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主板维修的基本原则和步骤

主板维修的基本原则和步骤

时间:2022-10-1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维修的基本原则可以概括为“五先五后”及“六字”方针,下面分别予以说明:在维修主板之前,知道故障现象,应做到心中有数,不可糊里糊涂、毫无目的或目的不明确就动手。即故障的末端,即最小范围,下一步“手术”的重点。它是最终故障部位,也是要更换的电子元器件和芯片的位置。

6.1.2 主板维修的基本原则和步骤

1.主板故障检测的一般思路

主板加电自诊断,在CPU读取指令周期时,CPU发出20位总线地址由局部总线锁存在总线接口中,然后由主板总线通过外部地址驱动部件送到ROM中;在ROM选中的情况下,读取ROM相应单元中的信息;此时ROM单元的内容由外部数据总线经外部数据收发器送到主板总线,同时,总线控制器使收发器处于接收状态,局部数据总线上的内容与ROM输出的数据一致,也就是说,此时外围数据总线、主板数据总线和局部数据总线三者的内容是相同的。这样,只要检测到这几处总线的内容,就可分析出CPU与ROM之间的数据传送是否正确,然后追踪查找就能找出主板出现的无音响、无显示的“死锁”故障。

2.维修的一般步骤

维修是一种有趣的演绎技术,尤其是对于数字设备的维修。但如果缺少有效的指引而独立摸索,往往会走很多弯路,而且可能会带来许多麻烦和挫折。有效的维修需要总结经验、搜集线索,同时运用演绎和逻辑推理来找出问题的症结。一旦找到故障的原因,则需要进行分析并认真地经过测试比较,最后通过更换故障的元器件将故障排除。

在维修计算机设备时,除了普通的维修设备如示波器、万用表和电烙铁等以外,还可以使用一些专用的测试设备,如逻辑笔、在线分析仪、故障诊断仪、逻辑分析仪等先进仪器,这样会加快分析问题的过程。但就大部分故障而言,可以通过分析将问题集中在某一部分电路的芯片或元器件上,然后采取选择性错误替代法,通过对一些关键性芯片或元器件的分析以减少可能发生故障的部件和数量,最后通过逐一更换可能出故障的芯片或元器件,以便迅速、准确地找出故障原因。故障检修的一般步骤如图6-1所示。

在检测计算机故障时,首先应该通过目测和用户的简单故障描述,对故障的产生原因有一个初步分析;然后针对故障分析,进行通电检测,如果电源不触发,则要检查电源系统电路。检查电源系统时,首先要检查主板上电源接口的各条电源线供电是否正常,如果供电正常,则问题在主板上,需要继续检查主板上的故障原因;如果电源供电不正常,则问题在电源上,可以尝试代换法,用正常电源测试主板。接下来,如果主板仍然不触发,则需要检查CPU的工作状态,检测顺序仍然是先检查CPU的供电是否正常,如果不正常,则需要检查CPU周边的电容、电源IC、稳压二极管等;如果CPU电压正常,则需要继续检查时钟部分。检测时钟部分时,也是先检测电路中的供电端是否正常,供电如果正常,继续检测振荡电路、时钟芯片及与北桥的接口;如果时钟部分检测完成,接下来需要检测的顺序依次是复位电路、BIOS芯片、内存、显示卡等,检测这些设备时,都需要先检测这些设备的电源是否正常,如果电源不正常,则需要考虑是供电电路问题,或是芯片、接口、设备发生损坏,如损坏就需要使用代换法进行维修。在检测时还需要特别注意检测设备与其他设备连接是否正常。

另外,在进行维修检测时,应当时刻注意设备的温度,以免发生短路烧毁板卡,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3.排除故障前的准备工作

在着手排除主板故障之前,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主要应做好以下几件事:

(1)充分了解主板的结构性能及特点

通过学习有关资料和已有的一些实践经验对于要维修的PC机的主板结构、功能、特点及配置进行充分了解,尤其是计算机基本结构的知识,更是不可缺少的,这方面的知识掌握得越深、越广、越扎实,对故障的分析与判断就越准确。

(2)掌握有关元器件的主要参数及测试方法

对主板中使用较多的集成电路和插槽等,要熟悉其型号、引脚信号、电压、电流和信号波形等参数及测试方法,常见芯片的封装形式等,以便正确判断芯片的好坏。被测芯片损坏时,要知道可用什么型号的芯片来替换,哪些电子元器件和芯片可以找到替代品,哪些电子元器件和芯片可以用其他一些芯片来组建完成。另外还应对主板电路中使用的电阻器、电容器、电感器、半导体晶体管、场效应管等电子元器件的性能及使用等有较好的掌握。

img220

图6-1 故障检测的步骤

(3)熟悉各种主板检测流程以及诊断程序、测试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

在主板的故障检测及调试中,常常需要用到一些诊断程序和测试仪器设备。对这些程序及测试仪器要熟悉其功能、特点及使用方法,并且要熟悉主板故障的输出形式、错误代码含义及测试方法等。

(4)准备一定数量的备件,使其处于完好状态

尤其是一些中小规模集成块,损坏率较高,备份一些是完全必要的。另外,要准备一些好的板卡或部件,以便进行对比。

(5)准备好各种所需的仪器设备,使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一些常用的仪器若有了毛病要及时修好,防止带病工作,否则会使测量的数据不准确,从而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

(6)认真做好维修检测记录

主板的故障具有随机性和偶发性。为了便于分析故障的性质,便于故障的检测、定位,应对捕捉到的故障信息做好检测记录,对于那些时隐时现的故障,特别要注意跟踪记录。这些记录除了对现场的故障排除有作用外,作为日后总结故障维修的经验也是必不可少的。

4.维修的基本原则

在主板的维修过程中,除了应掌握一定的基础和专业原理知识以及具备一定的逻辑分析与判断能力外,还应遵循一定的基本原则;否则,原来的故障未修好,又增加了新的故障。维修的基本原则可以概括为“五先五后”及“六字”方针,下面分别予以说明:

(1)五先五后

在维修主板之前,知道故障现象,应做到心中有数,不可糊里糊涂、毫无目的或目的不明确就动手。另外应有一定的先后检测顺序,五先五后指的是这种顺序:

1)先电源后加电。检测主板电源部分是否短路、断路,保证主板能够正常加电。加电之前要求测试主板工作的所有电源,如果有问题,那么就要先解决主板电源的问题。

2)先时钟后芯片。用示波器测试主板的主要时钟信号,时钟是主板工作的基本条件之一。如果不正常,先测试晶振然后测试时钟控制器;如果时钟输入正常,还要求测试给主板提供信号的所有时钟。

3)先BIOS程序后BIOS存储器。先利用BIOS编程器确认BIOS程序,进行读写操作,然后再测试BIOS存储器的好坏。

4)先外围后主控芯片。端口错误时,先检验外围电路,然后再检查主控芯片。

5)先确诊后处理。就是一定要尽可能地把故障缩小到最小范围,有了较大的把握再动手更换元器件。特别要反对凭侥幸心理采用逐个试换的方法,更反对急于求成、盲目动手。当然,再高明的维修能手也不可能做到百分之百的准确,也可能出现误判,但这种误判应越少越好。

(2)“六”字方针

所谓的“六”字方针指的是“部、点、基、管、交、校”这六个字。这六个字实际上包含了一个排除故障的详细步骤。

1)部。指通过分析,将故障压缩到某一局部,即故障的大概范围。

2)点。即故障的末端,即最小范围,下一步“手术”的重点。但要把故障范围压缩到点并不容易。不仅原理要清楚,而且要具有丰富的维修经验和技巧。要尽量依靠各种分析和测试手段,力求将故障范围缩小到点。它是最终故障部位,也是要更换的电子元器件和芯片的位置。

3)基。指基本工作条件。先要查明电源电路是否正常、时钟信号是否正常,这实际上也是一种动态检测方法。测试主要信号线的阻值是否正常,这是一种静态检测方法。

4)管。指半导体晶体管、集成块等电路元件。尤其是集成块在计算机及各类电子产品中所占的比例很大。在电路检测中,根据直流状态正确与否,有时比较容易找到晶体管上去。在检查管子是否工作正常时,先不要轻易焊下元件,一般可先进行电路测试,在有了一定把握的情况下,才可焊下元件检查对照。

5)交。指芯片交换。对怀疑或者已经确认的芯片进行更换,但不要盲目地进行更换,芯片比较难找到,最好做到确认以后再更换。

6)校。即校验。这是维修任何一项设备的最后一步工序,也是必须做的一步。当一个故障排除以后,维修人员可能会大大地松一口气,认为大功告成。其实排除故障点后,只是做了一部分工作,更重要的还有维修后功能的校验。不要因为修过一次机器,就破坏了原机的性能指标,尤其是更换了元件后,必须校验有关工作点、工作状态及其所在路点的有关指标,防止因维修后使机器性能受到影响,引出新故障,尤其应防止引出潜伏的故障。

以上六个字概括了主板维修过程中的基本步骤,也是一个维修人员应养成的良好习惯。由此还可看出,维修过程实际上是一个逐步缩小故障范围最后定位在故障点上的过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