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生产力系统论

生产力系统论

时间:2022-03-1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生产力系统论——关于生产力经济学的对象和任务的探索薛永应虽然人们从经济角度已经对生产力的某些方面进行了探索,但是,还没有一门学科从经济角度对生产力的总体进行系统的研究。生产力系统论为生产力经济学奠定了最必要的理论基础。只有在“系统论”的基础上,人们才能揭示生产力运动规律,并引导出生产力经济学的全部基本任务:寻求生产力诸因素之间的最佳结合,合理组织生产力运动,实现生产力系统工程。
生产力系统论_关于生产力经济学的对象和任务的探索_纪念中国社会科学院建院三十周年学术论文集·经济研究所卷

生产力系统论——关于生产力经济学的对象和任务的探索

薛永应

虽然人们从经济角度已经对生产力的某些方面进行了探索,但是,还没有一门学科从经济角度对生产力的总体进行系统的研究。现在是建立生产力经济学这门学科的时候了。为了建立和发展生产力经济学,首先必须对这门学科的研究对象和任务有一个正确的了解。

我认为,生产力经济学的对象就是生产力系统,是生产力系统的内部构成和矛盾运动。生产力经济学的任务就是在认识生产力系统内部构成的基础上揭示其发展规律,以便合理地组织生产力的运动,即实现生产力系统工程

一、生产力是一个系统

以往,人们常常把生产力解释为两个、三个或更多个基本因素的总和。这种看法无疑具有一定的科学价值,但是它只反映了生产力这个客体的一部分本质(即生产力确实是由若干因素构成的),而忽略了生产力诸因素之间的联系(质的又一规定性)和对比(量的规定性)。因此,我们应该在这个基础上再前进一步,用“系统论”的观点来认识生产力。

一般系统论,如果从奥地利生物学家L.V.贝塔朗菲的学说算起,只有半个世纪的历史。这种系统论,是唯物辩证法的具体化,是对客观世界的深化了的和正确的认识。因此,它被许多学科引进自己的研究领域,作为重要的方法论原则。系统论认为,凡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就是一个系统。

社会生产力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它也具有一般系统的共同特点。

1.生产力系统有强烈的集合性。它至少是由三类(而不是通常所说的三个)因素组成的:①实体性因素,包括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它们是生产力的物质承担者。②附着性因素,包括科学、技术和教育。这类因素不能独立存在,而只能附着在其他因素(主要是实体性因素)之上,通过改善被附着因素的质而发挥自己的作用。③运筹性因素,包括经营管理、布局决策、结构设计和规模选择。这类因素同附着性因素有相似之处,即都不能独立存在,但二者又有差别。附着性因素通过改善被附着因素的质而发挥作用;运筹性因素不是通过改善被运筹因素的质,而是通过对被运筹因素的调度、处置、匹配、选择等手段,改善这些因素之间的联系和对比,从而提高这些因素的总体效率,扩大它们的总体功能。生产力系统的这三类因素,不但有其不同的作用方式,而且有其不同的发展过程。在人类社会生产力较低的发展阶段,实体性因素几乎是生产力系统仅有的构成因素,其余两类,不是还在孕育之中,就是微不足道。到了较高的发展阶段,附着性因素才显出了它的特殊重要性。而现代,运筹性因素则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2.生产力系统有密切的关联性。它的各子系统内部和各子系统之间,有特定的既不容忽视也不容混淆的关联方式。生产力系统的特殊关联方式主要表现为技术性联系和经济性联系的统一。首先是技术性联系,即生产力诸因素之间互相提供生产条件、互相进行实物补偿的“投入产出链”。这种联系是生产力系统内部进行能量交换和物质循环的特殊方式。有什么样的投入,才有什么样的产出,这是有着客观上的限制的。例如,作为劳动资料的生产工具、能源设施、建筑物、运输条件、信息系统等等相互之间,这些劳动资料同作为劳动对象的原材料之间,都存在着物质属性必须互相适应的问题。自动化的机器没有电子控制装置不行,大型化的设备没有电力能源也不行。有了优质合金钢才能造出优质切削刀具,而优质合金钢的生产又要求先进的冶炼设备等等。劳动者与生产资料之间也有类似的要求:现代化的物质生产条件,要求现代化的人身生产条件(这里不仅指正常的体质,而且指较高的智能)与之相适应。生产力系统内部的经济性联系,指的是诸因素之间按社会必要劳动相互补偿。这种联系其实就是以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表现的实物联系。

3.生产力诸因素之间也有特殊的数量规定性。不言而喻,任何产品或劳务的产出,都是生产力系统诸因素在特定关联方式下共同作用(而不是单独作用)的结果。要最充分地发挥这种共同作用并获得最佳的成果,生产力诸因素之间必须有某种适当的、最佳的配比。这一点,无论是微观上就某种产品而言,还是宏观上就社会总产品而言都一样。这就是生产力系统的数量规定性。一般说来,生产力诸因素之间的配比(数量规定性)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生产力因素或生产品的比例关系,另一种是所形成的生产力系统的规模。正确认识和掌握生产力系统数量规定性的这两种表现形式,对于提高生产力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4.生产力系统有明显的总体性。所谓总体性,就是系统具有不同于因素的新功能。例如由发射机、接收机、终端机、天线伺服等组成的雷达,具有测量飞行体位置和速度的能力,这是发射机等各个单独的部分所没有的新功能。这一特性被系统论学者上升为一个重要原理,即“复杂的现象‘大于’因果链条的孤立属性之简单总和,或者说‘大于’单独加以研究的因果链条组成部分的属性之简单总和”。生产力系统也是这样。生产力乃是各具特质的诸因素在特定关联方式和数量对比下形成的、创造使用价值的有机整体,离开这个整体,任何生产力因素都不会有创造使用价值的新功能。因此,了解生产力,不仅必须知道它是由哪些因素构成的,而且必须懂得它是怎样构成的,即这些因素是在什么样的关联方式和数量对比下,结合成为能够创造使用价值的有机总体的。

以上,就是生产力系统论的基本观点。

生产力系统论为生产力经济学奠定了最必要的理论基础。只有在“系统论”的基础上,人们才能揭示生产力运动规律,并引导出生产力经济学的全部基本任务:寻求生产力诸因素之间的最佳结合,合理组织生产力运动,实现生产力系统工程。

二、生产力的合理组织是巨大的系统工程

生产力系统论植根于生产力的实际构成和矛盾运动,建立生产力系统论的目的是指导社会的生产实践,使人们遵循着生产力系统的发展规律去影响和改造原有的系统,创造出符合人们需要的新系统。这种影响和改变旧系统,设计和创造新系统的工作,就是生产力系统工程。系统工程是很复杂的,但最基本的作业就是分析与综合,即把总系统分解为子系统或因素,然后从各个侧面进行研究,并以相应的手段协调它们的运动,使之朝向预定的总目标,实现最佳的总效果。

生产力系统是多层次、多因素的有机体。从宏观(社会生产力)看,它包括农业生产力、工业生产力、运输生产力等等子系统。每一个子系统内部又包括更多的和更小的分支系统。例如农业生产力系统就至少包括粮食作物、经济作物、水产品等等小系统。如果就生产条件来划分,则还可以分出另外的系统,例如农业中的灌溉系统、生态系统、气象测报系统等等。从微观(企业生产力)看,它也包含着许多的分支。

生产力系统是创造使用价值的有机体。因此,作为系统工程,每个特定系统都有特殊的作业方法。但是,也存在着共同的作业方法。这些共同的作业方法,有统一的总体目标——取得最佳的生产效果。据初步归纳,这些共同的作业方法大致可分为四类:

1.结构经济。结构,是生产力经济学的第一个基本范畴。所谓结构经济,指的是按照生产力内部构成的状况和运动发展的规律,选择和规划生产力总系统中诸子系统相互之间和各自内部的配合与联系的一整套活动及其效果。换句话说,结构经济要研究:哪些生产力因素,怎样在特定的关联方式和比例关系下,结成生产某种使用价值的有机体。

结构经济的这些任务,是从系统的基本特性产生的。我们知道,生产力因素不仅五光十色,而且分布在成千上万的部门或企业中;只有由特定的生产力因素,按特定的关联方式和比例关系结合在一起,才能形成生产某种产品或劳务具体的生产力。这样,就产生了结构经济的任务:确定需要的生产力因素,选择适合的联系方式,规划最佳的数量配比,求得满意的经济效果。

为此,首先要确定生产力系统的结构因素。生产力结构中最重要的是产业结构。产业结构,就手段说,指生产力诸因素在各产业间的分配。就结果说,指各产业所生产的使用价值的构成。生产力经济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寻求最合理的产业结构。要达到这一目的,首先要把整个国民经济进行适当的分解。我们认为,为了研究再生产的条件,把社会生产力总系统划分为生产资料系统、消费品系统和生产性劳务系统,是适宜的。从另一角度,也可以把国民经济部门划分为三大产业。这两种划分,即产品结构的划分和部门结构的划分,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

结构的组成因素确定之后,还必须探讨结构经济的制约因素,也就是探讨那些决定和影响组成因素之间的能量交换和物质循环方式的因素。制约产业结构的因素分三类:①决定最终需求构成的“需求体系”。②决定产业间关系的“供给体系”。③决定贸易结构的“国际分工体系”。或者,也可以作另一种排列:①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②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的状况。③生产性和非生产性的社会需求。④对外贸易的状况等等。而这些,又是受一定的经济发展战略影响的。

在分析了结构的组成因素和制约因素后,生产力经济学就可以通过建立“投入产出平衡模型”(包括部门联系平衡表和数学模型)等方法,去实现使产业结构合理化的重要任务了。

当然,结构经济不只包括产品结构和部门结构,它还包括技术结构、就业结构、区域结构、规模结构等等,不过,这些结构所涉及的理论同我们已经叙述的大同小异。

2.布局经济。布局,是生产力经济学的又一个基本范畴,指的是生产力诸因素的空间组合状态。布局经济就是研究生产力诸因素的空间组合,使它们顺利实现能量交换和物质循环,从而取得最优经济效果的一整套方法,以及运用这套方法进行的生产实践活动。

布局经济同结构经济一样,都是从系统的基本特性产生的任务。但是,由于布局经济主要解决空间组合问题,因此,布局经济主要是从系统的关联性产生的任务。

从生产力系统的关联性出发,布局经济要解决下列重要问题:①“指向性”问题。例如某种产品的生产对特种原料的依赖较为强烈,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则此种生产力以配置在该原料产地为最优,就是说,此种产品“指向”原料产地。又如某种产品的生产对原料没有特殊的选择,而对市场有更密切的依赖,则此种产品以尽可能接近市场为适宜,也就是说,此种产品“指向”市场。这些就是生产力的“指向性”。②“经济互补性”与“时空收缩度”问题。“经济互补性”表示两个地区的生产力因素之间相互补偿、相互依赖的关系(其程度以相互提供产品或劳务的种类和数量来表示);“时空收缩度”表示运输技术的发展和运输手段的分布对地区之间的地面距离和运行时间的影响(使其相对缩短)。它们是标志生产力因素的特殊关联方式的两个范畴,从而也是参与决定生产力布局的两个因素。③“乘数效应”问题。它表示某种起主导作用的生产力因素对其他有关因素引起的主要表现为投入产出关系的连锁反应。例如在某地区配置甲种生产,它就要求或促成乙种、丙种、丁种生产,引起或提供戊种、己种、庚种服务;而被引起的生产和服务促成第二轮的生产和服务,如此等等。这种情况,正是生产力系统内部相互关联性的典型表现。生产力经济学研究“乘数效应”问题,目的是使布局实践能够更好地适应和利用系统的关联性。④“比较利益”问题。从生产力系统的技术性联系看,上面三种情况是重要的,但是,这三个问题又都综合地反映为一定的“比较利益”(相对利益)。这是生产力系统的经济性联系的重要表现形式,从而“比较利益”就成为生产力布局的重要原则之一。

综上所述可见,布局经济对生产力系统工程具有重要意义。为了科学地组织这一工程,还必须研究生产力布局的制约因素和最优化因素。

既然布局的实质是选择生产力系统诸因素的空间组合,看看怎样的组合才是:①可行的。②有利的。③最佳的。那么,布局实践就不能不受自然、经济、社会等因素的制约。从生产力系统内部诸因素以及生产力系统同外界诸系统之间的相互关联性出发,布局的制约因素(从而最优化因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①自然因素,包括自然资源(动力资源、矿物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气候、地形与土壤。②经济因素,包括劳动力资源(它的量和质)、资金来源和规模、基础结构、成本费用(运输成本、工资成本、信息成本)、销售市场、原材料供给体系、国际贸易和分工。③社会因素,包括国防、民族关系、地区发展程度的平衡以及对污染的考虑等等。

生产力系统工程要求于布局实践的,就是在综合考虑上述一切联系的基础上,选择最优的布局方案。必须指出,布局经济作为一项具体的系统工程,它还必须针对作业对象的特点,分别地进行研究。这样,布局经济还可按部门分为农业布局、工业布局、运输业布局等等,或者按范围分为全国布局、区域布局、城市布局、厂址选择、厂内布局等等。这些问题解决好了,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生产力系统会表现出更加优越的总体性能——更高的生产力,更符合社会需求的生产和再生产。

3.规模经济。规模,是生产力经济学的第三个基本范畴,指的是生产力诸因素及其所组成的生产力系统在一定领域内有效运转时所应具备的数量范围。它是关于生产力因素的聚集程度的概念。规模经济就是研究能够保证生产力因素在一定领域内有效运转的合理规模及其制约因素。

显而易见,规模经济是从生产力系统的数量规定性引出的实践任务。之所以提出这一任务,是因为,生产力系统工程的解决,除了必须正确地决定该系统由以组成的各层因素及其相互关联方式和空间组合状态(即结构经济和布局经济)而外,还必须正确地决定这些因素的数量配比。只有这样,既定的结构设计和布局方案才能进入现实的和有效的运转过程。不是任何数量的生产力因素堆砌在一起就能形成生产力,更不是任何数量的生产力因素相搭配都能使每一因素发挥出全部能力。以钢材生产为例:必须是在采矿、选矿、炼铁、炼钢、轧钢等主要环节上诸因素有基本均衡的能力,才能形成相应的钢材生产力。如果有的环节能力特强,有的特弱,那么势必只能形成以能力特弱因素为最高限度的生产力,从而使特强因素的富余能力闲置。换句话说,生产力系统诸因素不但缺一不可,而且必须保持均衡的数量对比;在诸因素能力基本均衡的条件下,系统整体的能力是由诸因素以同等的机会、以共同的水平为基准决定的;在诸因素能力不均衡的条件下,系统整体的能力是以能力最低因素的水平为基准决定的。由此可见,规模问题,实质就是按照生产力系统客观存在的数量规定性,选择诸因素的合理数量界限(就某一因素而言)和最佳比例关系(就诸因素相互而言)。这个问题,无论对于单个生产力因素,还是对于生产力系统总体,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生产力系统的数量规定性即规模,不是由人们主观随意决定的,而是由系统的客观必要性决定的。因此,规模经济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探索各级水平上制约规模的客观因素。规模的制约因素是很多的,一般说来,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①自然条件(资源的数量、种类和丰度)。这是决定规模大小的一般基础。例如,只有在蕴藏量极大的地方才有可能建立大型采油企业和冶金企业,而在水力资源装机容量小(例如小于1.2万千瓦)的地方,则只能建立小型水电站等等。②科学技术条件(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以及相应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技术)。这是规模大小的决定性因素。其中,最突出的作用属于自然科学和生产技术。这种作用主要表现在科学技术对主导生产设备的技术经济参数的决定上。例如国外的黑色冶金企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30年中,单座高炉的容积已经由2000立方米发展到目前的5000立方米以上。在主导设备大型化的基础上,企业规模也不断增大,目前国外最大的钢铁厂年产钢量已达1600万吨(相当于近年我国年平均产钢量的一半)。③社会经济条件(包括资金的来源和数量,劳动力的供给条件,市场的大小、远近和分散、集中,原材料供给体系与技术协作体系的状况等等)。这是规模大小的另一类决定性因素。如果说科学技术条件通过主导设备的大型化主要决定单个企业的规模的话,那么可以说,社会经济条件则通过投入产出链的紧密化而主要决定企业群的规模。例如在采油企业周围积聚炼油、化工以及修理、服务等一大批连锁企业,在水电站周围积聚电冶、电化等工业,在产棉区积聚纺织、印染、服装等行业等等。

研究规模及其制约因素的目的是:第一,发现规模变化的一般趋势;第二,在此基础上为特定生产选择最优规模。

从世界经济的发展史看,规模变化似有两种最一般的趋势:①单个企业规模趋向大型化。这主要是由于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促成了主导设备功率的加大而实现的。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煤矿井、炼油装置、冶金设备、化工设备以及化纤工业、制糖工业、制盐工业、造纸工业、合成洗涤剂工业、重型机械工业、电力工业、汽车工业、造船工业等,都在向大型化的方向发展。当然,这只是一种趋势。作为“趋势”,往往又受某些相反的力量的修正。就企业规模变化趋势说,这种“修正”有两种情况:一是大型化并非以同等程度普及于一切生产部门,有的部门大型化的趋势较弱,如纺织工业、印染工业和电子工业,有的甚至有小型化的趋势,如某些食品工业、服装工业、灯泡工业、手表工业、精密机械工业等。二是大型化并非以同等速率贯彻于发展的全过程,大型化有时快一些,有时慢一些,但从长远预料,不存在无限大型化的趋势。②企业趋向集中化而形成企业群。这是生产力社会化(从而专业化和协作化)发展的结果。单个企业集中为企业群,不仅技术上有必要,而且经济上也合算。其优点是:节约运费,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产品质量,减少设备与原材料的储存,统一处理三废,实现综合利用,互通情报,降低建筑费用和生产成本

研究趋势的目的是为选择最优规模而提供一般的根据。就单个企业而言,尽管存在大型化趋势,但不是愈大愈好。就企业群而言,尽管存在集中化趋势,也不是愈集中愈好。

规模的大小必须适度,规模超过一定的程度,产量并不一定成比例增长,甚至会减少。企业群的集中程度也相类似。这说明:“勿为已甚,过必为灾”;正确的办法是在盈亏临界规模中间选择经济合理规模,在经济合理规模中间选择最优规模。

4.运营经济。前面已经叙述了三个基本范畴,但是还不够。还应该为生产力经济学建立第四个基本范畴——运营。所谓“运营”,就是运筹和经营的意思。我们知道,一般系统论有一个基本思想,就是对系统中人的作用非常重视。生产力系统论尤其重视人的作用。在推动生产力系统成功地运转的过程中,人的作用除了表现在结构设计、布局决策和规模选择上以外,还显著地表现在运营方面,即以上述三种作业为基础的生产力发展战略的选择和实施(宏观)方面以及企业管理(微观)方面。显而易见,运营范畴的含义就是人们对生产力诸因素的调度、治理、计划、设计、决策和选择。通过这套作业,可以提高生产力诸因素的效率,扩大它们的功能,使生产力系统更加合乎目的地运行,提供更大的经济效果。运营经济就致力于这一整套作业所应遵循的规律及其在实践中应用效果的研究。

运营经济是从生产力系统的总体性产生的任务。生产力系统既然是一个复杂多变的机体,那么仅仅从某一个侧面去认识和处置,都不可能全面地和充分地发挥系统的生产力。而且,即使对生产力系统的全部因素和全部联系都分别地认识和掌握了,但如果还没有把它们作为一个整体综合起来,那么也不能取得最佳的效果。因为,系统总体性原理告诉我们:整体大于其诸因素之总和。只有通盘地运筹和经营,才能使生产力最大化,效果最佳化。

从生产力系统的总体性出发,产生了运营经济的两项基本任务。

1.宏观任务:社会生产力发展战略的选择和实施。经济发展战略的中心是生产力发展战略。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发展战略,对生产力的发展、经济的繁荣,关系极大。生产力发展战略的选择和实施,除了分别同结构设计、布局决策、规模选择等有关以外,更重要的是,它要求把以上三者作综合的考虑,把局部的运动同整体的运动统一起来,把局部目标同总体目标(发展战略)协调起来,从各种可能的方案中寻求最理想的方案,并通过运行中的正确操作付诸实现。这样就产生了一系列“跨界任务”。例如,把结构经济同规模经济相结合,就产生了研究规模结构的任务: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或一个部门,应以何种规模的企业为主体,几种规模的企业如何搭配,才能使该国(地区、部门)获得最有利的结果。再如,把结构经济同布局经济相结合,就产生了研究区域结构的任务:一个国家应该形成哪些经济区域,这些经济区域应该配置何种规模的企业和企业群,应该具有怎样的产业结构才符合建立全社会合理生产力结构的需要,从而才能使生产力发展战略顺利和圆满地实现。

2.微观任务:企业管理。企业生产力是社会生产力的细胞。因此,选择和实施社会生产力发展战略的任务,在不同程度上同时也是企业管理的任务。不过,企业管理更加具体和细致罢了。企业管理要服务于和服从于社会生产力发展战略的实现。在社会生产力发展战略的指导下,在企业范围内,结构经济就是规划产品的品种、规格和产量;布局经济就是对主体设备、动力系统、运输和其他设施进行合理的配置,对生产区、生活区、家属区进行合理的规划;规模经济就是对各类产品生产的盈亏临界规模、经济合理规模和最优生产规模进行正确的测定。总之,就是对企业生产力的全部因素实行合理的调度(例如编制生产序列,拟订生产节奏,进行质量管理,开展价值分析,改进劳动组织、实施人员培训等),使之朝着预定的目标运行。

三、简短的结束语

以上,我们把现代科学技术三大支柱中的“排头兵”——系统论引进了生产力经济学。由这里我们看到:生产力总体是肌肤丰润、管脉交错的活体;建立在生产力系统论基础上的结构经济、布局经济、规模经济和运营经济,组成了生产力系统工程的四个车轮,成为生产力经济学的四大任务。我们认为,按这样的观点和程序进行的生产力组织工作(系统工程)才是比较全面的:既顾及了系统的纵向联系(结构经济),又顾及了系统的横向联系(布局经济);既注意了系统的质的规定性(构成因素和关联方式以及相应的结构经济和布局经济),又注意了系统的量的规定性(数量对比和相应的规模经济);既对总体进行了单线的或平面的因果分析(结构经济、布局经济和规模经济),又对总体进行了网络或立体的机理考察(运营经济)。总之,借助于生产力系统论,我们就使生产力经济学更加符合于生产力的实际状况,从而更加具有科学性和现实性。

当然,这些并不是生产力系统论和生产力经济学的全部内容。我们只侧重地阐述了它的定性理论,而对于它的定量理论和相应的数学工具较少分析。这不是说后者不重要,相反,生产力系统论和生产力经济学的一个鲜明特色就是它们对定量分析和数学工具的重视。对生产力系统工程来说,模型化和最优化,即用网络模型或数学模型对有关对象进行可行性分析和经济效果论证,进行定量处理,求得绝对优化或相对优化的结果,正是一个带根本性的、既是出发点又是落脚点的问题。只不过,这些问题不便于笼统地论述,而必须具体地解决。

(原载《经济研究》1981年第9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