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思维方式的变革是课程改革的先导

思维方式的变革是课程改革的先导

时间:2022-03-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文根据我们的教育实践,从阐述思维的基本概念着手,提出促进思维方式变革的建议,以更好地推进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思维方式的转变是课程改革的先导。以色列式的处理方式具有创新性,这种教育方式多少与东西方人思维方式的差异有一定的联系。各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在教育实践中的效果也是不同的。

思维方式的变革是课程改革的先导

杨炳奎

摘 要:思维是人脑反映和认识客观现实的积极过程,它在语言物质的基础上形成、存在和发展。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我们所缺的不是信息,不是技术,而是思维方式的变革。本文根据我们的教育实践,从阐述思维的基本概念着手,提出促进思维方式变革的建议,以更好地推进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关键词:思维方式;变革;改革

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必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面临来自各方面的挑战。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解读这一理念十分容易,实施起来却是一个艰难而漫长的探索过程。实践中,我们发现一些教师动机是好的,想通过延长教学时间来实现课改目标,另一些教师试图增加课堂难度和加大信息量实施课改,结果得不偿失,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钟启泉一针见血地指出,对于我们来说,缺的不是信息,不是技术而是思维方式的变革。我们需要摆脱“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的束缚,大胆进行创新思维,才能克服种种障碍不断前进,课程改革的大方向是不容置疑的。

一、课改必然导致思维方式的变革

㈠思维的概要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及事物间的规律性联系的反映。人的心理是在改变客观世界中发展起来的。人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能动的,是一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过程。这一过程中最重要的心理现象是思维。[1]

思维依据思维凭借物来划分,有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

1.动作思维。这是以实际动作为凭借的思维。这种思维通常是用实际操作解决直观、具体的问题,所以又称作直观动作思维。

2.形象思维。这是凭借心象进行的思维。所谓心象就是头脑中贮存的各种各样的表象。

3.抽象思维。这是凭借概念进行的判断推理的活动。抽象思维的进行必须借助于词语,所以又称词语—逻辑思维。

㈡思维方式的分类

1.从思维探索目标的方向、方式不同,可分为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

a.聚合思维。根据问题提供的各种信息,得出正确的答案或一个最好的解决方案,这样的思维方式就是聚合思维。如图:

img10

聚合性思维将各种信息加以重新组合,找出最终答案。这个答案必须是唯一正确或最好的答案。

b.发散思维。这是一种沿着不同方向去思考,探索新的远景,追求多样性的思维。如下图:

img11

在一般情况下,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在解决具体问题时往往是交替使用的。

2.根据思维中是否含有创新成分,可将思维区分为常规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a.常规性思维。指个体运用已获得的知识经验,按现成的方案解决现成问题的思维。比如老师例题示范讲解之后,学生遇到类似的例题,就按老师讲授的方法去解决,这是一种常规性思维。

b.创造性思维。指打破常规的,具有独创性的思维。科学家的创造发明、革新、艺术家的绘画、雕刻等活动是最能表现人的创造性思维活动。

除了上述思维类型外,运用其他维度,思维类型还有不同的划分。如按照思维的目的性可分为上升性思维、求解性思维和决策性思维。按照解决问题的性质,还可以分为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等。

㈢传统教学中思维能力培养之单一

就我国的中小学教育而论,迄今为止占主流地位的是传统的教学观,其中有一种根深蒂固的认识,即所谓课堂教学,无非就是传递书本知识,教学的成败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个人能力。这种脱离教学情境的孤立地进行教学法研究的状态,导致了教学效率的低下。[2]

我们使用的课改教材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广大教师忽略了新课标要求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的过程,教材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们思维。因为读写是直线式的,导致我们的思维方式也成为线性,一根直线不能拐弯。[3]我们的教学法也是线性,第一册、第二册、第三册规定得死死的,每一单元从Warm up,Text Reading,Comprehension,Useful Expressions,Grammar Focus一步一步往下走,都是线性思维作用的结果。要改变这种线性思维的教学,教师必须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改变学生的思维习惯,同时要借用多媒体技术,学会进行多线性思维或者是非线性思维,使我们学会获得更多的信息。

新课程提出“三维目标”认识人脑思维的概念和思维方式便于教师运用适当的教学策略,便于挖掘教材中蕴含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内容,也有助于开发课堂教学中生成的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内容。从这个意义上讲,思维方式的转变是课程改革的先导。

二、影响思维方式的若干因素

讨论影响思维方式的因素,我们还得从案例分析开始。1996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属下的一个工作机构在日本东京组织了一次国际中小学教师、学生联欢活动。共有20个国家和地区的410名师生参加(教师208名),其中一个活动是评选最受欢迎的教育方式。主持人设计了一个问题要求所有的老师做简答。这下问题是:大杰克和小杰克是孪生兄弟,都是14岁,正在学校读书。由于学校离家较远,家长给他们一辆轻型汽车作交通工具供上学。这兄弟俩贪玩,经常迟到,多次被批评还是我行我素。有一天上午考试,尽管老师事先警告他们不许迟到,但他们在路上玩耍,还是迟到了30分钟。老师问他们原因,他们谎称在路上爆胎,到维修点补胎误了时间。

问:假如你是杰克兄弟俩的老师,你将怎样处理?

教师认真思考,积极作答,都按规定半小时内交上答卷。从208份答卷中归纳出25种处理方式,其中主要是:

1.中国式的处理方法:a.是当面严肃批评,责令写检讨;b.是取消当年参加各种评选先进的资格;c.是报告家长。

2.美国式的处理方法:幽他一默,对兄弟俩说:“假如今天下午不是考试而是吃冰淇淋和热狗,你们的车会不会在路上爆胎。”

3.俄罗斯式的处理方法:给他们俩讲一个说谎的故事,然后再问他们,近来有没有说过谎。

4.埃及式的处理方法:让他们向真主写信,向真主叙述事情的真相。

5.巴西式的处理方法:半年内不准在学校踢足球。

6.以色列式的处理方法:指出三个问题,让兄弟俩在两个地方作答。三个问题是:a.你们的汽车爆了哪个轮胎?b.你们在哪个修理店补胎?c.你们付了多少补胎费?

7.英国式的处理方法:小事一件,置之不理。

8.日本式的处理方法:把兄弟俩分开询问,对坦白者给予奖励,对谎言者严厉处罚。

9.韩国式的处理方法:把真相告诉家长和全体同学,请家长对学生严加监督,让全班同学讨论,引以为戒。

10.新加坡式的处理方法:让他们自己打自己的嘴10下。

活动主持人把25种处理方式翻译成几种语言文字,送给参加活动的202名学生,请他们评选出自己最喜欢的处理方式,结果是91%的学生选择了以色列式的处理方式。因为它的批评教育带有游戏性质,学生不怕难堪,由此可知最受学生欢迎的教育应该是在游戏中教育。[4]东方式的教育方法较西方的教育方式要严一点。以色列式的处理方式具有创新性,这种教育方式多少与东西方人思维方式的差异有一定的联系。各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在教育实践中的效果也是不同的。思维是一种内隐的心理活动过程,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是实现思维活动的物质形式。它在语言物质材料的基础上形成、存在和发展。上面各个国家对同一件事情的不同处理方法实质上是他们思维活动的结果。

思维方式受到语言的影响。语言离开了思维,就成为空洞的声音,不再是音义结合的交际工具。思维是在语言基础上进行的,离开了语言物质形式就不能进行思维活动。语言和思维的关系十分密切。

汉语与拼音/字母组成的音素文字虽然都是语言,但截然不同。汉语(字)以形写意,而且形声义一体,是平面文字。而音素文字则代表声音。形不写义而写音,是线性文字。重形象是中国人思维的一种习惯,重形(象)也是中国文字的一大特点,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重抽象是西方人的思维习惯,也是西方文字一大特点。如:美国人对空间的描述总是由里及表,由内及外。和中国人的描述正好相反;从时间上来说,中国人按自然顺序来描述,我们描述一个东西时突然停住时,往往是最后说的那个东西最重要。美国人在时间的描述上是首先把最重要的东西说出来,然后再说陪衬性的东西。只有发生悲剧事件,美国人才会在前面加上铺垫。这就是东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

思维方式也受到文化的影响。思维和语言的关系密切,而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也是文化的载体,思维与文化关系密不可分。一种语言必然反映本民族的民族意识和文化特色,与本民族的地理环境、心理状态、历史文化传统、社会物质生活、习俗和宗教息息相关。毫无疑问,这些因素会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影响着教师取舍不同的教育方式,有什么样的思维方式就会有什么样的教育方式。

我们也应该认识到,不同民族的思维有共同性的一面,也有特殊性的一面。不同民族思维的共同性来自人类大脑构造和功能的相同。人类大脑结构相同,并都具有反映、认识、记忆、想象等功能。此外,由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大致上也是相同的,也为思维反映的内容确定了共同的基础。[5]这就是为什么有91%的学生选择了以色列的教育方式。

然而,因为不同民族所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以及社会文化背景很不相同,各民族的思维方式便出现了各自特点。思维的这种民族性特征,必将对语言产生深刻的影响,这是上述各种不同的教育方式产生的基础。

三、思维方式变革的建议

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总是运用分析性思维和综合性思维方式。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成年人认识客观世界时不仅多采用分析法而达到综合,而且善于分析,而分析的过程就是理解的过程,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也才能记得牢。

思维方式的变革与否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成败。杜威曾说过:“要改变个人在漫长的岁月里所形成的习惯,是一种费时费力的复杂过程。”我们或许可以进一步说,要改变教育在漫长岁月里确立起来的制度是一种更费时、更费力、更加复杂的过程。[6]当前我国正在进行的课程改革既然是一种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制度转型过程,遭到种种干扰和重重的阻力是必然的。对于教师来说,首先会遇到的是先进的课改理念与滞后的思维方式的矛盾比较突出的问题。我们用的课改的新课本,而我们的思维方式还停留在应试教育的制度下,按部就班地实施课程,无需对课程作出调整的状态。新课改要求对课程进行二次开发,强调教师是课程开发的主体,要提升教师的课程意识和能力。新课程改革的成败取决于课堂教学改革,课堂教育改革的成败取决教师角色的转型和思维方式的变革。

思维变革需要先进理论的引领。从应试教育下的思维方式转向素质教育的思维方式是一次重大的变革,更是一次费时、费力的艰苦转变的过程。从总体上讲应试教育的理论基础是行为主义学习论,思维方式受该理论影响很大,素质教育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全面发展理论,现代学习论和现代教学论加上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如果教师满足于行为主义理论,不去学习新的理论,那么思维方式的变革几乎是不可能的。

思维变革需要对人脑结构和功能的认知,思维是脑的机制,脑是思维的器官,思维与脑有着密切的关系。从人脑的信息加工过程,可以发现一个巨大的神经网络系统,它可以用来学习语言,可以从数千张面孔中辨认出自己要找的人,还可以通过快速的数据分析作出推断。所有的证据可以证明,人脑的设计完全用于思考的。这告诉我们,我们如果一定要教它思考,就贬低了它自身的结构和功能,忽视了目前的研究,也轻视了学生天生的好奇性。认为如果我们不教人思考,个体就会陷入缺乏思考的环境。使得生存成了首要的问题。但是如果大脑能够进行高级思维,学生在学习中很少显现出来,我们认为,学生之所以没有进行批判性思考,主要是我们没有让他接触需要批判思考的环境,大多数情况下,学校的学习只需要一些聚合思维。当然我们并不教大脑如何思考,然而我们能够帮助学习者组织有关内容,以助于进行更加复杂的加工。综上所述,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应该熟悉人脑思维的基本概念,了解脑科学研究成果的发展趋势,便于进行科学设计。

思维变革需要对教学法的全面深入理解,实现思维方式的变革需要了解教学法演变的历史,一种教学法源自一种教学理论,有其优点和不足。我们应该辨证地看待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每个老师选择的教学方法不一定相同,选择教学法是非常个性化的。教学方法大量引进现代化手段,促进了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局面,并日益成为教学方法现代化的主要动向,教学方法的选择过程也是思维方式变革的过程。巴班斯基指出:“教师对教学法多样性要领了解越多,他与学生的交往就会越全面,教师的科学基础知识越广泛,那么教学法就会越灵活,越有成效,越明确。因此多种被造出来的方法的综合就是最优化的。”

在教学方法上的思维变革就是让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从学什么转向怎样学。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主动地学习和探索。

参考文献

[1]张公谨,丁石庆.文化语言学教程[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2]David A.Sousa.董奇译.How the Brain learns[M].中国轻工出版社,2005.

[3]王德春.语言学概论[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4]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5]叶奕乾,等.普通心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6]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本文获2007年度江苏省“师陶杯”论文评比二等奖)

【注释】

[1]何东亮,丁瑜.师范教育心理学[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7:112.

[2]苏军.专家会诊“低效教学”[N].文汇报,2006.12.25

[3]胡壮麟.外语教学发展理念[J].基础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01).

[4]裴重生.最受欢迎的教育方式[J].教师博览,2005(02).

[5]张公瑾,等.文化语言教程[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6]赵小雅.义无反顾奏响改革进行曲——对话钟启泉教授[N].中国教育报2006.12.2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