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模式效应与无为设计

模式效应与无为设计

时间:2022-10-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我们称之为模式效应,就如同多米诺骨牌一样,只需要动一个,就会波及全部。从一组特定的环境中抽象出的有普遍意义的空间形态模式称之为原型,它代表了人们以往大部分经验的沉淀和含义。基于乡村聚落形态场的概念,因为场力的存在,使得乡村聚落形态结构的发展演变在没有专业设计的情况下,表现出一种自在的和谐与秩序。

6.2.3 模式效应与无为设计

乡村聚落的环境发展以家庭个体为主,集体经济社会组织均非常弱,具有以家庭为社会组织基本细胞单元变化的随机性和难以整体计划的特性,有乡村聚落自然、社会、经济、文化的多样性和经济基础的绝对落后性,同时,其形态结构的演变有着显著的规律和特征。基于此,乡村聚落环境的发展必须树立机巧的方法论理念。

1)模式效应

朱镕基曾经这样讲:“中国最头痛的问题是农民问题,种什么,多什么”。这恰恰反映了中国农村发展的特点。在环境建设方面,情况也是如此,无论是乡镇聚落层面还是宅院建筑层面,模仿成为最主要的发展形式。

在本章第2节的分析中我们知道,原型同化、再生同化、变异同化、优化同化、遗传同化和城市同化是乡村聚落环境演变特有规律的外在表现,这一规律具有非同寻常的借用价值。我们知道,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乡村社会是无法支撑专业的规划设计的,同时一般的专业设计并不能适宜性地解决乡村环境建设问题,甚至于会适得其反,在这种现实社会条件下,如果我们以一定的地域为范围,通过深入研究推出几种新的模式,作为该地区下一步聚落环境形态发展的新原型,从而利用乡村模仿发展的特点,事半功倍地引导乡村聚落环境建设的良性更新,岂不是一种四两拨千斤的良方。我们称之为模式效应,就如同多米诺骨牌一样,只需要动一个,就会波及全部。事实上,如果事无巨细地干预到乡村环境建设的每一个问题,不但是不现实的,同时是画蛇添足。

在传统社会中,聚落形态和宅院建筑形态的原型非常完备,所以乡村建设的模式非常清晰有序;而今的乡村聚落形态和宅院建筑形态在现代化冲击下解体了,但与此相应的新形态模式并没有真正建立,其状态仍然处于农民自己盲目摸索的过程之中。继承传统,吸纳现代,面向未来的乡村聚落各个层级环境形态新原型的建立成为解决问题的核心点。

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完成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九五”重点资助项目“黄土高原绿色建筑体系与基本聚居单位模式研究”中,采取了将延安枣园村作为示范基地,并立足地区建筑学精神,创造性推出了现代窑洞建筑的模式,该建筑的出现已经波及周边的许多农村地区,图纸被大量套用,实际上成为该地区大家模仿的新“榜样”,即新的“原型”(见图6.1)。

2)无为设计

从一组特定的环境中抽象出的有普遍意义的空间形态模式称之为原型,它代表了人们以往大部分经验的沉淀和含义。聚落空间原型由于受到物质环境和文化观念作用而形成,根深蒂固地浸透在其聚落成员的潜意识之中,最后被神圣化而表现出极大的稳态性。每一个聚落都拥有它自己许多各层面的空间原型。然而,尽管一个聚落的空间原型只有一种或几种,聚落总体风貌或街景意象和谐有序且极为生动。也许因为,一方面,尽管在传统聚落环境中的建造活动志在完成一次回归传统根源的心性之旅而不在于标新立异,空间的构成形态却理性地尊重原型;另一方面,每一栋住屋又因主人需求之个体差异和对特定基地之适应或其他一些偶发因素影响,而表现出一定的甚至相当大的差异,这种偶发随机性又常常表现出一定非理性而耐人寻味,丰富着聚落整体之意象。理性的原型和非理性的偶发随机性相互交织成一张富有意味的网。

img141

图6.1 绿色窑居单体建筑形态模型

路易·康从非洲考察回来后说:“我看到许多土著人的茅屋全都是一个样子,也全都好用,而那里没有正规的建筑师,我很感动,人竟然可以这样聪明地解决太阳、雨、风的问题。”非洲原住民无意识形成的原始聚落感动了这位建筑大师。在这些聚落社会里,住屋之建设方式表面上一般由匠师一手控制,然而实际上很少绘有正规的设计图,匠师的工作是一种简单明了的事情:按照聚落社会既定的原则和习俗,不靠什么风格变化,只是被住屋本身的社会文化、气候以及建筑材料等状况所吸引。只要不超过公认的观点和法则,其想象力和艺术构思可以自由发挥。在中国乡土社会里,乡民在营建房屋前大致可以选定场地后,先请风水先生相宅,确定基本格局,然后请来匠师,让他察看场地,定房间的基本尺寸,举行一下奠基仪式就可以开始建造了。匠师的观念都是潜在地继承祖先的传统,所以在某种程度上讲,住屋之形式不是匠师的控制,而主要是聚落文化的成果。聚落形态尤其是建成的环境更不是匠师所能控制,也绝无充满改造社会环境的霸道图纸,而是在潜意识支配下的随机性很强的构成,但却充满生命力,在这些聚落社会里,民俗传统不自觉地将其需求和价值、欲望、梦想和情感转化在物化的聚落环境里,即世界观成为图景化,聚落环境成为“理想环境”之展现。

基于乡村聚落形态场的概念,因为场力的存在,使得乡村聚落形态结构的发展演变在没有专业设计的情况下,表现出一种自在的和谐与秩序。乡村建筑演进规律是一种客观存在,规划与设计必须尊重它、利用它,我们必须知道我们该做什么,我们能做什么,怎么做,否则将会事与愿违。

当然无为设计并非不设计,而是设计必须创新的、整合的、不设计就不能推进原型升华的客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