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以教八楼教室为例

以教八楼教室为例

时间:2022-03-1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北京师范大学留学生教室互动研究:以教八楼113教室为例文/杨阳[1]评/王熙[摘要]本研究采用个案研究法,根据对北京师范大学2012年秋季学期选择教育政策课程,在教八楼113教室上课的留学生的观察,通过笔录、绘图、录音和录像,以及对其中4位同学的访谈,来对留学生的教室互动进行分析和研究。②必须为非中国国籍。因此,该会议室也被视为教室,该会议室发生的互动也在研究范围内。
以教八楼教室为例_质性研究:实践与评论·第1卷

北京师范大学留学生教室互动研究:以教八楼113教室为例

文/杨阳[1]

评/王熙

[摘要]  本研究采用个案研究法,根据对北京师范大学2012年秋季学期选择教育政策课程,在教八楼113教室上课的留学生的观察,通过笔录、绘图、录音和录像,以及对其中4位同学的访谈,来对留学生的教室互动进行分析和研究。本研究认为,留学生在教室里,更喜欢与自己熟悉的、英语流利的以及经历丰富的同学交流,同时他们更喜欢学术水平高、英语流利和上课有效率的老师,他们还喜欢老师以自己切身经历举例的授课方法。

[关键词]留学生 教室互动

我国自古就有接纳留学生的传统。从唐至清,我国对留学生的态度,整体上是十分友好的。新中国成立后,虽然不复唐时“万邦朝元正”的盛况,但来我国学习的外国学生,也是日渐增多。近年来,我国非中国籍学生的招生规模迅速扩大,针对留学生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速度开始加快。规模的逐渐扩大,一方面,使学校与留学生教育的利益相关者急剧增多,进而使留学生问题日益成为关注的焦点;另一方面,我国传统的研究生培养机制中存在的不适合留学生的问题也开始逐渐显现出来。于是,北京师范大学留学生的各类异事,便在校园网上流传开来。那么,真实的留学生课堂是什么样子?留学生在教室里的互动是否存在问题?有哪些值得我们改进的地方?引起了笔者的思考。

文中“点”

一、问题提出

随着来北京师范大学就读的留学生人数越来越多,留学生的学习和互动问题,也日渐引起了大家的关注。我校的留学生教育起步相对较晚,但发展迅速,经历了认识—重视—加强的过程。由于文化背景、生活习惯、学习方法的不同,留学生的各类故事也在校园里广泛传播。笔者在多次听闻教授们为留学生上课的经历后,怀着强烈的好奇心,把北京师范大学留学生作为研究的他者。

那么具体的研究问题是什么?笔者基于以下方面:一是出于对留学生隐私的尊重,宿舍等休息空间不做探访;二是考虑到研究问题的关注人数,跨文化交流等关注度较高的问题也不研究;三是针对研究条件,比如笔者能找到的可靠的把关人以及个人的研究精力是否充分等因素,最终将研究问题确定为“北京师范大学留学生教室互动研究——以教八113教室为例”。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内容

本研究通过观察与访谈,来谈论北京师范大学留学生在教室的互动情况。从2012年10月开始到2012年12月,笔者进入教八楼113教室旁听留学生课程“教育政策”,分别在课程的初期,中期,末期三个阶段进行学生访谈,并对访谈内容进行分析整理,探索留学生在课程中的互动变化,以及这些互动在课程的不同阶段有何差异。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①哪位学生在何时,与何人发生互动?

②为何发生互动(或互动内容是什么)?

③互动结果如何?

(二)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教八楼(数学楼)113教室学习朱志勇老师“教育政策”课程的留学生。

①必须进入113教室。

②必须为非中国国籍。

③必须是学生。

④必须取得北京师范大学的学籍。

⑤必须在该教室至少上过3次课(含3次)以上。

(三)关键概念

教室互动:发生在教室里的特定人群的人际交往。一旦他者离开教室,或者他者的动作不是人际交往,或者进入教室的人物不在特定人群内,都不在本文的研究范围内。该课程有一个讲座课,不在113教室。但是,由于研究对象全部转移到小会议室,并且为讲座的主体听众。因此,该会议室也被视为教室,该会议室发生的互动也在研究范围内。

(四)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法。主要通过个案研究,根据对北京师范大学2012年秋季学期选择教育政策课程,在教八楼113教室上课的留学生的观察,通过笔录、绘图、录音和录像,以及对其中4位同学的访谈, 来对留学生的教室互动进行分析和研究。

(1)观察法:在最后一排靠左或靠右的位置,能够看到教室里所有人员的互动情况。

①绘图:按照教室讲台和座位的情况,绘出教室的简略平面图,并标出相关人员的位置。方框表示男生,半圆表示女生。用带箭头的线来表示人员移动情况,用圆圈圈起讨论小组,用不同颜色的笔来表示互动参与的人员。基本上每隔半个小时画一张图。

②笔录:记录在绘图的下方、角落或背面。包括本页图开始记录的时间,他者互动的时间,教室内的一些活动以及笔者认为应该注意的事件。部分记录直接写在绘图中标示某人的方框内或旁边。

③录音:进行了全程录音的有:具有代表性的讲座课、最后一课,以及人数较多、来不及笔录的课程。

④录像:分组讨论时,为每个组都进行了简短的录像。同时,因为讲座中的互动也很有意思,故也录制了一个片段。

(2)访谈法:考虑到研究的便利,笔者选择的研究对象,都是在前3次课的观察中,看起来能够交流的他者。有些特别的人,比如某男生,在前3次大约10个小时的课程中,总共说了不到5句话。这样的人不列入访谈对象。此外,笔者还欢迎对于笔者的研究感兴趣,主动接受访谈的同学。

①抽样:把14位留学生简单分成3个群体:积极学习、比较积极、表现一般。在每个群体中,访谈英语相对较好的那位同学。分群标准为:

◆积极学习者相对爱讨论、爱提问,对作业比较认真。

◆比较积极者会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也参与讨论甚至说话很多,但是,上课爱玩,有时候会开小差。

◆表现一般者会缺课,听课的注意力不是很集中,多数情况下只关注自己感兴趣的话题。

②材料收集:预先拟定访谈提纲,在课后或课间,在他者比较放松的情况下,进行开放式访谈。在访谈时,尊重他者的意见,选择是否录音或录像。

(3)文本分析法:除进行观察和访谈外,笔者还收集了老师在课堂上发放的讨论资料以及同学们在教室里展示的作业,以备研究、分析之用。

三、研究过程

(一)场景进入

在任课老师的允许下,进入教室旁听。在第二次课引起大家注意,在第三次课与大家分享饼干时,才被接纳。

(二)研究参与者

(1)教师:主讲教授和辅导老师,既是把关人,也是笔者在研究中要观察的对象。因为,学生与他俩的互动也很多。

(2)学生:笔者的主要研究对象。为了方便记录以及保护他们的权益,笔者为他们全部起了绰号。

沉默女和沉默男从来不说话(事实证明,整个下午3个小时的课程,他俩从未发言,即使和同学说话,也不超过1分钟)。

发夹女的发夹绝对不是中国饰品、不是日本饰品、不是韩国饰品、不是英国饰品,虽然造型简单,但是有特点。事实上,她的配饰都很特别。

上网男除了编程,基本上不停地在登录各种网页查找老师的问题。他的电脑从不离身。

发言女总是第一个发言,并且说得很多,除非被老师打断。

凤爪男发言时爱做手势,他只用到了拇指、食指和中指,剩下的手指头蜷缩,左右手都是同样的情况,很像凤爪。

粉红女粉红色的配色居多,是整节课唯一一个看到用橡皮的人。橡皮为浅粉色。

指环女的指环很亮,不爱说话,爱秀指环。

单手男在课上,绝大情况下用右手活动,左手始终戴手套

多动男从上课开始,就没有停止过小动作,包括玩自己的手指和玩电脑按键(非上网,纯粹玩)。

爱心女很愿意在其他人发言时给予帮助。

红手套从头到尾都双手戴着红手套,即使是用电脑和做笔记,也绝不摘下来。

职业女爱穿套装,很有上班的感觉。她在后几次课才出现在教室。

家庭女也同样在后几次课才出现在教室。她比其他女生有更多的“家庭主妇”的气息。

(3)其他人:了解笔者的研究对象,并为笔者提供信息的其他人。比如,笔者的同事,曾与多动男合租一套房子,他告诉笔者多动男喜欢party,爱学老北京话……这些信息便利了笔者的访谈和观察。

(三)访谈提纲

为了让交流更友好,笔者的问题很少,更多的时候是聆听他者的发言。在访谈中,主要问的问题有:

①你是否喜欢这门课?为什么?

②你在这间教室里最喜欢和谁聊天?聊什么呢?(可以拒绝后一个问题)

③你对哪个同学的或者他的哪个文化体系比较感兴趣?

④你喜欢回应老师的问题吗?为什么?

⑤你还喜欢在上课时做一些什么事情?比如分享饼干,听中文歌……

(四)访谈对象

按照前述的抽样条件,笔者选择了积极学习的上网男、比较积极的发言女,以及表现一般的多动男作为访谈对象。红手套对笔者的问题比较感兴趣,同时因为他与多动男的关系较好,因此二人一同接受了笔者的访谈。

上网男来自发展中国家,喜欢穿“我爱中国”的文化衫,总是积极向老师请教问题。他有中文名,有以中文名申请的邮箱。他还很有中国式“恭维上司”的风格,会说“厉害厉害”、“佩服佩服”、“跟老师多接触接触嘛”。也许是他母国的环境原因,他很有股“向上爬”的劲儿。

发言女来自比较富裕的国家。中文和英文都很棒。她一方面对课堂讨论表现得很积极,很爱发言,但另一方面却对课堂表现得很“无所谓”,经常玩手机。当然,她是在听课的同时玩手机,能够一心二用,给人“智商很高”的感觉。她的朋友很多,经常说:“某某国的朋友如何如何”,“我有一个某国的朋友,他……”她对北京和上海都比较熟悉。

多动男上课的小动作最多。他喜欢中国特色的小东西,比如老北京布鞋。他不是很喜欢上课,经常偷偷玩。令人意外的是,他的发言往往慢条斯理,与他的动作给人的印象几乎截然不同。他可能是班上对中国文化了解最深的一个同学,知道四书五经,到过新疆、陕西等很多大陆地区。

红手套来自东南亚某国。可能因为害怕干燥的原因,他无论做什么都戴着红手套,或者红黑相间的手套。他很喜欢运动,经常带着球拍;他也很喜欢音乐,会谱曲和弹吉他。他和发夹女一同为这门课程写了一首歌,并在最后一节课带着同学们一起唱。

(五)收集数据

(1)访谈数据收集:所有的访谈由笔者一人完成。在征询了他者的意见后,只做笔录,未录音。

第一次访谈为40分钟,访问对象为多动男和红手套。时间安排在课后,多动男边吃晚餐边回答问题,红手套则端正地坐着,不吃不喝地陪伴他一齐接受访谈。

第二次访谈对象为上网男,访谈时间为20分钟。时间安排在讲座课的课前。

第三次访谈对象为发言女,访谈时间20分钟。时间安排在讨论课的课间。

(2)观察数据收集:笔者从10月到12月参加的所有课都有绘图和笔录。这些记录能看出互动的对象以及互动次数的多少。讨论课和讲座课有录像。讲座课、讨论课和最后一课有录音。这些数据能看出他者在互动中的情绪好坏,有些能直接反映互动效果。

(六)分析数据

(1)提炼核心观点:笔者归纳、提炼每次访谈的核心观点,结合他者的语气,尽可能用中文恰当地表述出他者的观点。核心观点尽量翻译他者的原话。

对于观察资料,会根据笔录和绘图进行要点提炼,对于笔录不清楚或表述不当的地方,参照录音和录像进行修改。

(2)交叉分析:对于三次访谈的数据进行交叉分析,对于相同的话题进行归类。

(3)审核:得出结果后,再结合背景资料,以及录音和录像提供的信息,进行核查。尽可能缩小理解偏差。

四、研究结果

通过数据收集和分析,笔者从以下三方面整理出了自己的研究结果。

(一)与选课同学的互动

1.多数同学更愿意与熟悉的人互动

从绘图和笔录的整理结果来看,多数同学更愿意选择自己觉得熟悉的人来交流。比如表现为两个极端的人,最不爱说话的沉默男和最爱说话的发言女,都是如此。特别是在换了新环境的时候。以11月30日的讲座课记录为例,此时众人由熟悉的113教室转移到352会议室。

讲座课上,研究对象围绕圆桌而坐。笔录和绘图显示(□代表其他同学):

img31

沉默男一开始是坐在笔者旁边的,但是,他很快收拾东西转移了位置,坐在熟悉的同学身边。

13:46沉默男从我的旁边转移到单手男的旁边,但是未与他右手边的爱心女交流。

……

14:34众人多数开始记笔记。爱心女与旁边的人低声交流,但是沉默男只是点头,没说一句话。家庭女开始摸头发。发夹女始终在做笔记。

……

16:07 爱心女与家庭女交谈后相视而笑。爱心女又与旁边的沉默男交谈,沉默男始终是只听不说。

……

16:30沉默男开始收拾,此时,指环女已经收拾好了。

以上是沉默男这次课仅有的4次记录,这已经是他动作表情比较多的一节课了。

发言女和红手套的祖国距离很近,两人性格都比较开朗。他们一到会议室就选择了坐在一起,交流也非常多。笔录显示:

13:49众人聊天。

……

14:56发言女为红手套解释什么是“第一节课”,此时,教授的PPT展示的是中学的作息时间表。

……

15:31上网男关于“policy”再度提问。教授的回复被发言女与红手套小声交谈后记录。

15:53发夹女提问。此时,发言女与红手套小声交流。随后红手套又与多动男小声谈话。

……

15:59红手套与发言女继续交流。

……

16:13红手套继续与发言女交流。他们的交谈低声而快速,即使是录音笔的记录也不是很清晰。

……

16:20红手套与发言女继续交流。

……

16:27发言女与发夹女以及红手套交流。发夹女开始收拾东西,爱心女也开始收拾东西。

实际上,红手套与他熟悉的多动男交流也很多。这里只是截取了红手套和发言女的互动情况作为例子进行分析。

2.多数同学更愿意与英语流利的人互动

英语作为交流的工具,理所当然地,对这个工具运用越好的人,互动的机会越多。但是,分析显示,并非发音标准或用词准确的人互动的机会就越多,而是英语说得流利的人,互动的机会会很多。

发言女的英语既流利又标准,所以,她在教室里左右逢源,很受欢迎。沉默女的发音相对很标准,发夹女的语法相对比较准确,但是,她们的互动都比较少。在所有的研究对象中,上网男和凤爪男的英语口音最重,但由于他们说得都很流利,所以,他们和同学或他们与老师的互动都非常多。甚至连恶作剧的互动,都会比较多。以下列记录为例:

113教室上课平面图(2012年10月26日下午第二节课)

img32

13:39凤爪男迟到。单手男用自己的鞋子碰触凤爪男的椅子底下,稍后,用手推凤爪男的椅子背。

……

14:39多动男带来的朋友在课间离开。多动男人缘不错,他拿出饼干和酱料,与大家分享。

发言女人缘更好,她在课间与大多数人打招呼,吃多动男的饼干,并把手搭在红手套的肩膀上。

单手男与凤爪男聊天。

……

15:15单手男趁老师不注意,用手挠凤爪男的背部。

……

15:56凤爪男向粉红女方向移动了一个位置,他的桌子在第二节课,才摆上了一些学习用品。移动可能性一:看粉红女的课本。移动可能性二:被单手男骚扰得不开心。

……

此外,由于语言流利,发言女和爱心女经常在回答问题时彼此呼应,甚至帮助老师和同学进行翻译,受到大家的欢迎。而凤爪男和上网男,也因为语言的流利,经常向同学提出问题,引起了大家的思考和争论。

3.多数同学更愿意与经历丰富的人互动

观察显示,拥有众多朋友的发言女和走过众多地区的多动男与同学的互动次数较多。他们与大家交流的时间也比较长。主动找他俩的同学也比较多。

比如,这个班上的两个party,多动男的生日party和圣诞party,就是由他俩宣布的。当多动男宣布自己的生日party的时间和地点时,大家都很认真地在听,没法去的同学都向多动男表示歉意。当发言女宣布圣诞party的时间和地点时,更是在课堂上引来了大家小小的欢呼。

多动男由于走过的地方比较多,他对自身经验的分享,总是让很多同学静静地聆听。这让他无形中拥有了一种“老大范”,以至于在讨论课快结束时,他旁若无人的低声吟唱2012春晚的流行歌曲《因为爱情》,大家都没有表示反感,甚至有人跟着学唱。

发言女则把自己朋友的经历和自身对于中国的体验在课间进行分享。她还和多动男商议“puppy俱乐部”的成立事宜。她也是访谈中大家都喜欢交往的对象。

(二)与教师的互动

与教师的互动,更多地体现在大家对于课程的意见上。观察记录显示,大家更关注主讲老师的观点,对于辅导老师的发言,很多同学则不予回应。最为严重的情形出现在12月7日的记录中。

这天下午的第二节课从15:21开始。辅导老师接着她在第一节课讲述的内容,继续站在讲台上。她的语言明显没有主讲老师流利。笔录显示:

15:29几乎所有人走神,只有家庭女和上网男抬头听。

15:31辅导老师继续“A case study of policy evaluation”的讲述。

15:34辅导老师为PPT没有拷贝全而道歉。主讲老师坐在教室第二排接着讲。

15:34主讲老师举各省例子,众人抬头听。

15:36辅导老师拷贝好表格。

15:39辅导老师继续在讲台上讲,众人只有家庭女、发夹女、粉红女、上网男听课。

15:47辅导老师与主讲老师互动。

15:49主讲老师提出大家的反应不对,告诉大家要“尊师重教”。引起了红手套与发言女的回应。

随后,主讲老师可能有些生气,他告诉大家“每个老师都认真准备了课件”,主讲老师希望大家对老师的讲课表示尊重。之后,他让大家对课程发表建议。此时,发言女把她在接受笔者访谈时说的话,用更委婉的方式加以了重复。之后,课堂才又恢复了往日的活跃。这个小插曲持续的时间并不长,但是,它带来影响,可能持续了两次课。记录显示12月28日13:38,辅导老师换椅子。但是,没有同学来帮忙。这个小插曲,其实并不意外。它在访谈中,就已经隐隐露出一角。

1.同学们更喜欢学术水平高、英语流利的老师

在访谈中,上网男、多动男都用了“喜欢与之交流”的句式,来表达对主讲老师的尊重。四位被访谈的同学,都没有提到辅导老师。但是,红手套在讲述“task不明确”时,提到了辅导老师交代作业时不明确,用词不准确。

通过笔者追问,红手套所理解的“task”,不仅仅有中文“任务”的含义,他认为“作业”、“分组讨论”、“论文”等也都属于“task”。这得到了多动男的认同。由此衍生出的观点,比如“教授要给出明确的评价,是A、B还是C”;“任务的表述要清楚”;“布置的时候要分清楚人”;等等。都表明了,学术水平高(能够准确评价学生作业)、英语流利(能顺畅不结巴地准确布置作业)的老师,更受大家的欢迎。

上网男还特意表示,他自己的研究课题,得到了主讲老师的很多指点。他特别喜欢在课前向主讲老师请教。

发言女在访谈中也说,她喜欢提问,喜欢鼓励同学提问的老师。

2.同学们更喜欢老师以切身经验所举的例子

访谈中,有三位同学提到了主讲老师上课举到的例子。观察记录也表明,当主讲老师以北京的现状、以自身的薪资水平、以自己的出差故事为例子时,大家几乎都抬头盯着主讲老师认真地听。

记录也显示,当辅导老师以主讲老师为例子时,甚至引起了大家的笑声。

发言女和多动男在访谈中,都表示喜欢类似的“talk”。

3.课堂效率高的老师更受欢迎

在交叉分析中,所有访谈对象都提到的词有两个,一个是“疲倦(tired)”,另一个是“效率(efficient)”。他们认为,拖堂让学生觉得很疲倦并且效率低下。同时,不能在每节课前安排好这节课的授课内容,效率比较低下。

(三)与其他人的互动

10月26日的教室有两位陌生的旁听者,与他们旁边的多动男打了个招呼,在课间休息时离开。11月2日下午也有一位旁听者,也在课间休息时离开。这三位都没有引起大家的关注。11月9日下午,上网男旁边坐了一位女士,疑是他的妻子。这位女士听课很认真,她分享了大家传过来的饼干。

基本上,教室的“常住人口”对陌生的旁听者都持“接纳进入教室,但是不打招呼”的态度。

五、讨论

(一)数据处理问题

由于本研究的访谈部分,相对于观察资料来说很少,并且访谈问题也不是很多。所以,在数据处理时,没有进行编码,而是直接提炼核心观点。

在文本转录时,由于一些同学的英语发音口音较重,或者声音较低,或者因为教室边的割草机噪音过大而听不清楚,这些内容会更注重笔录而非录音。

(二)研究伦理问题

笔者在进入研究场景后,不仅由老师介绍了身份,笔者也自带了名片送给大家,但是,依然存在一些问题。

比如,笔者曾经在访谈时郑重地向多动男介绍了自己的研究。但是,几个星期后,当多动男看到笔者在上课时的观察笔录和绘图后,却很生气,认为笔者观察得太详细。经过笔者一再保证和解释,他才用中文说“没事没事”,允许了笔者的继续观察。也许,多动男认为,自己作为访谈对象,不应该是观察对象,一旦作为观察对象,就会在某种程度上侵犯到自己的隐私权。笔者不认同这个观点,但是在以后的研究中,笔者会根据具体的情况,决定是否多次告知他者笔者的研究者身份。

(三)环境融入问题

在研究中,笔者发现,参与式观察的最大优点与它的最大缺点,可能是一样的——融入他者的环境。

融入,意味着他者对于观察者的接纳,能够得到更多更真实的访谈信息。同时,融入也意味着后续的观察研究,会遇到更小的阻力和得到更多的助力。

融入,也意味着偏见与主观性的加强。当真正与他者接触后,被他者感染后,研究的客观性可能在某种程度上会削弱。融入,也同时意味着观察者有可能在一些情景下影响他者的反应,进而使他者改变行为,从而改变了研究的真实性与客观性。

比如,在访谈中,红手套批评某同学的英语不流利,不能很好地完成任务。但是,这位同学与笔者相处得很好,笔者对他的印象也很好。再加上笔者的笔录是由英文翻译而来的。因此,在记述红手套对该同学的评价时,遣词用句,可能就不是特别客观了。

(四)对“质性研究”的认识

经过上述的实践与反思,笔者认为,质性研究是一种非量化的研究方法。它需要研究者与研究对象相互动,在自然情境下收集资料。它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是对特定的人或社会现象的整体性研究。它通过对收集资料的整理来形成理论,并对研究对象的行为或意义进行建构,进而获得解释性的理解。

[参考文献]

陈向明(2008):“质性研究的新发展及其对社会科学研究的意义”,《教育研究与实验》,第2期,第14-18页。

陈向明(2008):“从‘范式’的视角看质的研究之定位”,《教育研究》,第5期,第30-35页。

Hoshmand, L. and L. S. Tsoi (1989): “Alternate Research Paradigms: A Review and Teaching Proposal.” Counseling psychologist, Vol. 17, No. 1, pp. 3-79.

Patton, M. Q. (1990): Qualitative Evaluation and Research Methods. Newbury Park, C.A.:Sage.

徐建平、张厚粲:“质性研究中编码者信度的多种方法考察”,《心理科学》,第6期,第1430-1432页。

文末“评”

这项研究在选题、收集资料与处理研究关系等方面基本体现了质性研究的要求,但仔细推敲,以下三点有待改进。

(1)这项研究的研究问题不够明确。在第1页末段,有关研究问题的表述是“北京师范大学留学生教室互动研究 —— 以教八113教室为例”。这一概括性陈述简单重复了论文的题目,它没有提出具体的问题,而更像是划定一个宽泛的研究现象。当然,仅将这种问题表述改成疑问句的形式(“北京师范大学留学生如何在教室中进行互动”)也是不够的,研究者需要进一步细化和明确“教室互动”这一概念。一般来讲,从划定研究现象到提出研究问题是一个不断聚焦的过程,比如,研究者到底是要探究师生互动还是生生互动,是关注知识建构还是人际交往?如果这些方面都要涉及,那么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为什么要涉及?要阐明这些内容,研究者需要对自己感兴趣的现象进行初步思考,并在文献综述中考察所要涉及的概念,给予其初步定义。尽管研究者在研究设计中谈到了“关键概念”,但对其界定不够深入,比如什么样的动作是“人际交往”?为什么要将互动界定为人际交往?这些问题都没有交代清楚。在表述研究问题时,研究者还需思考适合的问题类型,如描述性问题、解释性问题、意义类问题、情境类问题等,这一选择过程也要建立在研究者对核心概念理解的基础上。

之所以要提出明确、聚焦,且类型适合的研究问题,是因为它能帮助研究者把握研究方向,使整个研究都围绕着重点来展开,知道自己该重点观察什么,访谈什么,分析什么,而不至于在收集和处理资料时陷入茫然。尽管质性研究强调研究过程的开放与灵活,研究问题往往会在研究开始后进一步明确,但这并不意味着“随心所欲”或“两眼一抹黑”地启动研究,研究者必须把严谨的思考过程与理解的建构过程呈现给读者。这对于质性研究的初学者来说尤为重要。此外,研究问题的提出应该是基于一定的研究兴趣,或因研究者要解决什么问题,但作者在第1页末段列出的三点考虑基本上都处于研究条件,给人感觉是为研究方便才提出的研究问题,略有“应付作业”的感觉。

(2)这项研究主要考察教室互动,观察能够对互动进行过程性描述,访谈能够解释人们为什么进行不同形式、不同程度的互动。这两种方法的选择十分适合研究问题,不过,当我们关注细节时就会发现,资料收集与分析的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瑕疵。最重要的问题是:研究者在观察时到底看了什么,在分析观察资料(绘图与录音等)时重点去捕捉什么,分析时重点抓住什么,等等。这些问题在研究中都没有明确交代。从后文的资料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研究者似乎较多地记录谁和谁在什么时间做了什么动作,大致交谈的内容是什么。我们不禁质疑:对解决研究问题来讲,他所捕捉的信息是否充分,能否为读者呈现出生动的互动画面,他的观察与描述是否主观性过强?要提高描述的效度,研究者需提供一定的观察与分析提纲。尽管质性研究强调不要因预设多强而封闭视野,但“看”的过程必然是有所聚焦的,因为观察者会因自己的经验或兴趣而对特定细节十分敏感,而对另一些却“视而不见”。研究者一方面要将这种主观的因素透明化,让读者明晰知识建构的过程;另一方面要参考已有研究的经验,借鉴他们的观察提纲去提示自己有意识地去看某些细节,以免遗漏。例如,Hymes & Gumperz (1972)提出的“SPEAKING MODEL”就提出了交流民族志所必须关注的八个细节,有些细节就被这项研究遗漏了。这项研究之所以出现这个问题,还是因为前期对“教室互动”这一关键概念的分析不够,没有仔细阅读相关文献,也没有提出具体、明确的研究问题。质性研究是一个整体,当前面的工作没有做好时,后面也难免会出现问题。如果我们在收集资料时有不知所措的时候(比如,不知道该看什么,看得到不到位),我们首先应反思是不是研究问题聚焦不够,或是概念框架没有搭好。

(3)这项研究虽然关注到研究伦理问题,但有些做法仍值得商榷,问题较突出的一点是为研究对象起绰号。研究者谈到,他起绰号的目的是为了保护研究对象的隐私权,但是这些绰号很多是基于研究对象的某种外貌特征,比如“红手套”、“粉红女”和“指环女”等,这反而使他们的身份更容易暴露。此外,有一些绰号带有些许戏虐的色彩,比如“凤爪男”、“多动男”、“家庭女”等。试想,如果这些研究对象读到自己的这些绰号,他们心中多少会产生不满。所以我们在使用代号指称研究对象时,一定要慎重考虑,不要让代号起到相反的作用。

总之,质性研究是开放的,具有弹性的,但它不是任意的、盲目的。要做好质性研究,我们一定要扎扎实实地提出研究问题,搭建理论框架,设计研究方法,并处理好这三者的融贯性。

学生回应

在阅读王老师的点评后,笔者获益良多。王老师犀利地看到了本研究的软肋,精准地指出了研究中的不足,可谓目光如炬。针对王老师的点评,笔者有以下几点回应:

(1)研究现象可以是研究问题。的确,很多教科书都教导我们,从大量的研究现象中,可以提炼出恰当的研究问题。但是,这并不能否认,研究现象就不可以是研究问题。类似物理学中的电子云,还有天文学中的黑洞,还有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把这些现象能研究清楚了,是非常有意义的。这些“现象”,本身就可以成为重要的命题或问题。基于这样的思考,在该研究中,才没有把“人际互动”或“人际交往”作为问题。同时,研究者认为,单纯的“人际交往”或“人际互动”的概念,并不能更完整地展现笔者要研究的问题,也会对观察产生过度限制。当然,笔者对“教室互动”这个概念,阐述不明,界定不清,没有把它所包含的内涵清晰地呈现出来,是本研究的不足。也许,正是这一点,给王老师留下“随心所欲”启动研究的印象。

在王老师的点评后,笔者会尝试厘清构成关键概念的几个要素,并更加清晰地梳理这些要素之间的关系,希望能在修改后有“聚焦感”。

(2)质性研究应该保有适度的客观性。王老师在点评中发现“研究者较多地记录谁和谁在什么时间做了什么动作,大致交谈的内容是什么”。笔者这样做的目的,正是希望给读者呈现一个理性客观的研究报告,尽可能保证研究结果的信度和效度。此外,王老师在点评中质疑这样做“能否为读者呈现出生动的互动画面”,紧接着就是“观察与描述是否主观性过强?”,这让笔者产生了疑惑。“是否主观性过强”可以说是需要加强客观性,但是“生动的互动画面”(很多情况下,越生动的描述,带有的主观性越多吧)又好像要求本研究需要加强主观性。一份研究要在加强主观性的同时加强客观性,笔者觉得有些矛盾。关于质性研究的主观性与客观性的争论,似乎从未停止。笔者在此不做过多阐述,只是认为,在“教室互动”研究中,在这样一个不是很大的圈子里做研究,越客观的研究,可能越不生动。

此外,透过点评的字句,笔者感觉王老师很像一台“扫描仪”,本研究确实遗漏了部分 “交流民族志所必须关注的八个细节”。同时,王老师也很像“透视镜”,本研究对相关文献的阅读和整理,是粗疏的。如果把本研究比作一个不健康的病人,王老师无疑是位标本兼治的良医。

(3)研究伦理不应泛化,研究伦理会受到研究条件的限制。笔者同意,我们要在研究中最大限度地尊重他者的隐私,尽自己的可能,按照研究伦理的要求去做。但是,不能过度地用伦理道德标准来衡量一份研究。首先,本研究为同学们起的绰号,是需要一些条件,才可能暴露他者的身份的。比如,必须是长期在113教室学习,必须在周五下午13:30到16:30这个时段,排除其他表征更明显的女同学,才会发现“指环女”是谁。毕竟,一个教室、一座教学楼、一所学校,戴指环的女孩子,是数不胜数。其次,本研究起绰号的初衷,绝对没有“戏谑”的成分,只是把某人在某个环境中的一些特征展示给读者。如果真的是存心不良,就会用“鸡爪男”,而非“凤爪男”。同时,演讲时的“凤爪手势”也并不罕见。事实上,笔者是非常欣赏“凤爪男”的发言风格的。此外,这些绰号也是为了研究需要,因为在初期,笔者很难记住那么多的人,特别是在一些不被允许拍摄的场合做记录。因为研究伦理,不能拍摄,不能详细描述,于是采用编号或绰号记录,于是被指责违背研究伦理。这让笔者想到了“饥饿的苏丹”——新闻记者卡特该不该在第一时间放下相机,先救孩子?笔者面临的问题远比卡特要微小,但依然牵涉研究伦理,着实觉得为难。因此,笔者认为,研究伦理也会受一定条件的限制。

总之,笔者非常认同王老师的观点,“质性研究是开放的,具有弹性的”。同时,笔者也会在具体的研究情境中,具体参考王老师的建议,力争使“提出研究问题,搭建理论框架,设计研究方法”这三者的连贯,更为圆融。

点评专家王熙简介

王熙:哲学博士,2009年1月毕业于英国剑桥大学教育学院,博士论文主要采用批判话语分析的方法探究学校参与者的文化身份建构过程。博士毕业后进入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博士后流动站继续从事批判话语分析和教育社会学的相关研究。2010年9月进入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管理学院,担任讲师,并于2010年11月起在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担任秘书职务。目前的研究兴趣包括国际理解教育,学校管理和质性研究方法,特别是批判话语分析,已在《教育研究》《北京大学教育评论》《教育学报》和《全球教育展望》等国内核心期刊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Qualitative Studies of Education”等国外期刊上发表多篇论文。

【注释】

[1]杨阳,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历史与文化研究院,中国教育史专业2011级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国传统教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