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策划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策划

时间:2022-05-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是建立和有效运行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基础,在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与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其他要素之间建立明确一致的联系至关重要。对于尚未建立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用人单位,则主要是通过初始评审来确定其职业安全健康风险状况。

策划

(三)策划

策划是用人单位建立与运行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启动阶段,目的是对如何实现职业安全健康方针做出明确的规划。该阶段包括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目标和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方案四个内容。

1.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

(1)规范条款。

用人单位应建立和保持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实施必要控制措施的实施程序。程序应包括:

——常规和非常规的活动;

——所有进入作业场所人员的活动;

——所有作业场所内的设施。

用人单位所采用的危害辨识和风险评价方法应该符合下述条件:

——依据用人单位的范围、性质和时限进行确定,以保证该方法是主动的而不是被动的;

——确定风险级别;

——与运行经验和所采取风险控制措施的能力相适应;

——为确定设备要求、明确培训需求和建立运行控制,提供相应信息;

——对所需控制活动的监测提供信息,以保证实施的有效性和及时性。

风险评价的结果应形成文件,作为建立和保持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中各项决策的基础,并为持续改进用人单位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绩效提供衡量基准。用人单位所制定的风险控制计划应有助于保护员工的安全健康。

用人单位应定期或及时评审和更新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的信息。

(2)理解要点。

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是建立和有效运行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基础,在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与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其他要素之间建立明确一致的联系至关重要。本要素的基本要求可分解为下列几个方面:

1)建立并保持程序,以有效地开展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实施必要的风险控制措施。

2)所建立和保持的程序,无论是在危害辨识和风险评价方面,还是在风险控制的策划方面,均应具备充分性。即程序必须覆盖用人单位常规和非常规的活动(如临时性的运行、检修和维护等活动)、必须覆盖所有进入作业场所人员的活动(包括分包方和访问者)、必须覆盖作业场所内的所有设施。用人单位在考虑风险因素时,应包括风险因素的三种状态(正常、异常和紧急状态)、三个时态(过去、现在、将来)和各种类型。

3)所采取的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的方法应合理。即该方法对用人单位的范围、性质和时限具有预防性(主动的)而非反应性(被动的);应能提供风险的分级以便于对控制措施的策划;应与用人单位的运行经验和风险控制措施的能力相适应以确保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工作的实用性;应能为具体控制措施与方法的决策(如确定设备要求、明确培训需求和建立运行控制)提供必要信息;应能为如何监测各类控制活动的效果提供信息服务(如监测的指标、频次、方法等),从而实现监督各类控制措施能够不断有效、及时地开展。

4)应将风险评价的结果以适当的形式形成文件,并确保风险控制计划的主要目的围绕于保护员工的安全与健康,而非围绕于其他表面与用人单位效益相关的方面。

5)应定期或及时地对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的效果进行评审,并根据用人单位内外部条件的变化而不断更新危害辨识和风险评价的信息。如当用人单位的生产活动采用了新工艺、新方法或新物质时;当用人单位的生产经营范围、作业区域有所改变时;当职业安全健康法律与法规其他要求发生变化时。

对于尚未建立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用人单位,则主要是通过初始评审来确定其职业安全健康风险状况。

2.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

(1)规范条款。

“用人单位应建立并保持识别和获取适用法律、法规和其他职业安全健康要求的程序。用人单位应及时更新这些信息,并应将有关信息传达给相关人员和其他相关方。”

(2)理解要点。

法律、法规和其他职业安全健康要求是评价用人单位重大风险的主要依据之一,是用人单位在职业安全健康方针中必须予以承诺遵守的内容,也是用人单位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工作中的重点。因此,用人单位要有充分法律、法规意识,去主动了解法律、法规及其他职业安全健康要求是如何约束自己的职业安全健康行为,并通过体系的有效运行确保对法规要求的符合性,从而实现方针中遵守法规的承诺。

本要素的基本要求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建立并保持程序,以获取和识别与用人单位相关的规定,法律、法规与其他职业安全健康要求。程序中应规定用人单位获取的内容、途径、方法、频次、识别的依据,并形成适用法律法规的清单。

2)保持需遵守法律、法规与其他职业安全健康要求的信息为最新。

3)与相关人员和其他相关方充分交流应遵守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相关信息。规范中所说的法律、法规主要包括国家、地方政府或相关部门颁布的与职业安全健康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条例、规章、制度等;其他要求可包括:产业实施规范、与官方机构的协定、非法规性指南、集团公司的方针与规定等。用人单位应全面掌握适用的有关要求,特别是地方及行业的有关要求往往直接规范着用人单位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行为,并严于国家规范,反映所属行业或地区特点。

3.目标

(1)规范条款

“用人单位应针对其内部相关职能和层次,建立并保持文件化的职业安全健康目标。如可行,目标应予以量化。用人单位在建立和评审职业安全健康目标时,应考虑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自身职业安全健康风险,可选技术方案,财务、运行和经营要求,以及相关方的观点。目标应符合职业安全健康方针,并体现对持续改进的承诺。目标的重点应放在持续改进员工的职业安全健康防护措施上,以达到最佳的职业安全健康绩效。”

(2)理解要点。

职业安全健康目标是方针的具体体现,目的是确保职业安全健康方针的实现。本要素的基本要求包括:

1)针对用人单位内部相关职能和层次,建立并保持文件化的目标。目标是有层次的,是一个逐渐细化、分解的过程,同时,根据用人单位的规模、目标的复杂性和时间性,可将目标分解为独立的指标,各不同层次的指标和目标之间应有明确的联系。

2)各层次的目标应尽可能量化,以确保目标实现情况的可监测性。

3)在建立和评审目标时,应综合考虑下述各种因素,以确保所确立目标的合理性、针对性、可行性和符合性:

①考虑法律和其他要求、自身的职业安全健康风险、相关方的观点,以确保目标的合理性。职业安全健康方针中遵守法律法规的承诺应在目标、指标中得以落实,且目标、指标的制定应符合法律法规的相关要求。用人单位通过危害辨识和风险评价所确定的重大职业安全健康风险,是制定目标和指标时所应主攻的方向。员工、分包方、行业及上级公司的要求也应纳入目标和指标之内。

②考虑可选技术方案、财务、运行和经营要求,以确保目标的可实现性和时间性。

4)目标应与方针中的要求相符合,并应具有一定的阶段性,从而充分体现对持续改进的承诺。

用人单位建立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重要目的,是用人单位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水平得到整体提高和改善,从而实现绩效的持续改进,而持续改进的可见证性就是反映在定期不断更新的目标和指标的实现。目标类型的实例可包括:

①确立目标时应将其重点放在持续改进员工的职业安全健康防护措施上,以通过体系的不断运行达到其最佳的职业安全健康绩效一本质安全。必要时,也可考虑将目标确定为降低风险水平、消除或降低特殊意外事件的频次、向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引入附加特性、分步或连续改善现有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特性等。

②目标应向相关人员予以传达(如通过培训或小组简要汇报会),并通过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方案和各类实施进行部署。

4.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方案

(1)规范条款。

“用人单位应制定并保持旨在实现职业安全健康目标的管理方案。

方案应文件化,并包括下列内容:

1)为实现职业安全健康目标而规定的用人单位相关职能和层次的职责和权限:

2)实现目标的方法、资源和时间表。

应定期对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方案进行评审,针对用人单位的活动、产品、服务或运行条件的变化,对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方案进行修订。”

(2)理解要点。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方案是体系成功实施的关键要素,是用人单位实现职业安全健康方针和目标、指标的主要方法之一。本要素的基本要求包括下列几个方面:

1)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方案的内容应包括各相关职能与层次实现其所对应目标的职责与权限。

2)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方案的内容应包括实现目标的方法,即应确定所需实施的不同作业任务,以及完成不同作业任务的职责与权限。

3)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方案的内容应包括实现每个作业任务的时间表,并对每个作业任务提供资源配置(例如财务、人力、设备、后勤等)。

4)以定期评审管理方案,并随用人单位的活动、产品、服务或运行条件的变化及时修订管理方案。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方案,是按优先次序所确定的用人单位为实现其职业安全健康目标的专项活动,有助于改进用人单位的职业安全健康状况。方案应是动态的,并视情况变化予以修订,以反映用人单位目标的变化情况。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方案通常应包括:

①所针对的目标;

②各级管理部门的职责和目标的要求;

③满足危害辨识、风险评价与风险控制和法律、法规要求的实施方案;

④详细的行动计划、时间表及方法;

⑤方案形成过程的评审和方案执行中的控制;

⑥项目文件的记录方法。

具体编制时可按风险级别序号或优化的目标序号,说明现状、目标、措施、责任单位、责任人、支持条件(人、财、物)、启动日期、完成时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