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渔业竞争力的来源分析

渔业竞争力的来源分析

时间:2022-06-0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正如前面对渔业竞争力的理论内涵的分析,渔业竞争力的直接来源是水产品的竞争力,即水产品在价格、成本、质量、品牌和差异化等方面比竞争对手所具有的更强的能力。这种在市场竞争中直接表现出来的水产品的竞争能力,称为渔业的直接竞争力。

第三节 渔业竞争力的来源分析

研究渔业竞争力的目的不仅仅在于客观地描述水产品与渔业产业竞争的实际结果,更重要的是要发现决定或影响渔业竞争力的因素,即寻找导致渔业竞争的实际结果以及未来趋势的原因,从而找到提升渔业竞争力的方法。

一、渔业竞争力来源的层次结构模型

一般而言,决定渔业在市场上竞争结果的主要有两方面因素:价格因素和非价格因素。与之相对应,渔业竞争力可分解为价格竞争力(通常通过水产品竞争力表现出来)和非价格竞争力(通常通过整个渔业产业的竞争力体现出来)。这两个因素又是由许多因素决定的,如果我们把决定或影响渔业竞争力的各种因素的因果关系一直往前推溯,几乎可以涉及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的一切方面。显然,我们研究的对象是一个因果关系错综复杂的庞大系统。然而,无论现实世界中影响渔业竞争力的各种因素多么复杂,任何研究工作都只能把握其中一部分的(被判断为最重要的)因素,并将其构成分析框架的一部分,而分析的视野则主要集中于这些主导因素。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需要科学地界定我们所研究的对象的边界,对渔业竞争力的研究确定一个经济分析范式。本书在借鉴波特教授的钻石模型、Dong‐Sung Cho的九因素模型及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的工业竞争力模型的基础上,以渔业的产业特性为基础,构建了一个渔业竞争力来源的层次结构模型(见图3‐3),将本书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渔业竞争力的直接来源、决定因素和影响因素的分析上。

图3‐3 渔业竞争力来源的层次结构模型

二、模型分析

(一)渔业竞争力的直接来源

产业竞争力体现的是在市场竞争中的比较关系,因而产业竞争力首先表现在市场上。正如前面对渔业竞争力的理论内涵的分析,渔业竞争力的直接来源是水产品的竞争力,即水产品在价格、成本、质量、品牌和差异化等方面比竞争对手所具有的更强的能力。这种在市场竞争中直接表现出来的水产品的竞争能力,称为渔业的直接竞争力。渔业竞争力的直接来源主要包括水产品价格及成本、水产品质量及产品差异化等方面。

1.水产品价格及成本

和工业产品一样,决定水产品竞争力的第一因素是产品的价格,即相同的产品,在同一市场上,价格较低就具有较强的竞争力。然而,成本是决定产品价格的基础,成本的高低决定了产品是否具有价格竞争优势和获利能力,只有通过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降低制造成本从而在市场上赢得较低的销售价格时,才能真正体现产业的竞争力。“成本优势是企业可能拥有的两种竞争优势之一,成本对差异化战略极为重要,因为标新立异的企业必须保持与竞争者近似的成本”,“尽管质量、服务以及其他方面也不容忽视,但是贯穿于整个战略的主题是使成本低于竞争对手的关键”。[1]因此,无论是从用户选择的角度还是企业获利的角度,水产品的成本与价格优势都是渔业竞争力的基础来源。

2.水产品基本品质

基本品质在这里是指消费者基于水产品的主要功能———食物消费功能对水产品本身作出的主观评价。尽管消费者个体的偏好与对品质的理解及体验各不相同,但消费者对水产品品质进行评价的基本内容是相对稳定的。总的来说,影响消费者对水产品品质评价的主要因素包括:

(1)质量。当今竞争越来越集中于产品质量的竞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健康的追求,水产品质量越来越成为渔业竞争力的功能性要素。质量既是水产品在市场上交换的根本前提,也是生产企业实现价值的决定性因素。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质量高的水产品具有较高的市场竞争力。当然,水产品质量是一个远比价格复杂的因素。一方面,水产品质量的评价不仅涉及其物理化性能和技术等级问题,而且取决于用户对水产品质量的要求和认同,用户不需要的过高“质量”,会成为一种“过剩质量”,不能充分实现其价值。现代质量观已从符合转向满意,即衡量质量不仅仅是符合标准,而且要使用户满意,用户满意的水产品才是质量好的水产品。

(2)新鲜、营养及滋味。第一,水产品具有易腐烂的特征,水产品新鲜与否是营养价值、滋味、外观等因素的前提。消费者对新鲜程度的偏好对水产品市场位置、周转速度、保鲜与储运技术、管理水平等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是增加了水产品跨国运输和参与竞争的成本。产品外观、生产日期、保质期是消费者了解水产品新鲜程度的主要途径。第二,对于绝大部分消费者而言,水产品的质量与其营养成分之间具有本质联系,因为水产品作为食品具有维持生命存在与质量的基本功能。消费者对水产品营养性的追求与当今世界健康化的生活潮流相符合,这一趋势在较长时期内不会改变。第三,滋味通常指消费者在水产品消费过程中得到的嗅觉和味觉上的享受。经验表明,好的味道通常能够掩盖水产品其他方面的缺点。例如,人们经常因为美味的食物而忽视了食品所携带的高热量和营养方面的缺陷及其对健康的损害。

(3)外观。消费者对水产品品质的基本把握是从第一印象,即水产品的外观开始的。水产品外观也是消费者了解水产品质量特征的最重要的信息渠道。水产品的外观主要包括水产品的颜色、形状、大小、光泽等视觉特征。消费者对水产品外观评价具有主观性,因此生产者和销售者必须在水产品外观上力求完美。

3.水产品结构

结构一词的涵义非常宽广,就产业竞争力而言,结构不仅包含产业内部不同产品的结构,也包括从价值链角度划分的产业内部的不同环节,如研发、制造加工、服务等不同环节的竞争力高低。所以,水产品结构既包括品种结构,也包括品质结构。优良的水产品结构是符合国际市场需求的结构,因此能直接提高渔业的竞争力。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水产品数量短缺的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但存在品种单一、质量不高的问题。总体上说,中国水产品普通品种多,优质专用品种少,这就造成了大量低质水产品的积压和优质水产品的紧缺。

4.水产品差异性与趣味性

按照西方经济学和当代国际贸易的观点,产品越具有差异性,则消费者从产品的消费中获得的满足程度就越高。虽然传统观念上,水产品被当作无差异产品,但是随着人们消费个性化的增强,水产品及其制品也逐渐表现出差异性。而且,只有满足各种不同需求层次的用户,生产相应功能层次的产品,并且具有较高的性能/价格比,才能真正体现出水产品的竞争力。所以,水产品的差异性与趣味性也可以成为水产品差异化经营和质量竞争的切入点。

(二)渔业竞争力的决定因素

从本质来看,不同产业竞争力的决定因素是不同的,这种差异主要是由产业内在特性与产业发展阶段等具体国情所引起的。通过对渔业特征的深入分析以及与发达渔业国家的比较发现,影响目前渔业竞争力的深层次原因主要来源于渔业科技推广和渔业要素禀赋两个方面。也就是说,渔业科技推广和渔业要素禀赋是渔业竞争力高低的决定因素。

1.渔业科技推广的内涵及其对提高渔业竞争力的作用

(1)渔业科技推广的内涵

渔业技术是人类为了改造和利用生物有机体(植物、动物、微生物),满足人类不断增长的需要,根据渔业生产实践和渔业自然科学原理,发展创造出来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和技能。渔业科技推广是指渔业科技成果的发明、创新与推广使用的整个过程。也就是说,渔业科技推广是一个不断构思发明新的水产品、新的渔业设备,进行渔业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或实验发展的全过程;是一个引进、消化、吸收、模仿、改良、扩散渔业新技术,重新组合原有渔业技术的过程;也是一个应用先进的物质设备和应用资源有效、合理配置的手段,通过市场把渔业新构想、新技术和原有生产要素(投入物)转变成新的渔业和新的水产品的长期增殖,不断提高渔业生产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的过程。

(2)渔业科技推广对提高渔业竞争力的作用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在提高渔业竞争力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当前,国外高新技术在渔业上的应用,主要有生物技术、电子技术、卫星技术、工程技术、机器人技术、激光技术和遥测遥感技术等。这些技术的应用已彻底改变了渔业的面貌,对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经验表明,无论是土地生产率的提高,还是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都是科技进步为原动力的。要提高水产品的质量竞争力,更需要科技发展做支撑。离开了渔业科技进步的支持,水产品的质量就无从提高。渔业生产结构的调整、渔业产业化的推进,也都是以渔业技术进步为前提条件的。在解决水产品贸易中的各种技术壁垒、食品安全和卫生检疫标准等方面的争端时,也需要发达的科技水平做保证。

2.渔业要素禀赋的内涵及其对提高渔业竞争力的作用

(1)渔业要素禀赋的内涵

渔业要素禀赋主要包括水产养殖面积、水产苗种、渔业基础设施(水产种场、渔港数量、国家级种质资源保护区等)、冷库与渔船数量、渔业从业人员及素质等方面。

(2)渔业要素禀赋对提高渔业竞争力的作用

在所有渔业要素禀赋中,渔业从业人员的素质是最为重要的。“对农民进行人力资本投资”被美国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西奥多·W.舒尔茨列为改造传统农业的三大对策之一,[2]这个对策对于提升渔业竞争力同样适用。大量实践也证明,提高渔业从业人员的科技文化素质,对提高水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都有着明显作用,而这些又都是水产品竞争力的重要基础指标。

(三)渔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

1.政府对渔业的支持

(1)政府渔业支持的涵义

政府对渔业的支持指的是以政府为主体,为了达到促进渔业发展的目的,不断提高渔业生产水平,巩固渔业的基础地位,实现渔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而采取的一系列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措施扶持渔业的发展。它本身不带有歧视性,并不排斥外来的竞争,它是在改善渔业生产条件的基础上促进渔业的可持续发展。

(2)政府渔业支持对提高渔业竞争力的作用

尽管从当前世界各国的经济政策来看,总的趋势是减少政府干预,加强市场机制的作用。但是,由于渔业的特殊性,渔业的可持续发展依然需要政府的扶植。政府的支持对提高渔业竞争力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政府可以通过促进高级的专门要素的形成和加强渔业科研建设来增强渔业竞争力。在各个国家,包括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在内,政府的教育支出对教育事业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政府对教育的投资越多,教育事业越发达,高级人才的数量就越多,质量就越高。此外,研究机构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政府的科研支出,那些研究机构发达的国家,往往也是政府的科研支出增长迅速的国家。现代化的渔业基础设施和高级通信系统的形成,也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在发展中国家尤其如此。

第二,政府可以加强渔业公共性投资项目建设,以此增强渔业发展后劲。由于财政资金是国家主要通过税收形式无偿分配的集中性资金,因此,与银行信贷明显不同的是,财政支农支出的分配并不是把经济效益放在首位,对那些社会效益好、经济效益差的渔业公共性投资项目,如大江大河治理、水库建设、渔业开发、渔业生态环境改善、渔业科技教育等,财政在财力许可的情况下都会予以支持。这是政府支持渔业的一个重要方面,不仅可以增强渔业发展后劲,提高渔业综合生产能力,从长远来看,最终将促进渔业竞争力的提高。

第三,政府可以通过各种措施支持渔业发展,其对渔业的投入具有导向作用。在WTO框架允许的范围内,政府可以通过某些措施扶持我国渔业的发展。如对渔业进行“绿箱”补贴,对某些出口水产品实行出口退税和出口补贴等,对渔业竞争力施加重要影响。

2.需求

这里主要是指国内需求,按照林德的需求偏好相似理论,本国需求条件是一个行业及其产品是否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国内的需求结构和状况制约和决定着出口贸易结构,因为企业的投资、生产和市场营销首先是从本国需求来考虑的。因此,国内需求状况的不同会导致各国竞争优势的差异。当本国需求占全球细分市场较大份额时,本国产品易于占据竞争优势。如果本国需求具有超前性,那么为之服务的本国企业和产品也就相应地走在了世界其他企业的前头。如果本国需求比较挑剔,拥有众多挑剔的购买者,将会迫使当地生产企业在产品质量、品质和服务方面满足消费者的高标准要求。在这种需求环境下成长起来的生产企业必然经过千锤百炼而使自己具有较高的竞争力。国内市场的先行饱和会导致产品价格下降,迫使当地企业进行创新和升级,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不断提高竞争力。

3.机遇

机遇的重要性在于,它们造成了非连续性,改变了各国的竞争地位,可能使不适应新形势的国家或企业失去其竞争优势,也可能为适应新形势的国家或企业赢得竞争优势提供了机遇。诚然,一国企业能否利用偶然事件所提供的机遇赢得竞争优势,还要取决于其他各种因素,尤其是取决于该国企业把握市场机遇的能力。同样的机遇在不同的国家,也可能产生完全不同的结果。

对渔业来说,机遇是指非常好的气候(比往年都要好的适合水产品生长的天气,这是由渔业生产的特殊性决定的,因为渔业生产和加工的成果很大一部分取决于良好的气候)或发明活动、重大的技术发明、世界形势的变化等。

(四)各主要因素之间的关系

实际上,渔业竞争力来源的层次结构模型中的影响因素和决定因素可以统称为渔业竞争力的来源因素。其中,需求因素与机遇是属于外在因素,是较难改变的,而渔业科技推广、渔业要素禀赋、政府对渔业的支持则是可以通过努力来改变的。

例如,政府对渔业的支持既可以促进渔业科技推广、也可以引导需求,还可以促进渔业从业人员素质的提高从而改变渔业要素禀赋。如图3‐3所示,政府可以通过建立有效的制度,营造鼓励渔业科技推广的环境,来推动渔业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甚至可以诱发政府主导的强制性渔业技术创新;政府也可以通过财政政策来支持教育产业,从而提高渔业从业人员素质。

此外,机遇也可能改变需求要素,同时影响渔业要素禀赋和水产品的质量。

【注释】

[1]参见迈克尔·波特:《竞争战略》(中译本),华夏出版社1997年版。

[2]参见焦守田:《浅议政府在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中的作用》,载杨雍哲:《论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年版,第249—257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