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公共关系在中国的兴起与发展

公共关系在中国的兴起与发展

时间:2022-03-1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这是公共关系正式引入中国内地企业的标志。总而言之,通过二三十年的公共关系实践,中国的公共关系实践已有长足进步,并已取得了巨大成效。与公共关系实践相伴前行的是我国的公共关系教学与培训。次年5月,中国公共关系协会成立。
公共关系在中国的兴起与发展_公共关系学

二、公共关系在中国的兴起与发展

我们承认我们曾经做过美国这位公关老师的小学生(8)现代公共关系是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而开始进入中华大地,并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化而获得不断发展、蔚为大观的。此前中国的港澳台地区当然也有公共关系活动,但由于众所周知的历史原因,皆未对中国内地产生太大影响。公共关系传入中国内地以后,自然有一个接受、消化、扎根和发展的过程。

1.公共关系实践。我们是先做起来再学、一边做一边学公共关系的。积极的——即便是粗糙的——公共关系实践是我们走的第一步。1980年,中央批准在广东省的深圳、汕头、珠海建立经济特区。不久,在深圳开办的一些“三资”企业(如酒店、宾馆等)都先后设立了公共关系部。这种从未见过的海外管理的新模式,逐渐引起一些内地企业的好奇与关注。在虚心学习国外先进管理经验的思想指导下,1983年9月,内地国有企业第一家公共关系部在广州白云山制药厂诞生了。这是公共关系正式引入中国内地企业的标志。此后,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深入,特别是邓小平1992年南巡讲话之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再现强劲发展,公共关系更是在中国大地上迅猛推进。今天,从沿海到内地,哪家中国企业没有开展过公共关系活动或准公关活动?哪位企业主管没有过公共关系成功或失败的亲身体验?令人欣喜的是,公共关系活动已经全方位地扩展到了政府部门、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社会公众个人等领域。这么多年来,公共关系在中国的发展虽然还存在地区上的不平衡,在具体操作时也有水平高低的差距,但总的趋势是都在不断进步和提高之中。可以说,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些地区组织的许多公共关系活动,无论在创意、策划理念上,还是在具体的操作手段上,其水平都不亚于国际水平了。总而言之,通过二三十年的公共关系实践,中国的公共关系实践已有长足进步,并已取得了巨大成效。

2.公共关系教学培训。与公共关系实践相伴前行的是我国的公共关系教学与培训。自从20世纪80年代初公共关系传入中国内地后,社会上特别是企业界便很自然地产生录用专业公关人员的愿望。于是,1985年,得改革开放风气之先的深圳大学传播系便率先创办了国内第一个公共关系专业,同时招收了首届公共关系专业的大学生。同年,复旦大学新闻系也专门开设了公共关系课程。在以后的几年中,中国科技大学、同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杭州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兰州大学、中南财经大学等高等院校相继开设了公共关系课程。根据《传播》杂志的报告,中国开设公关本科专业的高校,较有影响的有中山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东华大学(原中国纺织大学)和中国传媒大学(原北京广播学院)。复旦大学等高校还开办了公共关系硕士专业。就这些高校公关专业设置的课程来看,既有公关专业必修的一些带共性的课程,也有因其所在院系以及拥有的师资背景而带有特色的课程,如中山大学的公关专业设在政务学院公共传播学系,东华大学将其设在人文学院公共管理系,中国传媒大学将其设在广告学院公关系。

因公共关系学科的交叉学科性质,这些院系的行政管理、经济学、广告学等方面的课程对公关专业学生的培养起到了一定的方向性影响作用。但归结起来,这些公关专业的课程设置无非是走两条路,一为传播,二为管理。这与国际上近年来公关教育的发展是接轨的。值得注意的一个现象是,国内有些高校虽未设公关本科专业,但通过其他专业附属的公关方向培养公关人才,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国际关系学院作为国内较早培养公关人才的院校,曾先后在新闻系和管理系招收和培养公关方向的学生,由于学院特有的国际关系背景和外语教学强势,毕业的公关方向学生中有一大批活跃在中国公关行业,有的还位居外资公关公司的高级管理层。近年来中国公关教育的发展中更值得看好且更为重要的是公关方面课程为很多其他专业学科所吸纳,尤其是在研究生层面,不少MBA、MPA课程中均有公共关系的内容,而这恰恰是国际公关教育界多年来一直孜孜以求的目标。另外,公关职业资格的认证虽然在中国推出时间不长,尚处在进一步完善的阶段,但其在高校学生中有着较大的市场,这对推动中国公关教育、普及公关知识,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9)

3.公共关系学研究与著述。我国公共关系的丰富实践和一直蓬蓬勃勃地开展着的教学培训活动,像两只巨大的手臂,不断地推动着我国公共关系学的研究与著述。1984年2月,《经济日报》在报道广州白云山制药厂开展公共关系的经验时,专门配发了一则题为《研究社会主义公共关系》的社论,由此揭开了国内公共关系学研究与著述的序幕。此后20多年来,在全国范围内,除陆续发表了公共关系研究论文外,还不断有公共关系著述出版。据粗略统计,包括教材、专著、译著、案例、手册、辞典、论文集在内的各种公共关系著述不下500种,范围涉及公关理论、公关策略和招数、公关传播媒介、公关语言、公关礼仪、公关实务、公关调查、公关策划和公关心理学等各个方面,其中较有代表性的著作有:居延安的《公共关系学导论》(10)、廖为建的《公共关系简明教程》(11)、张云的《公关心理学》(12)、翟向东主编的《中国公共关系教程》(13)、李道平的《公共关系协调原理与实务》(14)叶茂康的《公共关系写作教程》(15)、郭惠民、居易的《公关员职业培训和鉴定教材》(16),李熙宗、孙莲芬等的《公关语言学》(17),居延安和胡眀耀的《关系管理学(18),吴友富主编的《中国公共关系20年发展报告》(19)以及余明阳的《中国公共关系史(1978—2007)》(20)

承蒙广大读者厚爱,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我们这本《公共关系学》前三版累计销售总数已过130余万册,为我国公共关系学的普及发展作了一点微薄贡献。此外,各种规格的公共关系专题研讨会,也进一步推动了公共关系的科研与著述。

3.公共关系协会与行业报刊。公共关系学的成长还需感谢全国各地区、各行业的公共关系协会与行业报刊,感谢他们为我国公关事业的普及化、规范化、职业化所作的贡献。1986年11月6日,中国内地第一个省、市级公共关系组织——上海公共关系协会成立。次年5月,中国公共关系协会成立。此后,几乎各省、市、自治区及一些大中城市也都陆续成立了同样的群众团体。正是在此基础上,中国的公共关系事业日益走向普及化、规范化、职业化,并积极推动了公共关系在实践工作中的发展。1988年底在杭州召开全国首届省、市公共关系组织联席会议,研讨“公共关系热”。其后,公共关系普及化、规范化、职业化的问题,引起了大家的关注。1989年9月,在西安召开的第二届全国省、市公共关系组织联席会议,就拟订出《中国公共关系职业道德准则》(草案),并在1992年于武汉召开的第四届联席会议上正式通过,中国公共关系协会则在促进公共关系学术水平提高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20多年来,中国公共关系协会连续在河北、北京、上海、福建、山东、深圳、陕西等地召开了公共关系学术研讨会,每次会议都有一个中心议题,如公共关系与社会发展、公共关系与社会开放、公共关系与经济建设、中国公共关系特色、公共关系教学等,对公共关系学科建设起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在中国公共关系发展史上,公共关系报刊也起过不可忽视的作用。其中最早问世的一张公共关系专业报纸是由浙江省公共关系协会主办的《公共关系报》,1988年1月31日在杭州创刊。该报在普及公共关系知识和开展公共关系理论与实践研究方面产生过重大影响。次年创刊的《公共关系导报》也以其清新的风格赢得了业界的青睐,并被评为1992年经济类十佳报纸。不过,这两份报纸因经营问题后均相继停刊。

相比之下,公共关系类杂志的生存状况则比较乐观。创刊于1989年的《公共关系》杂志月刊至今仍在出版,1993年创刊的《公关世界》杂志也坚持至今。进入新世纪后,由经济导报社出版的《传播》杂志也曾在业界发挥过重要影响。由国际公关协会主办的《国际公关》杂志也于2005年正式出版,向国内外公开发行。

与此同时,一些经济类报刊对公共关系也给予了特别关注,比如《中国名牌》和《中国经营报》等。此外,各地公共关系协会还出版了一大批内部报刊,其中比较有影响的有现已停刊的《上海公关》和仍在出版的《公关信使报》等。

世界已经进入新千年的第八个年头,中国的改革开放也正在向纵深发展,完全可以相信,在这种崭新的历史背景下,中国的公共关系事业和学科一定会持续发展,走向更高水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