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日光温室生菜栽培技术

日光温室生菜栽培技术

时间:2022-11-1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生菜属冷凉蔬菜,生长适温为15℃~20℃,最适宜昼夜温差大、夜间温度较低的环境。结球适温为10℃~16℃,温度超过25℃,叶球内部因高温会引起心叶坏死腐烂,且生长不良。种子发芽温度为15℃~20℃,高于25℃,因种皮吸水受阻,发芽不良。生菜在夏季播种时需低温处理,浸种后放冰箱冷藏室中催芽,待芽露白后再行播种。过早采收,影响产量;过迟采收,叶球内径伸长,叶球变松,易腐烂,品质降低。

第九节 日光温室生菜栽培技术

生菜是叶用莴苣的俗称,属菊科莴苣属,为一年或两年生草本植物。每100克生菜含水分94~96克、蛋白质1~1.4克、碳水化合物1.8~3.2克、VC10~15毫克及一些矿物质。生菜含有莴苣素,具清热、消炎、催眠作用。

生菜按叶片的色泽分为绿生菜、紫生菜两种。按叶的生长状态分为皱叶生菜、散叶(直立)生菜、结球生菜三种。结球生菜有三个类型:一是叶片呈倒卵形,叶面平滑,质地柔软,叶缘稍呈波纹的奶油生菜;二是叶片呈倒卵圆形,叶面皱缩,质地脆嫩,叶缘呈锯齿状的脆叶生菜;三是叶片厚实,长椭圆形,叶全缘,半结球形的苦叶生菜,这种生菜很少栽培。

生菜属冷凉蔬菜,生长适温为15℃~20℃,最适宜昼夜温差大、夜间温度较低的环境。结球适温为10℃~16℃,温度超过25℃,叶球内部因高温会引起心叶坏死腐烂,且生长不良。种子发芽温度为15℃~20℃,高于25℃,因种皮吸水受阻,发芽不良。生菜在夏季播种时需低温处理,浸种后放冰箱冷藏室中催芽,待芽露白后再行播种。

一、培育壮苗

选择耐寒性强、抗病和适应性强的品种,以提早上市,如大湖659、皇帝、京优一号等。

生菜种子为灰白色或黑褐色瘦果,种子千粒重约0.8~1.2克,寿命一般为1~2年,但以当年采种当年播种为好。播前将种子用凉水浸泡4~6小时,搓去黏液,晾一下,也可用1000ppm赤霉素溶液浸种2~4小时,用纱布包好放在16℃~20℃的温度条件下催芽,待80%的种子露白时播种。床浇透水,采用撒播或条播方式,播种量50克/667平方米(结球生菜25~30克),播后浅耙覆土0.5~1厘米,然后覆膜。

苗床温度控制在20℃~25℃,经常保持畦面湿润。出苗后白天温度控制在18℃~20℃,夜间在8℃~10℃。到3片真叶时按行距8厘米×8厘米分苗,当第五片真叶充分展开时定植。

二、整地、定植

当幼苗长到5片真叶时,苗龄为40~50天即可定植。定植的地块宜选有机质丰富、疏松、保水、保肥的土壤。每667平方米施优质农家肥5000~7000千克,深翻25厘米,耕细、做畦,畦宽为1~1.2米,株距30~35厘米,行距40~45厘米,栽苗后浇明水,每667平方米保苗5000株。

三、栽培管理

(一)定植后缓苗阶段

室内温度白天22℃~25℃,夜间15℃~20℃;缓苗后到结球生菜开始包心前,温度比前一段要稍低,白天15℃~20℃,夜间不低于10℃;从开始包心到叶球长成,白天维持在20℃,夜间15℃~20℃;收获期为延后供应,白天控制在10℃~15℃,夜间不低于5℃。

(二)肥水管理

1.一般在定植后5~6天浇缓苗水,追尿素10千克/667平方米。

2.15~20天追氮、磷、钾复合肥,每667平方米追肥15~ 20千克,浇水。

3.当心叶开始抱球每667平方米追氮、磷、钾复合肥10~15千克,浇水以保证叶片正常生长发育。

4.一般幼苗期土壤见湿见干,发棵期要适当控制水分,结球期加大水分供应,结球后期水分不要过多,以免发生裂球,采收前停止浇水,以免引起腐烂,不利于收后贮运。

(三)适时采收

一般定植后40~50天开始收获,随成熟随收。采收标准为球松紧适中。过早采收,影响产量;过迟采收,叶球内径伸长,叶球变松,易腐烂,品质降低。

四、生菜主要病害

(一)生菜褐斑病

1.症状识别 病原为半知菌的莴苣褐斑尾孢霉菌或香蕉褐斑尾孢霉菌。主要为害叶片,叶斑表现两种症状:一种是初呈水渍状,后逐渐扩大为圆形至不规则形、褐色至暗灰色、直径为2~10毫米的病斑;另一种是深褐色病斑,边缘不规则,外围具水渍状晕圈。潮湿时斑面上生暗灰色霉状物,严重时病斑互相融合,致叶片变褐干枯。

2.发生及防治 通常多雨或雾大露重的天气有利发病,植株生长不良或偏施氮肥长势过旺,会加重发病。

药剂防治: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加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60%琥乙膦铝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等,隔10~15天轮换1次,连防1~2次。

(二)生菜霜霉病

1.症状识别 发病初期,在叶面形成浅黄色近圆形至多角形病斑,后病斑黄褐色并连片干枯,严重时,全部外叶枯黄死亡。空气潮湿时,叶背产生霜霉状霉层,有时可蔓延到叶面。

2.发生及防治 高湿,栽植过密,定植后浇水过多,土壤潮湿或排水不良易发病。

药剂防治:

(1)69%的翠冠(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75%百菌清700倍液,或58%的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40%乙膦铝可湿性粉剂250倍液,或70%乙膦·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60%琥·乙膦铝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或72.2%普力克(霜霉威)水剂800倍液喷雾,

(2)45%百菌清烟雾剂200~250克/667平方米,将药均匀分布在设施内,烟雾剂用暗火点,关闭棚室,翌日清晨放风。

(三)生菜菌核病(见图54)

1.症状识别 主要为害茎基部,最初病部为黄褐色水渍状,后为褐色水渍状腐烂,逐渐扩展至整个茎部,腐烂或沿叶帮向上发展引起烂帮和烂叶,最后植株萎蔫死亡。湿度大时,病部产生较浓密絮状菌丝团,后期转变成黑色鼠粪状菌核。

2.发生及防治 温度20℃、相对湿度高于85%时发病重。

(1)盐水选种。10%盐水选种,除去菌核后再用清水冲洗干净,晾干播种。

(2)采用地膜覆盖阻挡子囊盘出土减轻发病。

(3)熏蒸。10%速克灵烟剂200~250克/667平方米。

(4)喷雾。50%农利灵、50%扑海因、50%速克灵、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700倍液,隔7天1次,重点喷洒茎基和基部叶片,连续防治2~3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