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超学科研究的步骤和条件

超学科研究的步骤和条件

时间:2022-02-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Broerse和Bunders做了大量有关农业创新的超学科研究工作,提出超学科互动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核心参与者在研究过程中要形成研究项目最终目标的共同愿景。Bunders等人还提出了指导和协调超学科过程的一些个人品质或态度,比如兴趣广泛、灵活、创造性、开放性、相互尊重、容忍含糊等。
超学科研究的步骤和条件_跨学科研究与哲学社会科学发展

三、超学科研究的步骤和条件

尽管目前学界还没有公认的超学科研究步骤,但是超学科研究通常涉及不同行动者参与互动过程而形成的一个新的整合知识。一个成功的超学科研究需要特定的研究步骤和条件。首先,必须有指导整个研究过程的系统步骤。其次,为了确保超学科研究步骤的有效性,行动者互动的社会场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再次,超学科研究者要有特殊的技能和品质。最后,当超学科研究被现有研究结构所接受时,机构的组织环境必须有利于进行超学科研究。

超学科研究第一步是界定研究领域,选择符合一定标准和要求的学者、企业家、终端使用者、决策者来参与。在熟悉了社会场所以后,下一步就是通过文献调查、探索研究、深度访谈、头脑风暴、研讨会以及主题小组等各种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来收集有关研究领域、相关议题和行动者的视角和观点。参与者要有自己的视角、需求和观点,但是他们也应该对其他人的视角、需求和观点进行反思以获得对重要议题和他人观点的基本认识。行动者的视角以先前的知识和信息为基础,以螺旋的方式轮流交替,每次都以一种越来越成熟的方式交替。在这一步骤的最后,记录下初步的发现、他们所表达的研究兴趣、场地偏好的标准、已提出的研究问题、遇到的困惑、对未来行动的建议等。这些工作均以参与者的密切互动为特征,密切互动有助于相互反馈并发展共同的框架。超学科研究的每个阶段都有重复多次的活动,导致一个互动的、动态的过程。当所有信息、知识、视角和观点都加以详细说明、分析、交叉检验、整合后,得到的结果就是有关问题和行动过程形成一个共同的框架和一个经过整合的视角。这里描述的程序可以以一种超学科的方式,成功地用于确认、估价、优先考虑研究的主题,形成研究的问题和目标,设计研究项目、分析和解释研究结果。

为了在超学科研究中形成有效的知识互动,社会环境要满足一定的条件。Broerse和Bunders(1999)做了大量有关农业创新的超学科研究工作,提出超学科互动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1)核心参与者在研究过程中要形成研究项目最终目标的共同愿景。为了保证最佳的合作状态和共同努力的成果,参与者要联合起来,形成一个开放、信任和刺激相互学习的氛围。(2)要保证参与者在获得信息、支持、资助上的平等。所有参与者要清楚知道核心研究议题、最终研究目标和相互期望。(3)当研究过程中要改变既有的框架时,要有机动和协商的机制。[32]由于目前超研究都不具备这些条件,因此更要营造一种有利于超学科研究的特殊社会环境。尽管精心挑选参与者可能意味着人为改变了环境,但是这是形成一个共同研究框架的唯一途径。

超学科还要求研究者本人具备一些特殊的品质和技能。首先,他们能跨越学科的区隔,重视并尊重非学科知识。其次,他们必须具有足够的科学技能。因为在超学科研究中,需要收集、分析和整合各种不同的知识,需要具有比传统单学科研究更多的技能。Klein提出,跨学科和超学科研究技能应该包括收集、转译、分析、权衡、估价、建构和综合各种信息和知识的能力。[33]再次,他们应该具有各种沟通和组织的技能,这些技能对从事特殊的研究活动显得格外重要,比如访谈不同背景的行动者、促进行动者之间的合作、组织工作坊和筹办研讨会。为了使不同背景的参与者实现最大程度的沟通,超学科学者还必须消除参与者之间的沟通障碍文化隔阂,发挥中介和桥梁作用。Bunders等人还提出了指导和协调超学科过程的一些个人品质或态度,比如兴趣广泛、灵活、创造性、开放性、相互尊重、容忍含糊等。[34]

超学科研究客观上要求改革现有的研究机构。由于目前大部分高校和研究机构仍然有严格的学科结构,因此需要对这些组织机构进行不同程度的改革或重组。一些超学科研究者提出,要实现机构环境的最优化[35]他们建议,要为学生和研究者设立超学科教育项目,对学生和研究者进行超学科技能和态度的培训,逐步改变现有的学科文化,使之变得更加开放和灵活。同时,建立超学科院系组织机构或研究团队,定期举办超学科学术研讨会,为研究者从事超学科研究提供必要的资金和资源。此外,还需要制定和实行有利于超学科研究的各种配套措施,如新的资助系统、评审和奖励办法、出版可能性、事业发展前景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