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日光温室番茄栽培技术

日光温室番茄栽培技术

时间:2022-11-1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番茄属茄科番茄属中以成熟多汁浆果为产品的草本植物,别名西红柿。从第一穗花序现大蕾至坐果,约需要30天。由于日光温室冬春茬番茄的生育期处于低温寡照的季节,应选种在低温下易坐果、果实发育快、商品性状好的中早熟品种,如玛瓦、金棚1号,6月初育苗,7月下旬定植,12月至翌年1月上市,翌年7月拉秧,周年生长。

第二节 日光温室番茄栽培技术

番茄属茄科番茄属中以成熟多汁浆果为产品的草本植物,别名西红柿。果实营养丰富,具特殊风味。每100克鲜果含水分94克、碳水化合物2.5~3.8克、蛋白质0.6~1.2克、维生素C20~30毫克以及胡萝卜素、矿物盐、有机酸等。

一、生长发育周期

(一)发芽期

从种子萌动至第一片真叶出现,一般需要7~9天。种子吸水第一阶段很快,水温20℃~30℃下,约半小时吸收种子干重的35%水分,两小时吸收60%~65%水分;吸水第二阶段比较慢,5~ 6小时才能吸收种子干重的25%的水分,经36小时开始发根,再经2~3天子叶出现。

(二)幼苗期

从第一片真叶出现至第一花序现大蕾(6~8叶),此期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第一片真叶出现到2~3叶期,属营养生长阶段。子叶与展开的真叶所形成的成花素,对番茄花芽分化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因此,子叶的大小直接影响第一花序分化的早晚,真叶面积大小影响花芽分化的数目和花芽的质量,所以,培育肥厚、深绿色的子叶和大的1~2片真叶面积是培育壮苗的基础。播种后25~30天,幼苗2~3片叶,花芽开始分化,进入第二阶段,从2~3片真叶至现大蕾,属于营养生长和花芽分化同时进行阶段。

(三)开花结果期

从第一穗花序现大蕾至坐果,约需要30天。在这个阶段,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矛盾表现比较突出,既要防止营养生长过旺,又要避免蹲苗过重。

(四)结果期

从第一花序坐果至采收,早熟品种需40~50天,晚熟品种需50~60天,温度高时天数可缩短。

1.绿熟期 果实已经充分长大,种子发育完成,果实顶部发白,整个果实由绿转变为白绿色,果肉坚硬,采收后经过后熟或催熟能着色,是运输或贮藏时采收的标准。

2.转色期 果脐开始变色至1/3果面变红,种子基本成熟,果实坚硬,较耐运输,就地上市时可在此期采收,风味好,稍酸,经1~2天全部着色。

3.成熟期 除果肩外全部转红,种子成熟,果实已表现出该品种固有的鲜艳色泽,营养价值最高,风味最好,适于生食或熟食,宜就地供应,不适于较远途运输。

4.完熟期 果实全部着色,果肉变软,含糖量最高,种子成熟饱满,宜做留种或加工。

在成熟过程中,糖量增加,酸分减少,不溶性原果胶转化为可溶性果胶,叶绿素逐渐减少,茄红素增加。色素的增加与酸的活性有关,在高温或低温条件下,酶的活性减弱,果色转变缓慢,转色的适宜温度为20℃~25℃。

二、花芽分化

1.一般2~3片叶时开始分化花芽,与此同时,花芽相邻的上位侧芽开始分化生长,继续分化叶片,当第一花序现大蕾时,第三花序花芽已完全分化。

2.幼苗分化6~8片真叶时,生长点顶端发生质变形成花芽,几乎在花芽形成的同时,于最终叶片的腋芽部又产生新的生长点代替原生长点继续生长、分化叶片。这样周而复始,不断开花生长,以侧枝代替主茎生长,植物学叫假轴分枝。

3.花芽分化与茎粗有密切关系:第一花序开始分化的茎粗标准为2毫米,第二花序为4~5毫米,第三花序为7~8毫米。茎粗能说明营养物质的合成和积累。

4.开花后,花粉落在雌花柱头上,遇到适宜的温湿度等条件便开始萌发,形成花粉管向子房中生长。在花粉管伸长的过程中,刺激素形成,随着花粉管到达胚珠中,随子房生长发育,生长刺激素形成量增加,直到种子形成,果实中刺激素一直处于旺盛状态,授粉受精的过程与形成生长激素同时进行,才不产生落花。通过花的发育,产生供给充足的植物生长激素,保证了离层不形成断带,得以正常开花结果。

三、品种的选择

由于日光温室冬春茬番茄的生育期处于低温寡照的季节,应选种在低温下易坐果、果实发育快、商品性状好的中早熟品种,如玛瓦、金棚1号,6月初育苗,7月下旬定植,12月至翌年1月上市,翌年7月拉秧,周年生长。

四、培育壮苗

img131

番茄壮苗

(一)壮苗的标准

株高18~20厘米,茎粗壮,多茸毛,节间短,直立挺拔,第一花序现蕾,有6~8片真叶,叶片肥厚,深绿色,秧苗顶部平而不突出,根系发达,根毛多,吸收力强,无病虫害。平均温度20℃,白天25℃,夜间15℃,需要50~60天育成。

(二)播种苗床营养土

见本书第一部分“育苗播种苗床营养土的配制”。

(三)分苗床营养土

见本书第一部分“育苗分苗苗床营养土的配制”。

(四)制床

在播种前,将苗床内原土壤挖出约10厘米深,底部耙平后,填入12厘米的营养土踏实耙平,保持营养土10厘米厚,畦面上扣塑料薄膜提高床温,夜间加盖草苫。

(五)种子处理

播种前选晴天将种子晾晒两天,将番茄种子放入55℃的温水中,不断搅拌至25℃,浸种10分钟捞出,放入1%的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泡15分钟,用纱布口袋过滤,扎好袋口,洗净,搓掉种子上的黏液并用清水洗净,然后放入25℃水中浸种4小时,捞出沥干,催芽至露白,待播。

(六)播种

1.将苗床营养土装入营养钵内,浇水量以手捏成团不渗水、落地而散为度,用小竹签将营养钵中间的土松动,然后在每个营养钵中央点播催过芽的种子1~2粒,覆盖营养土厚约1厘米,然后将营养钵整齐地排放在挖好的苗床坑内。

2.在播种苗床上按株行距10厘米×10厘米的间距点播种子,每穴点播催过芽的种子1~2粒,再盖上地膜,畦两边扎上小弓棚,冬春植番茄和早春植番茄上覆塑料薄膜;夏植和秋冬植番茄上覆遮阳网、塑料薄膜,在一叶一心时,及时间苗补种,保证每个营养钵有一株健壮苗。按每克230粒、成苗率60%、每667平方米4000株计算,需要种量为60克。

(七)出苗后到分苗前的管理

当50%的幼苗出土后,苗床白天温度控制在22℃~25℃,夜间温度控制在10℃~12℃。幼苗子叶展开后,要及早间苗并除去病苗和弱苗。分苗前一般不浇水,以防湿度过大引发病害,土壤相对湿度以60%~70%为宜。幼苗第一片真叶出现后加盖小拱棚,适当提高苗床温度,白天温度控制在24℃~26℃,夜间温度控制在12℃~15℃。幼苗长至二叶一心时即可分苗,注意分苗不可过晚。

(八)分苗后至定植前的管理

分苗既可防止幼苗拥挤徒长,还能促进幼苗多发侧根。分苗要在晴天上午进行,将苗栽植在事先准备好的分苗床上即可。苗间距以15厘米为宜,栽植后将分苗床浇足水,再覆盖一薄层营养土保墒。为促进缓苗,分苗后苗床温度要适当提高,白天温度控制在25℃~28℃,夜间温度控制在10℃~18℃,地温控制在18℃~22℃。分苗后大约一周时间,幼苗就开始扎根,生长点也开始生长,这时为了防止幼苗徒长可适当降低苗床温度,白天温度控制在25℃~27℃,夜间温度控制在10℃左右,地温控制在18℃~20℃,以促进花芽分化。

(九)当苗龄达50~60天时就可以定植了

为增强秧苗的抗逆性和抗寒能力,提高定植成活率并缩短缓苗期,幼苗定植前要进行低温炼苗。经过低温锻炼的秧苗,可短时间忍受0℃左右的低温而不致发生冻害。炼苗一般在定植前7~10天进行,白天温度控制在20℃~22℃,前半夜温度控制在8℃~10℃,后半夜温度逐渐降低至6℃~8℃。

五、整地与施肥

(一)施肥

结合翻地,每667平方米施厩肥5000~7500千克,过磷酸钙50千克,复合肥25千克,尿素40千克,耙细耧平。

(二)制畦

畦垄面宽80厘米,垄间距50厘米,畦面高15厘米。在畦垄面中央开底沟宽10厘米、上口宽20厘米、深30厘米的灌水沟,脚穿平底鞋踏实踏平沟底、沟的两侧,用泥抹子抹平抹光畦垄垄面,然后给小沟灌水,用土找平沟底,覆盖地膜等待定植。

六、定植

在小高畦灌水沟两侧按株距30厘米的间距打孔,在孔内灌水、定植、覆土,沟侧两行定植的番茄应该错开。定植后用土将膜孔处封严。缓苗期,白天温度25℃~28℃,夜间温度15℃~20℃,相对湿度80%~90%,适当遮阴,7天后,浇缓苗水,进入蹲苗期。

img132

定植

七、施肥、水分、温度

(一)施肥

1.定植缓苗后,应追施第一次催苗肥每667平方米可穴施腐熟的有机肥300~500千克,或硫酸铵20千克或尿素10千克。

2.第一穗果实开始膨大时(核桃大小)追施第二次肥每667平方米温室追施有机、无机复合肥10~20千克,或用硝酸钾15千克或用硫酸钾15千克。

3.待第二穗果膨大时再追肥一次追肥量与第二次相同。

4.结果盛期进行根外追肥用1%~2%的过磷酸钙溶液或5%的草木灰溶液或0.2%的磷酸二氢钾溶液或0.01%的硼酸或硫酸锌溶液。

(二)水分管理

1.定植后5~7天浇一次缓苗水,然后控制浇水进行蹲苗促进根系的发育。若营养生长过旺则影响坐果,在结果前应以控为主。

2.第一果穗果实直径长到3厘米时结束蹲苗,结合追肥浇促果水,以后每隔7天浇一次水,膜下暗灌以降低空气湿度。

(三)温度

1.为促进缓苗,定植后至缓苗前应做好温室的保温工作,白天温度控制在28℃~30℃(超过30℃时要放风),夜间温度控制在15℃~18℃。

2.缓苗后白天温度控制在23℃~28℃(超过28℃时要放风),前半夜温度控制在15℃~18℃,后半夜温度控制在10℃~12℃。

3.进入结果期后,室内白天温度控制在25℃~28℃,前半夜温度控制在14℃~18℃,后半夜温度控制在10℃~13℃。随着天气的转暖要加大通风量,室温超过30℃要及时放风。当外界气温最低达15℃时要昼夜通风。

4.番茄果实膨大后,着色期最适宜的温度为24℃,白天温度控制在24℃~26℃,夜间温度控制在15℃~17℃,地温控制在15℃以上,这样番茄不仅膨大速度快,着色速度也快。

八、整枝

(一)吊秧

植株生长到一定高度就不能直立生长,应当用绳子吊秧。栽培时进行单干整枝。打杈不能过早,以杈长至3厘米长时去除为宜。每穗果实如蚕豆大时,留3~4个好果实,疏掉多余的花、果实及畸形果,以便养分集中供应,增加单果重,提高商品果水平。应选择晴天进行整枝和疏花疏果。

(二)换头

在番茄第三穗果采收前,将下部的老叶、病叶打掉,选留两条健壮的侧枝进行培养。选留侧枝的位置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一般上部留枝结果早,下部留枝植株健壮,视两条侧枝生长情况选留一条。第三穗果采收后剪掉主干,培养侧枝,在侧枝上继续留果。每穗留3~4个果,整枝方式同前,每个头留3~7层果,这样换头3次刚好一年。

img133

换头

(三)落秧

盘干落秧降低苗高,第一、第二花序用激素喷花坐果后,第三花序出现至现蕾时,松动各绑缚点的缚绳,将秧干基部10~15厘米放在垄上,清除秧干下部1~3节的叶片。以后随着秧蔓的长度增加,蔓头要固定在较远的架线绳上,将蔓顺着垄摆放,过长时盘回到另一行番茄行边。

九、花的处理

蘸花:以花顶见黄、未完全开放或花呈喇叭口状时最好。但一般认为,从开花前三天到开花后两天内使用均有效果,过早施用易引起烂花,过晚至花呈灯笼状时则不起作用。通常在晴天下午蘸花较好,早晨蘸花由于花柄表面结露而使药液浓度发生变化,易发生药害。在番茄开花3天内:用2,4-D,气温高于15℃时,浓度为10毫克/升;当气温低于15℃时,浓度为20毫克/升,蘸花进行保花保果,加入红广告色做标记。每朵花只能处理一次,避免重复蘸花造成畸形果。蘸花以当天开放的花朵为宜,用毛笔蘸少许药液涂抹花柄,要一朵一朵地抹,防止药液滴到植株幼叶和生长点上产生药害。或用番茄灵,适宜浓度为25~50ppm,配好后将开有3~4朵花的花穗在药液中浸蘸一下,然后用小碗接住从花序上流下来的药液。为防治灰霉病,配制上述药液时可加入0.2%的50%速克灵或扑海因可湿性粉剂。

十、张挂镀铝聚酯膜反光幕

垂直悬挂:张挂时间一般在11月末到翌年的3月。按温室的东西延长剪下相应长度的镀铝聚酯膜两幅,将两个单幅的聚酯膜用透明胶布连为一体,在温室中柱以北东西拉16号铁丝一根(固定反光幕用),将幕布上端折回,包合铁丝,然后用回形针或透明胶布等固定,形成自然下垂的幕布。在幕布下方也折回3~4厘米,用撕裂膜做衬绳,将反光幕固定在衬绳上,将绳的两端各绑一根木棍固定在地表,可随太阳照射角度水平北移,使反光幕与地面保持在75°~85°角为宜。

十一、催红果实适时采收

结果中后期可用30%的乙烯利15毫克/升涂抹青熟果的果面或摘下果实放在2500毫克/升溶液中浸泡1~2分钟,再将果实堆放在22℃~25℃的温床上,经4~6天处理后果实即可转红上市。

适期采收:顶部变红标志着果实进入转色期。当有1/2或2/3的番茄转色时即可采摘上市。采摘要在头一天晚上进行,摘后放到22℃~25℃的环境中密封保存,第二天上市时番茄基本上都会变红。番茄第一穗果应适当早摘,否则易引起植株早衰。

十二、番茄主要病害

(一)番茄病毒病

1.症状识别

(1)花叶型(见图15)。病叶呈黄绿相间或绿色深浅不匀的斑驳,略有皱缩,较健株略矮,果实少而小,果面着色不均呈花脸状。

(2)蕨叶型(见图16)。从上部叶片开始部分或全部叶片变成细线状,中下部叶片向上微卷,植株矮化、花冠增大,形成巨花。

(3)条斑型(见图17)。典型特征是在病株茎、叶柄、果实等部位产生黑褐色条纹状坏死斑,叶背叶脉呈紫褐色油浸状条斑,不深入组织,严重时病株死亡,病果畸形,坚硬,条斑凹陷。

(4)巨芽型。顶部及叶腋长出的芽大量分枝或叶片呈线状,色淡,致芽变大且畸形,病株多不能结果,或呈圆锥形坚硬小果。

(5)卷叶型。叶脉黄化,叶片边缘向上方弯卷,小叶呈球形,扭曲成螺旋状畸形,整个植株萎缩,有时丛生,染病早的多不结果。

(6)黄顶型。顶叶褪绿或黄化,叶小皱缩,中部稍突起,边缘多向下或向上卷起,病株矮化,不定枝丛生。

2.发生及防治番茄病毒病是以烟草花叶病毒(TMV)和黄瓜花叶病毒(CMV)为主的20多种病毒单独或复合感染引起的。主要以汁液接触或昆虫传染,高温、干热和强光照能促进发病。一般春夏多以烟草花叶病毒(TMV)单独或与其他复合侵染为主,多呈花叶症状或条斑状,秋季多以黄瓜花叶病毒(CMV)为主,多呈蕨叶症状。

(1)种子处理。播种前种子用清水浸泡3~4小时,再在10%磷酸三钠水溶液中浸泡40~50分钟,或用0.1%高锰酸钾浸种30分钟,捞出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催芽播种。

(2)晚打杈、早防蚜。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用20%的氰戊菊酯乳油2000倍液,或2.5%功夫乳油4000倍液,或40%乐果乳油10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每667平方米喷兑好的药液70升。

(3)喷药防病。发病初喷2%宁南霉素水剂500倍液,或0.5%菇类蛋白多糖水剂300倍液,或3.85%病毒必克水乳剂500倍液,20%的病毒克星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于定植前后各喷1次24%混脂酸·铜(毒消)水剂700~800倍液,或1000倍液医用高锰酸钾;隔5~7天再喷施一次。

(二)番茄早疫病(见图18)

1.症状识别病原为半知菌的茄链格孢菌,又叫轮纹病。叶片受害初期出现针尖大小的黑褐色圆形病斑,逐渐扩大后呈同心轮纹、周围有黄绿色晕圈的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且轮纹表面生毛刺状不平坦物,别于圆纹病(见图19);叶柄、青果及茎的分枝处多产生椭圆形或不规则形、凹或不凹褐色轮纹斑,果实后期开裂,病部变硬。湿度大时病部表面生灰黑色霉层。

2.发生和防治结果盛期,白天气温在20℃~25℃,夜间气温在12℃~15℃,相对湿度80%以上,结露加之田园基肥不足病害发生重。

(1)充分施足基肥,适时追施有机复合肥,提高植株抗病力。

(2)喷雾。最好在发病前看不见病斑时预防:可喷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或42%的悬浮剂600倍液,或50%的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75%的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农利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三)番茄晚疫病

1.症状识别病原为鞭毛菌的致病疫霉菌引起,又叫疫病。以叶和青果受害重,叶部多从下部叶尖或叶缘发病,初为暗绿色水渍状不整形病斑,后扩大为褐色(见图20),湿度大时在病健分界处长白霉;茎上呈黑褐色腐败状的长条斑,引致植株萎蔫,湿度大时长白色霉层;青果病斑初呈暗绿色油浸状,后变为褐色、稍凹陷、云纹不规则(见图21)。病果质地坚硬,一般不变软,湿度大时产生白霉,变软,迅速腐烂。

2.发生和防治白天温度在24℃以下,晚上温度在10℃以上,相对湿度在85%以上,寄主表面有水膜时,有利于病害的发生。

(1)喷雾。72%锰锌·霜脲(克露)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69%的锰锌·烯酰(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60%的氟吗·锰锌可湿性粉剂7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叶面喷施,或58%瑞毒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叶面喷施,或72.2%普力克800倍液叶面喷施。

(2)熏蒸。45%的百菌清烟雾剂,或10%腐霉利烟剂200~250克/667平方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