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汇率水平差距问题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汇率水平差距问题

时间:2022-04-0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五、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汇率水平差距问题1.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简介按照购买力平价理论,两国的汇率应当是两国物价水平的对比,但在国际金融市场上,汇率与购买力平价始终存在某种程度的偏离,这种偏离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货币的汇率中表现得尤其突出。第二层是发展中国家因缺乏品牌、垄断、特权而使其汇率相对于贸易品一价定律成立时的汇率水平的低估。

五、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汇率水平差距问题

1.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简介

按照购买力平价理论,两国的汇率应当是两国物价水平的对比,但在国际金融市场上,汇率与购买力平价始终存在某种程度的偏离,这种偏离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货币的汇率中表现得尤其突出。巴拉萨(B.Balassa)与萨缪尔森(P.Samuelson)分别从后进国家角度和先进国家角度引入生产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差异来解释这一现象,这就是著名的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在此用简化的形式介绍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

(1)汇率与购买力平价的偏离。假设一个高度简化的两国环境:发达国家称作f国,发展中国家称作d国,两国各自生产两类产品:可贸易品T和不可贸易品N。不可贸易品的典型是服务业,可贸易品的典型是工业产品。产品的生产只使用一种生产要素即劳动,对两国而言,不可贸易品占总产品的比例均为Q。我们用上标表示不同国家,用下标表示不同产品部门。

假定对于每个国家、每个产品部门,产品价格都由生产单位产品所支付的工资决定,有

f国和d国相比,可贸易品部门劳动生产率aT较高,为了便于研究,我们假定两国不可贸易品部门的劳动生产率aN没有差异[9]。即有

img300

可贸易品部门劳动生产率上升,劳动者的工资水平也上升。由于不同行业的劳动力可以在国内自由流动,因此一国范围内,可贸易品和不可贸易品生产者虽然劳动生产率不同,但工资水平是一样的,即有

img301

由式(8-1)~式(8-3)可知,f国不可贸易品的价格高于可贸易品的价格。

img302

一国的整体物价水平为可贸易品和不可贸易品的加权平均

在一价定律成立的条件下,两国汇率由可贸易品的价格对比决定

img304

式中,e是市场汇率,e单位的d国货币可以兑换1单位的f国货币,e上升即d国货币贬值

而购买力平价则是整体物价水平的对比,可以表示为

img305

由式(8-4)可知,e>PPP,即发展中国家的币值相对于购买力平价而言被低估,相应地,发达国家的币值相对于购买力平价而言被高估,这就是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的第一层含义。

(2)劳动生产率追赶条件下实际汇率的变化。我们可以用外部实际汇率的变动来考察劳动生产率追赶的结果。外部实际汇率可以表示为

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给我们的启示是:发达国家的币值高估和发展中国家的币值低估是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所造成的客观差异,承认这一差异,充分认识这一差异对发展中国家的有利之处和危害之处,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长期汇率协调的基础。

2.发展中国家币值低估的进一步原因

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给我们的启示是货币币值的高估和低估与经济发展阶段和水平有关。然而,在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的分析中,可贸易品的一价定律始终成立。这就隐含了两个前提:首先,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产品没有差异,它们既是同质的,又是同价的;其次,市场汇率完全由可贸易品的价格对比决定,即可贸易品的成本对比决定。由于在现实中,一价定律并不始终成立,所以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所得出的发展中国家货币低估,也就没有说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货币关系的全部内容。

在现实中,发展中国家的产品和发达国家相比,一方面在质量、性能上存在差距;另一方面,还存在一些与产品成本本身关系不大的竞争劣势。譬如,在国际市场上,发达国家的产品往往有明确的消费群体,具有一定的品牌效应,从而拥有品牌加价;还譬如,发达国家的某些厂商在其产品领域处于技术领导者或垄断者的地位,从而拥有垄断加价;又譬如,长期来,发达国家在国际政治、经济关系中一直处于主导地位,成为国际经贸关系和技术标准的规则制定者,从而拥有特权加价。

由于上述种种原因,发展中国家的商品,无法在国际市场上用相同的价格与发达国家商品竞争,只能用较低的国际价格来弥补质量、品牌和垄断方面的不足。我们以一个数字的例子来对比这种情况下的汇率与一价定律成立条件下汇率的高低。

表8-5 一价定律成立情况和现实情况的汇率对比

img314

注1:假设发达国家货币为美元,发展中国家货币为人民币

注2:现实情况中,国际市场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商品价格的差距,包括质量加价、品牌加价、垄断加价等等。

可以看到,在现实情况中,为了在国际市场上将产品销售出去,与一价定律成立时的情况相比,本国货币需要贬值(从4元人民币/1美元贬值到5元人民币/1美元)。这种贬值意味着国际经济交流中的不等价交换。但是,发展中国家为了满足经济增长和生活质量改善的需要,或为了获得外汇以购买自己不能生产的生活和生产资料,又必须扩大出口。因此,发展中国家往往不得不将本币币值低估(贬值),使产品相对于发达国家的类似产品更为便宜,以提高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竞争力。

因此,发展中国家的货币低估包含两个层次。第一层是贸易品一价定律成立时的汇率水平相对于购买力平价而言的低估,即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所解释的低估。第二层是发展中国家因缺乏品牌、垄断、特权而使其汇率相对于贸易品一价定律成立时的汇率水平的低估。这两层低估归根到底都是由于发展中国家劳动生产率水平长期落后造成的,称作发展中国家的低估依赖。对像中国这样人口众多、技术装备水平相对落后、主要依靠价格优势参与国际竞争的国家而言,低估依赖将会长期存在。

3.汇率水平差距的作用

为进一步说明汇率水平差距的作用,此处将均衡汇率的资源拓展模型略经变形后合并为一幅图,见图8-9所示。

img315

图8-9 币值水平和增长方式的分布

在图8-9中,Y外表示外延经济增长,Y内表示内涵经济增长。图8-9(a)表示发展中国家汇率水平与外延经济增长的关系,即随着外延经济的增长,发展中国家的资源消耗增加,并且,外延经济的增长是与发展中国家货币贬值相一致的;图8-9(b)表示发达国家汇率水平与内涵经济增长的关系,即随着内涵经济的增长,发达国家的资源节约程度提高,并且,内涵经济的增长是与发达国家货币升值相一致的。因为发展中国家的货币贬值(低估)必然意味着发达国家的货币升值(高估),所以,发展中国家特定的资源消耗水平和外延经济增长水平就对应着发达国家特定的资源节约水平和内涵经济增长水平。当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运行状态从点A移向点B时(外延经济增长,从Y外,1上升到Y外,2,资源消耗相对增加,发展中国家货币贬值),发达国家的汇率便从点a走向点b(内涵经济增长,从Y内,1上升到Y内,2,资源节约相对增加,发达国家货币升值)。

图8-9表明,在币值低估的情况下,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方式是外延经济增长,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方式是内涵经济增长。这样的增长方式分布,能够发挥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比较优势:由于发展中国家在资源数量特别是劳动数量上的优势,它适合发展外延经济;由于发达国家在劳动生产率,技术水平上的优势,它适合发展内涵经济。从某种程度上说,在这样的汇率安排下,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能够达到互补。

4.发展中国家币值追赶的必要性

发展中国家的币值低估和发达国家的币值高估,既对双方经济的增长都有利,也需要双方付出一定的代价。对发展中国家而言,货币低估的实质是通过增加国内资源消耗来换取产出和市场。对于发达国家来讲,货币高估的实质是通过让出部分产品市场来节约国内资源。从而,两类国家各自的利益分配也就取决于两类国家各自对资源和市场的需要程度。

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讲,如果它的自然资源相对紧缺而对外国市场需求相对较小,则其币值低估的成本较高、收益较低,在利益分配中处于不利地位,从而应采用稍高币值的汇率政策或随经济增长不断调高本币币值;相反,如果它的自然资源相对丰裕而对外国市场需求相对较大,则其币值低估的成本较低、收益较高,在利益分配中处于有利地位。发达国家也可以进行类似的分析。事实上,如果允许汇率自由浮动,那么币值低估的水平会自动使两国各自的成本和收益相等。

即使在币值低估中,发展中国家眼下的收益较大,但从长期看,发展中国家提升劳动生产率、进行经济追赶仍然是必要的。首先,提升劳动生产率是提高产出、实现经济增长的根本途径。其次,币值低估会造成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交换中损失实际资源,即低估的币值使等量本国资源只能换回较少的外国资源,从长期来看,这不利于发展中国家福利水平的根本提高。第三,币值低估、外延增长主要依靠资源持续不断的投入,因而对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来讲,具有不可持续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