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色光与白光的运用原则

色光与白光的运用原则

时间:2022-10-2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所以,电视用光尽量用白光,即使用色光,也要用足够的白光打底,这样才能获得清晰的图像。明白了这个原理,大家就容易理解为什么说电视用光单纯用蓝光是个误区了。电视用光最重要的是以色温论画质成败,用蓝色光作为冷色调纯属误区。对于目前综艺晚会大量滥用色光的做法本人有不同的看法。殊不知,电视摄像机最喜欢的是白光,只有白光才能使真实的现场气氛再现,忘记了白光等于忘记了照明的根本。色光只是其中的一小段和一分子。

第三节 色光与白光的运用原则

近些年来,个别照明师在运用色光与白光上有一个误区,更有甚者,连面光也加上色光,结果使电视画面模糊不清。似乎处理低调和冷调时非得用蓝色光,我见过很重要的大型晚会,整场晚会一蓝到底,令人费解?其实这是一个误区。要揭开这个误区之谜,首先要弄清楚照明光线究竟是为摄像机服务?还是为人眼服务?人眼对光线的适应能力是比较强的,但摄像机对光的要求就比较挑剔了。它在发送端用三个滤色镜把景物分解成三基色光像,用三只摄像管分别得到R(红)、G(绿)、B(蓝)信号,再由三个通道同时传送,在接收端同时得到R(红)、G(绿)、B(蓝)信号。可以控制红、绿、蓝三只显像管,显示出红、绿、蓝三幅单色影像,通过光学系统把它们同时投影在白色屏幕上,就可以看到彩色影像了。通过描述摄像机的工作原理,我们不难看出,摄像机捕捉景物需要光,最后成像还要通过光学系统才能显现影像。讲到这里不得不又提到光,摄像机最喜欢的是白光,因为白光是全光谱,而色光只是白光中的一种成分而已。所以,电视用光尽量用白光,即使用色光,也要用足够的白光打底,这样才能获得清晰的图像。

下面我们再接着讲用蓝光的误区问题,前面第五章第四节“色光照明的透光规律”已详细阐述了原色光的透光原理。明白了这个原理,大家就容易理解为什么说电视用光单纯用蓝光是个误区了。大家已经清楚红、绿、蓝三原色光相加即是白色,电视晚会使用的基础照明灯通常是连续光谱——白光,含全部可见光。若要在白光照明灯前加蓝色纸,依据原色光透光规律:“原色光只允许本原色光透过,而阻止其他原色光透过”。其照射在景物上的光线就完全改变了,把白光中的红、绿原色光截住,就单一色的蓝光照射在舞台上。也就是说,摄像机R(红)、G(绿)、B(蓝)三只显像管只有B(蓝)一只显像管得到信号,舞台上所有五彩缤纷的服装、道具、布景统统被染成蓝色!如果再没有足够的底子光,整个舞台就变成了一个大染缸。画面模糊不清,连人脸都被染成了混浊难堪的蓝色。对于一个真正的照明师来说,出现这样的画面实属不应该。

电视用光最重要的是以色温论画质成败,用蓝色光作为冷色调纯属误区。用雷登82A色温纸加在卤钨灯前,使其3200K色温提升到5600K,其原来的白光不就变成冷调了吗?要知道,色纸和色温纸是两个概念,色温纸起提升原连续光谱的白光色温的作用,不损耗任何光线,所以拍摄出来的电视画面既清晰又透彻,调子明显,色彩鲜艳。

搞照明的同行们,在学习照明艺术时,不要忘记熟通电视色彩学。照明是一门综合艺术,它融诸多艺术元素为一体,缺一不可。应老实对待,不得有虚假。这一小节虽字不多,但所讲内容在综艺晚会灯光设计中十分重要,故单独拎出一节和大家探讨。

有位美食家在烹饪大赛现场问参赛的厨师们,制作美味可口的菜肴最难的是什么?有的说火候,有的说佐料,还有的说味精。美食家笑着说:“是盐,放多了咸,放少了淡,不多不少才最难。”这个道理对我在灯光创作上启发颇深!不是吗?仔细琢磨一下,我们为一个节目配光,最主要的并不是你频繁地使用五花八门的各种效果灯、电脑灯、宇宙灯、追光灯、频闪灯、跑灯、色灯等,将它们全部用上,能转的都转,能闪的都闪,能动的都动,能变色的都变色,令人眼花缭乱。花里胡哨,杂乱无章。这种用光方法只能说他:“脑筋不动,灯光凑数”。用光理念就像往菜肴里放盐一样,同样要把握好一个度,要根据节目的形式、风格、主题内涵、静与动的节奏变化等,进行合理的配光,来烘托节目内容。

对于目前综艺晚会大量滥用色光的做法本人有不同的看法。在本书前面章节中我已提到关于如何运用色光的问题。在这里我针对不同剧种、不同样式、不同历史背景、不同年代和不同风格的节目谈一下不同的用光理念。比如,综艺晚会中的戏曲节目,特别是历史剧人物,穿龙袍、带盔甲、凤冠霞帔、珠光宝气、色彩斑斓、光彩照人,节目本身的服装和道具的色彩已经够艳丽了,这时只要把白光打透,就能营造出画面的绚丽色彩。可有的照明人员非要在色彩斑斓的服装上加上不相干的色光,不但没有很好地凸显原服装色彩,相反,把人家戏曲中规定好的套路戏装颜色染得四不像,就好像非要人家古代人穿中山装,岂不滑稽可笑吗!

中央电视台第一场春节晚会是1983年录制的,这场晚会的灯光非常细腻透彻,无论是画面的质感,还是层次感和透视感,都让人赏心悦目。那时候还没有电脑灯、激光灯等各种效果灯。但那时候的照明师们,对基础白光的布光非常认真讲究,晚会也因此获得巨大成功。相反,现在的晚会鸟枪换炮了,灯光用的全是先进武器,那为什么画面还不如以前透彻呢?我认为现在有个别人,在用光理念上有些顾此失彼,光顾了用先进武器,却忘了“小米加步枪”(白光)。不要忘记,最后解决战斗,还得靠用小米加步枪的人去占领阵地。但偏偏有些人似乎不会运用白光或忽略了白光,更有甚者,在室外搭景开晚会,连面光都不用聚光灯,用筒子灯还加上色纸,照得演员的脸青一块紫一块,更不用说眼神光了——近景镜头演员的眼睛暗淡无光。殊不知,电视摄像机最喜欢的是白光,只有白光才能使真实的现场气氛再现,忘记了白光等于忘记了照明的根本。

照明艺术是语言化艺术,语言表达得准确、清楚、干脆才会动人,才富有感染力。你把画面照得乌烟瘴气,蓝黑不分,花里胡哨,又杂又乱,照明语言乱说话,不要说观众难以接受,就连你自己到时看你的作品都会有悔不该当初的感叹。

任何艺术都遵循一定的自然科学规律,凡是违背自然科学规律的行为都是不真实的。白光是全波长连续光谱,含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色光。色光只是其中的一小段和一分子。我把白光比作菜肴中的“白盐”,把色光比作五颜六色的菜,把电脑灯比作味精。电脑灯是调味品,放多了会走味儿,菜再新鲜,烹饪时不加盐它也出不了鲜味儿。我的观点和那位美食家一样:做菜最难的是放盐;照明最难的是白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