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世界发达国家“三农”问题的经验借鉴

世界发达国家“三农”问题的经验借鉴

时间:2022-03-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发达国家在工业化初期出现的“三农”问题中最突出的是农民问题,包括失地农民的安置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尽管如此,美国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一些特点对于我国解决“三农”问题仍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世界发达国家“三农”问题的经验借鉴_民国时期“三农”思想研究

第三节 世界发达国家“三农”问题的经验借鉴

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的“三农”问题更加突出,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其一是“三农”问题产生的外生性。我们知道,中国的“三农”问题是在近代化进程中出现的,而中国的近代化是在几千年的封建统治基础上,是被西方列强入侵后,在其坚船利炮及先进技术的攻击下被动地开始的。落后的工业,无力解决近代化过程中一起迸发出来的“三农”问题。而西方国家的工业化是内生的、渐次展开的;随之出现的“三农”问题也在工业化的进程中被逐步解决了。所以,中国的“三农”问题较之西方国家尤其突出。其二,近代中国人口占全世界人口的20%以上,而其中农业人口又占中国人口的90%,在工业化过程中出现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也是世界其他国家所不可比拟的。要解决如此庞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其困难可想而知,这也导致了中国的“三农”问题比其他国家更加突出。

尽管如此,世界发达国家在工业化初期解决“三农”问题的经验教训仍然值得我们借鉴。发达国家在工业化初期出现的“三农”问题中最突出的是农民问题,包括失地农民的安置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下文主要总结了英国、美国及日本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方面的经验,这些经验可以作为我国解决“三农”问题的借鉴。

一、英国

在人类历史上被称为“羊吃人”运动的英国圈地运动,在牺牲了广大农民利益的条件下,积累了大量的原始资本,为英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廉价的雇佣劳动力,同时,也为英国的工业革命准备了条件。

在工业革命以前,为了限制失地农民到处流浪,英国政府颁布了血腥法令,严惩进城的失地农民;后来采取救济的方式,强迫有劳动能力的人去工厂工作,同时还组织大规模的海外移民,不断开发新的殖民地以安置这些失地农民。随着工业化的展开,工业需要更多的劳动力,于是大量失地农民移居城市,这又进一步促进了英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建设。到19世纪中叶,英国的失地农民问题已基本得到解决,分析其经验,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是重视权力:加强政府干预。在英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政府干预是非常有效的。通过立法、制定政策来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有利于解决转移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社会问题。

二是重视拉力: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建设。在经济发展前期,是以工业发展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而在后期,则主要靠第三产业来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英国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初期,主要是在圈地运动中被迫转向毛纺织工业;工业革命后,产业结构发生变化,迅速发展的二、三产业需要不断补充新的劳动力,于是推动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和二、三产业流动,也促进了城市化的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在20世纪50年代前主要转入工矿业和建筑业,50年代后主要转入第三产业。

三是重视推力:推动发展农业现代化和产业化。英国在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实行农业的产业化经营,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成功转移做出了贡献。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主要与城市化相关,由农村转入城市;但是在50年代以后,则更多地趋向于在农村内部转移。而英国的农工综合体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农村内部转移提供了条件。农工综合体的部门分为3类——农业前导部门、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部门和农业后续部门,这些部门都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农村内部的转移。

二、美国

美国地广人稀,劳动力资源十分稀缺,在工业化过程中并不存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问题,其工业是在同农业争夺劳动力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尽管如此,美国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一些特点对于我国解决“三农”问题仍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第一个特点是转移的自发性和自由性。

美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为自由迁徙模式,没有政府的政策扶持,也没有相关的法律保护,美国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是自发和自由的。[29]

第二个特点是工业化、城市化和非农化同步发展。

美国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历时150年左右,于20世纪70年代基本完成(1820—1970年),而美国的工业化、城市化也是在同一时期内完成的。一方面,工业化对劳动力产生了强烈的需求;另一方面,农业生产率的提高释放了更多的农业劳动力;加之城市生活对农民的吸引力,使得农民愿意从农业转移到非农产业。这样,美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走出了一条工业化、城市化和非农化同步的发展道路。

第三个特点是交通革命和农业革命扮演重要角色。

交通运输业的繁荣和发展不仅吸纳了大量劳动力,而且降低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成本,使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自由迁移更加方便。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美国联邦政府修筑的通往西部的昆布兰大道,对于早期的西部开发起了一定的作用,而这次西进运动在美国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美国早期的农业革命集中在机械化和扩大土地面积方面,20世纪50年代以后才走向了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产业化道路,实行集约经营。首先体现在农场的性质和规模上,商业化农场的数量大增,显示了强大的竞争力。其次表现在农业化的高科技含量上。再次,农业的产前、产中和产后的配套服务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也有了重大进展。农业现代化使农业生产力提高的幅度居各行业之首,从业人员大幅度下降,到1970年,农业人口仅占全国人口的4.8%,美国步入城市化高度发达的国家行列。

三、日本

日本耕地较少,农村劳动力资源也十分丰富。从日本明治维新实行土地制度改革后,就出现了大批失地农民。而在这一时期,日本出现了城市创办企业的高潮,所以大量的失地农民便开始流入城市,农民问题并不严重。但是,经过两次世界大战,日本的经济发展缓慢,城市对劳动力的需求减少,加上大批转业军人,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增加。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经济高速增长,农村剩余劳动力迅速进入工业领域。日本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大约用了30年的时间(日本农业就业人口占总就业人口的比重,1947年为54.2%,1955年为40.2%,1975年为13.9%,1997年为5.2%)。总结其经验,可以概括为以下五点:

(1)政府扶持。政府的扶持是日本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成功经验之一。政府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纳入国家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规划之中,成为转移的动力;同时,政府制定规划,通过立法和政策引导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成功转移。

(2)农业深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拉长农业产业链,并鼓励农户兼业。这是实现农户逐步向非农产业转移的有效过渡形式,在就地转移农村劳动力的同时,培养了农民的务工技能和市场意识。

(3)农村进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村城市化建设,促进农村的社会化进程,有效缩短农村与城市的距离,这些都大力促进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4)产业升级。日本政府一方面通过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供稳定的就业通道,另一方面,迅速推进工业化和发展城市第三产业,大量吸收从农业中分离出来的剩余劳动力,第三产业成为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渠道,1985年日本第三产业就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上升到57.5%,到1990年则超过了60%。

(5)教育为本。保证教育事业的发展意味着人力资本投资的加大和劳动力素质的提高,有利于培养农村剩余劳动力对于非农就业的适应性,是农村剩余劳动力成功转移所不可缺少的内在条件。

【注释】

[1]《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页。

[2]温铁军:《中国的问题根本上是农民问题》,《大家思考学习月刊》,2007年第1期。

[3]吴敬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三农”问题》,《宏观经济研究》,2002年第6期。

[4]温铁军:《“三农问题”的症结在于两个基本矛盾》,《群言》,2002年第6期。

[5]周批改:《二元体制与“三农三化”——关于中国三农发展的宏观思路》,《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年第4期。

[6]陆学艺:《走出城乡分制,一国两策的困境》,《读书》,2000年第5期。

[7]林光彬:《社会等级制度与“三农”问题》,《读书》,2002年第2期。

[8]林光彬:《社会等级制度与乡村财政危机》,《社会科学战线》,2003年第1期。

[9]陶然、刘明兴:《农民负担、政府管制与财政体制改革》,《经济研究》,2003年第4期。

[10]张晓山、崔红志:《三农问题根在扭曲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中国改革》,2001年第8期。

[11]张厚安、徐勇:《中国农村政治稳定与发展》,武汉出版社1995年版,序言。

[12]李昌平:《回报农民尊重农民依靠农民》,《东方》,2002年第8期。

[13]林凌:《谁来代表农民的利益?》,《经济管理文摘》,2004年第4期。

[14]王国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与农民收入问题研究》,《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15]刘明宇:《分工抑制与农民的制度性贫困》,《农业经济问题》,2004年第2期。

[16]陈锡文:《试析新阶段的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宏观经济研究》,2001年第11期。

[17]蒋乃华:《农民收入的困境与“三农”问题的逻辑——江苏视角》,《农业经济问题》,2009年第6期。

[18]许经勇、张一力:《我国农业发展新阶段的“三农问题”透析》,《学术研究》,2003年第5期。

[19]林毅夫:《三农问题与我国农村的未来发展》,《农业经济问题》,2003年第1期。

[20]彭智勇、王文龙:《“三农”研究的理论变迁及其方法论探讨》,《农业经济》,2007年第11期。

[21]韩长赋:《解决“三农”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十六大报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38页。

[22]张玉香:《关于马克思主义“三农”理论发展与实践的思考》,《理论前沿》,2007年第15期。

[2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8~79页。

[2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98~399页。

[2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371页。

[26]列宁:《论新经济政策》,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52页。

[27]《列宁全集》第43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63页。

[28]《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73页。

[29]史保金:《发达国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及对我国的启示》,《商业研究》,2006年第16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