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进军“井冈山”

进军“井冈山”

时间:2022-11-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但香瓜对于此刻的姜楼来说,无疑是一根“救命稻草”。冯锡鸿有创意地给西瓜贴上商标,结果在济南八里桥果品市场卖出了名堂。当然,现在已退休在家颐养天年的杨万香,回首自己的成长历程,最感谢的也是这次“轻率”,上马了洋香瓜,上马了蔬菜大棚,姜楼的农业搞得有声有色,这也成为上级提拔他的重要原因。这是冯锡鸿探索企业与政府联手合作的开始。杨万香号召乡亲们忙采摘了一车瓜,垫付了钱,匆匆赶往北京。

民兵连长出身的张德文从来没有想到自己能跟“当官”扯上联系。

1993年,这位民兵连长种了两个大棚,“种香瓜种得好,长势旺盛产量高,无人能比”。

张德文的出现,无疑让李成伟和他的同事们眼前一亮。

20年前,分管姜楼农业和多种经营的姜楼副乡长李成伟还是一个“技术盲”,没有技术,更没有种过香瓜这个新鲜的东西,感觉“干不了这个活”。

正值农业机构大调整的年代,聚贤求才是当务之急。因为张文德有目共睹的种棚技术,他先是被聘任为姜楼乡的科技副乡长,拿到了年薪1万元的待遇。这在那个月工资只有二三百元的时代实属高薪。这也激发了他研究技术的热情,越干越好,后又被聘任到茌平县工作,直到升至副县级干部。

张德文无疑是幸运的,他的幸运之处在于他遇到了求贤若渴的年代,遇到了姜楼这块急需种植香瓜能手的土地。抛开个人努力,他需要感谢的“伯乐”,除了姜楼乡的干部,像时任姜楼乡党委书记杨万香和他的同事们能够做到“英雄不问出处”,更应该感谢的是,为他发挥聪明才智创造了土壤的冯锡鸿。

如果说提供新品种是冯锡鸿打造扶贫链条的第一环节,贯穿了20多年扶贫路的始终,那么,姜楼便是他初步探索这一链条的开始,更是他探索农科推广“政企模式”的开端。

一根“救命稻草”

1993年的夏天,时任东阿县县长金维民率领几个乡镇党委书记到济南“取经”。

在共青团山东省委门口的蒙古包里,这帮聊城客人与团省委的人坐到了一起。“我们要招商引资,搞农业结构调整,发展农村经济,有什么好的项目?”

这个问题,团省委的干部曾经无数次遇到过。时值农业结构调整,如何让农民尽快发家致富成为举国上下都要面对的问题,对县乡一级政府来说,选项目难,从项目中选取好的项目更是难上加难。

不过,来访者显然找对了门,因为在场的冯锡鸿能给出他们想要的答案。

在1993年以前,杨万香甚至没有听说过“洋香瓜”这个词,即使通过冯锡鸿的描述,他也只是一知半解。但香瓜对于此刻的姜楼来说,无疑是一根“救命稻草”。

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姜楼乡属于聊城市的贫穷乡镇,杨万香是1991年当选党委书记的,那时一年的财政收入才29万,发工资都不够。这个贫困乡镇以农为主的经济结构,却因为农业没有特色而陷入穷困潦倒的泥潭。其时,整个聊城搞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杨万香寻思着必须得干点事情。

思路从哪里来?各地寻找灵感的方式是一样的,还是走出去,大参观,大学习,“我们到栖霞参观种苹果,到寿光参观大棚蔬菜,到昌乐参观西瓜种植。”经过到各地的辗转学习,姜楼最终将黄瓜种植作为自己的主打产业。但时运不济的是,“因为黄瓜苗在秋后育苗,可那年10月份就下雪了,就是说几十个大棚的黄瓜苗都完了。补种什么,能够最大限度减少损失?”冯锡鸿的出现,正是时候。

“轻率”的决定

还没有考察就一口答应下来是不是有一些轻率?不是,杨万香是有根据的。

早在1991年,这个乡就在东阿县科委的引荐下,引进过山东省农科院的齐红西瓜品种。后来,范凤荣请了冯锡鸿搞营销,说这是他的顾问单位。冯锡鸿有创意地给西瓜贴上商标,结果在济南八里桥果品市场卖出了名堂。自那时起,这个乡,乃至这个县和冯锡鸿建立了信任关系。而现在,有团省委做媒,杨万香自然更加不怕;还有关键的一点是,姜楼有种这个瓜的基础。

姜楼有种西瓜的历史,这里有几个村西瓜种植面积比较大。西瓜与香瓜,一字之差,种植模式上很多是相通的。

这种相通,在冯锡鸿看来也排除了部分风险,他的考虑是:虽然洋香瓜是外来的品种,但姜楼老百姓毕竟有种瓜的习惯,应该知道种瓜的基本知识,加上当地政府调整种子结构搞大棚,正好适应这个形势。

台湾的种子好,但比较贵,这些情况让人纠结,好在团省委的干部明白冯锡鸿的为人——无论如何自己推荐的“能人”是不会让人失望的,总能对姜楼的乡亲们有所交代。

杨万香也没太多顾虑。“你干这个事总要冒点风险,咋能没有风险?另外,台湾的技术比较先进,虽然那时候不太开放,但是我很愿意搞,跟县委汇报,他们也很支持。毕竟,我们乡的条件不好,有项目总是有希望的。”

当然,现在已退休在家颐养天年的杨万香,回首自己的成长历程,最感谢的也是这次“轻率”,上马了洋香瓜,上马了蔬菜大棚,姜楼的农业搞得有声有色,这也成为上级提拔他的重要原因。

“我1991年去的,这个东阿县最贫穷的乡镇,到1995年便成了全县的三级乡镇了。我去的时候财政收入29万,走的时候到了1995年,财政收入达到150万,算是增长很快了。”不仅仅姜楼财政收入增长得快,杨万香被提拔得也快。

1995年他成为姜楼乡第一个被提拔的县级干部,到了冠县成为县委常委,后来又到了聊城市成为建委主任。

干部先干,群众再干

洋香瓜对农民毕竟是一个新鲜事物,农民群众认识它、了解它、接受它需要一个过程。

让杨万香矛盾的是:“我们大部分人还是不理解的,一方面我们这儿的土质比较合适,但另一方面怎么让村干部、老百姓愿意接受还是一个问题。你不能强迫命令,强迫命令没用,所以要先搞试点,因为大面积推广是麻烦的。”

打墙、铁丝、水泥柱、地膜、草扇子,当时那个棚的成本,一个空棚大约3500块钱。这对年收入只有1000左右的姜楼农民来说,无疑是昂贵的。

钱怎么来?这个问题令人头疼。

“自筹一部分,再加上乡上贷款。”自筹的一部分,基本上按照干部职务自上而下,分层递减:乡党委书记10000元,副乡长起码是5000元,一般干部2000元。

筹款当然是有难度的,特别是对一般干部来说,“那时候工资很低,一个月200块钱,但是没办法,这是政治任务,干事创业总要付出代价”。

东拼西凑,姜楼将最终集得的30万元作为无息贷款补贴给种棚户。当然,风险也有,万一农民折本,也有还不回的可能。

这一年,在姜楼,“实验性质”的大棚建起了400多个,最大的一个村咸集村一口气种起了23个大棚,其他的就散落在各个村里,其中绝大多数是干部自家种的。

这是冯锡鸿探索企业与政府联手合作的开始。万事开头难,他也承受了巨大的压力,种子免费,还要跟进技术服务,还要对农民兄弟的丰收有交代。冯锡鸿说:“这事不能有闪失。”

那时候,“冯锡鸿很能干”,几乎成了姜楼人对他一致的印象。时任姜楼乡党委秘书李成伟还记得:“他规范育苗、搞大棚管理,都直接钻到棚里去,这个冯锡鸿不怕热、不怕累。”

第一年的成功

幸福来得太突然,让杨万香直呼没想到。

这年五一前后,姜楼乡大街小巷来了许多外地牌照的车辆,“空着斗来,满载而去”。这是收瓜的车辆。

钻进棚里,那金灿灿的甜瓜,香气扑面,甚是喜人。

面对着南来北往的车辆,乡亲们喜上眉梢,足不出户却将甜瓜送到了全国各地。

让杨万香印象深刻的是,聊城市和东阿县的领导们也没闲着,纷纷帮着推销起“姜楼甜瓜”。

“聊城市领导到我们乡里提了好多次,他们吃过那个瓜,非常好,含糖量特别高,瓜甜而不腻。”在外地调研的时候,他们也不忘推销姜楼香瓜。

杨万香还记得时任聊城市委书记的一件事。“他正在北京开会,给我们县委书记打电话,他说叫姜楼给他送一车瓜来,有单位要。”杨万香号召乡亲们忙采摘了一车瓜,垫付了钱,匆匆赶往北京。“即使那时候一斤瓜可达7元钱,我们也没打算要。哪知市领导发话了,该多少钱就多少钱,别便宜了。”对方一分钱都没少给。这是皆大欢喜的结果,杨万香满车去,“满车”回了。

初战告捷,让冯锡鸿有了喘口气的机会。

台湾来的香瓜

冯锡鸿毕竟是老道的市场高手,懂得怎样包装产品。

因为用的是台湾农友的种子,所以将姜楼产的香瓜标以“台湾香瓜”似乎名正言顺。

为试探市场的认知度,李成伟将4箱“台湾香瓜”带到了寿光市场。带的不多,因为他也有顾虑:“你不知道卖了卖不了,卖不了你还要弄回来,那一箱盛着6~10个香瓜。”

然而,“台湾香瓜卖到大陆”的噱头却成就了这4箱香瓜。“寿光市场也很好,都没见过贴上台湾洋香瓜商标的香瓜,都以为是台湾进口的。”随着这些香瓜向外界兜售的,还有一沓沓的宣传页,上面无非讲到有一个基地,在姜楼,专门做台湾洋香瓜,然后上面留了电话号码。

冯锡鸿通过人脉,还将姜楼产的台湾香瓜登到了报纸上。李成伟还记得,《山东科技报》刊出过题目叫《姜楼“台湾香瓜”喜获丰收》的报道。

通过口口相传和广告效应,姜楼“台湾香瓜”迅速在社会上打出了名气。

至今,冯锡鸿还记得一个笑话。姜楼乡贤集村的一个老干部从哈尔滨回来探亲,带什么礼物?这个十年没有回家的老干部就选择在哈尔滨买了两个洋香瓜。

“没敢多买,因为他说这瓜很贵,20块钱一斤,两个洋香瓜花了接近200块钱,是从台湾引进的。”结果到家里一说,大家都笑了。“这就是咱家乡自己种的。”

这一年,姜楼香瓜的价格破天荒地达到了每斤7元。

第二年姜楼的大棚猛增。“1994年下半年我们开始做大棚,发展到接近300个,全部是种洋香瓜的。莘县燕店乡的宋继华这时才真正进入洋香瓜的世界而且一发不可收!

山东小型果蔬的“落地生根”

皮为翠青色,上有淡黄色斑纹,与西葫芦长相相似的小南瓜,虽不及老南瓜个头大,但鲜美甘甜,深受大众的喜爱,价格也较普通南瓜更高。

洋香瓜的成功让冯锡鸿成了姜楼的红人。到了1995年,冯锡鸿又给他们推荐了小南瓜、小番茄、小西瓜。小南瓜的成功,还引起了刚刚成立的山东卫视乡村栏目“乡村季风”的注意,后者不远百里跑到姜楼,采访、做专题,播出的节目影响广泛。

虽然老百姓没有见过小南瓜和小番茄、小西瓜,但冯锡鸿的公信力已经有了,大家毫不怀疑老冯的诚意,而事实证明,“他弄了很多的新品种在我们这里搞试验,都成功了”。

圣女果,又称小西红柿、珍珠小番茄、樱桃小番茄,既可蔬又可果。李成伟和他的同事们当然不知道“圣女果”的发迹史,更不知道它的市场价值所在,但他们却明明白白看到了:“以前,这个长江以北没有,但现在却在我们这里种植成功了。”

将外地品种甚至稀有品种或嫁接或移植,冯锡鸿及其旗下的科技人员当然更明白从技术上实现的可能性,但是他想要实现的可不仅于此。小型果蔬落地生根的市场价值如何,农民兄弟在此价值链条上的位置在哪里,如何将品种推广,如何将商业利益同农民的收益结合起来,才是他最终要考虑的。

先开始实验一年,探索种植技术和市场销售边界,冯锡鸿运用着一样的模式,将这些袖珍果蔬的种子免费赠给老乡们。

具体的细节已经难以找寻,李成伟只记得,指定一个种植业基础比较好的村子拿出两个大棚,栽上种子,便开始实验。期间,冯锡鸿将技术人员常带到现场,“像照顾月子一样照顾这些承担着未来致富希望的种苗”。

“也是闯市场,冒着很大的风险,群众当时也不认识。”信任归信任,杨万香和李成伟的担心还是有的。他们毕竟是国家干部,不了解市场,担心也是情有可原,而冯锡鸿要证明的,正是小型果蔬的适销对路。

一切都很顺利。望着枝头挂着的红灿灿的小番茄,“杨万香们”坐不住了,他们急急地跑向市场,打探着消息。但让他们失望的是,在北方小番茄还属于新鲜事物,很难有可供参考的价格——这就意味着只能自己定价。

掐算一下成本,再加上利润,2块钱一斤的价格便出炉了。价格并不是很高,但毕竟第一年,做市场是主要的。

如同洋香瓜市场的先缓后紧,市场对小番茄的接受经历了“观望—尝试—接受—火热”的过程。这让李成伟越来越后悔,怎么没多种一些?

“西红柿产量很高,它跟黄瓜一样,洋香瓜种植一棵,只能结一两个瓜,而小西红柿每一棵都一个劲地无限生产,只要是气候适宜一个劲地长。它一年四季可以上市,更让人惊奇的是,小西红柿半亩地一个棚能结1万多斤。”

而按照每斤2元的价格,一个大棚的收入可达2万多元。如果把免费的种子也算成钱的话,即使去除每个大棚1000多元的种子钱,纯收入也近2万元!

掀起一场育苗革命

实际上,冯锡鸿与姜楼的合作并没有止步于种与销。他的设想是在这个鲁西北小镇“掀起一场育苗革命”。

为解决农民洋香瓜和无籽西瓜育苗难的实际情况,冯锡鸿决定与姜楼合作建立占地50多亩的育苗工厂。这是一项冒险的决定,之所以冒险是因为前期投入需要100多万,收益并不是万无一失。但冯锡鸿认为,良种和育苗是农业生产上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好苗才有好收成,苗子是关键,但关键是如何育苗?

1997年8月26日,在姜楼的土地上,10个长60米、宽10米的冬暖式大棚拔地而起,冯锡鸿几乎将当时山东省乃至全国最先进的技术都搜刮来用了上去。一是穴盘育苗新技术,二是DRF系列温室供暖燃料热风炉;三是插劈接嫁技术。前两项获得农业部认可的专利技术代表了当时的国内之最,后一项是山东影响全国的绝活。

按照冯锡鸿的计算,育苗工厂建成一年间,成功育成壮苗500多万株,除了鲁青系列无籽西瓜、台湾农友洋香瓜系列之外,各种特种蔬菜、花卉、苗木等也在育苗工厂内育成。

为打理好这个育苗工厂,冯锡鸿为其配备了包括农民技术人员在内的26名人员,其中包括中国农业大学和山东农业大学的硕士、本科生以及多年从事西甜瓜育苗的技术人员12名。

此外,育苗工厂还在当地雇工132人,经过培训后全部掌握了各个育苗环节的技术,并达到了熟练的程度,嫁接苗成活率达到90%以上。这些人,成为姜楼、山东省乃至全国集约化育苗工厂的主力人才。

以最少的投资,获得最大的收益,这正符合冯锡鸿的预期。通过计算,与其他相同规模的育苗工厂相比,投资减少了75%,而效益却不减少。有专家说:“这是一个投资少、见效快、实用性强、简便易行的工厂化育苗推广模式。”

作为当时全国最大的无籽西瓜嫁接苗基地,也是当时全国最大的育苗工厂,鲁青的技术人员已经在当地成功摸索出一套过硬的育苗工艺流程,以及工作管理和成本控制流程。可以说,至今为止,全国关于集约化的技术成果,都是踩在姜楼这个“巨人”的肩膀上继续前行的。

真金不怕火炼。1997年冬天,山东省大部分地区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寒流,绝大多数的育苗工厂都遭到了失败。姜楼育苗工厂却一枝独秀,因采用了先进工艺和农业部的温室供暖燃煤热风炉,育苗一举成功。

育苗,育才。在解决了当地富余劳动力的就业之外,育苗工厂还满足了山东、河南部分地区的急需,擦亮了姜楼作为育苗基地的招牌,在全国引起很大反响。

让老刘“耿耿于怀”的一件事

农民发了,率先示范种大棚的村镇干部也富了起来,姜楼成了东阿县数得上的富裕镇。

赚了钱,农民怎么花?有些“财大气粗”的农民买了车,买了房,甚至让外镇乡亲“羡慕、妒忌、恨”。

那时候村干部上县里开会的情况很少,但每年开一两次村支部书记大会却是“既定动作”。一个让杨万香记忆深刻的现象就是:与别的乡镇集体雇大巴车参会的行为不同,姜楼乡的村支书都是开着自己的私家车来的,“全乡集合10辆小车,浩浩荡荡地赶赴10公里之外的县里开会,那时候人们觉得姜楼的各个村里都很有钱”。

“现在老农民有了钱,村里到处是车了。”让李成伟哭笑不得的是,一个村支书的“不讲政治”:这个村支书的“座驾”始终比镇党委书记的好。

那时候,杨万香坐着借来的212吉普,一万五就能买一辆,而这位支书却坐着五六万元的桑塔纳。

几年后,当乡里换上高级一些的桑塔纳时,这位“香瓜支书”却换成了奥迪。

后来想起这件事,杨万香莞尔一笑:“没办法,农民们就这样,生活条件好了就希望追求更高的享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