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沈阳市洪灾和旱灾概述

沈阳市洪灾和旱灾概述

时间:2022-10-2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沈阳境域内由于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地形条件所形成的频发暴雨洪水,随着这块土地上人类的繁衍生息,资源的开发利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酿成了频繁的洪水灾害和旱情灾害。致使市郊、辽中、新民县遭受水灾。洪水常是连续发生,连续4年发生洪水的1次,连续3年发生洪水的有4次,连续2年发生洪水的1次。7月下旬至8月中旬,辽宁境内大部分地区先后降大暴雨、特大暴雨。

沈阳境域内由于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地形条件所形成的频发暴雨洪水,随着这块土地上人类的繁衍生息,资源的开发利用,经济社会的发展,酿成了频繁的洪水灾害和旱情灾害。而由于历史条件所限,历史上的洪水灾害从晚清开始才逐步有较全面详细的记载。晚清时期,频繁的洪灾损失加重,人类文化也逐步发展,洪灾的记载才逐步趋于全面、详细。建国前,基础设施落后,大量水文资料短缺。建国后,伴随着各主要河流上大量中小型水库的建设完成,河流的防洪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但也多次发生洪水,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威胁。据调查,沈阳市建国后的50多年时间里发生洪灾和内涝的年份就有37年,占总数的71%。建国以来旱灾也频繁发生,较严重的有1952年、1957年、1968~1969年、1981~1982年、1988~1989年、1999~2001年。

一、沈阳市的历年洪灾

1949年8月辽河、柳河、绕阳河、秀水河、养息牧河、蒲河发生洪水,致使新民市和于洪区多处被淹。

1950年新开河、浑河、秀水河发生洪水,致使市郊、辽中、新民、彰武等地被淹。

1951年辽河发生水灾,境内浑河、柳河、蒲河、秀水河等河流多处堤防漫溢为灾。致使市郊、辽中、新民县遭受水灾。

1952年新城子区新台子、小河沿等9村雨水过多,各河水一齐暴涨,河堤决口,5.8万余亩地被淹。颗粒不收的l万亩。是年,新民县内涝成灾27.15万亩。

1953年九龙河、蒲河、辽河、浑河发生洪水,致使市郊、新民县、辽中县受灾严重。

1954年市郊九龙河、蒲河、沙河、十里河及其他内河共决堤59处,沿河地区受淹。

1955年北郊九龙河决口,蒲河漫溢。西郊蒲河决口。南郊、东郊山洪暴发。致使市郊、新民、辽中3地受灾。

1956年沈阳市辽河两岸受灾。新民县内涝成灾,辽中成灾。

1957年沈阳、新民、辽中等地连降数次暴雨,蒲河等河水上涨,导致144.12万亩耕地受灾。

1958年市郊内涝成灾0.24万亩,新民内涝成灾56.40万亩。

1959年境内牛河、长河、左小河、万泉河、沙河等小河决3处,塘坝水库决口多处。辽中辽河回水堤决38处。

1960年7月末至8月上旬,连降暴雨,山洪暴发,是沈阳地区解放以来浑河最大的一次水灾,全市多处河堤决口。

1961年全市内涝耕地6.86万亩。

1962年本年汛期来得早,7月下旬开始成灾,并持续达半个多月。新民辽、柳、绕等河共决12117处,有l7个公社187个大队受灾。

1963年柳河、绕阳河发生洪水,是新民县解放以来柳河最大一次洪水。新民县受灾。

1964年辽河发生洪水,沈阳市郊于洪、新城子、东陵、苏家屯区受灾。

1965年市郊内涝成灾0.12万亩,新民1.31万亩,辽中4.30万亩。

1966年新民内涝成灾4.20万亩。

1967年市郊内涝成灾0.11万亩。

1968年苏家屯内涝成灾0.01万亩,新民1.04万亩。

1969年新民、辽中辽河下游沿岸套堤溃决,淹没部分农田。

1970年苏家屯区内涝成灾0.03万亩,新民49万亩。

1971年十里河决口,苏家屯林盛等5个公社受灾。

1973年沈阳、抚顺普降暴雨全省遭受洪涝。

1974年辽河、蒲河发生洪涝。苏家屯、新民、辽中受灾。

1975年辽河、浑河、蒲河、绕阳河、养息牧河、北沙河发生洪水,致使新民县、辽中县、苏家屯区、新城子区、于洪区、东陵区受灾。

1976年新民内涝成灾0.93万亩。

1977年新民内涝成灾129.64万亩。

1979年新民降雨110毫米,柳河沟、金五台子、东郊、兴隆等发生严重内涝。

1981年北沙河发生洪水,致使苏家屯区沙河、林盛等9个公社的36个大队受灾。

1983年辽中县遭受百年不遇特大暴雨和风雹。

1985年沈阳地区汛期降水33次,有8次暴雨和大暴雨,是1964年以来降水最多年份。辽、浑、蒲河水位猛涨,洪峰迭现,全市106个乡893个村受灾。

1986年辽河、浑河、蒲河、柳河、北沙河出现洪水,新城子区、新民县堤防5处出险。

1991年秀水河和养息牧河发生洪水,新民县局部出现险情。

1993年西辽河、浑河发生洪水,致使康平县、东陵区受灾。

1994年辽河、柳河、浑河等河流相继出现险情,全市面临严重的洪涝灾害威胁。

1995年汛情来得猛,辽河、浑河、蒲河、北沙河出现特大洪水,辽中县、苏家屯区受灾严重,铁路、公路、电力等行业也遭受巨大损失。

1998年西辽河康平段出现超标准洪水。

二、沈阳市建国以来发生的旱灾

1952年6月20日至7月18日,沈阳市郊降雨9~18.2毫米。由于降雨偏少,浑河断流,浑南灌区0.6万公顷稻田有1/3不能插秧,插完的地块也因缺水土地干裂,杂草丛生。

1969年沈阳市郊遭旱灾,辽中县为百年不遇大旱,县内几条河基本断流,全县0.99万公顷水田严重缺水,水田单产123.5公斤。

1982年春旱,从1981年11月起雨水偏少,至1982年4月旱情日重,全市总计降雨42.0毫米,为常年的1/3,有两座水库,44座塘坝干涸,旱情波及15个乡镇,526个村庄。受旱耕地12.93万公顷,其中大田严重的有7.33万公顷,水田缺水有0.87万公顷,果树受灾0.8万公顷。

1987~1989年连续3年发生干旱,且一年比一年严重,造成河流干涸,中小型水库干库,给农业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1999~2001年也是连续3年干旱,2001年是最严重的一年,本年从2月初至5月中旬,全市平均降雨量为25.3毫米,比2000年同期少73.1%,比多年平均同期少75.0%;4月至5月中旬气温比历年高1.0~1.5℃。气候条件异常,持续少雨,多大风天气,气温回升快,气温高,土壤耕层失墒严重,对农业生产构成了严重的威胁,损失是巨大的。

新中国成立后,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对防洪减灾十分重视,把防洪事业作为治国安邦的大事来抓,洪灾的记载也做到了全面详实。为此,本文中的历史洪水灾害仅追溯到清代。鉴于目前国家对自然灾害分级与灾害损失评定尚无规范,加之,即使有了规范也难于用于历史上洪水灾害的分级,因此,对于历史洪水灾害,只能按特大洪灾、局部性大洪灾和一般性(局地性)洪灾三种类型统计、分析和叙述。

特大洪灾:暴雨洪水范围广、强度大、量级高,大部分地区遭受严重灾害。

局部性大洪灾:某个流域或地区发生大的暴雨洪水,遭受严重损失。

一般性(局地性)洪灾:某个地区发生暴雨洪水,受灾面较大而损失不大,或范围小但损失较重。

一、1949年至今大洪水

1949年至今的50多年间,共发生水灾年30次,平均每1.7年发生一次。其中:特大洪水9次,占总水灾年的30%,平均每5.5年发生一次;局部大洪水7次,占总水灾年的23.3%,平均每7.1年发生一次;一般洪水14次,占总水灾年的4.7%,平均每3.6年发生一次。在这段期间内,每间隔一年即发生洪水的有12次;每隔两年即发生洪水的有3次。洪水常是连续发生,连续4年发生洪水的1次,连续3年发生洪水的有4次,连续2年发生洪水的1次。水灾年中,特大洪水基本上是10年左右发生一次,且常是连续2年均有发生。新中国成立后至20世纪60年代中期,辽宁省处于丰水期,有70%的年份发生水灾,发生特大洪水6次;6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初期,辽宁经历了长达近20年的枯水期,虽然发生洪水8次,但多数都是一般洪水,无特大洪水,局部大洪水也仅有3次;80年代初期开始,辽宁开始转入丰水期,水灾年数增多,约占这期间年数的40%,而且特大洪水发生3次。

1.1949年大洪水

1948年底辽宁全境解放。1949年汛期,虽然新中国尚未成立,但是辽宁地区的防汛抗洪工作已在共产党和人民政权领导下进行。7月中旬到8月中旬,辽宁大部分地区阴雨连绵达40多天,又受台风袭击,各地河水猛涨,泛滥成灾,以辽西地区洪水最重。沈阳至山海关铁路在白旗堡(大红旗)一带,洪水漫过路基。绥中、兴城、锦西(葫芦岛市连山区)、锦县(凌海市)、义县、北镇(北宁市)、黑山、锦州市郊受灾耕地达19.13万公顷,倒塌损坏房屋10万余间,死亡297人。阜新、彰武的绕阳河、沙河、八家子河内外水共淹地2.59万公顷,毁房1600间,死亡16人。新民境内各河洪水齐涨,柳河改道,决口漫堤,全县一片汪洋,平地积水1米多。辽中、台安、盘山、辽阳、海城、营口(大石桥)等县各河多处决口漫堤,农田淹没,房屋倒塌。

2.1951年大洪水

7月下旬至8月中旬,辽宁境内大部分地区先后降大暴雨、特大暴雨。1951年8月13日至15日,在“副高”西伸北进增强的环流形势下,由低压冷锋与华北气旋的共同作用,辽河干流和清河、柴河、泛河普降暴雨和特大暴雨,是建国初期辽河流域的第一次大洪水。雨区笼罩郑家屯至巨流河间所有支流,100毫米、200毫米和300毫米降雨笼罩面积分别为38400平方公里、14500平方公里、3500平方公里。暴雨中心清河西丰站雨量达440毫米,清河流域雨量一般300~400毫米,暴雨主要集中在13日后半夜14日上午,雨强大,山洪暴发,洪水上涨急剧,峰高量大,8月14日,清河开原老城洪峰流量12300立方米/秒,洪水总量12亿立方米;8月15日,辽河铁岭站洪峰流量14200立方米/秒,均为有记载以来历史最大洪水。浑河、太子河上游也普降大雨,抚顺、新宾、清原等县各河洪水陡涨,浑河、太子河在支流多处决口情况下,仍出现大洪水。据记载,这一年,中部地区大小河流决口达570多处,其中,辽河180处,清河81处,太子河8处,浑河23处,蒲河38处,辽、浑、太中下游地区一片汪洋。据当时的辽东、辽西、热河、沈阳四个省、市的现辽宁省部分统计,受灾人口94万之多,死亡6000多人,受灾面积49.3万公顷,成灾面积44万公顷,倒塌房屋14.45万间,冲毁公路400公里,沈山、长大铁路中断行车40~50天。1951年主要站实测洪水资料见表10-1。

表10-1 1951年主要站实测洪水资料

3.1953年大洪水

1953年8月18日至20日,在“副高”偏北稳定的环流形势下,由于台风低气压沿我国大陆东部北上,大量暖湿空气与蒙古东移的低槽冷空气在辽河流域结合产生的大面积暴雨天气,并受10号台风和华北气旋的直接影响,形成了一场罕见的特大暴雨,主要雨区和1951年相近,但范围比1951年还大,郑家屯以下除太子河外,笼罩了所有的干支流,100毫米、200毫米和300毫米降雨笼罩面积分别为48900平方公里、12000平方公里和850平方公里。暴雨中心在开原凉水泉子,24小时雨量为283.8毫米,3日雨量为353.5毫米,致使山洪暴发,辽河及其支流水势最大。辽河铁岭站洪峰流量11800立方米/秒,清河开原站9500立方米/秒,泛河榛子岭1130立方米/秒,绕阳河东白城子2280立方米/秒,均为历史上第二位洪水。辽河六间房站洪峰流量3240立方米/秒,辽河干流堤防决口241处,外洪内涝、淹没农田5.67万公顷。绕阳河红旗堡最高水位25.93米,比1949年水位高出0.3米。太子河、浑河以及南沙河、北沙河、运粮河、杨柳河、柳壕河等多处决口。1953年主要站实测洪水资料见表10-2。

表10-2 1953年主要站实测洪水资料

4.1960的大洪水

7月28日起,受台风影响,全省开始降雨,最大降雨区在辽东半岛的庄河、普兰店市(新金)一带。8月初,东亚上空平直的西风环流,连续有三个小低压槽影响辽宁,使浑河、太子河全流域及辽河部分地区出现了数次暴雨到特大暴雨。1日夜,辽北辽东地区普遍降雨,暴雨中心在抚顺,日降雨量达186毫米。2日夜至3日晨,辽河、浑河流域出现大暴雨,暴雨中心有2处,一处在太子河下游牛庄一带,一处在抚顺附近,中心最大雨量140毫米。3日夜至4日晨,浑河、太子河及浑江广大流域普遍降大暴雨、特大暴雨,暴雨中心在本溪、辽阳、海城一带,本溪最大日降雨量达303毫米,这次特大暴雨,使浑河、太子河、浑江等东部主要江河出现了历史罕见的特大洪水。1960年7月末至8月初的暴雨有3个特点:第一是降雨强度大。抚顺2小时降雨122毫米。第二是降雨集中。浑河流域两次暴雨都主要集中在6个小时内降落,太子河流域的特大暴雨,上游各站的日雨量均达200毫米以上,而集中降雨历时还不到15小时。本溪6月到8月降雨量为820毫米,而8月上旬就降雨423毫米。这种高度集中的降雨,为历史记录所罕见。第三,暴雨分布面广。7月28日到8 月6日的9天中,暴雨范围涉及辽河以东整个地区,包括本溪、抚顺、鞍山、辽阳、丹东、大连六个市及全部辖区,沈阳和营口两市的部分地区也遭受到暴雨袭击。1960年7月末至8月初暴雨导致的水灾有3个特点:第一是干支流同时涨水。8月2日至4日,浑河沈阳站前后出现了3次洪峰,洪水来量主要是大伙房水库以下区间暴雨径流加入。第二是洪水涨率大。太子河辽阳站洪水位平均涨率为每小时0.16米,最大涨率为每小时0.56米。第三是水位流量超过历史记录。太子河辽阳站最高水位为27.94米,超过警戒水位4.44米;洪峰流量18100立方米/秒,为有记录以来历史最大洪水。1960年汛期发生的大洪水,由于大伙房水库充分发挥拦洪调洪作用,使沈阳、抚顺两座大城市免遭灭顶之灾,有效地减轻了浑河下游灾害。在这种情况下,仍然是造成了极其严重的灾害损失。浑河、太子河及支流决口多处,洪泛区涉及太子河、浑河及辽河下游,辽宁中部平原区一片汪洋。1960年主要站实测洪水资料见表10-3。

表10-3 1960年主要站实测洪水资料

5.1962年大洪水

7月下旬,辽宁省各地普遍降雨,辽河西部地区普降大雨。辽北地区昌图、开原、康平、法库等地洼地成灾。辽河、柳河、绕阳河多处决口,沈阳市郊、新民、辽中受灾面积9.32万公顷。辽河流域内主要雨区在老哈河、西辽河中下游以及柳河中上游地区,100毫米、200毫米和300毫米降雨笼罩面积分别为53000平方公里、12000平方公里和50平方公里,暴雨中心在老哈河上游宁城县任家营子站,雨量达305.1毫米。因红山水库拦蓄,西辽河中下游洪水不大,通辽为1470立方米/秒,郑家屯为1760立方米/秒。1962年主要站实测洪水资料见表10-4。

表10-4 1962年主要站实测洪水资料

6.1964年大洪水

7月下旬至8月中旬,普降大雨和暴雨,辽河、浑河、太子河及各中小河流均先后涨水,漫溢成灾。铁岭地区寇河、清河、辽河涨水,清河、柴河、泛河、浑河和太子河,这些河流都发生了两次以上的中等洪水。有4.52万公顷耕地被淹。抚顺浑河流域大雨,台山水库第二次决口,冲毁沈吉铁路200米,冲毁农田267公顷,抚顺全区受灾农田0.67万公顷。8月13日至15日,沈阳地区连降大雨和暴雨,境内辽河河水猛涨,内水不能排出,市郊、新民、辽中三地外洪内涝面积达17.87万公顷。鞍山、辽阳地区太子河、浑河涨水,浑河左岸高家街决口,致使海城温香乡全部土地被淹。新民县柳河决口,又使台安县桑林、桓洞等地受灾。1964年主要站实测洪水资料见表10-5。

表10-5 1964年主要站实测洪水资料

7.1975年洪水

1975年7月29~31日,由于蒙古低槽东移加深生成东北冷涡,在低涡东部有发展的高压脊,气旋在槽前西南气流的引导下,经辽东湾向东北移动,在辽河下游地区呈南北向带状的天气,使本地区下了一场范围较大的暴雨,暴雨中心在太子河海城县的耿庄子站,雨量达364.1毫米,100毫米、200毫米和300毫米降雨笼罩面积分别为60700平方公里、27000平方公里和850平方公里,雨区面积之广为历史所罕见,但由于主要雨区在各河中下游地区,所以各河洪水并不很大。

8.1985年大洪水

1985年夏季(6~8月),500百帕大气环流的特征是:极渴,位于西半球,中心在北美,较常年稍加深,并明显南移;西风带,亚洲中纬度低槽较常年明显,东北地区处于低槽前;副热带,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副高)偏北、偏东,势力较强。这种环流背景大致出现两种情况:一是以7月份为代表有利于产生暴雨的西风带和副热带系统的环流场;二是以8月份为代表的“三带”(西风带、副热带、热带)系统相互作用的、西副高位置偏北的环流场。7月份的环流场形势下,辽宁处在西副高后部,河套低槽前部的偏南气流内,西风带东移的冷空气与副高后部的暖湿空气配合造成降雨。8月环流特征是导致台风北上影响辽宁和东北主要环流背景。1985年的6、8、9号三个台风在辽宁登陆后影响辽宁,9月初热带低压从东海南部北上到黄海,影响到辽宁局部。从8月初到9月初的一个月内,有4个热带系统影响辽宁,为历史罕见。由于多雨的环流背景及暴雨天气过程,1985年辽宁汛期的特点是:降雨历时长、量多、面广,暴雨频繁,台风登陆次数多,并伴有特大冰雹;洪水峰多、总量大、高水位持续时间长。据汛后统计,7月初至8月底的两个月内,大的降雨有12次,其中暴雨中心雨量超过100毫米的降雨过程达9次之多。辽河自8月上旬至9月初连续出现4次洪峰,虽然每次洪峰流量不大,但洪水持续时间长达一个月;洪水总量大,通过铁岭、马虎山、巨流河、朱家房站的洪水总量分别为43.7亿立方米、51.6亿立方米、53.5亿立方米、50.6亿立方米。8月26日8时铁岭水文站出现最大洪峰流量为1720立方米/秒,相应水位59.30米,比1964年3100立方米/秒洪峰流量少1380立方米/秒,而水位却高0.09米。经过39小时的下泄,到8月27日23时,洪峰到达新民的巨流河水文站,洪峰流量为2020立方米/秒,相应水位32.44米,比1964年3090立方米/秒洪峰流量少1070立方米/秒,而水位却高出0.22米。虽然洪峰值属常遇,但洪水流速慢,水位高,持续时间长,洪水总量很大。浑河干流出现大洪水3次,邢家窝堡站最大洪峰流量1990立方米每秒,洪水总量39.3亿立方米。本次洪水造成灾害严重,估算直接经济损失47亿元,其中辽河干流洪灾直接损失14.9亿元。1985年主要站实测洪水资料见表10-6。

表10-6 1985年主要站实测洪水资料

9.1986年暴雨洪水

由于受冷涡天气影响,我省降雨量多,涉及面广,暴雨频繁,强度大,致使河道水位高,历时长,从6月1日到8月13日的73天中,辽河流域降雨400~681毫米,7月27日至29日,由于连降暴雨、大暴雨,雨量强度在100~400毫米。由于受暴雨袭击,东辽河和辽河干流福德店至清河口段出现了建国以来的第一位特大洪水。吉林境内东辽河堤防多处决口,实测洪峰流量1300立方米/秒,如不决口,太平、福德店、通江口等水文站的洪峰流量分别达到1800立方米/秒、1900立方米/秒、2400立方米/秒。辽河干流清河口以下河段,出现了超过1985年的大洪水,洪峰流量比1985年多400~870立方米/秒,汛期30天洪水总量为31亿立方米,为建国以来第一位,大于特大洪水的1951年、1953年。

铁岭水文站,1986年比1985年流量多500立方米/秒,相应水位降低0.11米,巨流河水文站流量多630立方米/秒,相应水位降低0.61米,盘山站,多泄流量870立方米/秒,相应水位降低0.27米。

10.1994年大洪水

1994年,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提前北移的影响,主汛期较常年提前半个月。7月中旬至8月中旬,连续三次遭受到暴雨、洪水、台风袭击,发生了历史罕见的特大暴雨和近30年来最大的洪水。汛期主要特点是:主汛期提前,持续时间长,强度大,范围广。从6月1日至9月21日的112天中,降雨日数达94天,其中7、8两个月份降雨57天,占主汛期的92%。7月12日夜至14日凌晨,受高空槽和6、7号台风的影响,出现了第一次大范围的降雨过程,辽西、辽北大部分降了大雨、暴雨。8月5日夜至8月9日晨,受西风带和13号台风的影响,出现第二次大降雨过程,主雨带从辽西至辽北。最大点雨量,锦州地区351毫米,铁岭地区330毫米,沈阳地区322毫米。据水文资料分析,这次降雨为历史上少见的特大暴雨,局部暴雨标准法库县达300年一遇,义县、新民市达200年一遇,开原市在100年以上。降雨造成辽河流域发生大洪水。辽河干流洪峰流量:8月8日4时,铁岭水文站3170立方米/秒;8月9日2时,马虎山水文站3520立方米/秒;8月10日1时,巨流河站3250立方米/秒;8月11日14时,辽中水文站2960立方米/秒。8月16日8时30分,1994年15号台风在普兰店市皮口镇黄海沿岸登陆后,减为低气压向北偏东移动,造成第三次降雨过程,辽河以东地区降大雨、大暴雨,并伴有9级大风。最大点降雨量:鞍山地区210毫米,大连地区177毫米,沈阳地区199毫米,铁岭地区152毫米。降雨造成辽河干流出现第三次洪峰,铁岭、马虎山、巨流河、平安堡等水文站洪峰流量分别为2380立方米/秒、2780立方米/秒、2650立方米/秒、2950立方米/秒,下游盘山闸前水位达6.17米。太子河、浑河、大洋河、河也分别出现了2250立方米/秒、1940立方米/秒、7340立方米/秒、5230立方米/秒的洪峰。水库最大入库流量猛增,大伙房水库由112立方米/秒增加到2850立方米/秒,清河水库由113立方米/秒增加到3980立方米/秒,柴河水库由85立方米/秒增加到1540立方米/秒,汤河水库由80立方米/秒增加到1080立方米/秒,碧流河水库由111立方米/秒增加到5370立方米/秒。8月上旬,辽河出现30年以来最大洪峰,由于套堤阻水,严重影响洪水下泄,水位居高不下,为了确保辽河防洪安全,用爆破方法废除全部套堤,为洪水打开通道,加快了泄流速度,降低了洪水位,保障了大堤安全和涝区排水通畅。1994年主要站实测洪水资料见表10-7。

表10-7 1994年主要站实测洪水资料

11.1995年大洪水

(1)洪水概况

1995年汛期,辽宁省遭受历史罕见的特大暴雨洪水袭击。7月下旬至8月中旬,副热带高压明显北移,势力很强,且持续少动,其后部强劲的西南暖湿气流北上和贝加尔湖东部冷涡低槽所携带的冷空气南下,在辽、吉两省对峙形成强的辐合峰区;地面为低压倒槽内的准静止峰。在两者共同作用下,使辽宁省大部分地区出现了暴雨,中部和东部部分地区出现了大暴雨、特大暴雨天气。暴雨范围广,来势猛,强度大,导致河流洪水猛增,水库水位陡涨。辽河、浑河、太子河三条大河百年来第一次同时发生大洪水;浑河出现有资料记载以来历史最大洪水;大伙房水库发生第一非常溢洪道、清河水库溢洪道、柴河水库溢洪道建成后几十年以来第一次泄洪;辽河盘山闸、浑河浑河闸首次超过或通过设计泄洪流量。大量中小河流漫堤决口,泛滥成灾。6月至8月,沈阳地区降雨量比正常年多64%,抚顺地区多220%。最大点雨量:浑河流域救兵站24小时雨量475毫米,超过500年一遇标准,三日降雨量679毫米,达到千年一遇标准;太子河流域歪头山站24小时降雨量393毫米,超过500年一遇标准,三日降雨量489毫米,达到1000年一遇标准。汛期雨量之多,强度之大,面积之广,是历史上罕见的。

1995年汛期,辽宁省主要经历了7场暴雨,其中3场为灾害性降雨过程。7月25日至7月26日,普降中到大雨,部分地区降暴雨,各地土壤基本饱和,绝大部分水库达到或接近汛限水位。7月28日至7月30日,辽河、浑河、太子河流域相继降了大雨、暴雨、特大暴雨。这两场连续暴雨,造成浑河发生超过1888年的大洪水。7月29日1时,浑河支流东洲河发生4210立方米/秒的洪峰流量,超过1000年一遇标准。7月30日14时,大伙房水库入库流量10700立方米/秒,为历史最大洪水;7月29日8时至8月5 日8时7天入库流量为17.3亿立方米,达1000年一遇标准。与此同时,辽河流域发生了仅次于1951、1953年的建国以来的第三位大洪水,辽河支流上的清河水库,最大入库流量5300立方米/秒,7日洪水总量5.91亿立方米,均接近100年一遇标准;柴河水库最大入库流量2870立方米/秒,7日入库洪水总量3.35亿立方米,均超过100年一遇标准。太子河流域也发生了大洪水,支流北沙河最大洪峰流量1500立方米/秒,接近300年一遇标准。

在7场的降雨过程,其中影响最大的是7月24~26日、28~30日两个降雨过程。正是这两次大的降水过程造成辽河和浑河发生了大洪水,其中浑河洪水为有水文资料记载以来历史最大洪水。

1995年7月24日8时至7月27日8时,受华北气旋影响,辽宁省普降暴雨。雨区范围很大,100~150毫米笼罩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70%。其中辽河流域福德店以下平均降雨量为101.6毫米,浑河流域平均降雨量为100.7毫米,太子河流域平均降雨量为84.4毫米。这场降雨虽然没有造成灾害,但却使全省土壤水分含量已近于饱和,由此形成了极为不利的前期形势。

1995年7月28日8时至31日8时,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北跳与西风槽的影响,全省辽、浑、太流域相继连续降大到暴雨,局部降特大暴雨,从而造成辽宁省特大洪水。辽河流域平均降水为138.6毫米,浑河流域平均降水为243.5毫米,太子河流域平均降水为155.2毫米。第一个暴雨区在辽河支流清、柴河一带,雨量在200~300毫米之间,暴雨中心是开原县李家台乡下清河,雨量为436.0毫米,最大24小时降雨为373.8毫米。第二个暴雨中心是太子河支流北沙河及大伙房水库上游,雨量在400~500毫米之间,暴雨中心是佟庄子站,雨量为532.6毫米,最大24小时降雨为429.0毫米,最大3日降雨为532.6毫米。这两场暴雨使辽河、浑河地区7日降水量达380~630毫米。铁岭、沈阳、抚顺、辽阳和鞍山北部地区降雨强度较大,100毫米降雨笼罩面积占该区域总面积的80%,200毫米降雨笼罩面积占50%,300毫米降雨笼罩面积占30%。

(2)1995年辽河洪水

7月下旬,辽河干流及其支流流域普降大到暴雨。受这场暴雨影响中固河首先来水,7月29日15时13分辽河干流铁岭水文站出现了流量为2810立方米/秒的第一次洪峰。7月29日09时14时,清河水库入库站八棵树和耿王庄水文站发生了有记录以来的第一位洪水。使清河水库的入库最大流量达5330立方米/秒,为100年一遇洪水。最高库水位达134.93米,超汛前水位4.93米。柴河水库入库站柴河水文站也发生了建站以来的最大洪水,使柴河水库的入库最大流量达2870立方米/秒,库水位不断上升,已超汛限水位8.1米。为确保大坝安全,两水库不断加大下泄流量,最大出库流量分别达到2220立方米/秒和772立方米/秒,比最大入库流量小3~5倍。尽管在两水库调蓄下,出库流量加上区间径流,还是使铁岭站发生了4420立方米/秒历史第4号洪水。辽河干流铁岭站以下各水文站也均发生了4000立方米/秒以上历史最大洪水。

辽河干流“95.7”洪水主要来源于辽河干流以东支流清河、柴河、 河及其区间。辽河干流上游水不大,通江口站以上因降雨量少,最大洪峰流量只有416立方米/秒。通江口至铁岭区间洪水过程峰现时间为7月29日14时,峰值2450立方米/秒。区间洪水最先到达铁岭,清河、柴河两水库洪水受调节后削峰下泄。柴河7 月30日8时最大泄量为772立方米/秒,其传播到铁岭时间为7月30日11时,比区间洪水滞后21小时。清河7月29日24时最大泄量为2220立方米/秒,其传播到铁岭时间为7月30日15时,比区间洪水滞后25小时。铁岭站洪水主要来自辽干东支清、柴二河和通江口以下区间。由于两座水库的调度调节,三部分洪水错峰组合,形成铁岭洪峰4420立方米/秒。洪水演算表明,如果无清河、柴河水库拦蓄调节,辽河干、支流洪水将遭遇一起,区间与柴河对峰,清河略滞后数小时,铁岭站自然洪峰将达到7670立方米/秒,大大超过辽河大堤抗洪能力5000立方米/秒的标准,其后果不堪设想。

辽河干流铁岭以下主要控制站有马虎山、巨流河、辽中、六间房4处。这些测站河道断面都是复式河槽,洪水传播时间变幅大,变化复杂。洪水如未漫滩,在河槽内低水行洪时传播时间长,随着流量增加,传播时间越短。当流量继续增大,洪水漫滩以后,传播时间大幅度增加。最后大堤内行洪又随流量的增加而减少。如点绘铁岭至巨流河或巨流河至六间房洪峰流量与传播时间的关系,均呈S形曲线。辽河干流主河道阻水套堤已于1994年汛期全部炸掉,行洪能力提高,洪水传播历时也比过去减少许多。1994年8月6日洪水(3250立方米/秒)巨流河至辽中洪水传播历时40小时,但是1995年8月1日洪水(4670立方米/秒)该段传播时间只25小时。

(3)浑河洪水

7月下旬,浑河流域遭受大暴雨袭击,7月24日到7月30日流域平均降雨量为344.2毫米,尤其是7月28日到30日降特大暴雨,降雨量为243.5毫米。受其影响,支流东洲河首先涨水,于7 月29日13时35分出现了4210立方米/秒的最大洪峰流量,为历史最大洪水。4~5小时后,东洲河的洪水传播到浑河干流抚顺和沈阳水文站,洪峰流量分别为4450立方米/秒和4000立方米/秒。大伙房水库入库站北口前水文站,于7月30日12时12分发生5530立方米/秒的洪峰流量,入库支流苏子河占贝河段于7月30 日12时出现4850立方米/秒洪峰流量,社河南章党段于7月29 日12时出现3130立方米/秒洪峰流量,这些均为历史最大洪水。这些洪峰流量组合,使大伙房水库的最大入库流量达10700立方米/秒,为历史背景最大。29日8时到8月5日8时7天入库洪量为17.3亿立方米,使其库水位猛涨,为确保大坝安全,保护抚顺、沈阳两大城市,水库不断加大泄量,7月30日24时最大出库流量为5490立方米/秒。由于大伙房水库放水再加上区间径流,使浑河干流各主要控制站均发生了历史最大洪水。各站的洪峰流量大大超过大堤防洪标准,造成浑河岸大堤左右两岸多处决口,使人民的生命财产遭到了严重威胁,经济损失巨大。

浑河支流东洲河首先形成洪峰。7月25日至30日,该流域平均雨量354.6毫米。受这场大暴雨影响,7月29日13时35分,东洲河发生了历史最大洪水4210立方米/秒。为了减轻下游洪水灾害,大伙房水库错峰调度,将干流还不断上涨的洪水5700立方米/秒拦住。东洲河包括大伙房水库至抚顺区间洪水进入浑河使抚顺站出现4450立方米/秒洪峰。传播到沈阳站后为4000立方米/秒。此时浑河干流大伙房洪水还未下泄,拦蓄错峰12小时后,水库开始泄洪,7月31日1时最大泄量为5490立方米/秒。抚顺站的最大洪峰流量仍达6800立方米/秒。洪水还原计算表明,如果没有大伙房水库拦蓄调节,浑河流域洪水,干支流洪峰虽然不能完全遭遇(支流洪峰早于干流21小时),但是组合结果仍然会使抚顺站达到12700立方米/秒,超过1888年11300立方米/秒洪水而成为历史上有资料记载以来最大值。

从浑河5个水文站的洪水过程峰型看,大伙房水库的出流过程为单一峰型。抚顺、沈阳站为复式峰,黄腊坨、邢家窝堡站复式不明显。抚顺与沈阳主峰前面的小峰系支流东洲河来水形成,主峰为干流和区间径流形成。抚顺站峰顶前过程比大伙房出库流量过程大很多,主要系区间东洲河、章党河来水造成。沈阳站洪峰出现时间在上游抚顺站前,主要是沈阳站以上决口跑水造成。抚顺站过程线包在沈阳、黄腊坨、邢家窝堡(主峰部分)等站外面,即抚顺洪水总量大于沈阳、黄腊坨、邢家窝堡(主峰)等站洪水总量,系抚顺站以上决口跑水造成。邢家窝堡站8月1日20时以后,过程线均在上游四站之上(流量大的很多),主要是决口后积存在沈阳站和邢家窝堡站之间水量(约10亿立方米)和区间径流汇入结果。上下游站洪峰传播时间不规律,主要受决口跑水影响。

(4)决口情况

“95.7”大洪水,辽河干流由于未超过5000立方米/秒抗洪标准,辽河大堤无一处决口。浑河洪水已远远超过堤防抗洪标准,致使沈阳、辽阳、鞍山等地区地方多处决口。

浑河岸大堤从上游抚顺站到下游辽河三岔河潮水位站,共决口42处,其中有3处为辽中县老观坨乡大坨子村浑河右岸实行了人工挖堤和爆破,以便排除堤内积水(回归河道)。

决口分布为:抚顺水文站以上无决口,抚顺水文站至沈阳水文站之间决口2处,沈阳水文站至黄腊坨水文站之间决口27处,黄腊坨水文站至邢家窝堡水文站之间决口12处,邢家窝堡水文站以下1处。

水量分析:42处决口总水量为22.4亿立方米。大坨子村3处人工决堤向河道排水7.45亿立方米,从河道真正跑水量15亿立方米,其中沈阳站以上跑水量0.952亿立方米,黄腊坨水文站以上跑水量6.61亿立方米,邢家窝堡水文站以上跑水量10.30亿立方米,又从大坨子回归7.45亿立方米,实际跑水量为2.82亿立方米,邢家窝堡水文站以下跑水量为4.6亿立方米。

从调查情况看,海城市温香乡丁家村决口流量最大为1840立方米/秒,决口时间为126小时,最大流量持续16小时,决口总量为4.6亿立方米。其次辽中县肖寨门乡妈妈街决口最大流量为1250立方米/秒,决口时间为290小时,最大流量持续16小时,决口总量为5.18亿立方米。

根据各水文站的实测洪峰流量和洪水总量以及各决口处的最大流量、决口总量进行了水量平衡对照。沈阳站还原后洪水总量为25.70亿立方米,黄腊坨站还原后洪水总量为29.00亿立方米,邢家站还原后洪水总量为41.50亿立方米(已减掉辽阳境内排入浑河机排水量2.96亿立方米),上下游站水量基本平衡。

大辽河三岔河潮水位站调查的洪水总量为70.90亿立方米,三岔河站以上浑河丁家村决口水量为4.60亿立方米,太子河最下游唐马寨站实测洪水总量为26.10亿立方米,浑河最下游邢家站实测洪水总量为39.00亿立方米,浑、太加丁家决口总量为69.70亿立方米,比三岔河调查量少1.18亿立方米,为区间海城河水量,上下游水量基本平衡。

1995年主要站实测洪水资料见表10-8。

表10-8 1995年主要站实测洪水资料

12.2005年洪水

2005年8月12日至14日,受西风带高空槽与副高后部的暖湿气流的共同影响,辽宁省抚顺、本溪、沈阳、铁岭地区降了暴雨到大暴雨,部分地区出现特大暴雨,使辽宁省遭受了近10年未遇的暴雨袭击。此次降雨给全省部分地区造成了严重洪涝灾害。浑河发生建国以来第二位洪水,辽河、太子河也发生1995年以来最大洪水。

此次降雨主要集中在沈阳、抚顺、本溪、辽阳、铁岭5市。雨量大于50毫米的笼罩面积为43675平方公里,占降雨城市总面积50284平方公里的86%;大于100毫米的范围为19152平方公里,占降雨城市总面积的38%。辽河清河水库以上平均降雨量119毫米,最大点雨量清河水库站194毫米,为1995年以来最大雨量;柴河水库以上平均降雨量174毫米,最大点雨量下肥地站206毫米,为1995年以来最大雨量;福铁区间平均降雨量78毫米,最大点雨量庆云堡站222毫米,为有资料记载以来第2位;浑河大伙房水库以上平均降雨量149毫米,最大点雨量三块石站285毫米,为有资料记载以来第2位;大伙房至沈阳区间平均降雨量182毫米,最大点雨量夏家站274毫米,为1995年以来最大雨量;太子河观音阁水库以上平均降雨量141毫米,最大点雨量东沟水库334毫米,为1995年以来最大雨量。辽河流域庆云堡最大二日降水222毫米,超过100年一遇;耿王庄站最大一日降水178毫米,达1000年一遇;前马雨量站最大3小时降水145毫米,康平雨量站最大1小时降水95毫米,均为历史罕见。浑河流域夏家站最大二日降水285毫米,超500年一遇;四道河子站最大一日降水173毫米,达1000年一遇;北口前站最大3小时降水105毫米,最大1小时降水100毫米,均超1000年一遇。太子河流域东沟水库最大二日降水334毫米,为历史罕见;偏岭站最大一日降水169毫米,超100年一遇;清河城站最大3小时降水129毫米,最大1小时降水60毫米,均超500年一遇。本次短历时降雨强度超过了1995年,局部为历史罕见。

受强降雨的影响,13日15时辽河支流寇河松树水文站出现580立方米/秒的洪峰流量。13日6时清河耿王庄水文站出现780立方米/秒的洪峰流量,13日8时30分八棵树水文站出现1220立方米/秒的洪峰流量,13日8时清河水库最大入库洪峰流量2600立方米/秒,大于20年一遇,而最大下泄流量325立方米/秒,削减率88%。13日8时柴河的柴河堡水文站出现1450立方米/秒的洪峰流量,13日16时柴河水库最大入库洪峰流量1780立方米/秒,大于20年一遇,最大下泄流量仅271立方米/秒,削减率85%。考虑到两水库至铁岭区间降雨很大,决定采用最小下泄流量为下游错峰,辽河干流铁岭水文站14日14时出现2300立方米/秒洪峰流量,马虎山水文站16日8时12分出现1730立方米/秒洪峰流量,平安堡水文站于8月17日14时出现1750立方米/秒的洪峰流量,腰屯水文站于19日6时出现1650立方米/秒洪峰流量,六间房水文站21日5时18分出现1650立方米/秒洪峰流量。如果没有清河、柴河水库错峰,经过还原计算分析,得出铁岭水文站洪峰流量将达到4600立方米/秒左右,这两座水库为辽河铁岭水文站削减洪峰50%。

13日13时,浑河北口前水文站出现3500立方米/秒的洪峰流量,13日19时大伙房水库最大入库洪峰流量6039立方米/秒,大于20年一遇,列1951年有实测记录以来第3位,为超过20年一遇的大洪水。考虑到大伙房至沈阳区间降雨很大,水库未放水,为浑河下游错峰,削减洪峰100%。浑河支流东洲河东洲水文站14日1时出现1270立方米/秒的洪峰流量。14日1时浑河干流抚顺水文站出现2100立方米/秒的洪峰流量,14日3时48分沈阳水文站出现3690立方米/秒的洪峰流量,14日14时黄腊坨水文站出现3200立方米/秒的洪峰流量,17日17时邢家水文站出现2180立方米/秒的洪峰流量。经河道演算分析,如果大伙房水库不调洪,沈阳段将出现8600立方米/秒左右的洪峰流量,大大超过1995年的洪水。此次洪水大伙房水库为浑河沈阳水文站削减洪峰57%。

各控制站2005年最大洪峰流量见表10-9。

表10-9 2005年各河最大洪峰流量

一、西辽河

西辽河干流、新开河、教来河下游以及乌尔吉木河一带平原地区,绝大部分为风蚀沙土区,下渗损失大,雨量也较小,不易产生洪水。西辽河洪水主要来自老哈河和西拉木伦河。老哈河和西拉木伦河的洪水,在六经平原地区后至郑家屯水文站时,虽洪水总量损失不多,但洪峰削减较大。特别是老哈河于1960年红山水库建成以后,对福德店以下辽河干流的影响已不显著。

二、东辽河

东辽河以上有二龙山水库控制,来水量也不大,二龙山水库至王奔水文站区间,遇有大暴雨也可产生较大的洪峰,但对辽河干流的影响不大。

三、辽河干流

福德店以下辽河干流东侧河流是辽河流域特大暴雨经常发生和产生大洪水的地区,西侧各中河流大部为丘陵沙丘地带,雨量较少,洪水不大。辽河干流东侧的清河、柴河和泛河集水面积只占辽河干流铁岭水文站集水面积的7%,而三河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6.4亿立米,接近铁岭水文站总径流的一半,可见清河、柴河和 河是辽河干流径流和洪水的主要来源地区。

四、浑河

除浑河和太子河以外的辽河干支流,集水面积占辽河总面积88%,但多年平均径流量为48.4亿立方米,只占辽河流域总径流的45%;而浑河和太子河两河集水面积只占辽河流域总面积12%,多年平均径流量达58.8亿立方米,占辽河流域总径流的55%。可见浑河和太子河水系是辽河流域径流和洪水的主要来源地区

综上所述,辽河流域洪水组成可以简要述之如下:辽河干流东侧山区为辽河流域洪水的主要来源地,其中清河、柴河和 河洪水对辽河干流影响最大,而浑河和太子河水系的洪水主要来自沈阳和辽阳以上的山区丘陵地带。除1962年洪水纯是西辽河来水和1957年辽河干流基流比重较大外,铁岭水文站以下干流的洪水主要来自清河、柴河和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