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小扎钩”人生甘苦

“小扎钩”人生甘苦

时间:2022-10-2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2006年初,莘庄镇着手将钩针编结技艺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在贫困的岁月里,“小扎钩”如同“救命稻草”,使很多家庭解决了生存困难。莘庄钩针编结项目主要传承人孙颖棣的遭遇就是一例。依靠“小扎钩”增加些收入,也依靠自己的爱好和特长充实了艰苦的知青生活。当时,社会上流行一种“马桶包”,毛静芳就用针线自己编结成了一只,顿时令周围的姑娘们十分眼热。

第十三节 “小扎钩”人生甘苦

在莘庄钩针编结技艺上百年的传承和发展过程中,那些钩编技艺传承人是有功之臣。尽管他们处于不同的历史时期,各有不同的家庭环境和不同的人生经历,但是都与钩编技艺结下了情缘。他们的故事,见证了莘庄钩针编结的发展足迹和特殊价值。

这里,记载的仅是几个典型事例。

一、金龙华五次创办编结站

莘庄镇明星村的金龙华,生于1952年8月。2岁刚学会走路,母亲就教她学拿针钩线。6岁时,在母亲指导下结出手套、帽子的简单花形。上学后,课余时间主要忙于编结花边。小学读了5年,因家庭生活困难,又是长女,即在家务农,担当家务,自己剪样做鞋子、缝衣服。13岁参加田间集体生产,就当了生产队的出纳员、植保员。17岁担任生产队妇女队长、民兵排长。那年,全县动员在马桥地区开挖竹港河,因劳动强度大,村里的几十个女社员都回家了,而她仍每天清晨就出发,肩上压破了,脚趾发紫了,还在开河工地上苦战,她被人们称赞为“铁姑娘”。为了推进生产队里的家庭副业生产,帮助村民们增加收人,她还主动担任结花边小组长,后来索性自办编结社,担任大组长、专业组长。村里那些从外嫁过来的妇女不会钩花边,她就耐心地教,不会组合拼花,她就出手代劳,因此大家都叫她“大阿姐”。

img29

代表性传承人金龙华

20世纪70年代,她先后担任大队妇女干部、团干部、大队无线电厂副厂长等职。后来,大队企业不景气,职工收入大幅下降,她就再次办起编结社,到处奔波接任务订单,设法确保大家的收入,度过难关。

1983年,金龙华调进民政局办的精神病疗养院工作,领导发现她的特长,也叫她办起了编结社,用钩针技艺提高职工的福利待遇。办了四年,当地花边企业纷纷转产或解体,她的编结社也只得收摊。

金龙华结婚时,婆家是远近出名的贫困户。丈夫8岁时母亲病逝,父亲长期病魔缠身,还有两个弟妹。而金龙华看重他从小有上进心,19岁就入了党,1968年参军入伍,因此相约从部队回来就结婚。婚后,住在一间被火烧焦又漏雨的破房子内,生了儿子,穷得连配给的奶粉也舍不得去买。改建住房时,边动工边筹款,造造停停达7次。

1994年,金龙华为摆脱困境,毅然走上自己创业的道路,办起了“明星编结收发站”,自行承接出口订单。就此,她先后与20多家企业建立了协作关系,直接联系的编结人员从数百人发展到近万人,涉及松江、青浦等地及江浙地区。有一位美国客户,感到飞机来回不方便,邀请她到美国去发展,她却舍不得离开家乡。她高超的钩编技艺成了接订单的优势,不少企业会把难度高的任务留给她,加工费任凭她开价。而接出口订单毕竟有责任风险,一次,她从外地收回一批花边制品,发现是一批烂货,有的尺寸不合规格,有的没有钩好,而交货期就在眼前,她急忙组织身边的姐妹一起抢救。她自己三天三夜没睡,为了双手不停地干,不端饭碗只吃饼干充饥,最终按质按量完成了订单任务,确保了信誉。

2000年跨入新世纪,金龙华家庭迈入了小康生活,拥有了两辆汽车、几套住房。花边订单少了,她也只想抱孙子了,认为自己已经与贫困告别,从此也可以不结花边了,因此把钩针工具全部送给了人家。

2006年初,莘庄镇着手将钩针编结技艺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金龙华闻讯感到心头发热,主动配合,无偿捐赠了自己的钩针编结作品100多件,并担任镇文化中心编结培训班指导老师,一下子吸引了70多名学员前来学习。

于是,金龙华第五次办起了编结社,还向国家申请了自己的产品商标,定名“三针牌”。2008年6月,她被确认为闵行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钩针编结项目主要传承人,2010年又确认为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012年6月,她被确认为上海市级代表性传承人。

二、“小扎钩”曾经是“救命草”

在贫困的岁月里,“小扎钩”如同“救命稻草”,使很多家庭解决了生存困难。莘庄钩针编结项目主要传承人孙颖棣的遭遇就是一例。

出生于1950年6月的孙颖棣,自幼生活在北新泾镇上。1959年,在小学二年级手工劳动课上,对针与线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便开始学习钩编、绣花等民间手工技艺,利用课余时间结袜子、钩手套,动手创造心中的美丽。1960年,被错划为“右派分子”的父亲去世后,家中顿时陷入困境,母亲不识字也找不到工作,只能天天守在路边卖一分钱一杯的茶水,每个月全家只有七八块钱的生活费。读到初中二年级时,母亲再也无法支付学费,她只能放弃读书。孙颖棣就联系到钩袜子的加工活,一天能赚个两三角钱,没想到出于兴趣学会的技艺此刻成了补贴家用的“救命稻草”。

1968年,孙颖棣被安排到上海县华漕乡建设大队插队落户。在农村的八年时间里,每天除了干农活还要忙编结,忙到晚上一两点钟。依靠“小扎钩”增加些收入,也依靠自己的爱好和特长充实了艰苦的知青生活。她直到34岁才结婚,丈夫是江西插队回沪的知青,夫家没有住房要租房住,而两人每个月的生活费一共只有30元,无奈之际,她天天挑灯夜战承接编结加工任务,赚些辛苦钱来养家糊口。

1976年,孙颖棣进入上海电镀厂,可是生产任务不足,月工资只有15元。她只得一边照顾年幼的儿子,一边继续利用工余时间忙编结,每月要完成10件棒针衫的加工任务,编结收入超过了工资(每个月能织10件,每件16元)。

1995年,她所在的企业效益大滑坡,孙颖棣年仅40岁就无奈地“待退休”,在家中钩毛衣,照顾家人。

由于生活所迫,她鼓起勇气,决定利用自幼喜爱的钩编技艺自行创业。1997年,她自行创办了“颖棣编结社”,后与好姐妹一起创办“常帮白玉兰毛线编织服务社”,再次度过了生活难关。

三、“兵团马桶包”的精神寄托

现任莘庄镇莘花手工艺品编结站经理的毛静芳,生于1953年11月。她从七八岁起,就随母亲编结帽子、手套、围巾等,成为家庭副业的帮手。

1969年,初中才读了一年多的毛静芳,随“上山下乡”的洪流来到了云南水利兵团,在人烟稀少的边疆参加极为艰苦的“开荒战斗”。兵团生活枯燥乏味,16岁就远离父母的恋家情结使她心里发慌,于是,她本能地想到了自幼学会的钩针编结技艺,找来针线抽空就编结解闷。想不到,这一招竟然使她在打发时间中重新找到了自己的快乐。当时,社会上流行一种“马桶包”,毛静芳就用针线自己编结成了一只,顿时令周围的姑娘们十分眼热。与她同在兵团来自颛桥、七宝的上海籍姑娘也都钩了起来,上海市区去的姑娘也纷纷赶来“学花样”。工余时间,她们钩了一只又一只,分送给大家,上海人编结的“兵团马桶包”竟成了云南水利兵团内最为时尚的抢手货。令毛静芳和姑娘们更欣慰的是,在云南边疆的艰苦岁月里,这一只只“马桶包”使她们得到了思念家乡的精神寄托。

img30

当年的“兵团马桶包”

10年后,毛静芳终于重返上海。当时,几百个“回沪青年”一下子都回到莘庄镇上,就业便成了难题。莘庄人想到,还得靠“小扎钩”来解决问题,于是镇政府出面协调,很快办起了与中国抽纱上海进出口公司联营的莘庄花边厂,使“回沪青年”们及时走上了工作岗位。

从1979年起,心灵手巧的毛静芳担任莘庄花边厂的设计员,使她获得了实现梦想的新天地。1985年,单位选送她考入上海市农机局干部进修学院进修。两年后,她回到莘庄花边厂担任技术科科长兼服饰部部长,全面负责花边厂技术管理工作及产品设计开发工作,逐级提升为技术员、助理工程师、工程师。80年代初,加入上海县工艺美术设计协会,并担任设计协会咨询组组长。

1989年,毛静芳参加“乡镇企业标准化”培训后,认真为企业内部制订《花边产品标准》等规定,促进了产品质量的进一步提高。1992年,她受中国抽纱上海进出口公司委派,赴美国旧金山工作半年,从事花边工艺的技术交流及信息收集工作。通过多次培训和技术交流,她学到了更多的美术知识,拓展了审美视野,对钩针编结的色彩搭配技巧更为熟悉,设计出了一批适应欧美市场的新产品,也为日后的编结作品创新打下了良好基础。在厂期间,先后设计出床罩、窗帘台布、钩编服装等样品100余种,其中有50余种被客商看中后投入批量生产。她设计的钩针台布系列X559、床上用品系列 X632尤其获得广泛的好评,连续多年成为企业拳头产品。

四、“靠脑子吃饭”的朱月琴

朱月琴生于1951年9月,梅陇镇民建村陈家塘人。她从小心灵手巧,但先天患有气管炎,还被误诊为患有肺结核。母亲考虑到她不能从事体力劳动,就一再叮嘱她:将来“靠脑子吃饭”。她不理解怎样才叫“靠脑子吃饭”,母亲回答她:“天落大雨,侬不出门而坐在那里,也能赚到工分,就是靠脑子吃饭。不要像我,不会结花边,落雨天也只好出门去种田赚几个工分。”她终于明白了母亲的用意,一边努力读书,多学知识,一边向婶婶和邻居学钩针编结。17岁就能独立结成整件衣服,承接钩编大衣、台布、床罩等出口加工活,为家中增加些收入。

朱月琴读到初中毕业,正遇上“文化大革命”爆发,只得回乡务农。母亲希望她“读到高中、大学,将来好靠脑子吃饭”的路中断了,而由于身体瘦弱,不能承担重体力活,她只能下功夫学些编结、织布、刺绣等手艺,以从事“轻便活”谋生。

img31

钩针编结主要传承人朱月琴

“靠脑子吃饭”,成了朱月琴取胜的秘诀。她没有拜过师傅,但能独立制作一般的服装;能看懂一般的图纸,发现其中不足之处会悄悄完善;遇到好的工艺、喜欢的作品,不声不响就学到了其中的要领。她做了10年的生产队编结小组长,依照样本出产品从来不出差错,甚至在样本的基础上自行添加修改,创制出“新花样”,受到收购单位的赞扬。于是,她就专门为一家收发站出样品,每件加工费可多一倍,钩针编结成了谋生的主业。

自1993年起,朱月琴自行创建了编结收发站,专接厂家的来料加工。她查阅电话号码本,凡是厂名中有“工艺”、“钩针”字样的,就打电话过去联系业务。约定时间后,她随身携带一套针线和相关证件,当场展示自己的编结手艺,她的诚恳和技艺赢得了各家工艺厂、钩编厂的信任,接到了一批又一批订单。

母亲却觉得她“靠脑子吃饭”太辛苦,劝她不要做了,而她已经将这种创造性劳动作为自己的追求,越干越有劲。由于她诚信、执着、热情,工价合理,受到钩花姐妹们的认同,编结收发站的生意红火起来了。可惜,由于她体质越来越弱,还摔伤了手,只得离开了自己的编结站。

经过长期实践,朱月琴的创新能力日益增强,能精致地编结出各种规格的大衣、披肩、围巾、风衣裙子以及立体牡丹、玫瑰花形。她被医院诊断为卵巢癌晚期之后,没有消沉,仍坚持编创钩编作品,以一件又一件精美的作品获得了人们的赞美,也日益增强了她自己战胜病魔、快乐生活的勇气。

“靠脑子吃饭”的朱月琴创造了美妙的钩编艺术作品,也创造了快乐人生的新篇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