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冷心与热心才不过两年

冷心与热心才不过两年

时间:2022-05-1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冷眼与热心4.冷眼与热心冷眼看缤纷世界,热心度灰色人生。台湾作家“七等生”在一篇访谈里说到自己生平信条,概括为:冷眼看缤纷世界,热心度灰色人生。且不论世界是否够缤纷,人生是否不长青青草只有灰色,仅“冷眼”与“热心”对举就颇耐人寻味。这些东西影响着热心的辐射,影响着人们较为合理的价值观的形成。比如“爱之病”:我们的爱情正在生病。一位中年妇女看中了一件,很想一试。

冷眼与热心

4.冷眼与热心

冷眼看缤纷世界,热心度灰色人生。

台湾作家“七等生”在一篇访谈里说到自己生平信条,概括为:冷眼看缤纷世界,热心度灰色人生。且不论世界是否够缤纷,人生是否不长青青草只有灰色,仅“冷眼”与“热心”对举就颇耐人寻味。年轻的一代甚至用不着什么冷的眼就身经目睹着社会人际的种种不入眼。这些东西影响着热心的辐射,影响着人们较为合理的价值观的形成。

比如“爱之病”:我们的爱情正在生病。伴随爱情发生概率的剧增,爱情的保真度与寿命却在降低:谁敢保证你的白马王子不是登徒子陈世美?你的女朋友出国不是“肉包子打洋狗”?睡在你身边的不是“赫鲁晓夫”?10多年前流行的邓丽君的歌中有一句“我们要把爱情当作一场战斗”,现在恐怕大多数人都理解了其中严峻的含义。金钱的巨大威力使爱情空前地贬值,感情与性别成为一种有价的可交换的商品,于是出现“男的有钱就变坏,女的变坏就有钱”、“男人没情人就是没财富”之类的新警世格言,出现了“干得好不如嫁得好”、“我拿青春赌明天”之类的新鸳鸯蝴蝶梦

比如“嘴之病”:好好地去市场看衣服。服务小姐面若桃花十分娇。一位中年妇女看中了一件,很想一试。小姐却脱口一句:“不想买就别试。"被她一激,中年妇女真的要试穿衣服,不料穿上后没有想象的好,很遗憾地脱了下来。小姐又是一句:“像你这样的,恐怕穿什么也不会好看。”这话能把人噎得几天吃不下饭去。

比如“耳之病”:如今耳朵也变得挑食起来,吃麻不吃辣,吃肥不吃瘦,吃软不吃硬。有笑话说:某人做官升得快,老婆问他有何诀窍,他说他的法宝是“好马快刀”。问他骑的什么马?吹牛拍马。使的什么刀?两面刀。的确,擅长两面三刀的吹牛拍马之徒,在上司面前专拣肉麻好听的说,耳朵听了自然受用。说真话就不同了,诤言多逆耳,尖锐辛辣。当然,拍马之目的为骑马。某人到某市办调动手续,到了人事局-工资科,看到不少人围着科长长科长短地叫,一边点头哈腰一边敬烟。被称为某科长的那位虽然暂不办事,但总是呈现着一张笑脸,永不走样。看到他长时间不办事,某人便说:您能否帮帮忙,办完事再聊天?科长那张蒙娜·丽莎永恒微笑的脸陡然变色……这就叫耳朵吃软不吃硬。

再比如“司法腐败”。

再比如“权钱交易”。

再比如“坑蒙拐骗”、“假冒伪劣”…

这些现象不同程度的存在不可能不影响青年一代对社会总体的价值认定。此时提倡“热心”而非“凉心”,实际上是要广大青年客观地分析现象,乐观地眺望未来,而不是被负面的东西吓倒,甚至一旦自己有机会坐庄就变本加厉,造成恶性循环。

其实就拿“耳之病”来说,吃软不吃硬、吃麻不吃辣、吃肥不吃瘦的耳朵确实存在,但须知挑食的耳朵也容易自食其果。1995年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克鲁格曼教授在《外交》季刊撰文指出:东亚经济繁荣的神话不过是“纸老虎”,用不了多久就会崩溃。这话自然大逆亚洲政治家和经济界人士之耳,斥责他纯粹是由于阴暗的嫉妒心理。可是才不过两年,东亚经济吹起的泡泡真的就破裂了,亚洲经济界人士也随即哑口无言了。挑食之耳不是自食其果吗?再拿这两年明星两栖发展的现象来看,可以相信:明星效应总是有范围的。手段不怎么高明的发家史,并无什么光彩可示人的私生活写进书里除了令人扫兴没别的。不用旁人指摘,他们的作家梦原本就长不了。鲁迅先生有两个比喻,当《阿Q正传》问世,文坛一片赞扬声时,他却说:小说极为幼稚……大约是夜间飞禽都归巢睡觉,所以单见蝙蝠的能干罢了。这种比喻对于先生来说无疑是自谦,可对于某些明星著书的“蝙蝠低飞”偏说成是“雄鹰高翔”,不是足够的讽刺吗?所以,对于明星著书之类的风潮事,冷眼去看就用不着担心了。何况千年不坏的句子如果已在心中孕育,不妨热心端出,明眼人一看自然便知高下。

再比如“口德”。古人曾说:与人善言,胜于布帛。今人未必不懂这个道理,但由于平日没有形成习惯,随便出口,易伤人。须知,天长日久,往往就是那些口没遮拦、胡言乱语之人,那些与女人分手后把她踩成一块地毯或想用坦克将之碾平之人,在茶座翘起兰花指议论东家长西家短之人,背后中伤朋友以垫高自己的人被大家瞧不起,毕竟人间自有正道。至于“司法腐败”、“权钱交易”等是社会大转型时期的失范现象,应当看到它们得到纠正和根治还需要一个过程,需要制度上的依托。

在爱之病、口之病、耳之病盛行的现实中,优劣共存、择优发展正取代适者生存、优胜劣汰,成为新的社会发展原则。

“适者生存,优胜劣汰”通常被称为“社会达尔文主义’’,用以解释社会现象。冷眼看去,斯宾塞的这一观点是有问题的。因为许多事实表明:社会历史选择的结果,有时候反倒是存者为劣,亡者为优。往往是暴力性、破坏性的人为选择下,优者不适劣者适。生物发展也好,社会发展也好,总原则当然是适者生存,但对之要作具体分析,否则它就可能会成为空话。问题的实质在于,不仅有优存劣亡,而且在一定的条件下,很可能出现逆反选择,导致劣存优亡的局面。历史上的许多次战争,特别是野蛮落后民族入侵文明先进民族的战争,例如日尔曼人人侵罗马帝国,中国的南北朝时期,辽、金、元入侵宋朝,在征服者方面不妨说成优存劣亡,但在战败者方面则往往是劣存优亡。

中世纪的千年昏暗、文明退化就是很好的说明。社会历史上决定生死存亡的往往是战争、暴力和强制行为,不讲仁义、不保护对手中的“优者”。被统治者越劣,对于统治者就越有利。一般来说,封建专制统治者选择被统治者的原则,往往是劣存优亡。清室人关,强制实行“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的逆反选择,直接结果把坚持抵抗、不愿意做奴隶、有骨气的汉民残杀了,淘汰了;史可法、陈子龙、夏完淳这些英雄都已殉难;而吴三桂、洪承畴这些败类却苟且偷生。在清室的野蛮暴力下,留住活命的是愿意做奴才的愚民。“劣者”的愚民芸芸众生成为“适者”,还有少数不甘心做奴才的人们,如顾炎武、王船山、黄宗曦等,则归隐山林,从事著述,藏之名山,留待后人。但在当时,不为人知,销声匿迹。大多数“优者”就这样被残酷淘汰了。逆反选择、劣存优亡的结果,造成卑躬屈膝,口是心非、隐瞒欺骗的奴才性和犬儒性。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中国又面临一次经济文化全面危机的考验。优亡劣存的例子,举不胜举。从司马迁以来,史家“不以成败论英雄”,甚至感慨“世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就是针对劣存优亡的现象而言的。

如果我们仅以冷眼看去,心中产生的恐怕大多是悲观的情绪。而以热心体之,便会同时发现:现代化社会,,不同于旧时代,为了避免优亡劣存的悲剧,已采取了切实有效的措施,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多项选择。在这种选择场中不容“优者”,自有别的场合欢迎“优者”;于是,“优者”不至于从一而终,他可以获得充分的机会,于是也就不会轻易亡了。还有一种措施是双向选择。不仅是有权者选择“优者”,而且“优者”有权选择有权者。对于有权者,也加以“适者生存”的准则。“优者”有权,进行公平竞争。人类发展到21世纪,专制、暴力和强制手段将不再是社会选择的主体,生存不再是选择的结果,而是选择的前提。“优者”、“劣者”在同一起跑线上公平竞争。优劣共存、择优发展,将成为新社会的原则。这也是文明不至于退化的根本保障。

总之,只有将冷眼与热心共同作用,我们才会有真正客观、辩证的眼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