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老村公共生活空间形态重构

老村公共生活空间形态重构

时间:2022-10-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传统聚落公共生活的很多活动以及旅游的主体都是围绕着公共空间进行的,所以要想表述传统聚落形态的精髓,对公共空间的重构举足轻重。老村公共生活空间形态的重构包含三个方面:现状利用、历史追补和现代升华。灵泉村现状公共设施较少,主要位于老村村口、老村与新村交接处以及涝池三处,其内容与生活生产方式密切相关。是村落集会和公共活动的重要场所。

7.3.3 老村公共生活空间形态重构

传统聚落公共生活的很多活动以及旅游的主体都是围绕着公共空间进行的,所以要想表述传统聚落形态的精髓,对公共空间的重构举足轻重。老村公共生活空间形态的重构包含三个方面:现状利用、历史追补和现代升华。

1)现状利用

灵泉村现状公共设施较少,主要位于老村村口、老村与新村交接处以及涝池三处,其内容与生活生产方式密切相关。其次就是街巷生活空间。

(1)老村村口公共设施有村委会、宣传板报、幼儿园、磨面房及小卖部,村民的一般公共生活需要可以在此处得到满足;并由于建筑在此处围和形成了一个内向开敞的空间,村民也乐于在此处聚集。

(2)新老村交接处由于其位置居中,设有小学、卫生所及小卖部,兼顾新、老村的需要;并在老村村口有道路划分出一片绿地;但人们难以在此处停留。

(3)灵泉村人畜饮水是一大难题,所以日常生活用水如洗涤衣物等多依靠涝池。涝池现在仍有积水,继续发挥其传统作用;因为被频繁使用,这里已成为村民尤其是妇女日常交流的重要场所。

(4)巷道是民居建筑之间的公共通道,是充满生活气息的公共空间,具有宁静简朴、亲切自然的氛围和交通停留的职能。巷道曲直宽窄,街景步步展开,局部封闭和小块墙角边地一起成为人们愿意停留的场所,现在仍组织着村民的公共生活。

2)历史追补

除街巷外,传统聚落公共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祠堂、神庙、水井、涝池、戏楼(台)、场、私塾等。灵泉村在清末慈禧逃难时期最为繁荣兴盛,当时村内的公共生活空间系统相当完备复杂:共有一座总祠、三座分祠;三义庙、娘娘庙、关帝庙、观音庙、土地庙及马王庙等六座庙宇;两口古井,两座戏楼,一间私塾,林场、马场及晒场等三处场地和寨堡,村民围绕不同空间展开丰富多彩的公共生活(见图7.5)。

img147

图7.5 灵泉老村公共生活空间形态重构计划

(1)祠堂

祭祖是宗族聚落中最神圣的活动。古代将举行祭祀活动的屋宇称为“宗庙”、“祖庙”等。战国以后,“宗庙”的名号专归于帝王,而其他阶级的祭祀场所多称为“祠堂”。元代以后,庶民阶层获得自建祠堂的权力,一般乡里、村落也开始兴修祖祠,经明清两代的建设,逐步形成了较完备的宗族祠堂系统。“宗必有祠,族必有长,以祠统家”,而且,大宗族在总祠堂下,还设立个宗族的分祠堂。祖祠对于“大宗”的宗族成员,具有“认祖归宗”,维系宗族成员亲和力的特殊作用。

灵泉村总祠为党家祠堂,位于老村村口,现在是村委会所在地;三个分祠中有两个已破败,另外一个位于村口,与总祠相对,建筑基本完整,曾经用作民俗馆,但现在处于闲置中。

(2)寺观和庙宇

明清时期,地方的官宦、乡贤和庶民阶层均重视各种祭祀活动,修建了许多寺观和庙宇。佛寺、道观、土地、娘娘、关帝、吕祖等无所不有,基本上包括了宗庙、社稷及儒道佛诸神。可以说村村有庙、宗族有祠。传统风水讲究财气不外泄,所以在每条巷道尽头都建有一座庙宇。有的宅院在山墙影壁或正房门侧做一小壁龛,即可供奉土地神,日常生活中,随时随事可祭,是最平民化的神庙。

灵泉村原有的六座庙宇中,现在仅存两座:东南部的观音庙(濒临倒塌,现为废弃院落)及村口的关帝庙(仅留下建筑框架),均失去了传统使用功能。

(3)水井

水井是村落主要饮用水源,是村落最重要的生活设施之一。村落公共水井均建有井房,井口以青石砌固,有的井房内还竖立着掘井工程的纪念碑石或使用禁忌的告示。

人畜饮水是灵泉村人自古到今盼望解决的一大难题,也是导致灵泉村经济落后,生活贫困的重要因素。灵泉村村中过去深井取水达60丈,共有古井两口,现在一口已消失,一口废置。

(4)涝池

雨水的积水池,既是村落排涝的有效措施,也是陕西干旱地区村落常备的非饮用水源与消防水源。日常多用以洗涤衣物;发生火灾时,是村中唯一的救灾取水处。除河边的村落外,涝池是村落必须的设施,其位置一般在村口。

灵泉村涝池现在仍有积水,继续发挥其传统作用。

(5)戏楼(台)

村落文艺演出及集会的场所,上演中国传统戏曲是其主要功能。种类繁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样式、特点、建造规模。最原始的演出场所是广场、厅堂、露台,进而有庙宇乐楼、瓦市勾栏、宅第舞台、酒楼茶楼、戏同及近代剧场和众多的流动戏台。就其分布来看,也极为广泛,从城市到农村,从平原到山区,大凡有人群聚集的地方,几乎都设有或大或小、或今或古、或繁或简的戏楼。

民间红白喜事、庙会、迎神祭祖、逢年过节,乃至丰收喜庆,村落都会请戏班子来上演一些传统或流行剧目。“看戏”是村落民众日常生活中最高的文化享受,因而,各村落的戏台也都十分考究。

灵泉村原有两座戏楼,一座与马王庙相对,位于村东北部,为二层建筑,据当地居民介绍其为合阳县三大戏楼之一,有“一百单八间”之称,现已被拆除;另一座位于娘娘庙东侧,由于地形塌陷而倒塌。

(6)场

收获季节,进行粮食的脱粒晾晒等,也称为麦场、谷场。是村落集会和公共活动的重要场所。场通常和戏台布置在一起,有的村落则将场与祠庙、戏台组合在一起,形成村落的公共活动中心。

原有林场、马场及晒场,均位于老村东北部。

(7)私塾

村中进行启蒙教育的场所,多利用祠堂或私宅开设私塾,教授弟子。老村中原有一处私塾,现已被拆除。

3)现代升华

传统公共生活空间自身进化的速度远远跟不上社会经济及生活方式的发展需求,因而导致传统公共生活空间的形态也面临严峻挑战。

在保护传统民居的同时,不能只单纯停留在保留的层面去固守一种对过去的怀念与留恋,而是要通过保护,通过对传统民居的创造性继承,发掘传统中的文化因子及有利于其形成的建筑语言,如序列、空间、形式、尺度、交通、组合(即找到文化因子及相应的表达形态)。继承传统就是汲取传统中最能制造出这种文化氛围的建筑语言,并将其与现代生活中最激动人心的部分结合起来,这样继承传统就不仅仅是表面上符号的挪用和拼贴,或所谓的神似形似,而是真正能给人们生活注入传统文化积极因素的实质性进展。

传统的空间与现代的生活是两个不可调和的矛盾,在此,我们采取不回避的态度来处理它们的关系,在碰撞与对话中达到和谐共生。

项目规划有意识在现状老村中心地段设计中,针对败落的格局采取中心局部“掏空,引入”的策略,即将场地清理后,结合灵泉村风俗中的风水线的走向形成内街暗线,同时映入新的功能与信息,将原先单一的居住功能转化为多功能的“类城市片断”,希望新的介入能使老的中心获得复兴。暗线的成功其实有赖于策划过程的成功,私人住宅及艺术家工作室、画廊、展览空间、餐厅酒吧茶室及特色商业被昔日的古老民居容纳了下来。

在这一手法中,基于现代公共生活的客观要求,综合考虑现代与传统的多元共生效应,采取从材料、布局、空间处理到各种设施配置上“并置”的手法,不拘泥于传统也不回避现代,以产生特有的文化与亚文化协调共处的新形态模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