义都足以使人钦佩,但这种社会批判的形式却是以非常负面的方式呈现出来的。在这种现实的重述与建构中,一个阴郁粗鄙,戾气四溢,因问题重重而病入膏肓的中国形象,也颇为尴尬地展示在观众面前。由此我们也可看出贾樟柯电影的一贯风格:在追求影像“对现实表象的穿透力”的名义下,以社会记录和批判的方式呈现出压抑消极的中国,由此我们也可从中看到第五代导演自我民族志式的激情与快慰。

对于那些经常混迹欧洲电影节的导演来说,他们显然早已习惯了投西方所好的影像表述方式,因而对于中国形象的把握难免刻板偏激。在此,刁亦男的《白日焰火》虽不像《天注定》那样激愤地批判现实,却同样显现出阴郁压抑的影像气息。这个故事也源自社会案件,但风格化的情欲和悬疑让这部电影在艺术之外更具商业色彩。电影之中,镜头里的哈尔滨完全没有大城市的炫目和繁华,而代之以逼仄破败的街道,老旧的居民楼,巨大的工厂,无所事事而又无精打采的人们,以及流淌其间的颓废气息。难怪德国《明星》周刊认为,《白日焰火》这部关于暴力、爱与性的“黑暗惊悚片”,让人想到20世纪40年代的好莱坞黑色电影。看罢电影,也确实能感受到标准“黑色类型片”的风骨。它处处透露出黑色电影的血腥气息:空虚冷硬的城市,无尽的夜幕下美丽而危险的女人,以及连环的杀戮与不羁的情欲,这些都营造出一个神秘的东方形象来。也是在这个意义上,有媒体认为,《白日焰火》可能是柏林电影节上最令人哗然的中国电影,而该片所折射出的中国社会色调也过于暗黑。尽管较之早年张艺谋的《红高粱》、王全安的《图雅的婚事》,《白日焰火》的故事显得更加主流,更商业化一些,但它还是没能逃脱东方主义式“猎奇”的命运,为此,德国《时代周报》以“即使中国也会发生谋杀”为题来谈论这部电影,这也难怪,西方社会一向是以社会认识资料的标准来看待中国电影的,这便是我们的隐忧与苦涩的来源。

反思新世纪以来的中国电影,从最初的《英雄》《夜宴》等商业大片,到如今的《天注定》《白日焰火》等艺术电影,其叙事的基本价值和逻辑其实并没有发生太多变化。不仅如此,就价值观而言,最近流行的商业电影也存在着诸多瑕疵,比如那部创纪录地席卷票房的电影《泰囧》,在其结尾之处,颇为赤裸地在金钱、理想及明星化的世俗欲望之间建构联系,这不禁令人忧心忡忡;同样,电影《全民目击》一味追求情节斗转所带来的艺术效果,不惜运用富人的大获全胜,来违背电影的叙事正义;而《小时代》系列电影虽展现出难得的励志风貌,却也鲜明呈现出“金钱奴隶制”哲学的负面意义。这些电影都沉沦在拜金主义的风潮之中,其价值和形象都难以令人满意。

现实的形势与文化的状况,总是不断给我们提出新的问题,而对于中国电影来说,如何参加现实文化的积极建构,无疑是一件意义深远的事情。在此情形之下,如何以电影的方式讲述“中国故事”,也显得尤为重要。而按照评论家李云雷的说法,在正面价值的基础上,通过电影来获得自身的文化自信,以积极的方式顽强讲述凝聚了中国人共同经验与情感,并能从中看到我们这个民族的特性、命运与希望的故事,这或许就是所谓电影里的“中国故事”的题中之意。它要求我们善于运用“世界的语言”来讲述中国,以从容平易的影像叙事来正面阐释中国,建立包裹中国独特“价值观”的国家形象,而这些对于中国电影来说无疑是任重道远的工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