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机组的运用性能
一、拖拉机的技术性能
农业用拖拉机应当满足农业生产工艺的要求。因此,就需要通过一些性能指标来评定它们适应农业技术要求的性能,其中主要的有以下几项。
(一)通过性
为了保证拖拉机在农事要求的时间内,在不同土壤条件下顺利地工作,就必须有良好的通过性,评定拖拉机通过性的主要性能是:对土壤的比压、离地间隙和工艺间隙等。
1.对土壤的比压 拖拉机对土壤的比压就是拖拉机的轮子或链轨作用在土壤单位面积上的垂直压力。它是评定拖拉机行走装置,对土壤的作用以及它们在地面上通过能力的一项重要性能指标,因为随着比压的增加,拖拉机轮辙就加深,就增加滚动损失,而且在田间留下很深的沟迹,这样就破坏了土壤的结构,影响作物增产。特别在土壤水分大、承载能力差的田间工作,比压太大,就会使通过性能更加恶化。
拖拉机对土壤的比压实际上是不均匀的,它随着地形、拖拉机牵引阻力的大小、轮胎气压等因素而变化,但是为了便于计算和评价,通常采用静止时的平均比压g来表示。
式中:G拖——拖拉机的使用重量(kg);
S——行走装置的接地面积(cm2)。
例如,东方红-75型拖拉机带液压机构时的使用重量为5730kg,链轨宽度为390mm,链轨接地长度为1612mm,其总接地面积为12574cm2,因此,其平均比压为0.46kg/cm2。根据一些资料表明,通用型链轨拖拉机的比压在0.4~0.5kg/cm2范围内。
据一些试验资料表明,轮式拖拉机在熟地上工作时,其后轮的平均比压为1.0kg/cm2,前轮的平均比压为1.4kg/cm2。
如上所述,链轨拖拉机的平均比压较轮式拖拉机要小得多,为了减小行走装置对农田土壤的破坏,应避免在土壤水分较大的情况下作业,并采取一些技术措施减小机器在田间的行走次数。
2.离地间隙 拖拉机的离地间隙是指拖拉机底部距地面的最小间隙,它是表明拖拉机垂直通过性的一个指标。
一般农用拖拉机的最低离地间隙也称做地隙,如图1-1中h1所示。它是保证拖拉机在不平地上行驶时,如通过地面的凸起、越过大土块、大石头,行走装置在沟里行驶或在松软低洼地上作业等具有良好的通过性。我国常用链轨式拖拉机的地隙一般在216~ 386mm之间,如东方红-75型拖拉机的地隙为260mm。一般轮式拖拉机的地隙在320~475mm之间。
3.农艺间隙 农艺间隙是指拖拉机轮子在作物行间,其轮子的内外边缘与作物苗之间的水平距离,也可称护苗带宽度,如图1-1中的h2所示。它表示拖拉机进行行间作业的水平通过性。
为了保证拖拉机进行行间作业时不损伤作物,并适应各种作物的不同行距和护苗带宽度的要求,一般中型拖拉机的前后轮轮距应该是可以调节的。
图1-1 拖拉机的离地间隙h1和农艺间隙h2
(二)直行稳定性
拖拉机的直行稳定性是影响拖拉机工作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如在播种、起垄、行间中耕等项作业中,要求拖拉机走得很直,这样才能在行间作业时不致伤苗。在其他作业中其直行稳定性能直接影响机组生产率。因此,直行稳定性是拖拉机的一个重要农业技术性能。
直行稳定性的指标可以用于规定行走方向的偏差值或机具工作部件的最小护苗带宽度来表示。
机组的直行稳定性除了与拖拉机的构造因素有关以外,还与转向机构的使用调整、拖拉机与农具的正确挂接、驾驶员的操作技术以及田间土壤条件等因素有关。
(三)平顺性
平顺性表明拖拉机在平地上行走时,机体的跳动情况。拖拉机的跳动对机组工作质量,驾驶员的疲劳程度,连接部分的紧固和机构的磨损等有较大影响。拖拉机的平顺性除了与拖拉机的结构因素有关外,还与地面状态和使用调整等因素有关。如轮式拖拉机的轮胎气压过高,链轨拖拉机的链轨过松,都将影响拖拉机的跳动。
(四)操纵的机动性
操纵的机动性,常用拖拉机最小回转半径来表明。它说明拖拉机在负荷下工作时对所规定的路线的偏差程度,操纵机动性能好的拖拉机在中耕时,中耕机可以用较小的护苗带宽度来提高作业质量,而在其他作物中,可以保持机组实际工作幅宽的稳定性。
(五)速度的机动性
机组在田间的工作速度,是影响工作质量和数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同的作业项目,由于农具的现有结构和具体使用条件的限制,要求拖拉机具有不同的工作速度,以满足农业技术要求,保证工作质量和数量。
随着农具结构与强度的不断改进,工作速度亦将相应提高,例如,国外将采用大功率拖拉机和高速农具后,已将耕地的速度由原来的4km/h提高到9km/h以上,谷物播种机的工作速度由原来的5km/h提高到10km/h以上。尽管有普遍提高工作速度的趋势,但仍以保证符合农事质量要求为先决条件。
(六)其他技术性能
拖拉机其他技术性能是指与工作和维护的方便性、安全生产和劳动条件等有关的一些性能,主要包括以下几项:
1.工作方便性 操纵是否复杂和费力的程度,讯号、照明设备是否齐全、可靠,视野范围是否清楚明亮等。
2.维护的简便性 技术维护是否方便,维护所需的时间以及它占工作时间的百分比,启动性能是否良好,燃油箱的贮油量足够工作的时数等。
3.工作人员的劳动保护条件 驾驶室的有无,类型和牢固程度,驾驶室内座位的数目和舒适性,有无防尘、防震、隔噪音装置等。
4.作业安全性 在坡地上工作的稳定性,制动性能,与农具挂接的方便性和安全防护装置的设备等。
二、农具的技术性能
(一)使用的可靠性和耐久性
农具使用的可靠性及耐久性是指农具的结构和强度是否可靠耐久,故障少,不易变形,不易腐蚀,工作刃口不易磨损等。可靠耐久性还直接影响到农具作业时的工作质量和作业成本。
(二)运输方便性
运输方便性一般指农具通过道路和桥梁的能力,牵引农具拆装轮爪或更换运输轮的简易方便程度。国外农具大量采用悬挂机构,宽幅农具还能折叠或纵列运输,方便可靠。
(三)农具的通用性
农具的通用性主要是反应一机多用的能力。例如,通用机架可以安装各种不同的工作部件,完成各项不同的作业项目,而且能保证作业质量。
(四)使用的安全性
配套农具的挂接是否安全可靠,安全防护装置的设置是否齐全合理,操纵是否便捷安全等。
三、机组的技术性能
拖拉机与配套农具结合,组成作业机组后,反映出来的机组性能指标,主要是指机组生产率、单位面积耗油量、机组作业的劳动量消耗、机组作业成本等。此外,还包括拖拉机与各种农具编组的方便性、使用的可靠性、价格、寿命、维修费用等。在实际工作中,这一系列性能指标是彼此密切相关,而且相互影响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