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电影的创作流程是什么意思,电影的创作流程

电影的创作流程是什么意思,电影的创作流程

时间:2022-07-3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电影的创作,主要分为三个流程:前期准备阶段—拍摄阶段—后期制作阶段。电影剧本的创作方式。图4-14 《断背山》剧照7.各部门的准备工作摄制组成立后,导演要向全体成员阐述其创作意图,包括对主题思想的理解,人物性格与人物关系的分析,所拍摄电影作品的风格以及对各部门的工作要求等。

电影的创作,主要分为三个流程:前期准备阶段—拍摄阶段—后期制作阶段。

(一)前期准备阶段

1.作品策划

电影产品的策划主要是指从商业发行角度来策划、制作、包装和宣传。了解社会热点和观众需求,掌握社会流行文化,锁定目标观众,才能找准电影作品的“卖点”。从商业角度来讲,当今的电影投资制作机构越来越重视剧本的“卖点”。冯小刚的系列贺岁片便以准确把握时代脉搏,以自嘲方式调侃小市民而深受观众喜爱,见表4-5。

表4-5 冯小刚电影对于时代的把握

可见,策划的好坏,将影响到电影作品的成败。随着中国电影政策的放宽,13亿中国人的电影市场还未充分开发,电影策划这门学问与职业将会越来越吃香。

2.电影剧本的创作

电影剧本是电影作品的基础,好的电影剧本要求主题思想深刻、结构新颖严谨、人物性格鲜明、故事情节吸引人等。

(1)电影剧本的创作方式。

电影剧本的创作主要有两种方式:

①根据现成的文学作品或戏剧改编。

②专门为电影拍摄创作。

当剧本定了稿并经制片单位和主管机关审查,确定投资拍摄后,编剧的任务就基本完成,下一步就是导演根据剧本进行拍摄。

(2)导演接触电影剧本的方式。

导演接触电影剧本的方式有三种:

①自编自导,有的甚至自演,如卓别林。

②介入式,即在剧本编写阶段,导演参与剧本的构思与创作,如张艺谋。

③接力棒式,即导演从编剧手中接过剧本再进行构思、拍摄,这是国内外普遍采用的方式。

前两种方式较能体现导演的个人风格,处理起来也较容易。当然,也有些导演和编剧由于有较多的共同语言而形成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被称为“黄金搭档”,若加上固定的演员便称为编、导、演的“铁三角关系”,成为独特的电影招牌。如日本的黑泽明、桥本忍和三船敏郎。

3.分镜头剧本的写作

导演拿到剧本后,要和主创人员共同研究有关文字和图像资料、分析剧本、酝酿构思、制订拍摄方案,并将文学剧本所描绘的文字形象转化为银(屏)幕形象,进行电影的再创作,写出分镜头剧本或分场景剧本,然后与各部门商讨和制订拍摄计划,并撰写导演阐述,其目的是对未来电影作品事先进行艺术及技术诸方面的综合规划与整体设想。

4.组建摄制组

摄制组由七个部门构成:导演部门(由导演、副导演、场记组成)、摄影部门(包括摄影师、摄影助理、机械员、照明师、电工等)、录音部门(包括作曲、录音师、拟音师)、美工部门(由美术师、服装师、化妆师、道具员、置景员、油漆工、木工等)、演员部门、剪辑部门和制片部门(包括制片主任、剧务、会计等)。在这些部门中,导演是创作的中心人物,其他较为重要的是摄影师和演员。

5.选择演员

演员如果选得准、选得好,影片就成功了一半。中外电影发展史上,不少作品是靠演员的魅力而成为经典的,有些角色甚至到了“非他(她)莫属”的地步。如《乱世佳人》中的费雯·丽和克拉克·盖博(见图4-10),《北非谍影》中的英格丽·褒曼和汉费莱·鲍嘉,《马路天使》中的赵丹和周璇,《红色娘子军》中的祝希娟,《李双双》中的张瑞芳,《祝福》中的白杨,《一代宗师》里的章子怡(见图4-11)等。

图4-10 《乱世佳人》中费雯·丽和克拉克·盖博

图4-11 《一代宗师》里的章子怡

(1)专业演员与非专业演员的挑选。

演员有专业演员与非专业演员之分,从演员本身素质来说,又分为“本色演员”与“性格演员”,也就是一般人所说的“偶像派演员”和“实力派演员”。演员一般都从“本色演员”开始,如《阳光灿烂的日子》中的夏雨,随着演技的成熟,不断开拓戏路,逐步向“性格演员”转变。如巩俐,从当年《红高粱》中较为淳朴的“奶奶”一角到好莱坞大片《迈阿密风云》(见图4-12)中性格复杂的古巴女华侨,已实现了这种转变。

图4-12 《迈阿密风云》中的巩俐

(2)“形似”和“神似”的挑选。

挑选演员还有一个“形似”和“神似”的问题,特别是有些观众熟悉的历史名人,就需要特型演员来演。如古月扮演的毛泽东,王铁成饰演的周恩来,孙飞虎饰演的蒋介石,卢奇饰演的邓小平,刘文治饰演的孙中山等,都以逼真传神、形神兼备而广受欢迎。

(3)替身演员和特技演员的挑选。

当然,还有在电影画面上只见身影而不见其面孔的替身演员和特技演员,主要在功夫片、动作片中出现。

(4)演员挑选的依据。

选演员的依据是:有与角色相似的气质,有相应的表演才能和艺术可塑性,有与角色内外特征贴切的或能为观众关注的生动的形貌条件。有的导演向社会公开招聘演员,并作为“选秀”活动进行商业炒作。有的非专业演员因某种特殊条件被导演看上而一夜成名的。比如夏雨因酷似少年时期的姜文而主演《阳光灿烂的日子》(见图4-13),并因此崭露头角,走上电影表演之路。山村女孩魏敏芝意外被张艺谋发现而主演《一个都不能少》,从此改变了人生命运。

图4-13 《阳光灿烂的日子》中的夏雨

6.外景地的选择

外景地的选择也同样重要,因为外景作为电影作品中的空间环境,对表现作品的时代背景、地方特色、民族风貌、描写主题、烘托气氛起到重要作用,并对影片造型风格有重要影响。

选外景主要依据有:

(1)有利于人物刻画,给人物提供典型的环境和气氛。

(2)能够和内景结合且现场有利于摄影、美术、录音的创作。

现在室内场景也多采用实景拍摄,故选外景也包括对室内实景的选择。在李安导演的《断背山》(见图4-14)中,将一对牛仔的同性恋情置于一座庄严而伟岸的大山中。山中日月风雪见证了他们纯真的感情,成为他们心中的净土、乐土。正像李安导演所说:“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座断背山。”这就是每个人都在心里保留的一块不受世俗凡尘玷污、纯净无瑕的精神家园。为此,李安远赴加拿大,选取片中这座明净、壮美的大山来展现男性之间如大山般宽广、厚实的情怀及其自然本性。该片在多个国际电影节上获大奖,其拍摄地也成了观众慕名前往的旅游胜地。选景工作一般由导演会同摄影师、美工师、制片主任一同前往,在选景过程中,某些独特的景色会对导演的形象思维产生决定性影响。

图4-14 《断背山》剧照

7.各部门的准备工作

摄制组成立后,导演要向全体成员阐述其创作意图,包括对主题思想的理解,人物性格与人物关系的分析,所拍摄电影作品的风格以及对各部门的工作要求等。各部门则要根据导演的阐述,研究剧本,揣摩角色,体验生活,对某些重场戏进行排练等。摄影部门进行摄影构思、准备器材、测试胶片等;美工师要绘制气氛图和制作图,设计人物造型,准备化妆、服装、道具用品,制作模型。录音师对录音工作进行必要的设计和器材准备工作。同时,制片部门要编制影片的摄制日程计划和经济预算。

(二)拍摄阶段

拍摄阶段是指从电影正式开机拍摄到全部拍摄工作结束停机的过程。这是电影创作中的关键环节,是导演的创作意图和构思逐步实施的阶段。电影作品实拍时,导演是统帅一切的核心人物,他不仅要有组织调度能力,保证摄制组的正常运转,而且要善于启发、引导演员表演,同时还要为拍摄质量把关。在实拍阶段,绝大部分镜头是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拍摄,而且是以场景的同一作为生产调度的依据,不管情节的先后次序,尽可能地把同一场景的镜头集中拍完,然后再转移到另一拍摄地点。这种实拍的非连续性,可以节省时间、人力、物力、财力,加快拍摄速度,但也容易造成混乱。因此,场记就显得尤为重要。每次开拍时,场记必须把写有编号、内容的拍板在镜头前留下记号,以便为剪辑师提供素材编号。同时,还要详细记录所拍镜头的每个细节,以免前后不连贯或出现穿帮镜头。[11]另外,一般情况下,实拍都采用“单机拍摄”,有些重场戏需多拍几条备用,以免日后返工补拍的被动。有些场面大、人数多、拍摄难度大的镜头,则可用“多机拍摄”方法,用两架以上的摄影机从不同的方位同时拍摄同一场景,以减少重拍次数。有的则为了特殊效果,如《黑客帝国》(见图4-15),竟同时采用160台摄影机环绕拍摄。在实拍时,有时还可以通过“抢拍”[12]和“偷拍”[13],以增加影片的真实感和临场感。

图4-15 《黑客帝国》剧照

除了导演以外,作为制片机构代表的制片主任往往按拟订的制片计划对整个拍摄工作进行监督,以保证摄制工作正常有序地进行;同时,在保证作品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节省资金,减少浪费,并加快制片速度,使作品按时保质完成。

(三)后期制作阶段

电影作品创作的最后阶段就是后期制作,即在停止拍摄后进行的剪辑、混录和合成的工作,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剪辑。

1.剪 辑

剪辑就是把那些分散拍摄的镜头按故事的情节发展组合、装配成一部完整的影片。剪辑可以使一部拍得不够完美的影片得到补救。但剪辑不好的话也可使作品艺术质量大打折扣。为了保证电影作品的艺术质量,有些导演亲自动手剪辑,但一般情况下,是与剪辑师共同协商,进行创造性剪辑。

2.混 录

混录是电影作品后期制作的又一个重要环节,主要任务是把人物的对白、音乐和音响等效果混合录制在一起,使声音和画面同步套合。最后,还需合成和洗印,才能真正完成一部影片的制作。

随着电影制作技术的不断进步,特别是数码电影的出现,将有可能逐步取代传统电影用胶片拍摄的制作模式,它可以减去胶片拍摄的冲印环节,避免污染,甚至大大降低了制作成本。但由于数码电影放映系统不很普及和完善,传统胶片电影仍是电影摄制的主要模式。

【注释】

[1]散文特点便是“散”,不讲究段落与段落之间的必然性,但讲究“意”和“情”的“聚”;散文式的影视剧作,就是用“意”和“情”去统帅貌似散乱的人物或事件,形式上则和“串珠”相似。

[2]阮航,高力.电影艺术概论[M].成都: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13.

[3]在中外电影史上产生过众多的流派,如类型电影、蒙太奇派、场面调度派、先锋派电影、抽象电影、纯电影、实验电影、超现实主义电影、印象派电影、表现主义电影、街道电影、室内剧电影、布赖顿学派、白色电影片、新现实主义、英国纪录片运动、日本独立制片运动、现代派电影、法国“新浪潮”电影、真实电影、“左岸派”、实验电影、地下电影、黑色电影、巴西新电影、自由电影、美国新电影集团、新德国电影、波兰学派、政治电影、战斗电影、第三电影,等等。中国还产生过左翼电影、国防电影(与当时文艺思潮相呼应)、第四代、第五代、新生代……

[4]有人说,弗拉哈迪“他把探险的思维和发现的过程带入到他的影片之中——即‘观察与发现’的方法”。

[5]严格说来,它还不算是真正的正式电影,因为那时候没有镜头变化。

[6]第四代导演的缺陷在于:对逝去的青春时光、纯真人性和人情的哀婉的讴歌过分拘泥于情绪层次,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的影片负载了自身经历过的历史时期的情绪体验,然而,他们对造就了众多个人悲剧命运的真正历史和社会原因却缺乏深入的追觅,这是第四代导演“情绪大于理性”趋势的显现原因。

[7]这种视觉与以往的导演大不相同。以前的导演要么用仰视视角去歌颂崇拜的表现对象,要么用俯视的视角把主人公当作批判和启蒙的对象。第六代导演以平视的视角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思考生活、反思生活。他们以平等和悲悯的眼光去看待要表现和再现的一切,把自己当作芸芸众生中的一员,去发现生活的真与假、喜与悲、忧和愁等。

[8]国家广电局副局长曾经这样描述第六代导演:有的年轻导演总是高高在上,始终对表现对象冷眼旁观,这令电影慈悲心缺乏——而这也是第六代导演的一个 “通病”。

[9]著名电影艺术家夏衍曾依据自己在改编工作中的切身体会,说过这么一段话:“要我来改编《祝福》和《林家铺子》就比较容易,因为我是浙江人,这两部小说中所叙述和描写的规定情景、自然风物、风俗习惯,我是比较熟悉的;小说中所叙述的那个年代,我都亲身经历过来,所以我接受这个任务之后就不必再到当地去观察和了解……假如要我改编《六十年的变迁》,那么困难就要大得多了,因为 19世纪末期到辛亥革命后湖北、湖南、广西、四川等地的情况,以及当地的人情风俗等,我不仅没有感性知识,而且也不曾注意研究过。”

[10]正如李渔所言:“言者,心之声也,欲代此一个立言,先宜代此一人立心。若非梦往神游,何谓设身处地。无论立心端正者,我当设身处地,代生端正之想,即遇立心邪辟者,我也当舍经从权,暂为邪辟之思。务使心曲隐微,随口唾出,说一人肖一人,勿使雷同,弗使浮泛。”

[11]如韩国古装电影《王的男人》,故事发生在1506年,而剧中人竟然拿着写有“天下为公,孙文”中文字样的纸扇,真是贻笑大方。

[12]如电影《乡音》剧组在一次从外景拍完回驻地,途中见一群少年牧童在牛背上唱着牧歌,在夕阳下缓缓行进在绿草如茵的湖边,摄影师赶紧抢拍下这一充满乡土气息的田园牧歌的场景。这种计划之外的拍摄也称为即兴拍摄。

[13]比如,有个小演员要拍个哭戏,但任由导演如何耐心地启发、引导,他就是不哭,结果,导演急了,大声训斥他,小演员被吓坏了,大哭起来,摄影师悄悄开机拍了下来。张艺谋在拍《秋菊打官司》时,让巩俐扮成了乡下孕妇在大街上混在人群中,摄影师则躲在暗处拍摄,街上的行人浑然不知,被当成了群众 “演员”,而且 “表演”相当真实,使影片取得了逼真的纪实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