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国课程改革的未来走向

中国课程改革的未来走向

时间:2022-05-1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课程改革的未来走向三、中国课程改革的未来走向(一)适应义务教育制度需要的课程教材的成就与局限。只有主导中国教育的深层的价值观念真正体现时代精神、符合国际发展趋势,课程改革才能在高的起点上进行。毫无疑问,这些问题为中国跨世纪的新的课程教材改革提供了重要契机和突破口。基于上述分析可以对中国面向21世纪的课程改革提出下列建议。我们期待着中国新一轮课程教材改革取得圆满成功。

中国课程改革的未来走向

三、中国课程改革的未来走向

(一)适应义务教育制度需要的课程教材的成就与局限。

1986年中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以后,为适应义务教育制度之需要,中国开始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新一轮课程教材改革,其最突出的成就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在课程行政管理体制上开始打破“集权制”的绝对支配地位,力求把“集权制”与“分权制”两种体制的优势整合起来,探索一种“均权制”的课程管理体制,确立“一纲多本”的课程改革方略,以充分发挥中央与地方在课程教材改革中的积极性。第二,在课程目标、内容、组织、结构等方面大胆借鉴国际上的先进经验,敢于突破以往课程教材改革中的诸多禁区。如“个性发展”、“选修课程”、“活动课程”等内容在各地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中都占有重要地位。

不容否认,这次课程教材改革还存在诸多问题。第一,理论基础极其薄弱。关于课程教材开发的基本问题,如课程开发的三个维度(学习者的需要、当代社会生活的需求、学科发展)的关系问题、必修制与选修制的关系问题、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的关系问题、分科与综合的关系问题,都缺乏充分的理论上的准备,所以课程开发的盲目性很大,许多课程论中的常识问题不能在课程开发过程中有效把握,开发出的教材科学性不强。比如遍及全国的“活动课程”在操作上令人费解,“活动课程”与课外活动是怎样的关系?与选修课程关系如何?实践中存在众多分歧。有些地区所推出的课程结构模型也缺乏充分的理论上的论证。第二,课程改革的价值观有待与国际接轨。只有主导中国教育的深层的价值观念真正体现时代精神、符合国际发展趋势,课程改革才能在高的起点上进行。第三,把课程改革局限于改教材。课程不等于教材,它是教材、学生、教师、环境四方面相互作用的“完整的文化”。课程改革是一个全方位的系统工程,教材变革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教育观念的变革、教育管理体制的变革、教育评价制度的变革、教师进修制度的完善和效率的提高都是课程改革的基本构成。第四,课程行政管理上对“校本课程开发”重视不够。这次改革提出了“一纲多本”的策略,提出了“因地制宜”,这很正确。但从总体看,对课程改革的主阵地——学校的积极性重视不够。教师并未真正参与到课程改革过程中,许多教师并未真正理解这次改革的意图,所以存在着新老教材并用的情况。“校本课程开发”在某些地区开始出现,但从全国范围看重视不够。

毫无疑问,这些问题为中国跨世纪的新的课程教材改革提供了重要契机和突破口。

(二)中国课程改革的未来走向。

基于上述分析可以对中国面向21世纪的课程改革提出下列建议。

1.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要逐步与国际接轨。像国际化时代的“多元主义”教育价值观、“大众主义”时代教育民主与教育公平的理念、信息化时代的“主体教育观”都应引起我国课程改革的关注。

2.课程改革要有充分的理论上与组织上的准备。要提高课程改革科学化水平与科技含量,成立课程改革专家咨询与研究委员会,对课程改革的各种基本理论问题、各个具体操作环节提出咨询报告,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开展课程改革。

3.课程改革要充分调动中央、地方、学校的积极性,谋求“国家课程开发”、“地区课程开发”与“校本课程开发”的统一。

4.教师是课程改革的主体,应参与课程改革的每一过程,包括国家课程的规划过程。

5.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既体现我国特色,又尽可能与国际接轨,充分汲取国际上的先进经验、先进科研成果。

我们期待着中国新一轮课程教材改革取得圆满成功。

注释:

①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编:《世界哲学年鉴(1986)》,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②参阅张华:《“多元文化教育”的理论范型和实践模式探析》,《比较教育研究》1998年第3期。

③参阅[英]劳顿:《1988年以来的英国“国家课程”》,《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6年第4期。

④参阅张华:《“实践的课程范式”及其应用研究》,《外国教育资料》1998年第5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