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八桂大地迎“大考”
迎接世纪大考
与东盟边海相连的广西,各地发展十分不平衡。既有沿海地区,更有革命老区、边疆地区、大石山区,经济底子较薄与可开发的相关资源又较丰富的状态同在。
广西发展,事关民族团结、边疆稳固和社会和谐大局。广西各族人民的国家大局意识较强与改变落后的发展愿望较强烈的情况共存。
从各族人民愿望考虑,广西要发展!从国家战略的角度考虑,广西必须得发展!国土资源管理必须担负起为发展服务的保障作用。
历年来,广西国土人为北部湾建设的用地审批服务又快又好,北部湾风生水起、八桂大地击鼓奋进,鼓舞着国土人再接再厉,做好保障再立新功。
2009年,如何确保完成广西6000亿固定资产投资重点项目用地用海?如何在保障高密度、高强度投资项目的用海用地中,让保障发展和保护资源和谐并驾齐驱?
广西国土资源厅党组书记、厅长肖建刚代表广西4万多国土资源工作者,在全国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会议上表态,在徐绍史部长面前表态,一定勇于担当重担。
然而,2009年初,广西整体保障用地形势并不容乐观,用地指标供需矛盾非常突出,有许多急待破解的难题摆在国土人面前。
经历长期的忧患沧桑后,这片红土地上,耕地、矿产资源、海洋资源保护形势十分严峻。广西人多地少,耕地更少。2007年,全国人均耕地面积1.38亩,广西人均耕地为1.33亩。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改变,资源开发利用粗放浪费现象突出。
然而,这是一片值得付出的土地,这是一片渴望发展、需要发展的土地。
新中国成立以后,党中央非常关心广西的发展,广西终于迎来发展的新时代。
毛泽东主席在南宁邕江冬泳,激流勇进的拼搏精神一直激励着广西人民迎难而上。
周恩来总理对广西少数民族的发展极为关心,辛劳奔走促成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成立,“僮”族成为“壮”族,寄托着党和国家领导人祈盼人民的经济和身体都强壮的美好愿望。
2008年适逢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12月9日晚,国土资源部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在京签署《关于共同推进广西国土资源工作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合作备忘录》,送给广西一份大礼。这是党和国家对广西各族人民的关心,这是自治区党委、政府对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高度重视。
面对2009年更加严峻的形势和挑战,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任务繁重而艰巨。2009年广西全区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会议召开前夕,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郭声琨和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马飚分别对国土资源工作作了重要批示。要求广西国土资源管理系统继续为保持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势头提供基础性保障,希望在新的一年里,广西国土资源管理的各项工作能再创佳绩,再上新台阶。
2009年,为了抵御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土部门最紧迫的任务,是对符合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重大项目全力保障,并要千方百计地加快用地审批速度。后发展地区的广西国土资源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迎来了“大考”之年。
如何解开“保护资源、保障发展”两难命题,以保护资源为发展保驾护航?如何构建国土资源管理新机制,用最少的资源创造最大的财富?世纪“大考”,既检验国土资源部门的应对能力和水平,也检验国土资源系统干部职工的工作作风和精神面貌。
广西国土资源厅党组提出“出手要快、出拳要重、措施要准、工作要实”的工作要求,科学决策、果断出手。
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千头万绪,2009年的工作任务重时间紧。2009年,要全力完成一批高质量的规划:要完成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海洋功能区划修编,要完成一批相关矿产资源、海洋经济发展、北部湾国土利用、地质工作发展等重大规划;2009年,要全面实施土地整理、地质灾害整治、信息化建设等重大工程;2009年,要大力推进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地理信息平台建设等国土管理基础建设;2009年,要大力强化执法监管制度,启动一批重大政策法规的制订……
更主要的,还要在2009年及今后的工作推进中,着力打造一支具有创新能力、保障能力、应急处理能力、维稳维权能力、依法审批能力、政策研究能力的高素质的国土资源干部队伍;并着力构建国土部门宏观调控的保障机制、资源保护的共同责任机制、集约节约利用资源的开源节流机制、重大项目用地用海用矿保障机制、国土资源民生保障机制、科技创新管理机制。
而这一揽子工作,都要在“保增长、保资源”的框架任务内实现,具体在2009年,要围绕保障60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合法依规落地来实现。
2009年是“大考”之年,也是广西国土人大显身手、大展宏图的一年。
克难攻坚的“杀手锏”
一年之计在于春。
2009年1月9日,广西全区土地利用计划工作座谈会在桂林市召开。总结交流土地利用管理经验,探讨加强和改进土地利用计划管理的措施,及早研究部署2009年全区土地利用计划工作。
早计划早安排的同时,为了向先进省市学习好的管理经验,广西国土人迈出广西。
在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局信息指挥中心,广西国土资源厅考察团成员看到,只要用鼠标轻轻点击屏幕上任何一条街道、一座大楼、一个工厂甚至一间街头小小报刊亭,影像就会无限放大呈现在眼前,用地细节一览无遗。信息化带动管理科学化精细化。考察团成员无不感叹地说:差距啊差距,不看不知道,我们广西在国土信息化管理方面比上海落后好多年啊!可不是嘛,人家上海利用高科技信息技术,实现了“天上看、地下查、网上管”的国土资源管理,做到“当天违法、当天发现、当天上报”,而且执法部门能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通过图斑变化对比和现场勘查,及时制止或查处违法用地行为。
在国家西溪湿地保护区,广西国土资源厅考察团成员大开眼界:杭州市人口密度如此大、经济如此发达、房地产开发如此密集,而这样的地方,却守护着我国罕见的城中次生湿地,也是我国目前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湿地保护区。
“还西溪湿地原生态”保护工程,运用技术含量极高的土地综合整治、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等方法和政策支撑。管理的手段和效果,不仅对湿地保护工作有借鉴,也让我们广西国土人顿悟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应达到的境界:一定要千方百计使用各种综合管理技术和手段,一定要统筹运用好相应政策,保护好资源,保障好经济社会发展!
回过头来再看我们广西,差距大啊。老、少、边、山、穷,我们都沾了。广西是后发展地区,又面临来自周边国家和地区加快发展的压力。
无可否认,广西的经济实力差人家兄弟省市一大截,注定了,我们的工作条件相对落后。
但落后的条件,不能成为降低保障服务质量的托词。
可不是?难道客观条件差,就应该把重担从单薄的肩头卸下来吗?一场保家卫国的战斗打响,难道因为武器装备不如对手,就放下简陋的武器举手投降吗?
当年,我们红军、八路军、解放军、志愿军,面对手持比我们先进几十倍武器的强敌,不是一样打赢了吗?我们百色起义、龙州起义的将士们,不是越过沟沟坎坎,翻过崇山峻岭,冲出包围圈,与中央红军汇合了吗?土炮打飞机,甚至机枪打飞机,我们的革命先辈不都做成了吗?
以百色起义精神为精髓的广西精神表明,我们广西国土人克难攻坚的“杀手锏”并不是先进的武器,而是一种精神,一种为人民的幸福、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勇于奋斗的无私奉献精神。这也是广西国土资源厅2000年建厅以来,广大干部职工一往无前、积极探索、奋力拼搏,造就的闪光的国土精神。
这么多年,不服输的广西国土人,一直在齐心协力全力保发展、保红线。
忧虑条件差担心完不成任务的同时,广西国土人更是忧国忧民。忧国家不够富强,忧南疆仍需加固,忧八桂再失机遇,忧民生保障任重道远……
保障的担子,我们广西国土人一定要挑起,时不待我。拿出我们勇于创新、不怕苦不怕累的国土精神,边保障边摸索边前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