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固定资产折旧的基本知识

固定资产折旧的基本知识

时间:2022-10-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企业至少应当于每年年终,对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预计净残值进行重新复核。平均年限法又称直线法,是将固定资产的折旧均衡地分摊到各期的方法。折旧费用是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所发生损耗而转移到工程成本或费用中的那部分价值。决定固定资产折旧的基本因素有:固定资产原值、固定资产净残值、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寿命及折旧计算方法。

施工企业在工程施工过程中,除了耗费劳动对象和劳动力以外,还要耗费一定的劳动资料,包括固定资产的损耗(有形损耗和无形损耗),即折旧费用,以及发生与工程施工有关的其他开支(如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这些耗费和开支,也是工程成本的组成内容,因而在工程成本计算中要进行核算。

·5.1.1 固定资产折旧的概念·

企业的固定资产可以长期参加生产经营而仍保持其原有的实物形态,但其价值将随着固定资产的逐步使用而逐渐转移到生产的产品中去,或构成企业的费用。固定资产的折旧是指在施工企业经营过程中,固定资产因损耗而减少的价值。该减少的价值以折旧的形式计入各期成本和费用,从产品销售收入中得补偿,并转化为货币资金。因此,正确计算折旧,对工程成本和费用的计算,以及正确反映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5.1.2 固定资产折旧的影响因素·

影响固定资产折旧的主要因素有:固定资产原值、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和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

1)固定资产原值

固定资产原值也称为折旧基数,指企业为购建某项固定资产达到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一切合理必要的开支。这些支出既包括直接发生的价款、运杂费、包装费和建筑安装工程成本,也包括间接发生的其他一些费用,如资本化利息、外币借款折算差额以及应分摊的其他间接费用。

2)预计使用寿命

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寿命即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企业在确定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寿命时,主要应当考虑下列因素:

①该资产的预计生产能力或实物产量。

②该资产的有形损耗,如设备使用中发生磨损,房屋建筑物受到自然侵蚀等。

③该资产的无形损耗,如因新技术的出现而使现有的固定资产相对贬值等。

④有关资产使用的法律或者类似的限制。

3)净残值

固定资产的净残值是指预计的固定资产报废时,可以收回的残余价值扣除预计清理费用后的余额。净残值决定了实际计提折旧的净额。由于在计算折旧时,对固定资产的残余价值和清理费用只能人为估计,因此不可避免存在主观性。为了避免人为调整净残值的数额,从而人为地调整计提折旧额,国家有关所得税暂行条例及其细则规定:残值比例在原价的5%以内,由企业自行确定;由于情况特殊,需调整残值比例的,应报主管税务机关备案。

企业至少应当于每年年终,对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预计净残值进行重新复核。如果有确凿的证据表明使用寿命的预计数与原先估计数有差异的,应当调整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预计净残值的预计数与原先估计数有差异的,应当调整预计净残值。

·5.1.3 固定资产折旧的计提范围·

建筑企业所有的固定资产一般均应计提折旧。具体是指:

①一切房屋、建筑物。

②在用机器设备、仪表、专用工具。

③季节性停用和修理停用的设备。

④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出的固定资产。

⑤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等。

不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范围:

①已提足折旧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提足折旧指已经提足该项固定资产应提的折旧总额(应提的折旧总额为固定资产原价减去预计残值)。

②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固定资产提前报废,即使该项固定资产没有提足折旧,也不再补提折旧。

③按规定单独估价作为固定资产入账的土地。

④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

⑤已全额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

企业所有的固定资产一般均应计提折旧。

应当注意的是,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的固定资产,应当按照估计价值确定其成本,并计提折旧;待办理竣工决算后,再按照实际成本调整原来的暂估价值,但不需要调整原以计提的折旧额。

会计上计算折旧的方法很多,企业应当根据与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合理选择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可选择的折旧方法包括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等。

·5.2.1 平均年限法·

平均年限法又称直线法,是将固定资产的折旧均衡地分摊到各期的方法。采用这种方法计算的每期折旧额是均等的。计算公式如下: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月折旧率

【例5.1】 某企业新购一台设备,原价为200000元,预计可使用10年,按照有关规定该设备报废时的净残值率为2%。该设备的折旧率和折旧额的计算如下:

月折额=200000元×0.82%=1640元

上述计算的折旧率是按个别固定资产单独计算的,称为个别折旧率,即某项固定资产在一定期间的折旧额与该项固定资产原价的比率。此外,还有分类折旧率和综合折旧率。

·5.2.2 工作量法·

工作量法是根据实际工作量与单位工作量应提折旧额,计提折旧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弥补平均年限法只重使用时间,不考虑使用强度的缺点。其计算公式为:

某一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每一工作量折旧额

【例5.2】 某企业的一台机器的原价为250000元,预计该机器使用10年,运转8万h,其报废时的残值率为3%。本月满负荷运转,共运转720h。该机器的月折旧额计算如下:

·5.2.3 双倍余额递减法·

双倍余额递减法又称递减折旧法,是在不考虑固定资产残值的情况下,根据每期期初固定资产账面余额和双倍的直线法折旧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一种方法。计算公式为: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年初账面净值×月折旧率

由于双倍余额递减法不考虑固定资产的净残值,因此在应用这种方法时必须注意不能使固定资产的账面剩余价值降低到它的预计残值以下,即实行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应当在其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到期以前两年内,将固定资产原价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平均摊销。

【例5.3】 某企业一固定资产的原价为50000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2000元。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折旧,每年的折旧额计算如下:

年折旧率=2÷5×100%=40%

第1年应提的折旧额=50000元×40%=20000元

第2年应提的折旧额=(50000-20000)元×40%=12000元

第3年应提的折旧额=(30000-12000)元×40%=7200元

从第4、第5年起改按平均年限法(直线法)计提折旧。

第4、第5年的年折旧额=(10800-2000)元÷2=4400元

·5.2.4 年数总和法·

年数总和法又称合计年限法,是将固定资产的原值减去净残值后的净额乘以一个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每年的折旧额,这个分数的分子代表固定资产尚可使用的年数,分母代表使用年数的逐年数字总和。计算公式如下:

计算公式为:

或者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预计净残值)×月折旧率

【例5.4】 沿用例5.3中列举的资料,采用年数总和法计算各年折旧额,计算结果如表5.1所示。

表5.1

上述4种折旧方法中,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属于加速折旧法或快速折旧法,其特点是在固定资产有效使用年限的前期多提折旧,后期则少提折旧,从而相对加快折旧的速度,以使固定资产成本在有效使用年限中加快得到补偿,避免投资风险。

在会计实务中,企业一般都是按月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同时规定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计提折旧,从下月起计提折旧;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仍提折旧,从下月起停止计提折旧。

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的使用部门和用途,借记有关成本费用科目,贷记“累计折旧”科目。其中:企业所属各施工单位为组织和管理施工生产活动所使用的固定资产应负担的折旧费,应计入“工程施工——合同成本(间接费用)”科目;企业承包的建筑安装工程使用自有机械应负担的折旧费,应计入“机械作业”科目;企业附属企业使用固定资产应负担的折旧费,计入“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部门使用的固定资产应负担的折旧费,计入“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账户;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使用的固定资产应负担的折旧计入“管理费用”账户;企业未使用、不需用的固定资产应负担的折旧费计入“管理费用”账户。在我国的会计实务中,各月计提折旧的工作一般是通过编制“固定资产折旧计算表”来完成。

【例5.5】 某建筑施工企业2011年8月各类固定资产应提的折旧额及分配情况,如表5.2所示。

表5.2 固定资产折旧及分配表

根据上表资料,可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折旧费用是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所发生损耗而转移到工程成本或费用中的那部分价值。正确计算折旧费用是正确计算成本和费用的前提。决定固定资产折旧的基本因素有:固定资产原值、固定资产净残值、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寿命及折旧计算方法。固定资产折旧可采用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等方法进行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计提应编制“固定资产折旧额计算分配表”,根据该表所确定的受益对象,将计提的折旧额计入“机械作业”“辅助生产”“工程施工——合同成本(间接费用)”等账户的借方,同时贷记“累计折旧”账户。

5.1 影响折旧费用的因素有哪些?

5.2 折旧有哪几种计算方法?如何运用这些方法进行计算?

5.3 如何对折旧费用进行归集和分配?

5.4 练习固定资产折旧计提与分配。

(1)资料:某施工单位2011年9月份各类固定资产明细账户的期初余额等相关资料如下表:

(2)要求:

①按直线法计提各项固定资产2011年9月份的折旧额;

②编制折旧计提和分配的会计分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