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第十六章日光温室无公害瓜菜平衡施肥技术

第十六章日光温室无公害瓜菜平衡施肥技术

时间:2022-11-1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大量追肥后造成肥害的现象十分普遍。良好的土壤环境是生产优质无公害蔬菜的先决条件。提高日光温室内土壤肥力,达到高产优质高效的目的,科学平衡施肥是土壤培肥的关键措施。日光温室土壤施肥量高,加上棚膜和地膜的覆盖,养分不容易挥发散失。番茄需肥量较大,也比较耐肥。从第一穗果实迅速膨大之前,番茄对氮素吸收量逐渐增加,在盛果期吸收量达到高峰。番茄对磷素吸收能力较弱,前期吸收量较大,第一穗果实长到核桃大小时,植株

第十六章日光温室无公害瓜菜平衡施肥技术

一、日光温室蔬菜施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土壤养分比例失调

经多点取样分析,日光温室休闲期土壤养分含量为:有机质含量10.54~35.25克/千克,全氮0.63~2.95克/千克,全磷0.57~2.90克/千克,全钾19.1~30.7克/千克,水解氮57.0~169.0毫克/千克,速效磷44.7~342.0毫克/千克,速效钾107.0~753.0毫克/千克,pH7.3~8.1,全盐含量0.74~3.76克/千克。速效磷含量平均值是优质菜园土的3倍以上,最高量达到342.0毫克/千克,是优质菜园土的4倍。速效钾含量平均值是优质菜园土的3倍,最高量达到753.0毫克/千克,是优质菜园土的近4倍。土壤中残留磷钾元素过高,导致土壤中其他营养元素和微生物群落失调,使蔬菜生理障碍病虫害的发生日趋严重。

2.土壤次生盐渍化逐年加剧,连作障碍加重

有些日光温室常年连续不断种植同一种或同一类作物,土壤没有休闲时间,不能大水浸泡,土壤中多余的养分、盐分和根系分泌物不能随水下渗,造成土壤盐分积聚和连作障碍。另外土壤微生物菌群失调,是作物生长期病虫害加重的重要原因。

3.有机肥使用不尽合理

有相当多的农民使用的有机肥未经完全腐熟、未砸碎过筛,施入后与土壤混合不均匀,生粪烧苗现象十分严重。有些农户有机肥使用量大得惊人,且有生长期冲施生鸡粪的习惯,一方面加大了生产成本,另一方面又对作物生长造成危害。

4.大量元素化肥用量严重超量,特别是磷钾肥使用量偏高

为了提高产量,增加收入,农民在产品高价位时大量追施以氮、磷、钾为主的速效化肥,而微量元素肥料使用量普遍不足。大量追肥后造成肥害的现象十分普遍。施肥效率低,养分损失严重,造成资源严重浪费。

5.使用肥料品种不合理

某些专用肥并不适合作物的生长发育需求,质次价高,而且以磷钾复合肥为主。市场上各种复合肥假冒伪劣产品很多,甚至有些产品未标明各种养分含量。农民在购买、使用时,往往一头雾水,任由商家摆布。

6.技术支持不到位

很多农民施肥一般都是凭借经验种植,很少进行测土配方施肥,平衡施肥更无从谈起。

二、优质菜园的土壤条件

良好的土壤环境是生产优质无公害蔬菜的先决条件。一般认为优质菜园土的土壤质地以壤质土为最好,肥力高、透气性好。一般要求温室土壤容重1.1~1.2克/立方厘米,总孔隙>55%,通气空隙>15%,地下水位深2.5~3.5米以下,排水良好。土壤有机质达到2.5%~3.0%,全氮>0.15%,全磷>0.30%,水解氮200~300毫克/千克,速效磷60~90毫克/千克,速效钾160~240毫克/千克,pH值6.5~7.5。因此,对于有些理化性状不良的土壤必须进行改良和培肥。

三、日光温室无公害蔬菜土壤培肥措施

土壤通过改良培肥,能够改善土壤物理性状,提高土壤各种养分含量,供给作物较适宜的水、肥、气、热等生长环境,从而生产出高产优质产品。日光温室蔬菜土壤主要采取如下几项改良培肥措施:

1.增加有机肥投入

增施优质腐熟的有机肥料,可以增加各种营养成分,改善土壤团粒结构,降低土壤容重,提高土壤保肥、保水、保温性能,提供二氧化碳气肥,直接为作物提供氨基酸等有机态分子,还能解毒净化土壤环境。据测试,日光温室内每年每亩施优质有机肥10~15立方米,3年可以提高土壤有机肥质0.5个百分点,降低土壤容重0.2~0.5克/立方厘米。

2.翻压豆科绿肥

日光温室蔬菜拉秧后,种一茬早熟大豆、扁豆或紫花苜蓿等豆科绿肥,长到50厘米左右,盛花期直接翻压入土,翻地30~40厘米,然后浇足水,阳光曝晒,既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含量,又加快土壤熟化,提高了土壤肥力

3.深翻曝晒

在阳光照射最强烈7月份,上茬作物拉秧后,清除全部残株病叶,深翻土壤30厘米以上,进行曝晒,既加快土壤熟化,提高土壤中有效养分含量,又起到杀虫卵灭病菌的良好效果。

4.大沟覆草,增施秸秆堆肥

作物生长旺盛期,在垄间大沟内铺一层作物秸秆,亩用量200~400千克干草,既降低温室大棚内的湿度,减少病虫危害,又逐渐腐化分解释放出二氧化碳气体,提高作物光合效率,并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物理性状。另外在作物定植前日光温室内施用秸秆高温堆肥,每亩用秸秆1000千克左右,可增加土壤有机质0.1个百分点,降低土壤容重0.05~0.08克/立方厘米,增加产量。这一技术的应用既节约了有限的秸秆资源,又起到肥田增收的效果。

5.科学平衡施肥

提高日光温室内土壤肥力,达到高产优质高效的目的,科学平衡施肥是土壤培肥的关键措施。针对不同作物、不同生育期平衡施肥,一方面满足作物对各种养分的需要,另一方面补偿地力,不断提高土壤肥力,以便为生产优质高产蔬菜提供更好的生长环境。

6.使用土壤改良剂

砂性土壤、黏性土壤、轻度盐碱地可用相应的改良剂。

四、防止土壤盐渍化主要措施

日光温室土壤施肥量高,加上棚膜和地膜的覆盖,养分不容易挥发散失。另外,作物在反季节生长,灌水量较少,随水下渗的养分和盐分也较少,土壤很容易产生盐渍化现象。防止土壤盐渍化现象的主要方法为:

(1)年每亩地使用优质腐熟有机肥10~15立方米或秸秆还田1000~1200千克,提高土壤缓冲能力。

(2)种植2~3年后深耕深翻30~40厘米,打破犁底层,使土壤盐分适当扩散,同时扩大作物根系吸收养分范围。

(3)避免苦咸水浇地。灌溉用水含盐量要低,一般要求灌溉水EC值在0.5~1.0ms/ cm之间,不能超过1.5ms/cm,否则,易引起土壤盐渍化,又引起作物生理障碍,降低产品品质。

(4)严格控制化肥用量,特别是磷钾复合肥更能增加土壤盐分含量。

(5)作物生长后期,尽量不施肥或少施肥,减少土壤盐分积累。

(6)作物拉秧后应浇大水,排盐,洗盐。

五、蔬菜作物的需肥特点

1.养分需要量大

由于蔬菜作物的产量很高,每亩地的需肥量要比粮食作物多得多。将各种蔬菜每亩需要养分量的平均值与小麦吸收养分量相比较,蔬菜平均吸氮量比小麦高4.4倍,吸磷量高0.2倍,吸钾量高1.9倍,吸钙量高4.3倍,吸镁量高0.5倍。有些蔬菜的需钙量比小麦高10~25倍。

2.带走的养分量多

蔬菜茎叶中的氮磷钾含量分别是禾谷类作物的6.52倍、7.08倍、2.32倍,籽实或可食器官氮磷钾含量分别是禾谷类作物的2.04倍、1.49倍、6.91倍。

3.对某些养分有特殊需求

蔬菜喜硝态氮,对钾和钙的需求量大,对缺硼和缺钼比较敏感,因此,日光温室内蔬菜施肥特别要注意增施氮、磷、钾、钙、硼、钼肥,同时也要合理配施其他营养元素,如镁、铁、锰、锌、铜等中微量元素。

六、各种蔬菜的需肥规律和施肥技术

1.番茄需肥规律及施肥技术

番茄需肥量较大,也比较耐肥。每生产1000千克番茄需吸收氮2.7~3.2千克,五氧化二磷0.6~1.0千克,氧化钾4.9~5.1千克,吸收比例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钾为1∶0.28 1.80。属于中氮、中磷、中钾类型蔬菜。由于肥料利用率不同和不同养分需肥规律不同,在盛果期实际施肥中三要素比例以1 0.3∶0.6为好。从第一穗果实迅速膨大之前,番茄对氮素吸收量逐渐增加,在盛果期吸收量达到高峰(如图16-1所示)。幼苗期吸收氮10%,从开花结果到盛果期吸收氮约90%。番茄对磷素吸收能力较弱,前期吸收量较大,第一穗果实长到核桃大小时,植株吸磷量约占整个生育期的90%。番茄的需钾量最大,约为氮的2倍,需钾规律和氮相似,前期少,中后期大。

img44

图16-1 番茄不同时期养分吸收量的变化Ⅰ定植期Ⅱ第一花室坐果期Ⅲ第一花室着色期Ⅳ全花室收获结果期

根据番茄的需肥规律,可将有机肥、70%磷肥和氮、钾肥各10%做基肥。90%氮、钾肥和30%磷肥追施,各种微肥叶面喷施。将日光温室番茄目标产量定为7000千克/亩,其具体施肥技术为:

(1)基肥:施足基肥,是保证幼苗粗壮的先决条件。一般土壤亩施优质有机肥10~12立方米(猪粪、羊粪、鸡粪各1/3,新棚要按高限施入),粉碎的油渣150~200千克,磷酸二铵20~25千克,硫酸钾10千克。各种肥料均匀撒于地面,旋耕耙耱后起垄定植。为预防脐腐病,可亩施生石灰50~100千克,或碳酸钙粉150~200千克。

(2)根系追肥:番茄是连续坐果、连续采收的作物,施好追肥是获得高产的关键。番茄根系主要分布在20~35厘米深处,因此追肥应该追在20厘米深处最好。番茄定植后生长到第一穗果核桃大、第二穗已坐果、第三穗正开花时,结合浇水,开始第一次追肥。一般每次每亩追尿素10~15千克(或硝铵磷肥15~20千克),硫酸钾5~8千克,二铵4.5千克。第二穗果膨大时可第二次追肥,同时叶喷0.2%~0.3%磷酸二氢钾溶液。盛果期每亩每次追硝铵磷肥25千克左右,二铵5千克,硫酸钾10千克。追肥时要注意,前期追肥量适当减少,后期稍大。每7~10天追肥一次,随水追肥。而且视天气情况,晴天多施,阴天少施或不施。全生育期可追肥15~20次。采用滴灌时,可将追肥量减少一半,每3~5天追肥一次。

(3)根外追肥:番茄生长到盛果期后,可叶喷各种微肥,也可随滴灌施入,以提高产量,改善品质。具体叶喷微肥浓度见表16-1。

2.辣椒的需肥规律及施肥技术

每生产1000千克辣椒需吸收氮5.2千克,磷1.1千克,钾6.5千克。吸收比例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钾为1∶0.2∶1.3。属于高氮、中磷、高钾类型蔬菜。按不同肥料利用率计和需肥规律,在盛果期实际施肥比例以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钾应按1∶0.3∶0.8为好。辣椒从幼苗到开花,对氮、磷、钾的吸收量占总量的16%。从初花期到盛花结果期,约吸收34%,盛花期到采收期,植株的营养生长减弱,对磷、钾的需要量最多,约为吸收总量的50%(如图16-2所示)。

img45

图16-2 生育期与对应期覆膜与露地(对照)载培甜椒各生育期养分吸收比较

根据辣椒需肥规律,生长前期即开花前施肥量不能太大,否则引起徒长或烧苗,造成落花落果。可将全部有机肥和50%磷肥,20%氮、钾肥做基肥。50%磷肥,80%氮肥、钾肥和微肥用于追施。辣椒因品种不同,产量差异很大,将一般日光温室辣椒目标产量定为5400千克/亩,其具体施肥技术如下:

(1)基肥:辣椒要求土壤肥沃、疏松、通气良好,因此,必须施足有机肥,改良土壤结构,满足辣椒生长需要。一般亩基施优质有机肥8~10立方米(猪粪、羊粪、鸡粪各占1/3,新棚应按高限施入)。粉碎的油渣150~200千克,磷二铵30千克,硫酸钾20千克。先把二铵、磷肥、硫酸钾和2/3的有机肥混合撒于地表,经过浅耕使肥料和土壤混匀,其余1/3有机肥和油渣集中施在起垄地段,然后起垄定植。

(2)追肥:辣椒也是陆续开花结果、收获期较长的作物,追肥是取得高产的关键。辣椒根系主要分布在15~25厘米深处,因此追肥应该追在15~20厘米深处最好。在门椒坐果采收之前,不仅植株营养生长旺盛,而且第二、三层果实也在膨大,上面又陆续开花坐果,这时是追肥的关键时期。当门椒膨大时,结合浇水开始第一次追肥,每次每亩追尿素10~15千克,二铵8~10千克,硫酸钾10千克。此后每浇2~3水追肥一次,并叶喷0.2%~0.3%磷酸二氢钾和各种微肥,全生育期共追肥7~10次。使用滴灌时,每次追肥量减少一半,但追肥次数增加1倍。追肥浇水视天气变化而定,应采取小水勤浇的原则,不宜大水漫灌和旱涝不均,否则会发生落花、落果和落叶现象,同时造成疫病危害。

3.茄子的需肥规律及施肥技术

茄子是既喜肥又耐肥的作物。每生产1000千克茄子,需吸收氮3.3千克,磷0.9千克,钾4.5千克,吸收比例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钾为1∶0.3∶1.4,属于中氮、中磷、中钾类型蔬菜。按三要素不同利用率,在盛果期实际施肥中施肥比例以1∶0.3∶0.5较好。茄子需磷、钾量比辣椒稍大。需肥规律与辣椒相似,前期需肥量较少,到盛果期吸收氮、磷、钾的量陡然上升(如图16-3所示)。因此,可将全部有机肥和50%磷肥,15%氮、钾肥做基肥,50%磷肥、85%氮钾肥追施。日光温室茄子目标产量定为10000千克/亩,其具体施肥方法为:

(1)基肥:茄子的根系较发达,基肥应全层深施。一般亩施优质有机肥10~15立方米(比例同前),油渣200~300千克,二铵15~20千克,硫酸钾8~10千克。各种肥料均匀撒施地表,深耕深翻,起垄定植。为预防钙镁缺乏,可亩施硫酸镁5~10千克,生石灰50~100千克,或碳酸钙粉150~200千克。

img46

图16-3 茄子不同时期养分吸收量的变化

(2)追肥:茄子根系较发达,特别是嫁接茄子根系更加发达,盛果期主要分布在20~40厘米深处,因此追肥应该追在25~30厘米深处最好。当门茄“瞪眼”时结合浇水开始追肥,每次每亩追尿素12~15千克(或硝铵磷肥20~25千克),二铵8~10千克,硫酸钾5~8千克,不定期追施硫酸镁2~4千克。生长旺盛且为盛果期时,可以每次灌水每次追肥,同时也可叶喷磷酸二氢钾和各种微肥。茄子全生育期可追肥15~20次。在生长旺盛期增施一定量的钙肥。

4.黄瓜的需肥规律及施肥技术

黄瓜采收期较长,因此需肥量较大。每生产1000千克黄瓜,需吸收氮2.73千克,磷1.30千克,钾3.47千克,吸收比例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钾为1∶0.5∶1.3,属于中氮、中磷、中钾类型蔬菜。按不同利用率计,在盛果期实际施肥中三要素的比例按1∶0.3∶0.6较好。黄瓜幼苗吸磷量较高,以后逐渐加大,但增加幅度较小。幼苗吸氮、钾较少,到盛瓜期达到高峰(如图16-4所示)。所以黄瓜施基肥时多施磷,少施氮、钾,追肥以氮、钾为主,适当配施磷肥及各种微肥。黄瓜具有喜肥但不耐肥的特点,因此每次追肥量不易太大,否则易造成肥害。将黄瓜目标产量定为10000千克/亩,其具体施肥方法如下:

(1)基肥:为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满足作物幼苗对养分的需求,必须施足基肥,保证幼苗粗壮。一般日光温室黄瓜亩基施优质有机肥10~15立方米(鸡粪、羊粪、猪粪各占1/3,新棚应按高限施入),油渣200~300千克,磷酸二铵20~25千克,硫酸钾5~6千克。因为黄瓜根系较弱,基肥应集中深施,即先将地深翻整平后,在起垄处开60厘米宽、10厘米深的沟,将各种混匀的肥料深埋后起垄定植。

(2)追肥:黄瓜根系主要分布在20~30厘米深处,因此追肥应该追在20厘米深处最好。黄瓜长到根瓜收后盛瓜期结合浇水开始追肥。一般每次每亩追尿素10~15千克(或硝铵磷肥20~30千克),硫酸钾5~6千克,硝酸钙1~2千克,每次浇水每次追肥,同时将所有肥料溶于水池中,切不可撒于地表,以免造成肥害。另外,根据长势喷施叶面肥。全生育期可追肥20~25次。

img47

图16-4 半促成载培黄瓜不同时期的养分吸收量

5.甜瓜的需肥规律及施肥技术

甜瓜的生育期较短,需肥量较少。每生产1000千克甜瓜,约需吸收氮3.5千克,磷1.72千克,钾6.88千克,吸收比例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钾为1∶0.5∶2,属于中氮、中磷、高钾类型蔬菜。按肥料利用率折算,在膨大期实际施肥中三要素比例1∶0.8∶1为好。甜瓜的目标产量可定为3000千克/亩,其具体施肥方法如下:

(1)基肥:甜瓜需肥量较小,因此一般亩基施优质有机肥5~8立方米,磷酸二铵30千克,磷肥50千克,硫酸钾20千克。将各种肥料混合均匀,撒施地表,深翻30~40厘米,耙平整地,起垄。

(2)追肥:甜瓜在果实膨大期追肥2~3次,一般每亩追尿素10~12千克,硫酸钾15~20千克,二铵6~8千克,硝酸钙2千克,结合浇水进行追施,以后可灌清水2次。留二茬瓜时,则可增加追肥次数。

6.番瓜的需肥规律及施肥技术

番瓜连续多次收获,需肥量也较大。每生产1000千克番瓜,需吸收氮5.47千克,磷2.22千克,钾4.09千克,吸收比例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钾为1∶0.4∶0.8,属于中氮、中磷、中钾类型蔬菜。按不同肥料利用率计算,在盛果期实际施肥应按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钾比例为1∶0.3∶0.4为好。番瓜目标产量可定为5000千克/亩,其具体施肥方法为:

(1)基肥:番瓜在定植前必须施足基肥,一般亩基施优质有机肥5~8立方米,磷肥50千克,二铵35千克,硫酸钾10千克。将各种肥料充分混合,全面撒施地表,深翻入土,使肥土混匀,然后起垄定植。

(2)追肥:番瓜是陆续收获的作物,必须多次追肥以获高产。一般在根瓜采收后开始追肥,追肥必须与灌水相结合,一般每亩每次追尿素8~10千克,磷酸二铵6~8千克,硫酸钾6千克。全生育期可追肥9~12次。

七、配施各种微肥

在大量元素配合施用的同时,各种微量元素也必须配合施用。一般采取分次叶喷或随水浇灌的方法施用。各种肥料叶喷浓度如表16-1。

表16-1 各种肥料叶喷浓度

img48

八、增施二氧化碳气肥

在日光温室内,增施二氧化碳气肥是一项重要施肥技术。目前增施二氧化碳气肥最好的方法是每亩深埋作物秸秆1000~1500千克,同时大沟铺草300千克、亩施用有机肥10~15立方米、沼气燃烧、增施颗粒气肥等。从每年12月份到翌年3月初,增施二氧化碳气肥对增产减轻病害等作用效果明显。从早上太阳升起到中午室内二氧化碳浓度保持600~1800ppm,增产增温效果最好。

九、各种蔬菜营养障碍诊断及防治方法(见表16-2)

表16-2 黄瓜、茄子、辣椒、番茄、甜瓜、番瓜等果菜营养元素缺乏与过剩诊断表

img49

续表

img50

有些营养元素的缺乏症很相似,容易混淆。如缺锌、缺锰、缺铁和缺镁的主要症状都是叶脉间失绿,有相似之处,但不完全相同,可以根据各元素的缺乏症状,如叶片大小、失绿的部位和反差强弱等辨别,分析如下:

(1)叶片大小和形状:缺锌时叶片小而窄,在枝条的顶端向上直立呈簇生状。缺乏其他微量元素时,叶片大小正常,没有小叶出现。

(2)失绿的部位:缺锌、缺锰、缺镁的叶片只有叶脉间失绿,叶脉本身和叶脉附近部位仍然保持绿色。而缺铁的叶片只有叶脉本身保持绿色,叶脉间和叶脉附近全部失绿,因而叶脉形成明细的网状。严重缺铁时,较细的侧脉也会失绿。缺镁的叶片,有时在叶尖和叶基部仍然保持绿色,这是与缺乏微量元素显著不同的。

(3)反差:缺锌、缺镁时,失绿部分呈浅绿、黄绿以至于灰绿,中脉或叶脉附近仍保持原有的绿色,绿色部分与失绿部分相比较时,颜色深浅相差很大。缺铁时叶片几乎成灰白色,反差更强。而缺锰时反差很小,是深绿和浅绿色的差异,有时要迎着阳光仔细观察才能发现。

十、不同作物推荐施肥及灌溉制度

表16-3 使用滴灌作物生长盛期时的追肥灌水量   (千克/亩·次,立方米/亩·次,天)

img51

表16-4 日光温室蔬菜膜下暗管时科学施肥推荐施肥量   (千克/亩)

img52

续表

img53

备注:二铵含氮18%,含五氧化二磷46%计,硝铵磷肥含氮32%,含五氧化二磷4%计,硫酸钾含氧化钾33%计。各种蔬菜在盛果期适量使用钙、镁肥,一般使用1~2次即可。上述追肥量只适用于中壤沟施,砂质土壤应少量多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