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桂林大楼)

桂林大楼)

时间:2022-10-2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后见日本军队逐渐伸向华北,并指向南方,严重威胁英国在华利益,则转而同情中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抗战期间,曾刊登不少日军残杀无辜的中国百姓的报道。而大楼最主要的租户则是1921年开业的美国友邦人寿保险公司。大楼被接管后,为内河航运局等单位使用,改名桂林大楼。现该公司已迁出。

(又名:桂林大楼)North China Daily News Building

No. 17 the Bund. Designed by Lester, Johnson & Morriss. Completed in 1923. 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ure with granite outer walls with both Neoclassical and Renaissance stylings.

地点:黄浦区中山东一路17号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外滩建筑群之一

上海市优秀近代建筑保护单位

现在使用单位:正信银行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外滩建筑群”,从延安东路口的亚细亚大楼到苏州河北的百老汇大厦(上海大厦),共有24座大楼,大部分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所建。其中1923年竣工的字林西报大楼(1951年改名为桂林大楼),高8层,连地下室、夹层和顶上的两个亭子,可算是11层,曾是当年外滩最高的大楼。

《字林西报》的前身是英文《北华捷报》,创刊于1850年8月30日,为中国境内第一份新闻报纸,原是周刊,4页,发行数100份,内容有英国快讯、上海英侨动态、中外商务情报、广告及船期等。在上海小刀会起义和太平军东征时,《北华捷报》曾报道过很多独家消息。创办人奚尔门,原是英国来沪的拍卖商。上海并不在华北,报名为什么称为“北华”呢?

img90

字林西报大楼

原来《南京条约》中定下通商的五个口岸中,上海是最北面的一个商埠,因此许多外国人都称其为“北华”。1864年正式出版《字林西报》,但英文名仍为《北华日报》(《North China Daily News》),而《北华捷报》则成了附属于《字林西报》的周刊。1870年1月,两报合并。此后,《字林西报》逐渐成为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的喉舌,反映英国对华政策,评述中国政局,因此对中国的态度,在不同时期,多有变化。如要求清廷实行门户开放,反对太平天国起义,对中国的维新派表示同情,而对慈禧掌权的所作所为,亦有抨击。日本侵华初期,该报的报道采取纯客观的态度。后见日本军队逐渐伸向华北,并指向南方,严重威胁英国在华利益,则转而同情中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抗战期间,曾刊登不少日军残杀无辜的中国百姓的报道。上海在“孤岛”时期,该报与其他抗日的报纸一样,也受到日伪特务的威胁、恫吓。

img91

《北华捷报》创刊号

《字林西报》早期的报社在新开河,后迁到花园弄(今南京东路江西中路东),再迁汉口路,一度至九江路。1901年报社才在外滩17号址建房办公。这块地皮为上海大地产商马立师所有,马氏不愧为精明过人的房地产大亨,他以地价折为字林西报的股金,占报社全部股份的47%,从而担任了报社拥有管理权的董事长,全面控制了报社。经过他一番活动,使报纸与工部局靠得更拢,不久后,竟发展到大至工部局的公告、英国领事馆的通告,小到外商企业的遗失声明,都必须在该报刊登才算生效。

1921年马立师又动脑筋翻造房屋,建立大楼,由德和洋行设计,美商茂生洋行承建,1923年6月完工。1924年2月16日举行竣工典礼时,英国驻华公使也特地来沪参加。

这座大楼占地面积1043平方米,建筑面积9043平方米,分前后两部分,前部8层,总高40.2米。以大门为主轴线,两面对称,正立面中部(即3至7层)饰以古典柱式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浮雕。进门处曾有两座石雕女神像,系意大利雕塑家所作,可惜在“文化大革命”中被砸毁。底层外墙面用花岗石砌筑,1200吨花岗石料系专程从日本东京附近的产地运来。内部地坪大部分铺白色大理石,内墙面则多为黑色大理石镶金色马赛克,平顶用石膏拓花。上面各层则为水泥粉刷。3至7层的窗为排列齐整的长方形窗格。8层两面窗洞为券式,中间为双柱,有内阳台。屋檐下有8个裸体人物雕塑支撑檐口,据说“文革”中被水泥涂封。顶部南北亭子(亦称塔楼)为巴洛克式。大门入口处有多立克式柱及大理石门额。

大楼建成后,字林西报社只用1、5、6层,其余都出租给几家保险公司,有1920年英国商人史丹开办的美亚保险公司、1930年英商史密斯开办的四海保险公司等。而大楼最主要的租户则是1921年开业的美国友邦人寿保险公司。它当时的规模已较大,在中国内地及香港、河内、新加坡等地有15家分公司。1930年友邦人寿保险公司储蓄部改组为友邦银行,也设在大楼里。太平洋战争后,《字林西报》为日军报道部接收。抗战胜利后,《字林西报》复刊。大楼的大部分楼层仍租给友邦等保险公司,所获颇丰,1948年全年收到租金112920美元。

《字林西报》在上海解放后仍继续出版,但不久后因对人民政府管理下的新上海有不少不真实的报道和谣传,受到军管会警告,于1951年3月31日停刊(这份出版一个世纪的报纸,徐家汇藏书楼藏有全套)。大楼被接管后,为内河航运局等单位使用,改名桂林大楼。1957年交由市房地局管理后,租给中国丝绸公司上海分公司、香港中国旅行社驻沪办事处等单位。各单位在使用中,对内部有所改动。

img92

报社的排字间。《字林西报》是中国近代历时最久、影响最大的西文报纸

在1996年外滩房屋置换中,美国友邦保险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在半个世纪之后又重返中山东一路17号,1998年正式开张,大楼也因此而易名为友邦大楼。现该公司已迁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