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古人是如何在悬崖上置放悬棺的?

古人是如何在悬崖上置放悬棺的?

时间:2022-05-1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有人认为悬棺葬并不是为了“死不落地”,而是落土葬习俗的自然发展。它与新石器时代的土葬墓有密切关系。悬棺岩洞墓的出现,实质上是把深入地下的洞室及其棺木抬升到高山岩洞上的一种变化形式。所以有人认为,悬棺葬习俗是从鬼魂崇拜的原始宗教中发展起来的祖先崇拜观念的反映。

有人认为悬棺葬并不是为了“死不落地”,而是落土葬习俗的自然发展。它与新石器时代的土葬墓有密切关系。悬棺岩洞墓的出现,实质上是把深入地下的洞室及其棺木抬升到高山岩洞上的一种变化形式。

有人想到原始人的生活以穴居为主,认为悬棺葬与穴居有关,因此推测当时人们的心理,即祖先既然住在岩洞里,死后就当葬回原处。

还有人认为古代越人与濮人大多生活在高山僻壤中,把高山险峰、崇山峻岭视为生活的居所,或因其难以接近、难以了解而产生神秘感,进而把它们作为灵魂的居所或通天之路,所以,人死后如果把灵柩放在高山峻岭的崖穴之间,可以使亡魂接近或更易于登上神仙天国。

悬棺葬遗存分布在临江面水的悬崖绝壁上,而葬具形式则以船形棺和整木挖凿的独木舟式棺为主,这就与悬棺葬的民族“水行山处”的生活特点相吻合。所以有人认为,悬棺葬习俗是从鬼魂崇拜的原始宗教中发展起来的祖先崇拜观念的反映。这些习于水上生活并以善于造船和用船著称的民族相信,祖先死后,灵魂虽然离开了身体,但并没有离开生前生活的环境,他们会继续与自己的家人和后代在一起,并保佑整个族群繁荣兴旺。所以船形棺或独木舟式悬棺的主要含意在于满足祖先在幽冥中的生活需要,而且为了尽量避免人兽或其他因素对尸骸的伤害,就把棺木高置于陡崖绝壁,这样才能使祖先的灵魂得到永久的安息,后人也会得到其在冥冥之中的赐福和保佑

人们对悬棺墓葬的产生进行了许多推测,然而最令人匪夷所思的是,这些悬棺是怎样被安放在悬崖峭壁之上的呢?

悬棺怎样悬

最早提出这个问题的人是南朝人顾野王,而他的解释又是充满神话色彩的。他把武夷山中搁置悬棺的崖洞称为“地仙之宅”,意思是神仙的安息之处。神仙有腾云驾雾的本领,悬空置棺当然就不会有什么困难。后人对此说很难理解:神仙既然是长生不死的,他们怎么会像凡人一样死去?当然,如果换个角度思考就只能是,当顾野王看见这些悬棺的时候,赞叹不已,认为悬棺靠常人的力量是难以凌空悬挂在悬崖上的,除非有神仙前来相助。

到了唐代,有一位叫张 的人在《朝野佥载 中记载了古人在临江的悬崖峭壁上开凿石穴安葬死者的情形。他们使用的办法是从山顶上放绳索把棺木吊下来。1978年,福建省博物馆曾使用这种方法,用辘轳自山顶上放下钢绳,从武夷山白岩洞取下一具完整的悬棺。但是,今人所实践的吊绳索取棺木的办法,并不能回答古人在置放悬棺的过程中的所有细节问题,比如人们怎样在崖壁上凿孔?怎样打入木桩搁置棺木?用什么办法才能把棺木钩拉到预定的位置上?实践证明,就算使用今天的技术,完成这项工程的难度之大都是难以想象的,何况3000年前的古人,怎么可能拥有足以吊起数百公斤重量的钢绳呢?

1989年,上海同济大学及江西等地的专家与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美国学者合作,采用绞车、滑轮等机械装置,在江西贵溪仙岩把一具重约150公斤的棺材仿制品吊进了一个离上清河水面约20多米的悬崖洞中。人们得出的结论是:两千多年前古人吊装悬棺正是用了绞车和滑轮等工具。但是有人反对说,这种实验脱离了距今千百年的社会历史背景,因为对古人采用绞车、滑轮等工具的猜测是缺乏有力证据的。

悬棺葬遗存,多处于临水的山崖上,时间最久远的,距今至少有两三千年的历史,最晚的也在四百年以上。在漫长的岁月中,河道、地貌、水位都可能发生很大变化,如福建武夷山的九曲溪、江西贵溪仙岩的信江支流上清河等地的两岸石壁,在两三千年内都经历了河水对河床的冲刷侵蚀,在长期自然力的作用下,河流水位降低是完全可能的事,因而当时放置棺木的高度也就不会像现在所看到的这样高峻。所以,目前所见到的华南地区的大多数悬棺葬位置升得很高,可能是由于地质变迁而导致的。

棺椁为何不朽

悬棺千百年来一直暴露在大自然环境下,南方又高温、多雨,一般来说,这种环境极易导致棺木和尸体加速腐烂。可是事实正好相反,很多地方的悬棺都保存完好,打开悬棺,可以看见死者的骨骸也基本保存完好,这又该怎么解释呢?

◆悬崖峭壁之上,数个崖洞形成奇特的景观。

在僰人和羌人留下的史料中,可以看出他们实施悬棺葬的初衷。僰人认为,人死后尸体不能沾地气,否则魂灵不能升天,而如果使用“悬棺葬”的形式,就能保证逝者魂灵升入仙界。羌人也认为将死者的棺椁挂在绝壁上,可以使肉身悬空,灵魂就可以任意地上天入地,获取神力,从而庇佑子孙。由此,民间也有一些迷信说法认为悬棺饱经千年岁月而不朽,正是因为逝者灵魂升入了仙界,尸身得到了神灵的庇护,所以千年棺木便神奇地保存了下来。

以上这些迷信传说当然是不可信的,所以有人猜测,悬棺内放有奇异的香料,也有人认为放置悬棺的岩壁具有神奇的防潮功能……然而,越来越多的科学考证都证明了这些说法的不足为信

考古工作者经过调查后发现,悬棺所用的材料非同一般。这些木材多数是木质坚实、抗腐性很好的楠木。这种树木生长周期长,木质上乘,用它来制作棺木,即使埋入地下上百年也可不腐楠木密度很大,有的悬棺重量可达500公斤,要4个人才能抬起。这种棺木一般头大尾小,多为整木用子母扣和榫头固定而成,密封性很好。这种结构,可最大限度地减少尸身与空气的接触,从而延缓其腐败,也有利于棺木内部保持干燥。

可是,在南方潮湿多雨的气候条件下,楠木棺椁在露天环境中保存的期限一般不会超过百年,这些已经悬挂了上千年的悬棺又是怎么保存至今的呢?显然,这一解释也不能解开人们心中的疑惑。

千年悬棺给人们留下的诸多疑团都没有得到值得信服的解释,人们在不断询问什么时候才能真正揭开谜底的同时,也不禁感慨古人的超凡智慧。

一块引发数场战争的美玉——和氏璧

在中国人的心目中,玉不仅是身份和财富的象征,而且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如果一块美玉仅仅因为自身的价值是昂贵的, 那么它很容易和盗贼联系在一起;如果对其精雕细琢,再赋予政治和文化内涵, 那么它就会成为价值连城的宝物,又会很容易和战争联系在一起。

春秋战国时期,有一块美玉,被各个诸侯国都视为镇国之宝,它的名字叫和氏璧。人们对和氏璧的追求,有个好听的说法叫“天下共传”。实际上,各诸侯国为了得到它,已经达到了“天下共抢”的地步。那么,和氏璧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魅力呢?人们为了得到它又是怎样机关算尽呢?如今和氏璧的下落又如何呢?

和氏璧的来历

关于和氏璧的记载,最早见于《韩非子》、《新序》等书。《史记》中蔺相如“完璧归赵”所讲的“璧”就是和氏璧。西晋傅咸《玉赋》说:“当其潜光荆野,抱璞未理,众视之以为石,独见知于卞子。”那么,和氏璧究竟是怎样的一块玉?为什么说只有“卞子”能识得它呢?

这位“卞子”相传是春秋时期楚国的一个玉工,名叫卞和。他在一座山下偶然发现了一块玉璞。凭借玉工深厚的识玉本领,卞和认为这是一块世所罕见的宝玉。为了表示自己的忠心,他来到宫廷,把这块玉璞献给了楚厉王。玉璞是未经加工、切割的天然玉料,外表和普通石块无异。通常玉工不会在一开始就打开看里面究竟是不是好玉,而是要凭经验对其进行猜测。楚厉王找来宫廷的玉工对玉璞进行鉴定,得到的结论却是这是一块没有什么价值的普通石块。楚厉王觉得受到了卞和的欺骗和嘲弄,非常生气,就下令砍去卞和的左脚。

楚厉王死后,楚武王继位,卞和又来到宫廷,把这块玉璞献给了楚武王,宫廷玉工居然还鉴定这是块石头。楚武王又以欺君之罪砍掉了卞和的右脚。

◆战国·谷纹大玉璧

几十年过去了,楚武王也死了,楚文王继位。已近残年的卞和又想把玉璞献给楚文王。可是失去双脚的他行动很不方便,满腔的忠君抱负无法实现,他怀抱玉璞,在楚山下痛哭三天三夜,哭干了眼泪,眼睛里就开始流血。楚文王得知此事后,派人去问卞和:“天下被砍去双脚的人很多,为什么只有你悲伤到此地步呢?”卞和回答:“我并非为我的双脚而哭,而是为这块无人能识的宝玉而哭。大王把我的忠心看成欺君,颠倒是非,我是为大王而哭啊!”楚文王听说后,马上命人把卞和接到宫中,当场剖开玉璞。果然,事实验证了卞和的话,里面的确是一块无瑕的美玉。为了纪念卞和的忠君之心,楚文王将此玉命名为“和氏之璧”,并把它奉为国宝。

◆战国·玉双凤璧
玉料呈青灰色,夹少许褐斑,全器中间为璧,左右两侧各饰一透雕的凤。璧在肉的内外两侧周边饰有单阴线,肉面上雕琢疏朗突起的卧蚕纹。

和氏璧究竟是何种玉?为什么大多数玉工都看不出它的真面目?是玉工无能还是和氏璧有其不为人所知的独特之处?

一些学者认为,“和氏璧”不是玉。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因为传说中发现和氏璧的荆山地区不产玉;其次,玉在春秋战国时期并不稀奇而且当时玉石加工技术已经比较成熟,如果是玉一般的玉工都可以分辨清楚,何况是王宫里的玉工?由此可以推断,卞和献给楚王的并非玉,而是玉工不认识的,不同于一般玉的另一种宝石。这种类型的宝石也许是第一次被发现,所以很少有人能认出它来。有专家考证说,和氏璧是产于湖北神农架地区的月光石。也有些人认为,“和氏璧”是一种地球上极为罕见的、至今人们还不知道其真名的十分奇特的天然宝石。总之,“和氏璧”的真实身份究竟是什么,至今仍是一个谜

神秘失踪

楚国发现和氏璧的消息很快传到了各诸侯国,各国国君都想亲眼看看这件具有传奇色彩的稀世珍宝。战国后期,楚国吞并越国(前333),楚威王为了表彰灭越有功的相国昭阳君,就将和氏璧赐给了他。可没多久,和氏璧竟然在昭阳君的家中丢失了。那么,是谁偷走了和氏璧?

据说,当时张仪正在楚国游说法家之道,曾与昭阳君一起饮酒。于是人们把怀疑的目光投向了张仪,因为只有他有机会偷窃和氏璧。楚国人对张仪严刑拷打,张仪拒不承认,楚人无奈,只好将张仪释放了。张仪受辱后辗转到了秦国,后来成为秦国的宰相,为秦国日后的强大立下了汗马功劳。楚国不仅丢失了国宝,还丢失了一个人才,真的是人财两空了。国宝的不翼而飞引起朝野震惊,人们纷纷寻找,却终无结果。难道和氏璧就这样在人们的视线中消失了吗?

据说,和氏璧后来流落到了赵国。据史书记载,赵国人缪贤(传说是宦官)在集市上用五百金购得一块玉。令人始料未及的是,经玉工鉴别,此玉就是失踪多年的和氏璧。赵惠文王听说和氏璧在赵国出现,遂据为己有。不过,和氏璧究竟是怎样流落到赵国的,一直是个谜。

完璧归赵

既然赵王可以得到和氏璧,寡人为什么不可以?”这也许是当时所有国君的共同心声。当时号称最强大的秦国的国君秦昭王便是其中的一位。他派人出使赵国,打算用15座城来换取和氏璧。赵王明知秦国想强取豪夺,却又怕得罪秦国招来大兵压境之灾,只好派蔺相如携和氏璧出使秦国。

◆战国·白玉螭凤云纹璧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里讲道:蔺相如到了秦国,把和氏璧献给了秦王。秦王将和氏璧传给左右嫔妃大臣观看,却只字不提割地之事。蔺相如借为秦王指点璧上瑕疵的机会,夺回和氏璧,怒斥秦王以15城换玉只是一种欺骗,并要挟道: “若大王逼我献出玉璧,我的头就和这玉璧一起撞碎在这柱子上。”秦王怕和氏璧被撞碎,连忙召人拿来地图,指出所割让的15座城。蔺相如认为这是秦王的缓兵之计,便约定以五日斋戒为期,设九宾为礼,再次献璧。蔺相如看出秦王根本不可能割城给赵国。于是便派手下人乔装打扮,怀揣玉璧,连夜逃回了赵国。五日后,秦王在宫廷内设九宾之礼,命人请蔺相如。蔺相如进宫后对秦王说:“秦国从缪公以来20余位君主,没有一位是惜守信约的。今秦国强盛而赵国弱小,如果大王先割城给赵国,赵国怎么会留璧而得罪您呢?我知道欺君之罪当杀,我愿下汤锅,您看着办吧。”秦王想即使杀了蔺相如也得不到玉璧,而且还会使两国的关系恶化,不如厚待蔺相如,自己也可得一个明君的声誉。于是秦王在宫廷内以隆重的礼节款待蔺相如,并将他送回赵国,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完璧归赵”的故事。蔺相如以自己的勇敢和智慧保住了和氏璧,然而,被众人觊觎的和氏璧会安稳地留在赵国吗?

和氏璧的下落

随着秦国的不断强大,六国联盟的最终失败,秦王嬴政统一六国的霸业最终建立。公元前228年,秦国大军攻占赵国,赵国灭亡。赵幽王在投降的同时也献出了和氏璧。和氏璧进入了秦国的宝库。从秦始皇统一中国到秦国灭亡仅有短短15年的时间,之后的岁月里,项羽焚毁咸阳城,然后是楚汉争霸,中原战乱频仍。和氏璧也从此在历史记载中消失得无影无踪了。那么,和氏璧到底流落到了何处呢?

一种推测认为,和氏璧随秦始皇一同埋在了陵墓里,成为随葬品。如果这样,有朝一日发掘秦始皇陵墓地宫,是否有机会一睹和氏璧的风采?另一种推测认为,在秦末战争中,和氏璧被项羽夺走。据史书记载,项羽率兵进入咸阳后,掠夺宝物,焚烧秦宫,和氏璧可能就在这时被项羽夺走。但在后来的楚汉战争中,项羽被刘邦所败,死于垓下。和氏璧会不会又被刘邦占有?或许它被项羽藏在了他的都城彭城(今江苏徐州),亦或许就遗落在垓下吧(今安徽灵璧)。

◆战国·玉镂雕螭虎纹双瑗并体璧

与这两种说法不同,还有一种说法认为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用和氏璧做成了传国玉玺。但有些历史学家认为史书已经记载了秦始皇玉玺的材质,并不是和氏璧那样稀有的石料,而是和田玉反过来说,如果玉玺真是用和氏璧做成的,那么和氏璧也会随着两千年的朝代更迭,以及与此相伴的王朝战争,一代一代地传下去吧。

埋藏两千年的神剑——越剑为何出于楚墓

剑在中国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人就已经锻造出质量很好的铜锡合金剑,佩剑之风盛行,剑术理论也相应得到发展。在无数把宝剑之中,有一把被称为“天下第一剑”。那么,这把剑究竟具有怎样的传奇故事?剑的主人又是谁呢?

勾践的宝剑

春秋时期,各国为了进行连年不断的争霸战争,都大量地制造和改进兵器。据古书《拾遗记》记载,越王勾践曾经让铸剑工匠用白马和白牛祭祀昆吾之神,采集金属,锻造了八把宝剑,分别命名为掩日、断水、转魄、悬翦、惊鲵、灭魄、却邪和真刚。他还广泛地搜集、珍藏了许多名剑。当时有一个极有名气的宝剑鉴赏家,名叫薛烛。当他看到勾践珍藏的一把名为“纯钧”的宝剑时,不禁大吃一惊,感慨从来没有见过这稀世之宝。

勾践死后,有许多人绞尽脑汁去寻找他所珍藏的宝剑,都毫无结果。那么,越王勾践的宝剑都到哪儿去了呢?

1965年12月,在湖北省江陵望山一号楚国贵族墓中,出土了一把古剑。剑上有八个字的鸟虫书铭文——“越王鸠浅,自作用剑”。其中,“鸠浅”就是“勾践”的通假字。原来,这把宝剑的主人就是越王勾践。

越王勾践剑铸造非常精美,它的剑身长55.7厘米,剑柄长8.4厘米,剑宽4.6厘米。剑格部分向外突出,上面镶嵌着珍贵而美丽的绿松石和琉璃。剑首铸有极其精细的11道同心圆,圆箍最细的地方只有一根头发丝那么粗。此剑虽然已深埋地下2300多年,但至今仍光洁如新,寒气逼人,当考古工作者用它切一沓20张纸时,竟轻松切开,而且切缘光滑不带毛刺。更令人称绝的是,在布满黑色菱形花纹的剑身上,居然找不到锈蚀的痕迹。科学工作者对剑进行无损坏研究后发现,剑的主要成分是青铜和锡,还含有少量的铅、铁、镍和硫等,剑身的黑色菱形花纹是经过硫化处理的,剑刃精磨技艺水平可同现在精密磨床生产的产品相媲美。这把勾践剑是名副其实的“天下第一剑”。然而,令人奇怪的是,一代霸主越王勾践的宝剑,怎么会在千里之外的江陵楚墓中出土呢?

春秋战国时期,湖北江陵曾是雄踞南方的楚国国都——郢的所在地。

楚威王即位于公元前339年,去世于公元前329年。楚灭越当在这个时段。《史记》记载公元前334年,越王无疆兴师北伐齐国。齐威王派人游说越王,竟然使越王改变了主意,放弃攻打齐国,转而攻打楚国。楚威王派兵前来迎战,结果大败越国,杀死越王无疆,占领了当年勾践伐吴时占据的浙江一带,为了报复齐国的离间,又继续北上,在徐州大破齐军。

越剑出土于楚墓,与2000年前的楚灭越的战争有没有直接关系呢?越王勾践剑是不是在这时到了楚地呢?

楚墓主人

这座楚墓中出土的竹简表明墓主人叫滑,那么他会不会是楚怀王时的大贵族邵滑呢?根据《史记·甘茂列传》和《韩非子·内储说下》等史料所载,邵滑是楚国灭越国的大功臣。邵滑在楚怀王十五年(前304)以前就是楚国的一位老练的外交家,在“齐破燕”后,曾担任了联赵魏伐齐的重要使命,后来又被派到越国,为越王所用。五年以后,由于他对越国内部的离间,使越国发生内乱,楚怀王乘乱灭掉了越国。于是,楚怀王把从越国掠夺回来的越王勾践剑作为战利品赏赐给了邵滑。邵滑死后,便将这把驰名天下的宝剑殉葬,以彰显自己生前的功绩。

也有人认为,越王勾践剑不是战利品,而是陪葬品。根据史书记载,楚越之间的关系在楚威王之前是很密切的,两国互为盟友,楚昭王曾娶越王勾践之女为妃,而勾践则将他珍贵的青铜宝剑送给女儿做嫁妆,从而流入楚国。楚王后来将这把剑赐给了邵滑,邵滑死后,就将剑作为陪葬品。

也有人对这座楚墓出土的竹简,墓葬形制,随葬器物与其他墓葬的同类器物进行分析比较,认为墓主人并非邵滑,而是邵固。邵固生活在楚威王时期或早些时候,与邵滑是生活于不同时期的两个人。而邵固生前的社会地位只相当于大夫这一等级。根据史书和竹简所记,邵固是以“悼为姓氏的楚国王族,所以又叫悼固。据推测,他是楚悼王的曾孙。竹简中还记载说,他常“出入侍王”,说明他与楚王的关系非常密切。邵固死时很年轻,楚王为了表彰他的忠心而把名贵的越王勾践剑随葬邵固墓中,也是很有可能的。

尽管作出了这么多种猜测,但越王勾践剑为什么会在楚国出现仍是一个谜。

含义莫测的“非衣”——马王堆汉墓“T”形帛画

两千年前的古人把最美的和最富有幻想的图案画在帛上,用来做引导灵魂的工具——招魂幡。他们认为招魂幡去哪里,灵魂也会跟着去哪里。亡者灵魂的归宿是天堂还是地狱?当马王堆汉墓被打开的时候,人们发现了古人的真正意图。

T形帛画的发现

马王堆汉墓位于长沙市芙蓉区浏阳河旁的马王堆乡,共有三座,分别是西汉初期长沙国丞相轪侯利苍及其妻辛追、儿子利豨的家族墓。长沙国是西汉时期的一个诸侯国,自公元前202年始封至公元7年废除,存在了200多年,先后由吴氏和刘氏两个家族统治。长沙王是长沙国的最高统治者,其王位世代相袭。王国的官吏制度与西汉朝廷相同,设有丞相(汉高祖初曾称柱国),由朝廷直接委任,名为辅佐诸王,实际上是派来掌握本国实权以控制地方的。马王堆汉墓的墓主利苍,就是第三代长沙王吴回和第四代王吴右的丞相。在他的墓葬里,出土了大量价值连城的文物,显示出主人的财富。其中,1号墓、2号墓出土的“T”字形的旌幡类帛画,像衣服又不是衣服,色彩绚丽,表现力丰富,非常吸引人的目光

根据随葬的“遣册”竹简可知,这个帛画的正式名称叫做“非衣”。1号墓非衣上,自上而下描绘了上天、人间、水界的景象。在天上,有一位躯干为人、足部为蛇形的女神,女神两侧有五只仰首张嘴鸣叫的鹤。帛画横段的右上部有一轮红日,里面站着一只乌鸦。乌鸦下面的火焰形的树杈上有八个小太阳。与红日相呼应的是一弯新月,其上有玉兔、蟾蜍。乌鸦和玉兔正是所谓“东乌西兔”的写照。月下还有一女子正仰身擎托着弯月作“飞天”状,应该就是传说中的“嫦娥”了反映人间部分的中段,在华盖和有翼鸟下方是一位拄杖的老妇人,应该就是墓主人辛追。在人躯蛇足女神正下方有两个骑兽怪物和一只悬铎,其上有两鹤欲衔铎顶,铎下是有两人拱手对坐的天门,天门抱框上有虎豹攀援其上看守,天门之上左右两侧各有呈倒“S”形的卧龙。在祭祀用的盛有贡品的鼎、壶等下方便是水界,其左右两边各有一只鸱龟,鸱都站在龟背上,由龟载负着爬行

帛画上出现了很多形象,它们究竟有着怎样的含意呢?在2000年前人们的眼中,它们又代表什么呢?

红日中的乌鸦

中国古代最早对日中神禽的称谓为 乌、三足乌和赤乌,后来则叫金乌。从图像上看,帛画上的这只蹲居在红日中的乌鸦,其外围是金光闪烁的光辉,所以叫“金乌”,直接指代太阳。为什么古人要把太阳和乌鸦联系起来呢?

古代文献也把金乌叫“日精”,或“阳精”、“阳乌”。甲骨文中的“日”字为椭圆中加一“Z”字形,仿佛圆日中有只飞鸟。清人段玉裁解释为:“盖象中有乌”。另有《后汉书·天文》注引张衡《灵宪》云:“日者,阳精之宗。积而成鸟,像乌而有三趾。阳之类,其数奇。”除了这些,在其他许多文献中都可以看见乌与太阳已合而为一,说明这种形式已经成为太阳的图腾和象征。金乌还有一种功能,就是“日驭”,即太阳的驾座。还有人说金乌是传说中西王母所役使的禽鸟。如班固的《汉书·司马相如传》说:“低徊阴山翔以纡曲兮,吾乃今日睹西王母。然白首戴胜而穴处兮,亦幸有三足乌为之使。”可见,乌不仅为太阳服务,也受西王母的驱遣。再来看马王堆帛画,奇怪的是,帛画上的金乌却是两只脚的“三趾”乌,这又该如何解释呢?

最早提到金乌的文献是《山海经》,但在《山海经》中只是提到有十轮太阳驾驭乌鸦出行,并未见乌有三只脚的说法,只是到了东汉以后,才有人提出了“三足乌”的概念。而马王堆帛画的创作时间当在西汉,所以仍绘制成“二足乌”也是情理之中的。

画中的女人

在帛画中段的华盖与翼鸟之下,有一位拄杖缓行的老妇人侧面像。她的前面有两人跪迎,后有三个侍女随从。根据服饰、发饰特点,这个老妇人的身份是很高贵的,她会不会是帛画盖住的棺椁中的墓主人呢?

◆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漆器

在1号墓还出土了丞相之妻辛追的尸体,尸体保存得相当完好。考古学家请公安局的画像人员分析她的原始面貌,再用计算机进行恢复性的勾画。令人吃惊的是,最后绘出的面相与帛画精心绘制的墓主人形象极其相似。人们相信,画面中的这位老妇人就是墓主人辛追。围绕在她身旁的双龙与璧结成一体,是否在喻示辛追的灵魂在被缓缓引入天堂呢?

帛画的用途

T形帛画出土时,帛画上端裹着一根竹竿,看得出当时是用来挂画用的。古人在举行葬礼的时候举起非衣,有什么意义呢?

◆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升天图帛画

汉人传承前代的丧葬制度和传统,认为人死后,附在人身上的魂魄要与尸体离散。离散以后,成了野鬼,便享受不到后人的祭祀,而且还会惊扰后人。因此,必须想方设法使离散的魂魄能够回来附于尸体入葬墓内,葬制上叫做招魂复魄。招魂,便是制作招魂幡,让游魂识别幡上画的墓主人形象,自己归来。复魄,便是出殡前将灵柩在家停放数日魄也能附体。一般的做法是,灵柩停放在堂上,把画妥的招魂幡,古人称作铭旌,竖在柩前。出殡时,举在柩前,一路引导到葬地,经过祭祀告别仪式,放在棺上。如果有多层棺,则放在最里的一层棺上,随着下葬。这样,魂随幡,魄随棺同入墓内。

《周礼》、《仪礼》和《礼记》中,都记载了有关丧葬的习俗和制度方面的细节。如《礼记》中就记载出殡时负责高举魂幡,走到柩前的人叫做“复者”。所举的幡,长沙楚墓曾有出土,仅知是导引死者升天。帛画,画幅小,只有墓主人或御龙或乘舟面向西方升天,到了汉代则有三界,内容复杂得多,表明了古人宗教信仰的不断演进。

所以,T形帛画就是一种招魂幡。招回的魂得以升天,魄能入地为安,完成了后人的心愿。这种丧葬习俗,至今还有所遗留。所以有的学者认为,汉代流行的是活着的人通过修炼达到成神成仙,而并没有死后成仙的观念。所以帛画并不是把墓主人引入天堂,而是用来行使巫术的一件工具,它的作用是把灵魂引到新的住地——墓室又具有把死者引向阴间的路标的作用。

“大航海时代”的华彩乐章——郑和宝船之谜

600年前,永乐皇帝统治下的大明帝国,国力强盛,经济繁荣,在政治、军事和科技方面都居于世界领先地位。明永乐三年(1405),郑和登上帝国的宝船,向西洋进发,开启了世界航海史重要的一页。然而,令人不解的是,规模如此大的远洋事件,留给后人的史料记载却少得可怜,让后人在自豪的同时也有着更多的遗憾。

◆《郑和下西洋》纪念邮票
为纪念伟大的航海家郑和,1985年中国发行了一套《郑和下西洋》纪念邮票。

1457年,意大利传教士毛罗应葡萄牙王阿方索五世的邀请,开始绘制世界地图。当绘制印度洋的时候,他提起了一件发生在20多年前的神秘的事情:1420年,一条“中国式帆船”横渡印度洋,通过迪布角外的男岛、女岛,绕过好望角,取道绿色群岛和暗海,向西和西南方向连续航行40天而后掉头返航,消失在水天一色中。以当时的航海条件,跨洋航行是难以想象的那么,这艘闯入西方人眼中的中国船,究竟是什么样的呢?

郑和宝船什么样

当时的明朝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世人没有不了解太和殿和天坛的,它们是明成祖朱棣时期的著名建筑。这些建筑历经数百年风雨依然屹立在世人面前,而作为和这些建筑同时代的郑和宝船,却没有一个实物存在。人们不禁要问:郑和下西洋的船在哪里?它到底有多大?

在《明史·郑和传》、《国榷》、《瀛涯胜览》、《西洋记》、《客座赘语》等史料中,能够找到一些关于郑和宝船的零星记载。它们标出的宝船长度惊人的一致:44丈。用今天的单位换算,44丈尺就是125米。所有对木质造船有研究的专家,听说这么大的船,都觉得非常震惊,因为从木船出现,到18世纪木质船被钢质船所取代,没有哪个国家造过这么大的船,郑和宝船绝对是空前绝后的。根据这个尺寸,一艘宝船的排水量可以达到17000吨。同是明成祖时期完工的全木质建筑太和殿,如果把主殿搬移到宝船上,可以放置四个有余。和这艘巨船相比,哥伦布和麦哲伦的船根本不值一提,甚至400多年后英国倾全国之力,花了6年的财政预算建造的木质战舰“维多利亚”号,也比它短了20多米。所以,关于郑和宝船的长度,尽管资料确凿,但造船学家还是提出了疑问,他们认为,从实物操作角度看,造出这么一条大船,是超出当时技术条件的。这么大的船是怎样造出来的呢?

如何建造巨船

建造海船,最重要的是龙骨。龙骨相当于人或动物的脊梁骨,是船最重要的部分。125米长的船,因为考虑到船底的弧度,龙骨一定要超过125米,其横截面也可能超过一米。这么长的龙骨,对木材的需求量是相当大的。不仅如此,建造龙骨,接木的次数越少越好,因为如果只依靠铁箍、胶粘和铆钉相连,在远航中一旦断裂,就会船毁人亡。郑和驾驶着宝船七次出海,每次都到太平洋、印度洋,所以造船学家认为,史料所记载的郑和宝船很难造出来。就是造出来,也无法适应远洋航行。

据史料记载,郑和每次出海,不算其他小船,仅宝船就有60余艘。造船学家分析,要建造这样一艘巨舰,起码要耗费五年的时间,而建造60余艘,即使倾全国之力也是难以实现的。

从另一个角度说,封建社会里,皇帝九五至尊是不可以超越的,如果说郑和坐的船比皇帝的太和殿还大,等级制度森严的封建王朝会允许吗?所以,巨舰之说虽然令国人振奋,但它不仅危险,不适合远洋航行,而且不合礼制。那么,史籍资料上仅存的一点信息也值得怀疑吗?

于是,有人提出了一个新的观点:这艘工程空前绝后的奇迹之船,恐怕并没有随郑和舰队出海远洋,而是作为检阅郑和舰队的御用旗舰,仅仅建造了一艘。人们推测在郑和出海之前,皇帝正是乘着这艘大船送他,并检阅船队的。它仅仅是在内海航行的船只。如果是这样,许多技术问题便可以得到解决。由于大宝船参加了“欢送郑和”的仪式,所以,当时的史料就将大宝船算入了郑和下西洋船队,并错误地认为远洋船队的航船全由这种型号的巨舰组成。

如果巨型宝船并没有出海,那么郑和的船是什么样的呢?正当人们推翻前论重新寻找线索的时候,两则史料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在南京的静海寺有一块残碑,上面记录着郑和率领2000料海船和八橹船下西洋的事。在后人发现的郑和航海图上,图上所画船的桅杆数量全都是3桅杆。这两条线索可以说明什么呢?

造船学家分析,2000料中的“料”是一个至今仍未有准确定论的中国古代计量单位,有的时候是容积单位,有的时候也代表重量。比较许多记载分析,2000料海船相当于今天排水量1500吨的航船。这样的船用3桅杆是最有利于驾驭的。而八橹船是有八条橹的小船,这些船既有帆也有橹,有风扬帆,无风荡橹。而且在很多时候,在进入无风区的时候,八橹船还起到划桨群拖的作用,是舰队的必要配备。如果郑和出海的航船为2000料海船和八橹船,那么这两种船比起大宝船来说小多了,建造起来容易些,也更适于远洋航行。

远洋史料的焚毁

当郑和开始第七次远洋,离开长乐时,受到了当地百姓英雄般的欢送。但是,当船队归航时,人们却没有发现郑和。据船员说,郑和与各分支船队在古里集合时,病逝于古里。现在人们可以在南京牛首山下找到一座郑和墓,但没人能说清它的来历。

要解释这个问题,就要讲到一个发生在明代的“焚书”事件。明宣德十年(1435),也就是郑和去世的第四年,兵部侍郎刘大夏,奉命将郑和航海记录付之一炬。是什么原因引发了这件事呢?

郑和去世后,明政府对对外事务开始保守起来,皇帝已经不再赞成开放派,而是倾向于海禁派。刘大夏是海禁派的代表,在他的眼中,郑和下西洋只是一项荒唐的举措,奢靡浪费而不务实

因此,从明成化元年(1465)开始,刘大夏焚书的火焰断断续续地持续了22年,直到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郑和用一生书写的史料才基本清除干净。郑和28年的航海经历,也就随着这把燃烧了22年的火焰永远走向了神秘。

既然有关郑和下西洋的史料都已经被焚毁,人们又是如何得知的呢?在第七次出海时,郑和命人刻了两座石碑,记录了前六次的航海经历。他首先在南京附近的太仓立了一块碑,然后率领船队到达长乐准备出海,在这里又立一块碑,太仓碑如今已经找不到了。或许郑和已经意识到人们对下西洋有不同的看法,于是多准备了一份,以保证不被后人忘记。如今,留下的长乐石碑碑文仍然清晰可见,讲述着昔日庞大的船队曾经辉煌的历史。

正是从这个碑上,人们知道了郑和到达的最远的地界是非洲东海岸,而有些报道称,郑和的分船队——就是前文提到的那艘神秘的小船,曾经到达过欧洲。但由于史料的缺乏,没有找到郑和船队在第三次航行中有船队未曾返航的记录,因此不能确定。

明宣德十年(1435),明英宗颁布了一系列海禁政策,五年后,浙江的船只数量下降至不足原来的一半。明弘治十三年(1500),明政府又再次下令,“军民人等擅造大船者”或者“带违禁货物下海入番国买卖者”,将被处以极刑,举家发边充军。就这样,传承几百年的造船技术随着工匠的老去而渐渐失传了。

伟大的船队

郑和舰队像是一支巨大的文明宣传队,沿途留下了无数珍贵的印记。至今,在马来西亚马六甲的博物馆里,仍然可以看见关于当地历史的油画。其中很多都是表现西方人当年登陆马六甲的历史的,殖民者手持火把、长剑,烧杀抢掠,面目狰狞。然而,有两幅画是没有弥漫硝烟的:头戴官帽、身穿朝服的郑和,正率领明朝使节,彬彬有礼地与苏丹会晤。他指挥着一支比西方强大许多的船队阵容,送来大批珍贵的礼品,仅一项礼单就包括:绣金龙衣2件,麒麟衣1件锦绮纱罗300匹,帛1000匹,黄金100两,白银500两,铜钱2600贯,钞票40万。

明永乐十三年(1415),郑和给皇帝带回了各地的答谢信函和友好使者,更从索马里地区带回了一只长颈鹿。这只神奇的动物震惊了朝廷,人们认为这就是传说中的麒麟,它的出现必然为明朝带来好运,人们满心期待地憧憬,明朝将迎来自炎黄时代后中国最鼎盛繁荣的年代。

时过境迁,那只预示昌盛的非洲动物,早已因不适应中原气候而死去。郑和的宝船似乎也不能适应中原的气候,在禁海的硝烟中慢慢沉没,再也寻不着踪影。

◆郑和宝船模型
位于今福建省长乐市闽江口。

皇城巍巍——北京城墙为何独缺一角

北京城西临太行山脉,北倚燕山山脉,两山脉在北京的南口这块战略要地会合,形成向东南方向展开的半圆形大山湾,山湾环抱的是北京平原,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桑干河、洋河等水系在此汇合,历来被称为“山环水抱必有气”的理想的建都之地。可是,当初明朝的皇帝在这里建造都城的时候,却把它建走了形,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1972年和1975年,美国发射了两颗地球资源卫星,从北京上空900多千米的高空进行了拍摄。从高空拍摄的照片来看,最为清晰的是明朝修建的内城城墙的影像。它的位置在现在的德胜门、安定门、朝阳门、崇文门、宣武门、阜成门和西直门一带。

尽管绝大多数的城墙、城楼已荡然无存,或被公路所取代,但由于旧城墙原址具有非常坚实的地基和卫星携有多波段扫描器,因此照片上的影像十分清晰。不过比较引人注目的是,四面城墙并没有组成矩形,它的东北、东南、西南角都为整齐的直角,唯有西北角成了抹角。四角缺了一角,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完美的元大都

这个抹角并非元大都时所建,因为元代的北京城和现在的北京城的地理范围并不一致

元大都由经验丰富的刘秉忠、郭守敬师徒二人汇集风水名家参与规划。由于风水学对都城的选址讲究山和水,北京山势既定,唯一的缺憾就是水流不够。因此二人引地上、地下两条水脉入京城。地表水,引自号称“天下第一泉”的玉泉山泉水。人工引泉渠流经太平桥-甘水桥-周桥直入通惠河,名“金水河”。元大都地下水脉,也是来自玉泉山泉水。此水甘甜,旱季水位也恒定,后来成为皇宫祭祀“龙泉井神”的圣地。元时大都的北城墙,在现今德胜门和安定门以北2.千米处,至今遗迹还在。

不过,元大都时的城墙是方方正正的,它的西北角并没有什么异常的地方,是呈直角的。

东移的都城

明洪武元年(1368)七月,明军进攻元大都元顺帝携后妃、太子及部分蒙古大臣仓皇北逃,元朝灭亡了。明代将大都改名北平。明建文四年(1402),燕王朱棣称帝后,选定北平为都城,为的是既要利用此处的地理优势,又要废除元代的剩余王气。当时的风水师便采用将宫殿中轴东移,元大都宫殿原中轴落西的方法,使处于风水上的“白虎”的位置加以克煞前朝残余王气,又凿掉原中轴线上的御道盘龙石,废掉周桥,建设人工景山。这样,主山(景山)-宫穴(紫禁城)-朝案山(永定门外的大台山“燕墩”)的风水格局便形成了。

北京风水格局的内局,严格按照星宿布局,堪称“星辰之都”。

◆紫禁城奉天殿
该殿建于1420年,初名奉天殿,1562年改称皇极殿,清更名为太和殿。这座大殿是新皇帝登基,颁布重要诏书,公布新进士黄榜,派大将出征等重大庆祝典礼仪式举行的地方。

中国古代将天空中央分为太微、紫微、天帝三垣。紫微垣为中央之中,是天帝所居处。明朝皇帝将皇宫定名为“紫微宫”(紫禁城之名由此而来)。当时的建筑师把紫禁城中最大的奉天殿(后名太和殿)布置在中央,供皇帝所用。奉天殿华盖殿(中和殿)、谨身殿(保和殿)象征天阙三垣三大殿下设三层台阶,象征太微垣下的“三台”星。以上是“前廷”,属阳。以偶阴奇阳的数理,阳区有“前三殿”、“三朝五门”之制,阴区有“六宫六寝”格局。

奇怪的城墙

北京城的形状也比元大都时有了很大的变化它不仅不是四方形,而且建成了一个“凸”字形,分为内城和外城。北京的内城城门包括东直门、朝阳门、西直门、阜成门、正阳门、宣武门崇文门、安定门和德胜门,共九座。出现抹角的地方位于内城西北角的西直门和德胜门之间,安定门离东侧的东直门较近,和它们之间的距离比起来,德胜门离西侧的西直门却很远,在西北角上是没有城门的,从这一点上看,北京城缺的这一角就很明显了。然而,为什么北京的城门是九座而不是十座?而且还出现一个大抹角呢?

明朝前期的北京城,其实也大致呈长方形,南城墙位于原大都南城墙以南一千米处。到了明朝中期,即嘉靖四十三年(1564),为了加强京城的防卫,原计划增筑一周环绕北京的新城墙,但因为财力不济,结果只修了南郊一面的外罗城。至此,北京形成了特有的“凸”字形轮廓。外城为阳,设七个城门,为少阳之数。内城为阴,设九个城门,为老阳之数,内老外少,形成内主外从。按八卦易理,老阳、老阴可形成变卦,而少阳、少阴不变,内用九数为“阴中之阳”。内城南墙属乾阳,城门设三个,取象于天。北门则设二个,属坤阴,取象于地。皇城中央序列中布置五个门,取象于人。天、地、人三才齐备。全城宛如宇宙缩影。城市形、数匹配,形同涵盖天地的八卦巨阵。所以,九座城门是有讲究的,并非少了一座。

哪吒掀起的衣襟

至于四角城墙为什么缺了一角,学术界众说纷纭。传说明朝初年,燕王修建北京城时,命令手下的两个军师刘伯温和姚广孝设计北京城的图样。他们俩在设计的时候,不知何故眼前都出现了八臂哪吒的模样,于是两个人就都各自照着画了。姚广孝画到最后,正好吹来了一阵风,把哪吒的衣襟掀起了一块,他也就随手画了下来到后来建城的时候,燕王下令说东城按照刘伯温画的图建,西城则照姚广孝画的图建。而姚广孝画的被风吹起的衣襟,正好是城西北角从德胜门到西直门往里斜的那一块,因而至今那里还缺着一角。当然,不少学者指出,这毕竟只是传说而已,不足信。

不爱守规矩的朱元璋

有人认为皇城缺一角这件事和明朝的创建者朱元璋有关。朱元璋自从接受“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统一中国后,深感“非深沟高垒、内储外备不能为安”。于是即令谋臣刘基、姚广孝主持设计城池图样,以颁示天下如式修造。刘、姚二人反复商讨、多次修改,最后按照传统规矩画成了矩形图案上交朝廷。朱元璋看后觉得不妥,他说:“自古筑城虽有一定规矩,但根据我的经验,凡事切莫墨守成规,《礼记》云‘规矩城设,不可欺以方圆’。我看还是改动一下为好。”说罢,就提笔将矩形图案的一角抹去。随后,由皇帝改动的城池图式诏示天下,使明代所建之城大都遵照此式:四角缺一角。因此,北京城四面城墙也未能组成矩形,它的东北、东南西南角是整齐的直角,而西北角从德胜门至西直门一线却成了抹角。

为积水潭让路

有的历史学家、考古工作者研究后认为明代将大都城改名北平,为了防范蒙古军队的卷土重来,统治者放弃了元大都城空旷的北部城区,而在旧北城墙以南2.5千米一线,另筑了一道新城墙。墙上设置安定、德胜两座城门。新筑的北城墙西段穿过旧日积水潭最狭窄的地方,然后转向西南,把积水潭的西端隔在城外,这样形成了明代北京城的北界。西北角就成了一个斜角明初时,积水潭的水要远比现在深得多,面积也大得多。为了城墙的坚固和建筑的需要,城墙依地形而呈抹角是合乎情理的。所以,这种观点被大多数人所接受。

◆明清两朝只为皇家居住的宫殿,如今已成为中外游客驻足、观赏的重要景点。

由于古籍、史书上没有这方面的确切记载,专家还不能肯定哪一种是符合事实的。不过,这个“三缺一”的城墙给人们带来许多遐想,让人们更能感受到北京这个古都所蕴涵的深厚的历史底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