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常用财务分析方法

常用财务分析方法

时间:2022-04-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三节 常用财务分析方法财务分析常用的主要方法有比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趋势分析法、因素分析法、平衡分析法等多种。比较分析法的主要作用在于指出财务活动中的数量关系和存在的差距,从中发现问题,为进一步分析原因、挖掘潜力指明方向。比较财务报表主要是通过计算相同项目的增减变动金额和百分比,从而找出影响变动的因素、变动趋势及这种变动趋势的延续性,为更加详细的财务分析奠定基础。

第三节 常用财务分析方法

财务分析常用的主要方法有比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趋势分析法、因素分析法、平衡分析法等多种。

一、比较分析法

比较分析法是通过相关经济标的数量上的比较,来揭示经济指标间的数量关系和数量差异,从而达到分析目的的一种方法。经济指标间存在着某种数量关系,能够说明生产经营活动的一定状况。经济指标间出现了数量差异,往往说明某些经济现象有值得进一步分析的问题。比较分析法的主要作用在于指出财务活动中的数量关系和存在的差距,从中发现问题,为进一步分析原因、挖掘潜力指明方向。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也就没有分析。比较的方法是最基本的分析方法,它不仅在财务分析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而且在其他各种分析中也是最基本的方法。比较分析法是财务分析最基本的方法。比较分析法的具体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绝对数的比较,也可以是相对数的比较;可以是单项指标的比较,也可以是整个财务报告的比较;可以是实际指标同计划指标比较,以揭示实际与计划或定额之间的差异,了解该项目指标的计划或定额的完成情况;也可以是本期指标同上期指标或历史最好水平比较,以确定前后不同时期有关指标的变动情况,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发展趋势和经营管理工作的改进情况;还可以是本单位指标同国内外先进单位指标比较,以找出与先进单位、先进水平之间的差距,推进本单位改善经营管理,赶超国内外先进水平。

比较分析法运用在财务分析中,从整体分析的角度,主要有比较财务报表和共同比财务报表两种具体方法。

1.比较财务报表

比较财务报表是一种常用的动态分析法。它是将两个年度或更多年度的财务报表并列,并将相同项目各年度增减金额或百分比对照列示。比较财务报表主要是通过计算相同项目的增减变动金额和百分比,从而找出影响变动的因素、变动趋势及这种变动趋势的延续性,为更加详细的财务分析奠定基础。

常用的比较简便的比较财务报表,是将两年或更多年份的财务报表上的相同项目的金额排列在一起编制,同时设置反映项目增减变动金额以及增减变动百分比栏目。

现以甲上市公司2003年和2004年的资产负债表的有关数据编制甲上市公司比较资产负债表,如表2-6所示。所用数据参见表2-1。

表2-6 甲上市公司比较资产负债表

编制比较财务报表,首先要计算出相同项目的增减变动金额及百分比,然后再分析其增减变动原因及其增减变动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从表2-6中可以看出,甲公司2004年较2003年资产总额减少1.45%,主要是由于流动资产减少所引起的;权益总额减少1.45%,主要是由于流动负债减少73.01%所引起的;另外,长期负债增加1.56%,致使负债总额减少58.03%,所有者权益增加6.12%引起权益总额增加,使得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减少1.45%。总的看来,甲上市公司在资产总额和权益总额均有所减少的情况下,非流动资产及长期负债反而有所增加,这说明该企业财务状况在进行大的调整,下一步要对流动负债及非流动资产降低过快进行详细分析,以便分析财务状况结构调整的趋势及利弊。

在利用比较财务报表进行财务分析时,通常认为编制比较利润表比编制比较资产负债表更有分析价值。甲上市公司的比较利润表如表2-7所示。所用数据参见表2-2。

表2-7 甲上市公司比较利润及利润分配表

续 表

从表2-7甲上市公司比较利润及利润分配表中,可以看出甲上市公司利润净额2004年较2003年增长0.13%,主要是因为该企业2004年的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利润和营业利润等均有较大下降,只有投资收益有所增加,并且,除营业费用大量增长外,其他各项费用均有较大幅度的减少,致使利润净额下降幅度有所减缓,表明该企业在2004年度进行了大幅度的业务结构调整、压缩费用开支方面取得了明显成绩。

在采用比较利润表进行分析时,还可以采用百分比分析法,即把各比较项目金额都化成百年分数,再进行比较。这种方法使各期增减变化情况更加清楚。表2-8为大硕公司2002、2003、2004年度损益表。下面以大硕公司为例,以定比法编制百分比比较利润表,即2003年和2004年的各项目增减百分比均以2002年为基数进行测算,如表2-9所示。

表2-8 大硕公司损益表

表2-9 大硕公司比较损益表(定比%)

以环比法编制百分比比较利润表,即2003年与2002年相比,2004年与2003年相比,分别测算各增长百分比。如表2-10所示。

表2-10 大硕公司比较损益表(环比%)

续 表

从表2-9可以看出,大硕公司从2002—2004年3年间,利润额增长非常快,而营业收入和营业成本增长速度基本持平,显然该企业在促进销售业务发展的同时,注意压缩费用开支,尤其是营业费用和管理费用的增长明显低于收入的增长速度。从表2-10来看,该企业利润增长到2004年基本趋于正常、平稳。

利用比较财务报表进行财务分析,可以通过简单的数字指标测算,一目了然地发现问题所在,比较简单直观。但是,这种方法对企业每期的财务状况及经营状况描述过于粗略,特别是无法说明各项目之间的相互关系,忽视了对企业各期财务风险等相关因素影响的描述。另外,由于这种分析往往跨越时间长,各期都可能发生一些偶然性的影响较大的特殊事项,所以难以表明企业财务变动规律的持续性,对每一项目具体增减原因也难以从表中分析。因而比较财务报表只能进行一般性分析,可以利用它为进一步详细分析指明方向。

2.共同比财务报表

共同比财务报表是指选择某一项目为基础项目(或关键项目),并分别计算其他每一项目与基础项目金额的百分比以达到分析目的的一种方法。共同比财务报表完全以百分比表达,在计算各指标时,将基础项目确定为100%。比如,在共同比资产负债表中,一般将资产总额确定为100%,而资产的各构成项目则都被表示为占资产总额的百分比。在资产负债表的另一边,将负债及所有者权益总额确定为100%,其他各构成项目也以占其总额的百分比表示。在共同比损益表中,可以将营业收入确定为100%,其他各项目均以占营业收入的百分比表示。通过共同比财务报表进行分析,可以了解财务报表中纵向的各相关项目之间的相对比重及其变化情况。

下面仍以上述大硕公司有关资产负债表及损益表资料,编制其共同比资产负债表和共同比利润表,如表2-11、2-12所示。

表2-11 大硕公司共同比资产负债表

续 表

表2-12 大硕公司共同比损益表

从表2-11可以看出,2004年大硕公司资产总额中流动资产由2003年的23.75%下降到18.24%;而非流动资产则由2003年的76.25%上升到81.76%,其中主要是固定资产和在建工程有较多增加,说明企业在固定资产方面进行了较大投资。负债总额在2003年占权益总额的28.75%,2004年则上升到33.11%,所有者权益在2004年占权益总额的66.89%,说明该企业的负债规模及债权人权益的保障程度和所有者权益的稳健程度。从大硕公司共同比损益表(表2-12)中可以看出,期间费用有所下降,净利润率有所上升,虽然2004年与2003年相比经营结构变化不大,但是经营结构趋于更加合理。

二、比率分析法

比率分析法是通过计算财务指标比率,来确定财务活动变动程度的一种分析方法。比率是相对数,采用这种方法,要把分析对比的数值变成相对数,计算出各种比率指标,然后进行比较,从确定的比率差异中发现问题。这种方法还常能将在某些条件下的不可比指标变为可以比较的指标,以便进行分析。比率分析法是财务分析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方法。

常见的比率指标主要有以下3种类型:

1.构成比率

又称结构比率,用来计算某项财务指标的各个组成部分占总体的比重,反映部分与总体的关系。它通常反映会计报表各项目的纵向关系。其典型计算公式为

构成比率=某个组成部分数额/总体数额       (2-1)

在财务报表结构分析中,构成比率可以用于计算:(1)各资产项目占总资产的比率;(2)各负债项目占总负债的比率;(3)各负债及所有者权益项目占总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比率;(4)各项业务或产品利润、收入、费用占总利润、总收入和总费用的比率;(5)单位成本各构成项目占单位产品成本的比率;(6)各存货项目占总存货的比率;(7)利润分配各项目占总的利润分配数额的比率,等等。利用构成比率指标,可以考察总体中某个部分的形成、安排是否合理,某个部分在总体中的地位、作用,以便协调各项财务活动,突出重点。

2.效率比率

效率比率用来计算某项财务活动中所费与所得的比例,反映投入与产出、耗费与收入的比例关系。如成本费用与产品销售收入的比率、成本费用与利润的比率、资金占用额与销售收入的比率、资金占用额与利润的比率、资本数额与利润的比率等。利用效率比率指标,可以对企业进行得失比较,分析考察企业财务成果,评价企业经营状况和经济效益水平。

3.相关比率

相关比率用来计算除部分与总体关系、投入与产出关系之外的具有相关关系的指标的比率,以反映有关财务指标间的相互联系,评价企业财务状况及经营状况。如负债总额与资产总额的比率,即资产负债率;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即流动比率;速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即速动比率;所有者权益与负债总额的比率等。利用相关比率指标,可以考察企业有联系的相关指标之间安排是否合理,能否保障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运行。

在采用比率分析法进行财务分析时,因分析资料的使用者的目标、用途不同而异,有时利用相同计算结果所作出的解释和评价也不一样。企业需要测算哪些比率或者说哪些比率是重要的,均取决于有关方面的不同利益和兴趣。如债权人主要关心企业资产的流动性,特别注意衡量企业流动性的比率。投资者进行财务分析的目的,在于考察企业的获利能力和经营趋势,以便取得理想的投资报酬,他们特别注意的则是有关利润指标等。另外需要指出的是,不能把比率本身当作目的,计算各项比率是借助它们来说明有关企业的财务活动,以及企业目前的和历史的状况。

比率分析法所测算的各种比率还可以按其作用分为:反映流动状况的比率,如流动比率、资产负债率、应收账款周转率等;反映权益状况的比率,如债权人权益与资产的比率、资本利润率、普通股本每股账面价值等;反映收益状况和经营成果的比率,如销售利润率、投资周转率、投资利润率等。

比率分析法的具体运用详见以后各章,这里从略。

三、趋势分析法

趋势分析法又称水平分析法,是将两期或连续数期财务报告中的相同指标或比率进行对比,求出它们增减变动的方向、数额和幅度的一种方法。采用这种分析方法可以揭示企业财务状况和生产经营状况的变化,分析引起变化的主要原因、变动的性质,并能够判断企业当期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增减变化的性质,预测企业未来的发展前景。

趋势分析法的具体运用主要有以下3种:

1.重要财务指标的比较

它是将不同时期财务报告中的主要相同指标或比率进行比较,直接观察其绝对额或比率的增减变动情况及变动幅度,考察有关财务指标的发展趋势,预测其发展前景。

对不同时期财务指标的比较,可以通过计算动态比率指标进行,如销售收入增长的百分比、利润增长的百分比等。动态比率按所采用的基期数的不同有两种:一是定基动态比率;二是环比动态比率。定基动态比率是以某一时期的数额为固定的基期数额而计算出来的动态比率;环比动态比率是以每一分析期的前期数额为基期数额而计算出来的动态比率。其基本计算公式如下:

定基动态比率=分析期数额/固定基期数额      (2-2)

环比动态比率=分析期数额/前期数额        (2-3)

2.按绝对金额编制的比较财务报表

这也就是财务报表金额的比较。它是将连续若干期的财务报表的金额数字并列起来,比较其相同指标的增减变动金额和增减变动幅度,来说明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发展变化趋势的一种方法。按绝对金额编制的比较财务报表一般有两种。一种仅罗列连续若干期的报表金额,另一种则在比较财务报表上增设“增减金额”一栏,反映比较的结果,还可以再设“增减百分比”一栏,以便使增减变动的情况更加清楚。

3.按相对比率编制的比较财务报表

这也就是财务报告构成的比较。它是以财务报表中的某个总体指标作为100%,再计算出其各组成指标占该总体指标的百分比,比较各构成项目百分比的增减变动,以判断企业有关财务活动的变化趋势。这种方法是在按绝对金额编制比较财务报表基础之上发展而来的,其优点在于能够揭示比较财务报表中各项目的构成比例关系,另外,用百分比分析不仅使本企业各期得以比较,而且还可使两家企业直接比较,或本企业与同行业平均数直接比较。用这个方法可以不考虑两家企业规模上的差别,只要把各项目数字都化成百分比后,各财务指标的相对百分比及其优劣就显得十分清楚。当然这里要注意,在两家企业的财务报表指标确实具有可比性的情况下,这种比较才有意义。

四、平衡分析法

平衡分析法是运用财务报表间勾稽关系及有关报表内部各指标间相互平衡关系原理,分析有关财务指标及其变动规律与现象,进而达到分析目的的一种分析方法。

1.资产负债表平衡分析

资产负债表的基本结构原理是: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2-4)

如果将资产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的话,则:

流动资产-流动负债=营运资本=非流动资产-长期负债-所有者权益        (2-5)

这一等式说明,企业通过举借短期负债获得的资金,应满足用于流动资产的资金需要,而长期负债取得的资金以及通过发行股票取得的资金应满足长期资产的资金需要,由此可以分析资金的来龙去脉,进而可以分析资金使用或取得资金的渠道是否合理与恰当。

以前述甲上市公司2004年资料(表1-4-1)为例,计算如下:

营运资本=流动资产-流动负债=190 517-15 531=174 986(万元)

说明该企业流动资产所使用资金除流动负债取得的资金外,还使用了其他渠道获得的资金174 986万元,进一步分析使用到流动资产上的资金就应该是未分配利润的资金。即

营运资本-未分配利润=174 986-88 746=86 240(万元)

这说明该企业流动资产所使用资金除流动负债和未分配利润资金外,还使用了盈余公积的资金。即

营运资本-未分配利润-盈余公积=86 240-70 087=16 153(万元)

显然,该企业在使用完盈余公积资金后仍有资金缺口为16 153万元,那么,说明该企业用在流动资产上的资金还使用了资本公积资金。即

营运资本-未分配利润-盈余公积-资本公积=16 153-293 372=-277 219(万元)

说明该企业用在流动资产上的资金还使用了资本公积资金为16 153万元。

我们发现,该企业2004年用于长期投资的资金主要来源于资本公积和实收资本,计算如下:

长期投资使用资金=376 803(长期投资)-277 219(资本公积余额)=99 584(万元)

这说明长期投资使用了实收资本资金为99 584万元,实收资本剩余20 063万元(119 647-99 584)则用于固定资产,即

固定资产使用资金=28 048(固定资产)-14 687(长期负债)-20 063(实收资本余额)

        =-6 702(万元)

实收资本剩余6 702万元用于无形资产。

同样的原理,我们可以分析上述立祖公司(表2 1)的资金使用情况,计算如下:

流动资产-流动负债-未分配利润-盈余公积=53 711-39 716-1 259-13 838

                    =-1 102(万元)

说明立祖公司2002年末流动资产53 711万元所使用资金的来源分别为流动负债为39 716万元、未分配利润为1 259万元和盈余公积12 736万元。同时还说明该企业盈余公积还有1 102万元的资金用于非流动资产。

2.财务报表间有关项目平衡分析

财务报表间有关项目平衡主要有:

利润表中“未分配利润”数额应等于资产负债表中“未分配利润”数额;利润表及资产负债表中有关项目金额计算调整后的金额应等于同期现金流量表中的相关项目金额。例如:资产负债表(表1-4-1)中货币资金年末数48 732万元减年初数26 042万元(加约当现金)应等于同期现金流量表(表1-6)中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22 690万元。

人们在分析蓝田股份公司会计造假事实时,用的就是财务报表间有关项目平衡分析方法[4]。2000年蓝田股份公司资产负债表中有关应收账款资料如表2 13所示。

表2-13 蓝田股份公司资产负债表(节选)

2000年蓝田股份公司利润及利润分配表中有关主营业务收入资料如表2-14所示。

表2-14 蓝田股份公司利润及利润分配表(节选)

2000年蓝田股份公司现金流量表中有关“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资料如表2-15所示。

表2-15 蓝田股份公司现金流量表(节选)

由表2-13和表2-14的资料不难发现,合并现金流量表中销售商品收到现金应为:

1 840 909 605.20+(12 418 826.51-8 571 780.39)=1 844 756 651.32(元)

而蓝田股份公司2000年合并现金流量表中“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项目所列金额为2 044 697 379.16元,这显然是错误的。

由表2 13和表2 14的资料不难发现,母公司2000年现金流量表中销售商品收到现金应为:

1 239 574.29+(2 966 056.71-3 000 711.64)=1 204 919.36(元)

而蓝田股份公司2000年母公司现金流量表中“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项目所列金额为870 355.90元,这显然也是错误的。

五、因素分析法

因素分析法是指对经济活动的总体或部分总体进行因素分解,确定影响经济活动总体或部分总体的各种因素及影响方式,按照一定的方法计算各因素变动对经济活动总体或部分总体的影响程度及影响方向的一种分析方法。常见的因素分析法主要有:

1.主次因素分析法

主次因素分析法,也称ABC分析法或重要程度分析法,它是按照影响分析对象的各因素的影响程度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比如按各种因素在分析总体中的比重大小,依次区分为主要因素A、次要因素B、一般因素C,然后依次分析各因素的具体影响,重点突出,容易抓住主要矛盾。

2.因果分析法

因果分析法是利用影响分析对象的各因素与分析对象及各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比如产品销售数量与产品销售收入、产品销售成本之间就存在因果关系,这种因果关系称为正相关因果关系;而产品销售成本与销售利润则存在负相关因果关系;在销售毛利为正数时,销售收入与销售利润呈正相关因果关系,等等。

3.平行影响分析法

平行影响分析法又称因素分摊法,它是利用各因素与分析对象同时变动、平行影响的关系来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比如对企业营业费用的分析,就可以先将营业费用按比例分摊到各受益部门,然后对各受益部门的经营业绩及其对企业总业绩的影响进行分析,容易客观准确地分析各业务部门的经营业绩。平行影响分析法可以进一步分为平均分摊分析法、差额比例分摊法、变动幅度分摊法等多种。

4.连环替代法

连环替代法又称连锁替代法,它是在分析对象确定差异的基础上,利用顺序替代各影响因素并计算各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的方法,达到分析各影响因素对分析对象具体影响程度及影响方向目的的一种方法。比如某企业某月份某产品销售毛利及其影响因素如表2-16所示。

表2-16 产品销售毛利影响因素资料表

根据表2-16的资料对该产品销售毛利进行因素分析如下:

上月实际:1 000×850×36%=306 000    ①

第一次替换:1 200×850×36%=367 200   ②

第二次替换:1 200×830×36%=358 560   ③

第三次替换:1 200×830×34%=338 640   ④

影响因素分析:

销售数量影响:②-①=367 200-306 000=61 200(元)

销售单价影响:③-②=358 560-367 200=-8 640(元)

毛利率影响:④-③=338 640-358 560=-19 920(元)

合计影响:61 200+(-8 640)+(-19 920)=32 640(元)

由上述计算结果可以看出,由于销售数量增加200件而使销售毛利额增加了61 200元;由于销售单价降低20元而使销售毛利额减少了8 640元;由于毛利率降低2%而使销售毛利额减少了19 920元,三项因素合计影响使毛利额增加32 640元。

又比如产品生产成本由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构成,如果生产成本超支或节约,可以利用连锁替代法依次分析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的具体影响,进而查明生产成本超支或节约的原因,为降低成本提供决策与管理依据。

例如,某企业生产A产品某月的生产成本资料如表2-17所示。

表2-17 A产品生产成本表

从表2-17可以看出,A产品实际生产成本较计划成本降低了3.73%,其中由于直接材料降低消耗8 000元使总成本降低了5.97%,而直接人工费用增加2 000元使总成本增加了1.49%,制造费用增加1 000元使总成本增加了0.75%,三项成本合计影响为3.73%(-5.97%+1.49%+0.75%)。显然,该企业A产品生产成本降低是由于降低直接材料消耗而实现的,但成本降低率始终低于直接材料消耗的降低程度,是因为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超支所造成的。因此,企业应进一步分析造成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超支的原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