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课程改革的本质是转化而不是强制

课程改革的本质是转化而不是强制

时间:2022-05-1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课程改革的本质是转化而不是强制课程改革的本质是转化而不是强制不可否认,从一定意义上说,强制是重要的,课程改革政策的制定者有义务确定政策、设立标准并监督其实施。但是能不能真正地达到课程改革的目标,就不是强制所能做到的。总之,课程改革不是新课程模式的简单移植,不是由研究者到开发者而至教师的线性的、直接的、强制的过程,而是协商和转化的过程。课程改革既不是产品也不是事件,而是关涉到新课程的实质建构。

课程改革的本质是转化而不是强制

课程改革的本质是转化而不是强制

不可否认,从一定意义上说,强制是重要的,课程改革政策的制定者有义务确定政策、设立标准并监督其实施。但是能不能真正地达到课程改革的目标,就不是强制所能做到的。因为对于有效地达到改革的复杂目标来说,真正重要的是技巧、创造性思维和投入的行动。不管什么样的课程改革,落实到具体的教育实践情境中,几乎都要依靠教师及其合作者的技巧、能力、义务、动机、信息、见识和现场的审慎判断力。任何新的课程改革若想富有成效,都需要有对新的课程改革计划的深刻理解,具有完成改革计划的技术和能力,并认真地付诸实施。“你不能强迫这些事情运转,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创造条件使人们能够考虑和促使人们考虑个人的和大家的见解,并经过一段时间的技能开发的实践。强制性的东西用得越多,时髦的东西就越泛滥,变革看起来就更多是表面化的东西和偏离教学的真正目标。”

以往的许多课程改革,由于依据不恰当的假定和前提,过于侧重强制性,因此遭受失败的命运。如许多课程改革都是理所当然地将新的课程改革方案视为客观存在的物化实体,与教育实践工作者的知觉和实际的建构以及改革方案接受者的个人意志毫不相干,认为只要把由课程专家研究、开发的新计划传达到学校、课堂,课程改革就能生根落实。这显然是一种过于理想化的境界。事实上,课程改革方案最终要落实在处于各种不同的、独特的、复杂的情境中的教和学的过程中,所有的改革涉及者如课程改革的设计者、校长、教师、学生和家长将不同的生活经验、价值和意识形态带到这个情境中,彼此交互作用,共同建构改革的意义、创造新的课程。

总之,课程改革不是新课程模式的简单移植,不是由研究者到开发者而至教师的线性的、直接的、强制的过程,而是协商和转化的过程。学校、教师以适合他们的方式来落实改革方案。课程改革既不是产品也不是事件,而是关涉到新课程的实质建构。转化性的课程改革强调的是建构,师生和相关人员通过情境性思维、批判性反思,探讨他们的决定、判断、行为及其中隐含的规范价值和信念,建构课程改革的意义。转化性的课程改革不在于控制,而在于如何有效地达到改革的目标,增强涉入者的能力,提高判断和自我管理的层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