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建筑楼梯设计改进建议

建筑楼梯设计改进建议

时间:2022-10-1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图、为框梁上设小柱后把楼梯板与框架柱分开的设计方案,图、为楼梯板与休息平台柔性搭接的设计方案增设附加小柱后,将楼梯与主体结构脱离,在水平方向使楼梯不参与整体结构的共同工作,可有效避免地震作用时楼梯对主体结构的不利影响,并避免楼梯的梯板、梯梁、框架柱的弯剪破坏。楼梯间的这种屈服顺序的改变,将大大提高结构的整体抗震安全度。

9.6 建筑楼梯设计改进建议

目前,国内外对楼梯设计的通常做法是先进行静力计算分析,然后将楼梯作为荷载加到主体结构上,对主体结构单独进行抗震计算分析,而没有考虑楼梯与主体结构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图9-12所示为一榀典型的框架与楼梯立面,假设在左震作用下,一层的层间位移为Δu1,二层的层间位移为Δu2。如图9-13所示,每层的下梯板承受轴向压力,上梯板承受轴向拉力,由于平台梁板的平面外变形以及竖向荷载作用,楼梯板的受力较为复杂;而平台梁和板则为空间受力构件,承受着弯矩、剪力和扭矩的复合作用,受力也非常复杂。在反向地震作用下,每层的下梯板受轴向拉力,上梯板受轴向压力,而平台梁和板同样承受弯矩、剪力和扭矩的复合作用。

img149

图9-13 框架受地震作用后的楼梯变形及受力分析

为节省钢材,目前大多数楼梯板端负弯矩钢筋在1/4~1/3跨位置被切断,部分施工单位还在此留设施工缝,因而造成该部位受力筋数量的突变,成为受拉薄弱部位;而且,由于混凝土的抗拉强度较低,随着地震作用的不断增强,受拉梯板的应力逐渐达到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在薄弱部位出现裂缝,一般在梯段下部1/3跨度处,混凝土退出工作,其原来承担的拉力全部由楼梯板的受力钢筋承担,这样,在梯板受拉钢筋内便会产生应力突变。这两种突变作用的叠加,使得受拉钢筋很快进入屈服状态,随着裂缝宽度的加大,钢筋逐渐伸长。在反向地震作用下,原来受拉开裂的梯板混凝土的裂缝逐渐闭合并挤紧,而受拉伸长的钢筋在反向压力作用下则发生屈曲,导致混凝土保护层剥落。随着钢筋受拉应力的增大,钢筋与未开裂梯板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应力也不断增大,当粘结应力达到纵向剪切破坏界限值时,在薄弱部位出现第二条裂缝,一般在每个梯段上部1/3跨度处。一般中等破坏的梯段都有2条与梯段轴向垂直的裂缝,由于裂缝发生的先后顺序不同,破坏程度也不相同。

在2个梯板的往复推拉作用下,楼梯梁和板由于承受弯矩、剪力和扭矩的复合作用,往往楼梯梁在两端和跨中破坏,混凝土酥碎,钢筋笼扭曲变形,梯梁跨中裂缝向梯板延伸成斜裂缝。

由于框架主要发生整体剪切型变形,自下而上随着楼层的增高,框架的层间位移逐渐减小,而层间位移越小,楼梯的破坏程度便越轻,所以楼梯的破坏程度随着楼层的增加而逐渐减轻。

综合上述分析可见,由于层间位移的影响,现浇楼梯在框架中起了K型支撑的作用。当层间位移发生时,一个梯段受拉,另一个梯段受压,楼梯梁受剪;当反向层间位移发生时,受力情况正好相反。这样的反复作用,使得框架结构的楼梯梯板和平台梁板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

为了改变这种不利的受力状态对楼梯结构的破坏,下面提出改进的设计建议。

图9-14为普通的楼梯间设计三维透视图,若在休息平台与框架柱相接处,增加2个支撑休息平台的独立小柱,那么这2个附加小柱将把休息平台与框架柱分离,从而避免了框架形成短柱,将减小楼梯与框柱的相互挤压,让楼梯小柱直接生根于楼梯间框架梁上,如图9-15所示。

img150

图9-14 无附加小柱的楼梯间

img151

图9-15 有附加小柱的楼梯间

图9-16(a)、(b)为与图9-15对应的平面详图。从剖面图中可以看出,框架梁上设小柱后把楼梯板与框架柱分开。图9-16(c)、(d)所示为改进后的楼梯板与休息平台的柔性搭接设计方案,该方案避免了整个楼梯间对主结构K形空间支撑的不利影响,将大大减小楼梯各构件的设计内力。

img152

img153

图9-16 楼梯改进设计方案

图(a)、(b)为框梁上设小柱后把楼梯板与框架柱分开的设计方案,图(c)、(d)为楼梯板与休息平台柔性搭接的设计方案

增设附加小柱后,将楼梯与主体结构脱离,在水平方向使楼梯不参与整体结构的共同工作,可有效避免地震作用时楼梯对主体结构的不利影响,并避免楼梯的梯板、梯梁、框架柱的弯剪破坏。在竖向荷载作用下,梯板上荷载传至附加小柱、梯柱与梯梁,附加小柱与原有梯柱把竖向荷载传给楼梯间框架梁,框架梁发生弯曲变形,因楼梯间跨度小,所以总的竖向荷载较小,楼梯间框架梁完全能满足竖向承载要求及挠曲变形的限制要求。

另外,增设附加小柱,改变了楼梯间的整体屈服机制,避免了作为逃生通道的楼梯间在地震时率先出现整体垮塌破坏,特别是避免了与楼梯相连的框架柱形成短柱而发生剪切破坏,使该框架柱不再成为薄弱构件。楼梯间的这种屈服顺序的改变,将大大提高结构的整体抗震安全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