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女性运用媒介的能力

女性运用媒介的能力

时间:2022-04-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五、女性运用媒介的能力学者鲁宾将媒介素养划分为三个层面,即能力模式、知识模式和理解模式。其中能力模式和知识模式都非常重视如何利用媒介传递信息的能力培养。因此,运用媒介的能力是“正确地、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的能力,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进步”的能力。

五、女性运用媒介的能力

学者鲁宾将媒介素养划分为三个层面,即能力模式、知识模式和理解模式。其中能力模式和知识模式都非常重视如何利用媒介传递信息的能力培养。因此,运用媒介的能力是“正确地、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的能力,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进步”(10)的能力。

女性参与社会发展与建设,完善自我,是实现性别平等的根本手段,在信息社会,个人、地区和国家的传播能力被认为是个人、地区和国家的软实力的体现,因此,女性在这样的时代,其传播能力的高下,是其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之一。

在本次调查中,我们了解了城市女性这方面的能力水平:

img30

这里定义的媒介产品包括为报纸投稿、为电视台制作电视片或参与节目,为电台录制节目或参与节目,在网络论坛上发表意见、开设博客、播客等。绝大部分被调查者仍然只是一个媒介信息的安静的接受者,虽然可以通过自己对媒介的选择、理解来参与节目,但现代媒介提供的越来越多、越来越方便的传播方式却只有26.7%的被调查者使用过。

福柯的权力理论认为,话语就是权力,权力通过话语在文化机制中起作用。在当下信息社会,拥有传播的权力,便能够创建一种话语系统,就可能形成一种话语制度,而话语这种能够支配社会符号系统组合、体现符号间关系、具有当下文化精神内涵的系统,作为特殊的当下权力,便能够发挥重要而特殊的作用。女性话语的形成是争取女性权力,改变男权话语对人们思想的宰制与禁锢的前提与保障,当然,女性话语的形成有多种路径,但是女性发出自己的声音,表达自己的愿望,则是一项重要而基础性的路径。因此提升女性的传播能力——媒介素养,使更多的女性朋友能够传播女性自己的欲望、愿望、要求与理解,是鼓励女性投入生活、参与社会,建设和谐性别关系,建构先进性别文化的必由之路。

综上所述,重视女性的媒介素养,通过各种手段提高女性的媒介素养,是帮助女性能够正确理解、建设性享用大众传播资源,以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与完善手段;拥有健康的媒介批评能力,能够明辨传统性别和商业语境中的传媒对女性的偏见与误读,树立正确的女性观念和独立的女性意识;并且通过培养提高女性的媒介素养,使女性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发展,建构女性话语,建设先进的女性文化。

女性走向真正的独立与性别平等,建立与男性和谐的性别关系,是女性主义在上百年的斗争和冲突中不断追求的目标,从媒介素养的角度对这一目标的思考,应该说是一种新的解决女性问题的角度与方式,然而在媒介素养这一概念尚未得到基本普及的当下中国,如何形成与找到女性媒介素养培养的体制和方式,仍是一个全新的领域,有待我们的继续探寻。

参考文献

(1)〔美〕乔治·H·米德著:《心灵、自我与社会》,赵月瑟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年版。

(2)潘知常、林玮主编:《传媒批判理论》,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

(3)卜卫著:《媒介与性别》,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4)刘利群著:《社会性别与媒介传播》,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5)〔英〕纽博尔德编:《媒介研究的进路》,汪凯、刘晓红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年版。

(6)王君超著:《媒介批评——起源、标准、方法》,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年版。

(7)鲍海波、杨洁、王喜严:《象牙塔里看媒介——西安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调查》(J),《新闻记者》,2004年第5期。

(8)蔡骐、黄金:《论媒介认知能力的建构与发展》,http://www.oursee.com/html/cblilun。

(9)宋小卫:《西方学者论媒介素养教育》,http://www.fromeyes.cn/Article_Show.asp?ArticleID=74。

【注释】

(1)卜卫:《媒介与性别》,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8页。

(2)单晓红:《传播学:世界的与民族的》,云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30页。

(3)宋小卫:《西方学者论媒介素养教育》,http://www.fromeyes.cn/Article_Show.asp?ArticleID=74。

(4)童清艳:《超越传媒———揭开媒介影响受众的面纱》,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年版,第205页。

(5)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26页。

(6)蔡骐。、黄金:《论媒介认知能力的建构与发展》,http://www.oursee.com/html/cblilun/2005_12_29_02_15_735.html

(7)〔美〕乔治·H·米德:《心灵、自我与社会》,赵月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年版,第155页。

(8)郭庆光:《传播学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78页。

(9)李素华:《对认同概念的理论述评》,载《兰州学刊》,2005年第4期。

(10)鲍海波、杨洁、王喜严著:《象牙塔里看媒介——西安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调查》,载《新闻记者》,2004年第5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