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日本茶道浅析

日本茶道浅析

时间:2022-03-1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日本茶道浅析张建立日本茶道近似于宗教但不能说它就是宗教,近似于艺能但也不能说它就是艺能。今天,在日本特有的家元制度统帅下的日本茶道,更可谓是日本社会文化的一个缩影。茶道中所讲的“露地”是指茶庭而言的。茶室中崇尚天然的建筑素材,亦充分体现了日本人热爱自然的心境。茶道中,把大小为四张半榻榻米的茶室视为基准茶室。席间休息后的茶席即所谓“后席”。日本茶道怀石料理的标准菜谱是“一汁三菜”。
日本茶道浅析_纪念中国社会科学院建院三十周年学术论文集·日本研究所卷

日本茶道浅析

张建立

日本茶道近似于宗教但不能说它就是宗教,近似于艺能但也不能说它就是艺能。它融道教、阴阳道、儒学、佛教、神道、基督教思想为一体,分别表现于建筑、庭园、书画、陶瓷器、竹器、漆器、插花、香道、烹饪、礼仪、点茶方法等诸多方面。今天,在日本特有的家元制度统帅下的日本茶道,更可谓是日本社会文化的一个缩影。研究日本社会文化,茶道应该是一个很好的视角。

一、日本茶道的内容

日本茶道的内容几乎涵盖了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下面就“茶道道场营造的非日常时空”、“茶事中的丰富文化内涵”、“中日茶道点茶法的异同”、“茶道的传承制度”这四个主要内容做一简述。

(一)茶道道场营造的非日常时空

对于茶道的修行者而言,自己的立身之地就是修行道场。千利休之孙千宗旦曾为习茶者们写过这样一句话:“终日行不动一步”。[1]这是句禅语,与禅宗典籍《临济录》中的“在途中不离家舍,离家舍不在途中”含义相同。千宗旦意在以此语告诫习茶者:对于一个真正的茶人来说,茶道的道场并不仅局限在“露地”和茶室中,而应该“步步是道场”。

茶道中所讲的“露地”是指茶庭而言的。“露地”本是佛教用语,出自佛教法华经经文中的“争出火宅,安稳得出,端坐露地”。佛教中将众生生死轮回的充满烦恼苦难的欲界、色界、无色界称为“三界”,用在火中燃烧的房屋即“火宅”来比喻“三界”;与之相对,“露地”则是代表脱离于三界之外的没有烦恼苦难、清净无一物的境界。千利休认为,茶庭是用来表示“清净无垢的佛的世界”[2]的,所以用佛教用语“露地”来称谓茶庭,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事了。也正因此,“露地”的设置虽也是出于一定的实际需要,但更多的则是作为这种佛教净土的重要精神象征而存在的。

茶道所创造的时空是一种非日常的时空,茶道所追求的世界是一种现实日常生活中的世外桃源。“露地”可以说就是这世外桃源的一部分。在茶道中,“露地”大多会被设置成一个花草树木水石相间的近似天然的山野空间。进入“露地”,你可以沿着点缀于山野林间幽曲的飞石小径,悠闲漫步于芳草中,闻天籁,赏朝夕雨露风霜,观四季雪月飞花。在通往草庵的途中,还会设有一个形同虚设的小小的柴扉。但是,“露地”是作为这种佛教净土的重要精神象征而存在的,所以“露地”中的所有景致的设置,其目的并非仅是为了供人欣赏。“露地”所构筑的是一个“无一物中无尽藏,有花有月有楼台”的净土,其目的在于使修茶者净心怡神。所以,千利休说:“在露地草庵中,拂去浮生俗尘,主客坦诚相待,抛却所有规矩尺寸格式等,焚火、烧水、吃茶,莫问他事,此乃佛心之显露也。”[3]

人们常喜欢用“和、敬、清、寂”这四个字来概括日本茶道的精神。借用千利休的话说,这“清”字也就该是“拂去浮世俗尘”之义了。这里的所谓“浮世俗尘”,除了我们一般意义上讲的尘埃之外,当还有一种心灵的尘埃之义。禅宗南宗慧能与北宗神秀当年在禅宗五祖弘忍处修道时,曾奉师命各做过如下偈语。神秀做的偈是:“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慧能作的偈是:“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使惹尘埃”。日本茶道之“清”亦正是汲取了这两位得道高僧充满禅机的偈意,因此,日本茶道中的众多的洗洗涮涮和清扫动作,并非仅是日常生活层面的扫除,还有着更深层的含义,即完成这些动作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对修习者心灵的一种净化和升华的过程。茶道中很多动作都是具有这种意义的动作,如在露地中用水净手清口的动作等。

茶室的精巧的建筑格局,可以说是日本古建筑技艺的结晶。茶室中崇尚天然的建筑素材,亦充分体现了日本人热爱自然的心境。

茶室中被赋予了各种意义的门、壁龛、天井、榻榻米等的设计,无一不在显示茶室是茶人进行茶道修行的一个主要场所,是切断了与俗世的一切联系、以茶为中心的人我共乐的空间,是一个人神交会的神圣空间。茶室的种类繁多,大小不一。小的仅有不到两张榻榻米那么小,大的则会有八张榻榻米以上那么大。茶道中,把大小为四张半榻榻米的茶室视为基准茶室。

茶文化当年在中国的普及就多缘于禅宗的影响,日本茶道的形成受禅宗的影响则更深,再加之四张半榻榻米的尺寸与禅宗寺院的“方丈”的尺寸相同,所以有人说茶道以四张半榻榻米茶室为基准是受禅宗方丈的影响。这种说法虽然不无道理,但是茶道思想的成分是相当复杂的,它融合道教、阴阳道、儒教、佛学、神道、基督教思想为一体。其实,茶道自其形成期始受易经思想的影响就很深,所以若从日本茶道的实践性方面来考虑的话,与其将整个四张半榻榻米大小的茶室视为禅宗的方丈,还莫如看成是一个按照易经八卦后天图来建构的空间更妥帖。[4]《易经》系辞上传中讲:“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刚柔断矣;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是故刚柔相摩,八卦相荡。”八卦与八卦相叠而为六画卦,始成八八六十四卦。“易”理亦即宇宙大自然之理就是由这八卦和六十四卦的象与数来喻示。茶人们端坐于茶室中,运用各种茶道具,组合成千变万化的形式来点茶,简直就像在八卦图上实际演习六十四卦一般。“闲坐小窗读周易,不觉春去已多时”。仅仅是读易经的书,就已是乐而忘时,修习茶道,实践易理,则更是妙不可言了。易经八卦往往容易被与算卦迷信联系在一起,而在茶道中,易经思想则是构成茶道美学的极为重要的指针

(二)茶事程序中的丰富文化内涵

茶事是“和、敬、清、寂”这一日本茶道精神的实践。修习各种点茶法及相关的知识,其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做好一次茶事,使主客能够坦诚相待,以茶为媒介进行心灵的交流。

茶事一般是由“前席”、“席间休息”、“后席”三部分构成的。客人按约定的时间由茶庭进入茶室,先是主客之间礼仪性的寒暄,随后是点炭和为客人奉上怀石料理、茶点心。上述便是茶事前席的主要内容。客人用完茶点心后退席至茶庭中小憩。客人席间休息时,主人则要迅速重新整理和装饰茶室,一切准备停当后,按着约定好的敲法击铜锣等通知客人再次入席。席间休息后的茶席即所谓“后席”。后席的主要内容是点浓茶、点炭、上茶点心、点淡茶、主客互致感谢离别之礼。

日本茶道怀石料理的标准菜谱是“一汁三菜”。当然,除了这一汤三菜,还要有米饭、酒和少量的下酒菜。最后上的一道下酒菜日语称之为“八寸”。它的名字来源于该食器的形状尺寸。“八寸”一般为一个木制带支脚的食器,根据茶事的性质和茶人的个人爱好偶尔也会有用陶瓷做的,但无论是木制还是用陶瓷制作的“八寸”,因其尺寸都是近乎八寸见方,所以才被称作“八寸”。“八寸”中盛的是少量的应季的山珍和海味。若将“八寸”视做一个后天八卦平面图的话,在意味着山的艮卦的位置摆放的恰好是所谓的山珍,日语称之为“山之幸”;在与艮卦对应的坤卦的位置上摆放的是海味,日语称之为“海之幸”。主客间用“八寸”中的山珍海味互相劝酒时,先是用“海之幸”下酒,然后再用“山之幸”下酒,最后主人将剩余的“海之幸”和“山之幸”聚在八寸中央撤下。主客最后用“八寸”来互相劝酒,这虽是茶道怀石料理中最后的很小的一个步骤,但其意义却很深。日本人历来就存在着“神佛共存的山中净土观”和“海上净土观”这样两种净土观。“八寸”实际上就是日本固有的这两种净土观在茶道中的一种物化。也就是说,主客通过“八寸”这一象征性的食器,便将天地间来自“山中净土”和“海上净土”的神赐之物尽收腹中了。

主客将神赐之物尽收腹中后,接下来便是后席的喝茶。喝茶有浓茶和淡茶两种。最后喝淡茶时,客人都是人手一碗来喝的;但最初喝浓茶时,则是要全体客人共用一个茶碗,并且要依次从茶碗的同一个地方喝三口左右。这个仪式,与中国古代立约时的歃血为盟、神道的喝神水仪式和基督教做弥撒时喝葡萄酒的仪式都是很相近的。无论古今中外,共同饮食都是一个联系人际关系的常用方法。日本自镰仓时代起,日语称作“寄合”的各色人等的集会就很多,包括日本茶道在内的所有日本艺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都多得益于此。而且,这种通过集会来促进人际关系的做法,至今仍是日本人较为常用的交际方法。城市乡村的祭祀活动如是,政治家们频频出没于“料亭”中的集会亦是昔日“寄合”的现代版。

(三)中日茶道点茶法的异同

日本茶道的点茶法一般分为秘传和非秘传两种点茶方法。非秘传的点茶法,都是茶道点茶法中最基本的内容,现在都已经以教科书的形式公布于众了,悟性高的人依据这些教材或可无师自通地学到一些最基本的点茶知识。但秘传点茶法则要通过亲口教授才可学得到,它不单纯是一些点茶的技巧,包含的内容相当广泛,因属于不可形诸文字的内容,欲知其详者便只有亲自去修习了。

日本茶道点茶法与中国茶道及当前流行的茶艺的饮茶法的最大区别,就在于点茶时对主客的要求不同。中国茶道与日本茶道都很讲究饮茶用的茶、水、火,而且中国茶书记载比日本的更加细致周详。在这方面,无论是唐代如苏广著的《十六汤品》,还是明代如钱春年的《制茶新谱》等都是很好的例证。而且,详细阅读现存的中国茶书就会发现,文献中几乎没有对客人的做法提出什么要求,点茶好坏几乎全是靠主人一人的技术好坏来左右的,根本无须客人的配合。也就是说,只要主人通晓了“选茶、汲水、用炭”的技巧,就一定点一碗可口的茶了,而客人只是一个被动的喝茶者。

与之相对,日本茶道不但要求主人刻苦修习点茶法等,而且要求客人也必须同样刻苦修习。要想举办一次成功的茶事,点一碗可口的茶,就必须修炼得能够熟练调整火候、水温使其达到最佳状态;而要想将火候、水温调整到最佳状态,光靠主人一人的努力是不够的,必须得有客人的配合即必须靠主客共同努力和心心相印的合作方可。千利休说:“茶之汤这个名字的意义就在于它第一追求的就是茶和汤的相应。能够根据前席的火候和后席的水温决定何时入席的客人,方是得道的客人;能够根据客人的修为恰到好处地调整火候、水温的主人,方为得道的主人。……切记,茶之汤这个名字,是蕴含着很深的道理的”,“客人要根据火候和水温确定进入露地的时机”,“若客人修习欠佳,有时会导致火候变得相当坏”,这样自然也就无法点出一碗可口的茶了。[5]如上所述,日本茶道文献中的记述,往往不单纯是对主人的要求,同时也是对客人的要求。这是因为,日本茶道的茶事所追求的最高境界是“宾主一如、宾主历然”,即既无宾主之分且又宾主分明的境界。总之,把握了中日茶道的这一最大的区别,也就会减少许多无益的孰优孰劣的论争,更准确地理解日本茶道。

(四)茶道的传承制度——家元制度

在日本,家元制度是保障各类技能尤其是传统工艺技能代代世袭传承的重要制度,亦是对日本社会组织的一种抽象。拥有家元制度这一道统的传承制度亦是日本茶道的特色之一。自明治维新以来,人们对家元制度的评价褒贬不一,直至20世纪70年代,可以说家元制度大多是被作为典型的“封建遗制”而遭到批判的。如今,人们对家元制度虽有些新评价,但大多尚停留在六七十年代的水平,对其功过是非仍莫衷一是。但是包括茶道在内的传统文化能有今天这样大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得益于家元制度的存在,这一点是无可非议的。正如西山松之助在其《家元的研究》中所分析的那样,家元制度可以说是日本社会的一个缩影。在家元制度的统帅下,各行各业各色人等聚集到一起形成了一个强大的利益集团,它不但影响到日本的思想文化,更影响到日本的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家元制度的确是日本历史上特殊时期的产物,但如今的家元制度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通过分析研究日本茶道的传承制度——家元制度,对认识日本社会变化特征以及揭示隐藏在日本人的结社行为背后的规则都会很有益的。

二、研究日本茶道的现实意义

概言之,研究日本茶道的现实意义可归纳为如下四点:

第一,茶道是日本独有的生活文化,它集食道等诸“道”为一体,成为很多日本文化内容的源泉。不仅日本式的庭园得益于被称为“露地”的茶庭建构,日本料理也出自茶道的怀石料理,而且现如今独立称“道”的花道、香道与茶道都有着很深的渊源关系。此外,还有诸多的礼仪规范等也是如此。总之,茶道可以说是日本社会文化的缩影,研究茶道有助于获得对日本文化更为直观、贴切的认识。

第二,茶道的修习和研究方法独具特色,它不忽视理论,但更重视身体力行,学以致用。而且,自古以来茶道人口分属的社会阶层就很广泛,因而通过研究茶道获得的对日本人的思维模式、行为模式、人格形成等国民性的认识,将更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

第三,日本茶道起源于中国,通过中日茶道文化的比较研究,可以分析得出日本茶道乃至日本文化的一些本质特点。例如,中日两国茶道精神都很重“和”,从目前所发现的茶道文献来看,日本茶道所追求的“和”的境界并没有超出中国茶道之处。而且,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日本,都不会见到茶人喝茶打架,哪怕品饮终日也不会抡起茶碗翻脸。但是,在此还是想特别强调指出的一点是,在日本,如此重视“和”的茶道,当年若没有穷兵黩武梦想吞并朝鲜占领中华的、逼死千利休的丰臣秀吉的大力支持,恐怕也难有今日之隆盛。一个嗜杀成性的武士,竟会极度热衷倡导和平的茶道,这的确是相当矛盾的。究明这个矛盾形成的原因,或许会有利于我们进一步加深对日本文化的本质的认识。

第四,茶本身就是一个色、香、味、形四美俱全之物,在茗饮中清谈、赏花、玩月、抚琴、吟诗、联句,这种清逸脱俗、高尚幽雅的品茗意境,正可与人们追求真善美、追求超越的精神相契合;日本茶道的“和、敬、清、寂”精神,恰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及人的全面发展要求相适应。《论语·子张·卷第十九》中有“门人小子,当洒扫应对进退”之句,日本茶道正可谓是最好的“洒扫应对进退”之学,其中有许多可以借鉴的生活智慧,而且修习茶道老少皆宜,可独乐,亦可与众乐,若能将其有益之处“拿来”为我所用,创造弘扬超越国界的茶道文化,在现代社会也是有着积极、深远的意义的。

(原载《日本学刊》2004年第5期)

【注释】

[1]倉澤行洋「世界の中の茶道」、千宗室監修『海外の茶道茶道学大系别卷』所収、淡交社、2001年。

[2]『南方録·滅後』、『茶道古典全集』第4卷所収、淡交社、1977年。

[3]『南方録·滅後』、『茶道古典全集』第4卷所収、淡交社、1977年。

[4]参见关根秀治:《试论儒家思想对茶道文化的影响》,载赵德宇主编:《日本研究论集》总第7集,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5月。

[5]『南方録·滅後』、『茶道古典全集』第4卷所収、淡交社、1977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