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调整渔业发展战略提高渔业竞争能力

调整渔业发展战略提高渔业竞争能力

时间:2022-11-1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 针对贺兰县渔业发展现状,积极寻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探索出一条新路子。因此,必须把渔业结构调整作为今后渔业发展的战略重点,加以认真研究和解决。贺兰县渔业虽然发展很快,但与丰富的资源优势相比还很不相称。二要全面实施水产品无公害标准化养殖,切实加大这方面的宣传力度,进一步增强广大养殖户发展无公害水产品养殖的意识,提高养殖管理水平。

· 针对贺兰县渔业发展现状,积极寻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探索出一条新路子。这就是:调整渔业结构,确保渔业生产的科学性;加强渔业基础设施改造,增强渔业发展的互动,加强水产品质量安全和管理,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加强科技园区建设力度,发挥科技示范带动作用;抓好渔业科技培训,提高生产者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管理水平。

宁夏贺兰县水产技术推广站

调整渔业发展战略提高渔业竞争能力

李 军

贺兰县是西北地区重要的商品鱼生产基地,是宁夏的渔业大县,水产养殖面积和水产品总产量均超过全区的四分之一。多年来,渔业经济的发展为渔民增收和地方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是,从总体上讲,我县渔业经济的总量还不大,水产品质量参差不齐,渔业产业化程度还不高,影响了我县渔业综合竞争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县渔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随着水产品市场准入制度的建立,对渔业现有的发展模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因此,必须把渔业结构调整作为今后渔业发展的战略重点,加以认真研究和解决。

一、全县渔业发展现状

贺兰县地处银川平原腹地,水产资源十分丰富。改革开放20年来,全县渔业生产和渔业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2005年,全县水产养殖面积发展到3466.67 hm2,水产品总产量达到17509 t,渔业总产值达到1.23亿元,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15.4%。全县涌现出了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和带动作用的养殖大户及重点科技示范户,渔业科技园区建设正在抓紧进行。随着“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的实施,全县已建立了大面积无公害水产品标准化养殖基地,水产品无公害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工作已经启动,渔业基础设施得到了进一步改善,服务功能得到了进一步提升,渔民的养殖技术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高。这些都为我县今后渔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贺兰县渔业虽然发展很快,但与丰富的资源优势相比还很不相称。渔业综合竞争能力不强,渔业经济效益不显著,水产品质量和安全管理水平还不高,与市场多元化的需求还有较大的差距,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产业结构不优,产品档次不高。目前,全县水产品绝大多数以大众化常规鱼为主,效益不显著。产业化、集约化程度较低,养殖管理水平不高,乱用药物及添加剂等现象,致使水产品质量不高,缺乏市场竞争力。渔需物资市场管理不规范,药物、添加剂等经营活动程序混乱,监督管理服务体系建设需进一步加强。

对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重视不够,工作力度不大,管理者特别是生产者对无公害水产品认识不深,养殖户还缺乏无公害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意识。

全县水产养殖技术水平整体不高,重点户、示范户带动作用还不强,渔业科技贡献率不高。渔业产业化水平不高,龙头企业、渔业经济合作组织较小,服务功能和手段不高。

大部分养殖基地渔业基础设施条件相对较差,发展后劲不足。水产技术推广力量薄弱,功能不全,特别是乡镇技术服务机构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三、对策和措施

(一)调整渔业结构,确保渔业生产的科学性

调整产业结构,夯实产业基础,壮大产业实力,是提高渔业经济水平和效益的基础和保证。要优化渔业产业结构,充分利用我县水域优势,按照养殖区域化、经营产业化、生产标准化、投入多元化的要求,加大渔业结构调整力度。

一是全面落实优势水产品区域布局战略,对不同地区养殖情况、特点和养殖户的习惯和爱好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选择当地有代表性且养殖户普遍认可的鱼种为主要对象进行规模养殖,形成区域优势,提高影响辐射和带动能力,增强销售竞争力。主要以常信乡、立岗镇、金贵镇一些集中连片有大面积养殖的村、渔场作为发展基地,形成地方区域特色,发挥区域优势,增加渔农收入。

二是在过去养殖的基础上,选择在本地区易养殖、产量高、生长快、品质好、市场条件好,并能形成大批量和高效益的优良品种进行推广。在选择品种时,要考虑其对环境的适应性,饲料的易得性,养殖条件和技术是否具备等因素。这些品种应该适应大众化、普遍化养殖的需求,确保大面积推广养殖的成功,形成大规模养殖,提高整体效益。

三是发展观光休闲旅游渔业,选择现有基础条件较好,适宜开发的渔场,建立观光休闲渔业基地,围绕产业发展的趋势和人们观光休闲消费的需要,进行绿化、美化和休闲观光基础设施建设改造,为消费者提供优美的环境条件。观光休闲旅游渔业,是有效利用渔业资源,提升水产业整体竞争能力的重要途径。

(二)加大渔业基础设施改造,增强渔业发展后劲

我县大部分池塘始建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由于多年的经营和使用,现在这些池塘淤泥澄积严重,生产能力下降,有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另外,全县粗养水面较多,生产能力低下,不能很好地发挥资源潜力和优势。这些基础条件较差的池塘多数都没有进行改造,不能很好地适应今后渔业生产发展的需要。因此,要从长远发展考虑,对养殖户加大宣传和引导力度,鼓励他们进行改造,同时积极争取项目,争取各方面的资金予以扶持。通过实施渔业基础设施改造,增强渔业生产发展后劲。

(三)做好鱼类苗种的供应,为养殖生产打下良好的基础

优质鱼类苗种的供应,是确保养殖生产顺利进行的基础和关键。

第一,抓好本地苗种繁育基地的建设。技术人员要深入重点繁育基地和渔场做好服务工作,加强管理,认真指导,抓好苗种繁育等主要技术环节,为苗种供应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做好苗种的外调工作。根据市场需求和广大养殖户的客观要求,从外地调运鲫鱼、大口鲶、武昌鱼、花白鲢、草鱼等本地不易解决的苗种。作好苗种调运的统计、组织和管理,保证外调苗种的数量和质量,补充本地自繁的不足。

第三,要按照《渔业法》和自治区实施《渔业法》办法的有关规定,加强对苗种市场供应秩序的管理,维护生产者的利益。同时要积极配合区市业务部门,做好苗种的检疫工作,防止区外鱼病通过调苗传入本县,确保苗种质量。

(四)加强水产品质量安全生产和管理,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水产品质量的好坏关键取决于养殖生产这一基础环节,决定因素主要包括渔业生产环境、渔业生产投入品、养殖生产管理等主要环节。因此,要从多方入手进行控制和管理,提高水产品质量。

一要转变工作职能,从渔业生产的计划、组织、协调、指导向渔业生产的监督、管理和执法上转变,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强化对渔业生产的监督、管理、执法功能,加大对苗种、饲料、药物、添加剂等养殖投入品的监管,为提高产品质量提供保证。

二要全面实施水产品无公害标准化养殖,切实加大这方面的宣传力度,进一步增强广大养殖户发展无公害水产品养殖的意识,提高养殖管理水平。

三要加快无公害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步伐,进一步改善渔业生产环境,使渔业生产逐步适应标准化生产的需求。从产地环境条件到产品质量全部达到水产品无公害标准的要求,满足市场对水产品质量的需求。

(五)加大科技园区建设力度,发挥科技示范带动作用

尽管全县渔业科技园区建设起步较晚,但是目前已具备较好的基础,一些重点养殖大户、典型示范户在名优品种繁育、养殖、渔业高新技术的应用和观光休闲垂钓等方面有了较快的发展,养殖管理水平逐步提高,为渔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今后,要进一步做好宣传和引导工作,加大渔业科技示范园区的建设力度,把规模大、有特色、经营管理水平高的养殖场点作为园区建设基地,紧紧围绕渔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发展名优品种养殖、观光休闲渔业、无公害水产品养殖和大水面节水生态型养殖等渔业科技示范园区,通过典型引路,发挥渔业科技示范园区的示范带动作用。通过园区的建设,为广大养殖户树立样板和品牌,并帮助他们转变观念,更新思路,提高科学管理水平,合理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因地制宜,搞好生产,提高效益。通过园区的建设,使渔业科技在生产第一线得到更好的应用,加快科技兴渔步伐,提高渔业生产整体水平。

(六)抓好渔业科技培训,提高生产者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管理水平

渔业生产的发展离不开先进适用的科学技术,要针对不同养殖户开展形式多样的渔业科技培训,采取请进来、走出去和自我培训相结合的办法,对专业技术人员、重点养殖大户和示范户等进行不同等次的培训。培训要结合生产实际,有针对性、客观性和实用性,同时组织渔业高新技术养殖现场观摩会,使广大养殖户到典型示范户、科技园区进行参观学习,互相交流经验,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增长见识。要把渔业科技培训和现场指导紧密结合起来,深入村社和渔场做好培训和技术指导服务工作。目前,还有相当一部分养殖户对今后渔业的生产发展方向不明、思路不清,科学养殖意识淡薄,要通过培训,进行大力宣传和引导,提高广大养殖户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管理水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