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素可泰王朝的建立

素可泰王朝的建立

时间:2022-06-2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过去泰国史学界有一种普遍的说法,认为1238年建立的素可泰王朝是泰人建立的第一个国家。但是,也不容低估素可泰王朝建立在泰国历史上的重要意义,正是素可泰王朝奠定了现代泰国的立国基础。据素集·翁添先生解释,这位叫刹巴科隆的克木人,是素可泰王室的亲戚,与真腊的吉蔑人无关。在兰甘亨统治时期,素可泰王朝达到全盛。据《元史》统计,1297—1323年间,素可泰王朝共遣使中国7次,并与元朝政府建立了朝贡式贸易关系。

过去泰国史学界有一种普遍的说法,认为1238年建立的素可泰王朝是泰人建立的第一个国家。其实,这种说法是不全面的。泰族作为古代百越族的一个分支,不会迟至13世纪才建立起自己的政权。黄惠焜教授曾试图为泰族古代史填补空白,他“初步排列的环链是:越裳、滇越、掸、篷、文单、参半、憍赏弥、庸那迦、景龙、兰那、素可泰、麓川,等等。时间大体上是从公元3世纪开始,至公元13世纪为止”。这是从泰族民族史的角度来说的。即使从泰国史的角度来看,庸那迦国的建立也比素可泰早。庸那迦就是以清迈为中心的八百媳妇国,又称兰那泰。根据《泐史》的说法,叭真的长子陶伻冷食采于兰那,则兰那的立国当在12世纪初。兰那泰肯定属于泰国史的范畴,故把素可泰当作泰族建立的第一个国家,或者说泰国史始于素可泰,都是不妥的。

但是,也不容低估素可泰王朝建立在泰国历史上的重要意义,正是素可泰王朝奠定了现代泰国的立国基础。

素可泰王朝的世系很复杂,过去一般认为始于室利·膺它沙罗铁(Sri Indraditya,又译室利·膺沙罗铁)。泰国学者素集·翁添整理古代残存的一些碑铭资料,理出这样一条线索:泼坤希挠纳统(Pokunsri Naonamtum)是统治素可泰城和是塞察那莱城的第一位国王。很早以来,这个家族在永河和难河流域就拥有很大的势力。他有一个儿子名叫帕孟(Pamuong),统治着难河流域的孟辣和孟卢。同时,帕孟还是真腊国王的女婿。跟帕孟有血缘关系的一个亲戚,碑铭没有注明是他的兄弟还是儿子,名叫披耶甘亨帕拉(Bhaya Khanheng Phra),统治着难河流域萨拉銮宋开城。披耶甘亨拉有个儿子,是一位非常勇敢的武士,后剃度为僧,四处化缘,去到锡兰(今斯里兰卡),得到锡兰方面赠予的僧爵“昭希拉塔”。此人便是叙述素可泰王朝世系的希初寺石碑的撰稿人。此外,帕孟有个十分亲密的同党名叫泼坤邦坎号(Po Kun Bankhranghao),他是室利·膺它沙罗铁的始祖。希初寺石碑并没有说明泼坤邦坎号原先统治哪个城,但他后来成了素可泰国王,帕孟称他为希膺它拉菩底沙罗铁。此后便简称作室利·膺它沙罗铁。

室利·膺它沙罗铁

根据希初寺石碑的记述,室利·膺它沙罗铁是从名叫刹巴科隆拉蓬的克木人手中夺取素可泰城的。克木人后来被称为吉蔑人。据素集·翁添先生解释,这位叫刹巴科隆的克木人,是素可泰王室的亲戚,与真腊的吉蔑人无关。

室利·膺它沙罗铁有三男二女,大儿子幼年夭折。小儿子19岁时因作战有功,被其父命名为兰甘亨,意即勇敢的人。室利·膺它沙罗铁去世后,二儿子继承王位。大约1279年兰甘亨继其兄为王。

在兰甘亨统治时期,素可泰王朝达到全盛。正像兰甘亨石碑所说的那样:“兰甘亨国王在位的时候,素可泰国境内外是繁荣兴旺的。水中有鱼,田里有稻,国王不向他的子民征收过路钱;他们牵着牛骑着马去卖;谁愿意去做象的买卖,就去做;谁愿意去做马的买卖,就去做;谁愿意去做银和金的买卖,就去做。”

兰甘亨

素可泰的经济以农业种植、采集和捕捞为主。“他们在全国都种上槟榔林和蒌叶林;椰子林和菠萝蜜林在这个国家繁茂地生长。芒果林和罗望子林在这个国家繁茂地生长。谁种植它们谁就自己收获和保有”。“当我(指兰甘亨)捕获任何猎物和鱼时,我就将它们献给我的父亲;当我采到任何酸果或甜果如果是美味可口时,我带去献给我的父亲;当我去猎象,不管用套索或把它们赶入栅栏捕获时,我带去献给我的父亲”。《真腊风土记》蚕桑条也说:真腊的土著“不事蚕桑,妇人亦不晓针线缝补之事,仅能织木棉而已……近年暹人来居,却以蚕桑为业。桑种蚕种,皆自暹中来。亦无麻苧,唯有络麻。暹人却以丝自织皂绫衣著,暹妇却能缝补。土人打布破损,皆倩其补之”。

素可泰王朝还通过武力对外进行扩张。《岛夷志略》暹条说:“俗尚侵掠。每他国乱,辄驾百十艘以沙糊满载,舍生而往,务在必取。近年以七十余艘来侵单马锡,攻打城池,一月不下。本处闭关而守,不敢与争。遇爪哇使臣经过,暹人闻之乃遁,遂掠昔里而归。”兰甘亨石碑说:“当我(指兰甘亨)袭击一个城市或乡村,俘获象、有身份的青年、少女、金和银时,我都把它们献给我的父亲。”《真腊风土记》村落条说:“(真腊)屡与人交兵,遂至皆成旷地。”《元史》卷210也有“暹人与麻里予儿相仇杀”的记载。

从兰甘亨石碑的记载可知,素可泰王朝强盛时,其势力最南部达到马来半岛,西部达到缅甸白古和孟加拉湾,东南达到南海,东北达到难府和湄公河西岸,北部达到喃邦府。

素可泰王朝积极发展与中国的关系。据《元史》统计,1297—1323年间,素可泰王朝共遣使中国7次,并与元朝政府建立了朝贡式贸易关系。暹国“地产苏木、花锡、大风子、象牙、翠羽。贸易之货,用硝珠、水银、青布铜铁之属”。

日本学者杉木直治郎曾花费大量精力考证素可泰王朝就是中国古籍中所说的暹国,他的结论无疑是正确的。但是,他当时如果能看到《大德南海志》便会发现他的考证是多余的。因为撰于元朝大德8年(1304年)的《大德南海志》明确记述说:“暹国管上水速孤底。”速孤底是素可泰同音异译。

近来有的泰国学者认为,“中国史书中的暹国并不是素可泰,而是指暹国集团内不是素可泰的另一个邦,这个邦是素攀蒲米或素攀武里”。这种误解主要是由于作者不懂中文,不能直接阅读中文史籍所致。如果暹国在素攀,中文一定会说,“暹国管素攀、上水、速孤底”,而不会把素攀置于管辖范围之外。

泰国史学界过去还有一个误解,认为素可泰国王兰甘亨(敢木丁)曾经访问中国。这是由于翻译中文史料错误造成的误会。《续通志》卷12,至元31年(1294年)7月甲戌条说:“诏招谕暹国王敢木丁来朝,或有故,则令其子弟及陪臣入质。”在翻译成泰文时,被译为:“暹国王敢木丁来朝。元成宗皇帝谕暹国王敢木丁:若欲友好,应将儿子或职官入质。”泰国历史之父丹隆亲王读到这段译文,极为惊讶,遂相信兰甘亨曾访问过中国的说法。由于丹隆亲王的宣传,这种误解在泰国史学界流传多年,并且影响了一些西方学者。直到1980年才由中国学者邹启宇教授在《历史研究》上撰文正误。

丹隆亲王

总之,关于素可泰王朝历史的记载,主要依靠中文史料。泰国本身的记载不多,且多系后人所记。所以,发掘中文史料,是深入研究素可泰王朝历史的关键。

素可泰王朝作为一个独立的国家,存在了100多年,最后被罗斛国所灭。《岛夷志略》暹条说:“(暹)土瘠,不宜耕种,谷米岁仰罗斛……至正己丑(1349)夏五月,降于罗斛。”此后,又作为罗斛(阿瑜陀耶王朝)的地方政权存在了一段时间。直到1419年才最终灭亡。

三、素可泰旧城遗址

素可泰原是一个城市的名称,后来这个城市变成一个王朝的首都,这个王朝就被称作素可泰王朝。那么,素可泰在泰语中是什么意思呢?泰国沙耶玛南教授认为是“幸福之泰”的意思。它由巴利文的Suk(意为快乐、幸福)与ud(意为开始、来临)的组合,转为现在所见的泰文Sukhotai。

素可泰城位于泰国北部,距曼谷440公里。旧城遗址在距新城12公里处,现辟为国家素可泰历史公园,是13世纪素可泰王朝首都的遗址,在这里可以看到当年王宫的遗迹,众多的佛寺、佛塔和佛像,颓废的城墙,依然清澈的护城河,使人感受到浓郁的佛教文化气息。199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素可泰旧城遗址定为世界文化遗产。

素可泰遗址

根据现存的城墙显示,素可泰古城范围呈规矩的长方形,南北长1 800米,东西长1 360米,四周有4个城门,惜已坍塌,无法一睹昔日的壮丽风采。城墙高约6米,有雉堞,为荷花瓣形,跟现今曼谷大皇宫的城墙相似,造型美观别致。城内主体建筑是王宫和佛寺,用砖石砌成,营造于1米多高的台阶之上。之所以建这样高的地基,是因为防范雨季来临时河水泛滥。数百年来的风雨侵蚀和战火兵燹,使得金碧辉煌的宫殿和巍峨雄伟的佛堂早已荡然无存,只留下断垣残壁淹没在荒草丛中。

很久以来素可泰古都遗址并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直到1833年,曼谷王朝拉玛四世即位前作为一位僧侣来到泰国北部朝圣,发现一块边缘有浅浮雕图案的石板,正是当年素可泰国王兰甘亨的御座,同时还发现高1.1米的圆锥顶石碑,四面为35厘米的正方形,镌有古泰文,这就是以后闻名于世的兰甘亨石碑。

国王的御座和兰甘亨石碑成为研究素可泰王朝历史的重要依据。

关于素可泰的城市建筑,兰甘亨石碑记载:“在这城市之内,有一个奇异的水池,在旱季它像湄公河的水一样清澈甘美。环绕素可泰城的三重土城墙长3 400噚。”

兰甘亨石碑

在现今素可泰古都遗址范围内,我们果然看到两个大水池,称为金池和银池。两池之间修了一条公路,古时很可能两池相通。池中有岛,岛上有藏经阁和佛塔。池子是当年为了烧砖取土,掘地而成。砖用于建造宫殿和佛寺,水池则作为蓄水池。至于环绕素可泰城的城墙,实测结果,最里面一层总长6 320米,由此推算出那时的长度单位一噚等于1.86米。近年来,泰国朱拉隆功大学地理系提畦博士领导的研究小组,利用空中摄影的方式对素可泰古都遗址进行测绘,结果证明兰甘亨石碑的记述十分准确。从照片还可以清楚地看出,素可泰故都实际上由重叠交错的两个方城组成:一个方城包容在帕派銮寺的范围,先建;另一个方城以玛哈达寺为中心,后建。两座城皆以正北取向。实测结果,先建的一个城偏离正北7度,后建的一个城仅偏离2.8度,说明建筑技术有所进步。

素可泰古都遗址,是发掘素可泰新史料和新证据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宝藏之地。最明显的例子是,近年来泰国艺术厅得到一块金牌,上面镌有文字记载:“有一位长者,他曾担任过素可泰国王利泰(1347—1369年在位)的师傅,他在利泰王去世后,曾经修葺过安放利泰王骨灰的佛塔,在塔四周加以培修。”这块金牌原来埋在素可泰古都遗址的某佛塔里,不知何时被人盗走,后来被一位名叫林·布里差察的女士见到,将它购买下来,并献给当今国王拉玛九世。拉玛九世又将这块金牌转交给泰国艺术厅收藏。泰国艺术厅的考古工作者根据上述文字记载终于在古都遗址中找到安放素可泰国王利泰骨灰的佛塔,即玛哈达寺中的五角塔。这个考古发现,证实了利泰王的存在,并且为传说中的素可泰王朝世系提供了证据。

素可泰玛哈达寺

素可泰古都遗址

除了依靠地下发掘资料来丰富素可泰王朝的历史外,对素可泰古都遗址的地面残存建筑进行认真研究,也可得到一些新认识。例如,在三重城墙囊括的范围内,主要建筑不外乎王宫和佛寺,并无一般居民住宅。所谓京都,实则王城,臣民皆住在城外。这跟中国历史上古都的建筑结构迥然有别。中国古都一般包括皇家居住的宫殿以及寺观、民宅、街肆。关于这个特点,我们可以从兰甘亨石碑的记载中得到印证:“由于这个素可泰城有四个很大的城门,人民经常成群结队地进来观看国王点蜡烛和放烟花,这个城充满了人,达到挤破的程度。”“素可泰城之北有个市集,那儿有个固定的巨大神像,有神庙,有椰子林和菠萝蜜林,高田和低田,住宅,大小村庄”。

继素可泰王朝之后建立的阿瑜陀耶王朝,其都城内的建筑也主要是王宫和寺院。除了王族和僧侣,还有一部分贵族和华人可以在城中居住,一般居民和外国商人皆住在城外。葡萄牙商人聚居葡萄牙人村,日本商人聚居日本人村。直到1767年建立的吞武里王朝和1782年建立的曼谷王朝,吞武里城和曼谷才逐渐具备近现代都城的规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